?

大學生手機成癮的危害及對策

2017-06-09 09:56毛俊青
科教導刊 2017年8期
關鍵詞:危害大學生對策

毛俊青

摘 要 目前高校大學生手機成癮現象越來越嚴重,已經影響到了大學生的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本文闡述了大學生手機成癮的危害,并從學校層面和個人層面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干預措施。

關鍵詞 大學生 手機成癮 危害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3.081

The Harm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Addiction

MAO Junq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enter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00)

Abstract At present,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addiction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 which has affected the normal study and life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harm of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operable intervention measures from the school level and the individual level.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addiction; harm; countermeasures

現如今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獲取新聞資訊、交友聊天、購物娛樂、便捷支付等,手機幾乎完全覆蓋到我們的生活,因而輕松地俘虜了一大批學生用戶,使其心甘情愿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大學生少了父母的約束,學業壓力也相應減小,再加上手機使用功能的便捷,手機成癮已經成為高校不可忽視的現象。

大學生年齡多在18~23歲,精力旺盛,好奇心強,容易接受新事物,自控力較弱,這些都使得他們極易對手機產生依賴。放眼大學校園,宿舍里、課堂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玩手機,手機不離手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的一種生活習慣。大學生手機成癮背后的心理原因有:(1)求關注,曬幸福。部分同學在生活中得不到身邊人的積極關注,他們玩手機是喜歡從別人的評論、點贊中尋求滿足。(2)自我補償心理。一些身心有缺陷或行為異常的學生在現實中遭遇別人的歧視和嘲笑,通過玩手機進行自我補償。(3)逃避痛苦和失敗。個別學生學習困難,自尊心受到打擊,有時會消極逃避,把精力轉向手機。(4)從眾心理。大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很容易受周圍同學的影響,隨大流。不少大學生表示,他們會下意識地打開手機,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打開手機要做什么。盡管手機給大學生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但過度使用手機會引起學習效率下降、誘發焦慮、孤獨感等負面心理。

1 手機成癮的界定

關于手機成癮的概念,心理學界目前并沒有統一的界定,不少研究把“手機成癮”、“手機依賴”或“問題性使用手機”混在一起使用。也有研究者認為手機依賴程度較輕,僅表現為心理和行為的不適應,而手機成癮程度相對嚴重,接近病態的范圍。屠斌斌、章俊龍等人(2010)把手機成癮定義為由重復地使用手機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或周期性的著迷狀態,并產生強烈的、持續的需求感和依賴感的心理和行為,包括手機關系成癮、手機娛樂成癮、手機信息搜索成癮三種類型。筆者認為,手機成癮是指個體使用手機失控,由于過度使用手機而導致出現心理、生理上的不健康行為。

簡易判斷手機是否從成癮可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對手機的濫用,不該用的時候也頻繁地使用;二是手機過多地干擾了生活、工作和學習;三是沒電、關機或手機不在身邊時,使用者會出現一系列不適反應,包括生理和心理反應。

2 大學生手機成癮的危害

手機的廣泛使用利弊分明,手機為大學生帶來快捷、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良后果。手機網絡帶來的愉悅感和刺激感很容易讓大學生沉迷于手機而忽視自己的學習和人際交往,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

(1)損害身心健康。長時間低頭玩手機會損傷頸椎,視力、影響大學生睡眠質量,誘發一些身心疾病。手機屏幕相對較小,長時間使用手機會使眼睛干澀、模糊,特別是有些大學生喜歡睡前玩手機,更容易導致散光和近視;手機屏幕的亮光,會使睡眠發動機的褪黑激素減少,影響睡眠質量;手機成癮者一旦不玩手機,就會焦慮、煩躁,控制不住再玩手機時還會引起沮喪、抑郁的情緒,損害心理健康。研究表明手機成癮的大學生均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問題,個別人伴隨一定的抑郁與焦慮心理。研究表明手機依賴時間較長、依賴程度較高的同學,很多出現了視力下降、焦慮、煩躁、拇指酸痛甚至失眠等情況。

(2)影響正常學業。不少大學生在上課和自習時間使用手機,“手機低頭族”已成為困擾高校課堂的一大頑疾。沉迷于手機的大學生往往對自己的時間沒有規劃,用玩手機來打發時光,沒有充分的時間學習功課,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個別同學課堂上玩手機導致學習跟不上進度,聽不懂之后更容易自我放棄,以玩手機來麻痹自己,導致惡性循環。筆者作為一名高校心理咨詢教師,見過不少學生因手機成癮荒廢學業,導致延遲畢業或退學等嚴重后果。大學生長期通過手機網絡接觸大量、不完整的信息和資訊,會降低理解能力、影響其學習思維方式,造成難以集中注意力、缺乏整體意識和思考,這些又會導致學業失敗。

(3)對大學生人際交往有消極影響。大學生使用手機最大的目的是社交和娛樂,手機中的社交和聊天軟件讓他們更容易放開自我,在網上口若懸河,幽默詼諧,滿足自我的虛榮心和膨脹感?;氐浆F實生活卻無話可說,提不起溝通的興趣?,F在大學生之間的交流渠道很大程度上依賴于QQ、微信、微博等,這些網絡平臺使大學生減少了與他人面對面交流的時間,影響到正常的人際交往。沉迷于手機的同學往往對周圍的人和事兒不熱心,行為表現冷淡,無論同學發生什么狀況都漠不關心,不利于大學生人際交往。不少大學生被家長和老師關注較少,是被忽視的群體,他們在接觸手機網絡后迅速陷入其中,從網絡中尋求滿足,長時間沉迷網絡又會使他們遠離現實的人際交往,導致人際交往困難,以至加劇自卑、退縮、孤獨等人格特征。

2 大學生手機成癮的應對策略

2.1 學校層面

(1)預防為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應組織開展“遠離手機成癮”等主題的健康教育活動,引導大學生關愛健康,有度地使用手機。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促進同學們積極適應大學生活,做好大學生涯規劃,合理安排學習、娛樂、體育鍛煉等,充實大學生活,減少沉迷手機的時間。以專題講座、校園廣播、現場簽名活動等形式引導大學生合理使用手機,關愛心理健康,培養健康的行為習慣。部分高校在圖書館、教室等人員集中的地方張貼提示或宣傳標語,倡導大學生專注學習、合理使用手機等,起到了良好的預防干預效果。

(2)加強課堂管理。加強課堂管理。高校應加強與移動、聯通等部門的合作,制定大學校園管理制度來規范大學生手機使用行為,積極營造一個良好、健康的手機網絡使用環境。教師課堂秩序的管理、有效的課堂互動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手機的使用。學校要制定相應的課堂管理辦法,教師據此采用有效的措施加強管理。為了改變學生在課堂上低頭玩手機的現象,部分高校在課堂里設有手機暫存袋,上課時讓學生自覺交出手機放到暫存袋;有些高校則把平時課堂表現在期末考試中的權重增加到40%以上,以此約束大學生的不良行為。

(3)加強大學生課外活動培養。大學生沉迷于手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高校課外活動的匱乏或缺乏吸引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可以減少大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學校要開展學生喜聞樂見、高質量的課外活動,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吸引學生放下手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去。高校要重視大學生課外活動的培養,通過校園文化活動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娛樂活動,使大學生正確對待手機的傳播,合理使用手機。發動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活動,舉辦武術、太極、健美操以及球類活動,使學生回到人群中,與其他人一起鍛煉,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體育運動是應對大學生手機成癮的最有效的干預手段之一。

(4)開展針對性的團體輔導。研究表明,提高大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自我控制力,提供更多的社會支持可有效地改變手機成癮行為。高??砷_展針對手機成癮大學生的團體心理輔導,提高個體的時間管理能力,通過團體訓練活動提高個體的自我控制能力,并用自控力對玩手機進行一系列的監控,在團體活動中,大家可以相互支持、分享戒除手機依賴的方法和措施,共同學習和監督,使他們切實感受到強有力的情感支持和幫助,增強改變手機依賴的決心,在團體人際相互作用下培養合理使用手機的意識和習慣,更好地戒除手機成癮。

2.2 個人層面

(1)轉移注意力和興趣點。積極引導手機成癮者在其他活動中尋找快樂,如聆聽優美的歌曲,去操場跑步、打球,閱讀一些輕松有趣味的書刊,或與同學散步、逛街、進行戶外活動等。對于個別因手機成癮而產生孤獨感、出現抑郁情緒的學生,鼓勵他們放下手機,多參加體育鍛煉,運動可使人們產生成就感、滿足感,緩解焦慮和抑郁。鍛煉活動中增加了與人交往,滿足了大學生的心理歸屬需求,有利于消除手機成癮帶來的精神壓力和孤獨感。

(2)自我辯論。大學生可以想象自己手機成癮后的各種極端后果,例如:成績下降、被大家看不起、甚至被退學、被戀人拋棄、對不起自己的父母、親人等,在玩手機時讓"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進行辯論,讓內心的道德感、責任感與罪惡感、挫敗感斗爭,從感情方面戰勝自己,痛下改變的決心,增強自己的戒除動機。自我辯論法簡便易行,手機成癮者可以每周固定一個時間段進行自我反省和辯論,通過表格分析、決策平衡單等方法權衡利弊,自己把自己說服了更能讓自我警醒,增強自我控制能力,使自己認知上的改變落實到實際生活中來。

(3)行為強化法。從行為方面對自己的改變予以強化,視當天的進展情況而給自己一些小小的獎勵或懲罰,重點記住使用的獎勵內容應當與手機無關。獎勵和懲罰既可以由手機成癮者自己執行,也可以請老師、同學、家長協助執行。當目標順利完成,要獎勵自己一件心儀的東西或者是愛吃的食物,當目標未完成則懲罰自己,如長跑2000米或做自己討厭的事情等。在戒癮的過程中,時時具體鼓勵自己,不論成效是否顯著,都要堅持到底,全力以赴。

(4)系統脫敏法?!跋到y脫敏法”是指通過一系列步驟,按照刺激強度由弱到強,由小到大逐漸訓練心理的承受力、忍耐力、增強適應力,從而達到最后對真實體驗不產生“過敏”反應,保持身心正?;蚪咏顟B。手機成癮者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詢,也可以在家長、老師的監督下采用系統脫敏法。例如:與家長或好朋友定出總計劃,由他們監督實施。在一定時期內逐步減少手機使用時間,最終達到合理使用手機。如原來每天沉迷手機7小時以上,則第一周減為每天6小時、第二周減為每天5小時、第三周減為每天4小時、第四周減為每天3小時,第五周減為每天2小時。自己若能按計劃執行則由家長、朋友或自我給予獎勵,做不到時給予懲罰。

參考文獻

[1] 屠斌斌,章俊龍.大學生手機成癮傾向問卷的初步編制[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0(4).

[2] 韓登亮,齊志斐.大學生手機成癮癥的心理學探析[J].當代青年研究,2005(12).

[3] 符明秋,校嘉檸.未成年人手機成癮的原因、危害與預防研究[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

[4] 葛續華,祝卓宏.青少年社會支持與手機成癮關系的實證研究[J].中國衛生統計,2014(10).

[5] 付桂芳,李歆瑤.大學生手機成癮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5(12).

猜你喜歡
危害大學生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走,找對策去!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喝飲料的危害
喝飲料的危害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