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高職學生在??萍紕撔履芰Φ呐囵B

2017-06-15 09:37劉璇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7年7期
關鍵詞:創新能力科技院校

劉璇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創新型人才的競爭已經成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國家制定了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兩大戰略,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大學生科技創新培養尤為重要。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培養學生的側重點不單純是學習成績的高低,更多的傾向于是否培養學生具有科技創新能力,因此提高高職學生科技創新意識,挖掘高職學生科技創新潛力,已經成為高職院校學生培養中的重中之重。

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創新對于經濟社會發展有強大推動作用,已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時代?!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人才培養體制改革”中指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形成各類人才輩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陡叩冉逃ā芬裁鞔_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备呗毥逃鳛槲覈叩冉逃囊粋€重要組成部分,其培養目標是具有必要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等應用性專門人才。所以,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努力提高高職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是高職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世界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

培養高職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必要性

高職院校注重于培養學生的技能,學生在校園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實踐動手能力。學生在校園內參加創新創業活動,不但可以幫助大學生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把握,而且更有助于培養大學生思想觀念、道德品質、作風意志等。通過參與和實現科技創新,大學生甚至可以在校園里就開始逐步實現成為社會財富創造者的夢想。

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育人是永恒的事業,創新是永恒的主題。如果沒有創新就難以創作出具有時代特色的人才。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強弱不僅要靠高層次的專職研究人員,更要靠那些直接的社會實踐者的積極和有效參與。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在高職教育中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社會實踐者。這樣才能更好的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

培養創新型人才是用人單位的迫切需求。在當今我國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這一時期,轉型發展的壓力大,爬坡過坎的難度高,這就對企業提出更高的要求,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就需要有一批具有高技術、高知識、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作為支撐。高職教育強調的就是素質和技能的培養,在校期間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對以后學生的就業有一定的導向作用,用人單位在招聘過程中越發的青睞于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

培養創新型人才是高職院??沙掷m發展的需要。社會的激烈競爭已經越來越深地滲透到高職院校中,高職院校之間的競爭已經從單純的生源競爭,逐漸變成培養創新人才的競爭,全國職業能力技能大賽每一年都成為各個高職院校的競技場。高職院校只有立足于學生的科技創新,將科技創新與理論知識相結合才能在高職教育中站穩腳步。把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融入各高職院校辦學實踐中,結合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實際,開展了全方位、全過程、多層次的科技創新合作,實現學院,企業和社會的互動互利,才能推動高職教育的發展。

高職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存在的問題

專業的限制導致科技創新發展不均衡。高職院校中的專業特色對科技創新有一定的限制性,例如工科院校與文科院校發展的不均衡。工科院校的學科背景,使其與科技創新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在教師帶領下學生較多地開展了以技術應用為主的創新活動。因此,在每年一度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不少工科院校的技術創新項目屢獲大獎。相比之下,文科類院校主要以調研類型的項目參與創新活動,不僅創新的形式和內容受到一定限制,而且也偏離了科技創新的主題,創新項目特色不足。

高職學生對于參與科技創新認識不夠。很多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差,習慣于被動地接受老師的講授內容,對教師教授的內容缺少思考不敢質疑,不會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在知識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缺乏冒險意識,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缺少解決問題的方法和信心,容易放棄,導致學生對于參與科技創新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沒有意識到創新能力培養與自身的職業生涯關系密切。

高職學生參與的熱情度和積極性不高。近年來,高職院校主要以“挑戰杯”科技創新大賽、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為代表的校園科技創新活動,大學生參加科技活動的人數逐年增加,但是占全體學生的比例仍比較低。很多學生對于學校應試教育所形成了固有的模式,例如一些學生對于活動更關心的是分數,參加活動時的積極性不高,也有一些學生覺得談創新還太遠,就想過好眼前的日子。

高職學生質量參差不齊,學術氛圍不濃。高校擴招使得高職院校生源數量和質量下滑明顯,一大部分學生學習能力不足,基礎知識不扎實??萍紕撔禄顒硬粌H需要扎實的基礎知識,還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雖然大多數高職學生對科技創新感興趣,但自身的知識儲備不足,創新能力受到了明顯的限制,削弱了他們的科技創新意識和意愿。

一些學生雖然有一定的科技創新意識,但由于校園科技創新氛圍不濃、平臺不多、保障措施不健全,造成學生認可程度不高、多持觀望態度。有的學生在科技創新活動中逐步知難而退,半途而廢;有的平時不注重知識的積累和實踐總結,靠短時間突擊來完成項目,科技創新質量不高??傮w上看,科技創新基地建設不健全、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不匹配、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已經成為高職院??萍紕撔掳l展的瓶頸。

培養高職學生在??萍紕撔履芰Φ男峦緩?/p>

構建完整的管理體制。建立以學校為基礎,以教師指導為支撐,以學生組織為依托,政策傾斜作為推力的一整套的管理體制。學??梢猿闪⒖萍紕撔鹿ぷ黝I導小組,對全校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工作進行統一規劃和領導,把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納入學校育人的整體規劃。完善科技創新的各項制度,一套科學完善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制度要包括學校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理念、目標、管理模式及改革走向。不僅要在宏觀上把好大政方針,還要具體到每個細小的事務。

以專業為依托建立學術性社團。高職院校要以學術性社團為載體,培養高職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學術型社團在培養和提升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結合各專業的特點,充分發揮學術型社團的優勢,開展形式各異的科技創新活動和文化活動,促進校園文化氛圍的提升,調動學生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安排大學生活,挖掘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依托專業特色而構建的學術型社團,在科技創新活動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可以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同學們的需求,通過層次多樣和內容豐富的創新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更好地認識自己。比如對于剛步入大學校園不久的大一學生,可以通過開展科技創新類的講座、知識競賽、演講等等活動,可以激發大家的興趣,幫助學生們豐富認識,盡快融入學術環境,為未來的科技創新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則可以通過創新發明或者作品制作等等形式,促使他們將理論轉化成實際,并在活動的過程中,收獲成長、培養自信。

將科技創新意識帶入第一課堂。職業課程教學應實現技術知識與實踐知識的結合,而且,無論是技術知識還是實踐知識,都應折射出豐富而生動的文化。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將科技創新的意識引入到專業課程的學習中,提倡高職學生手腦并用,發展高職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踐知識是在獲得一定的客觀技術知識的基礎上,將個人經驗、本土文化及人文知識等融合而生成的一種個人性質的文化??萍紕撔率切律挛?,在與傳統教學相融合的過程中,要將科技創新教育的理念與學科教學相結合,強調學生由“動手做”走向“動腦做”,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創新能力科技院校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