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臨夏縣玉米種植常見病防治

2017-06-15 19:33孟玉花
農民致富之友 2017年10期
關鍵詞:臨夏縣黑穗病常見病

孟玉花

[摘 要] 玉米是全縣的糧食作物之一,種植面積較大,近年來以粘蟲為主的玉米病蟲害發生比較嚴重,對玉米正常生長帶來很大威脅。為此,研究提出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通過玉米病蟲害綜合防控,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促進玉米安全生產,確保糧食豐收。

[關鍵詞] 臨夏縣 玉米 常見病 玉米螟 黑穗病 防治技術 措施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058-01

臨夏縣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海拔1735-4636米之間,年日照時數2030.5小時,無霜期170天左右,降水量640.5毫米,農業播種面積達50萬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馬鈴薯、油菜、中藥材、蔬菜等農作物。玉米作物是全縣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目前全縣玉米面積達17萬畝,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34%,占糧食面積的46%,玉米作物病蟲害防治不但關系玉米的豐欠,還關系全縣糧食產量的高低。

1 臨夏縣種植玉米現狀

臨夏縣根據不同的生態區域可分為北塬灌區、干旱半干旱區、高寒陰濕區三種類型,全縣現轄25鄉(鎮),219個行政村,玉米種植遍布全縣各鄉(鎮)。目前,種植玉米17萬畝,其中,旱作區鄉鎮全膜雙壟覆溝播玉米11.14萬畝。種植的玉米品種主要有金穗3號、4號、酒單4號、預玉22號、等品種,其中金穗3號、4號,酒單4號等中早熟品種主要在西南片鄉(鎮)種植;豫玉22號中晚熟品種主要在北塬片灌區、中部川區鄉(鎮)種植。

2 玉米常見病及其防治

玉米作為臨夏縣的主要糧食作物,常見病也較為普遍,主要集中反應的病害主要為玉米螟、玉米黑穗病等,蟲害主要是粘蟲危害。

2.1 玉米螟

2.1.1 玉米螟。玉米螟又稱玉米鉆心蟲,是世界農業大害蟲,幼蟲群聚食心葉,嫩葉;稍大即蛀莖蛀果,一生經成蟲、卵、幼蟲和蛹4個階段。

2.1.2 玉米螟的危害:玉米螟嚴重危害玉米的正常生長,受害的玉米苞商品價值下降,經濟損失大于產量損失。其以幼蟲蛀莖取食,破壞組織,造成籽粒不飽滿,青枯早熟,風折倒伏,甚至顆粒不收,嚴重影響了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2.2 防治技術

2.2.1 化學防治

2.2.1.1 心葉期是玉米生長的旺盛時期,也是螟蟲危害的盛期,可與心葉中期和心葉末期防治。防治以1%幸硫磷顆粒劑,1%1605顆粒劑,0.5%林丹粒劑等施藥,畝施藥4-5kg。

2.2.1.2 穗期是玉米產量形成的重要時期,可用50%敵敵畏8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滴穗,每穗滴2ml;也可在雌穗頂端,穗上2個葉腋,穗下1個葉腋和雌穗著生葉腋撒施1%幸硫磷顆粒劑。

2.2.1.3 藥物不定期噴施:可用18%殺蟲雙400ml加8%敵敵畏200ml兌水噴施,也可用3%樂爾顆粒劑0.5kg,施與喇叭口或玉米花絲吐出處。

2.2.2 其他防治

2.2.2.1 推廣秸稈還田或用作漚肥、飼料、燃料等,以減少或壓低玉米螟越冬基數。

2.2.2.2 實行輪作、間作等耕作方式,采收后及時清除玉米秸稈及葉片等措施,減少蟲源。

2.3 黑穗病

2.3.1 玉米絲黑穗?。核追Q“狗尿胎”、“灰包”等,是幼苗侵染的系統性病害。小花雄花的全部或部分小花受害,花器變形,不能形成雄蕊,小花基部膨大形成菌瘤,呈灰褐色破裂后散出大量灰粉,受病重的整個花序被破壞變成黑穗。黑穗受病外觀短粗,苞葉葉舌長而肥大,成熟時苞葉開裂散出黑粉,內混有許多絲狀物。

2.3.2 病害癥狀:黑穗病一般穗期表現典型癥狀,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受害嚴重植株在苗期可表現各種癥狀。幼苗分蘗增多呈絲生狀,植株明顯矮化,節間縮短,葉片顏色暗綠挺直,有的幼苗心葉緊緊卷在一起彎曲呈鞭狀。黑穗病從侵染玉米幼苗到成苗,具有來年傳染性,嚴重影響玉米產量。

2.3.3 黑穗病傳播途徑

2.3.3.1 主子傳播。黑穗病病原菌為孢堆黑粉,該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有些則混入糞肥或附在種子表面越冬。土壤帶菌是最主要的初次侵染來源,種子帶菌則是病害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

2.3.3.2 土壤傳播。黑穗病病菌在土壤、糞肥或種子上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玉米連作時間長及早播玉米發病較重;高寒冷涼地塊易發病,沙壤土發病輕。旱地墑情好的發病輕,墑情差的發病重。

2.3.4 黑穗病發病原因

玉米黑穗病無再侵染,發病程度取決于品種的抗性,菌源數量及環境條件等因素。

2.3.4.1 品種抗性:品種間抗性差異大(但無免疫品種)。

2.3.4.2 菌源數量:連著地發病重,因連作土壤中的菌量會迅速增加。

2.3.4.3 環境條件:播種至出苗期間的土壤溫、濕度條件與發病有密切的關系。病菌萌發侵入的適宜溫度為25℃左右,土壤含水量20%時最宜侵染。

2.3.5 黑穗病防治措施

2.3.5.1 選用優良抗病品種:選用抗病品種是解決該病的根本措施。選擇種子時,應選擇抗病性強的雜交種。

2.3.5.2 種子處理:用藥劑處理種子是玉米黑穗病防治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種子處理方法主要有拌種、侵種和種衣劑處理三種方式。一般用三唑類殺菌劑拌種防治玉米絲黑穗病效果較好。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0.3%-0.7%用量拌種。選用包衣種子也是一種很好的防治方法。

2.3.5.3 及時拔出病株:玉米黑穗病在苗期已表現癥狀,隨葉齡增加,特征也愈加明顯??山Y合間苗、定苗及中耕除草拔除病苗、可疑苗。拔節至抽穗期病菌黑粉末散落前拔除病株,徹底掃殘。拔出的病株要深埋、燒毀,不要在田間隨意丟放。

2.3.5.4 合理耕作、輪作??砷g作、套作,忌玉米多年連作,可與蠶豆、小麥、馬鈴薯、油菜等作物合理輪作。

2.3.5.5 適期播種。忌過早種植,一般在土壤墑情好,清明前后可播種,播種宜深淺一致,覆土薄厚適宜。

2.3.5.6 推廣新技術??蛇\用地膜半膜覆蓋側邊種植,也可用全膜雙壟溝播技術,也可用寬膜覆蓋一膜三行種植

2.3.5.7 施用熟化肥。肥料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減少土壤病菌來源。同時,要及時清潔田園,秋季深翻土塊,減少病菌來源,從而減輕病害發生。

2.3.5.8 加強植物檢疫。農業部門要加強外地調入種子的檢疫,做好種子產地調查,防止由病區傳入帶菌種子。

猜你喜歡
臨夏縣黑穗病常見病
甘蔗重要親本田間自然抗黑穗病測定
兒科常見病,貼敷更有效
小布鞋大扶貧
臨夏縣冬小麥寬幅精準勻播最佳施肥技術研究
秋季常見病要早防
23個甘蔗品種對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測定
甘肅臨夏縣干旱半干旱區脫毒馬鈴薯種植技術
如何搞好臨夏縣天保工程二期中的森林管護
春季羔羊的飼養與常見病的防治
玉米絲黑穗病的發生與綜合防治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