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鐵沿線景觀整治策略研究

2017-06-19 11:45朱亞楠朱陽
科技創新導報 2017年10期
關鍵詞:植物多樣性美麗鄉村

朱亞楠+朱陽

摘 要:隨著中國高鐵的加速建設,高鐵在城市經濟發展上起到的帶動作用越來越強大,因其受天氣影響小的原因市民出行選擇高鐵的乘客越來越多。高鐵也在不斷地改變人們的出行范圍,豐富出行目的。因此,高鐵沿線的景觀越來越受到各方政府和游客的關注。該文以京石高鐵沿線為例,通過問題要素的剖析提出整治策略,高鐵沿線整治要多方面結合,而非單純地提升景觀,應以提高農民的收入、改善農民生活環境;修復生態廊道為核心目標。

關鍵詞:高鐵景觀 植物多樣性 美麗鄉村

中圖分類號:U418.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4(a)-0060-02

中國高鐵憑借著速度快、受天氣影響小等優勢也正在成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別是乘坐高鐵旅游已經成為新的趨勢,因此,高鐵沿線的景觀成為了各省市對外展示的窗口,具有非常直觀的視覺傳達效果,正在逐漸受到各方領導的關注與重視。

京石高鐵正線全長281 km,河北段全長約235 km,設計速度350 km/h,共設:北京西、涿州東站、高碑店東站、保定東站、定州東站、正定機場站、石家莊新客站7個車站,天津-石家莊近25列往返,石家莊-北京80列往返。

1 高鐵沿線景觀特點

1.1 高視角

為了減少外界因素的影響,保證列車能夠高速的運行,京石高鐵全程高架,形成了獨特的景觀觀賞的視角。高視角能夠看到冀東平原的曠野農田,亦能看見村民屋頂與院落。美觀與雜亂同時存在。

1.2 高速度

高鐵的運營速度都在200 km/h及以上,部分達到了300 km/h,因此,在高速行駛的列車上觀看城市景觀必然與普通的行人存在著差別。高鐵乘客通過車窗看的景物是連續性,不同的景觀類型在乘客的眼中形成了一個連續的景觀序列,以一個線形的、連續的景觀方式被乘客感知,高鐵乘客通過車窗看的景物是瞬間性,列車是高速前進,所以,車窗外的景觀相對乘客是“一閃而過”的,乘客對景觀的體驗時間很短。

2 現狀問題

2.1 村莊建設破舊凌亂

村莊距離高鐵線較近,其中高鐵高架穿越了村莊33個,這些村莊經實際調研村民的生活受到了高鐵噪音的極大影響,特別是夜間睡眠時間。

村莊房屋老舊殘破,荒廢房屋殘垣斷壁;生活垃圾隨處亂放;由于高鐵的高視角村民庭院情況一目了然,大部分村民庭院雜物亂放導致整體景觀較差,建筑形式混亂,沿線周圍村鎮建筑外立面景觀特色缺乏。

2.2 農田林地景觀結構單一

2.2.1 林地結構破壞

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人口越來越大,村莊規模不斷擴張。曾經的家家戶戶院內種樹的習慣已經沒有了,換之為一馬平川的硬質鋪裝,用來停車和堆放雜物。環村林也由于宅基地需求不斷增加而未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延續。

2.2.2 農田種植單一,土地利用率低

城市化進度快,因為農民的收入不在以種田為主要的收入來源,因此,種地的目的僅僅是為了不讓地荒廢,對于土地的高效利用沒有精心考慮與安排,特別是對田間林的利用率偏低。

2.3 沿線工廠倉儲用地雜亂

2.3.1 沿線分散工廠布局凌亂

沿線分布大量工廠,多數規模較小,廠房為簡易鋼板制造,布置雜亂;部分工廠廠房殘破,廠內設施布局凌亂影響景觀效果;除公用設施外其他企業存在無證建設情況,以建材制造為主;村莊邊緣存在分散的雞舍豬舍布局凌亂,與整體不協調。

2.3.2 取、棄土場地閑置

影響大地景觀建設高速鐵路的過程中,占用了沿線的部分農林用地,用作取、棄土場地,用地的性質發生變化,同時農村或者工廠建設用地無序挖土,造成沿線土地坑坑洼洼,且土地裸露破壞景觀。

3 整治策略

3.1 林地景觀整治與生態修復相結合

林地由防護林、水系林、農田林、環村林4個部分組成規劃考慮林帶結構的完整性,同時作為與高鐵的隔離防護作用建議種植3層大小喬木交叉種植的密林林帶,小喬木可選取具有花期的植物,豐富景觀效果,其他水系林與防護林應采用生態式種植模式,提升生物多樣性,改善生態環境。

3.2 農業景觀整治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

3.2.1 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民在土地上的收入

農業農田景觀提升借助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提高農民在土地上的收入為核心目標,以及該地區的產業發展指引,鼓勵種植具有觀賞價值的經濟作物,并結合美麗鄉村旅游產業的建設,打造新的游賞景點。

在苗圃產業集中的城鎮和村莊,鼓勵種植苗圃產業,并提供技術與市場服務的支持;需加強規范蔬菜大棚的建設,避免分散凌亂的建設。

3.2.2 恢復閑置取、棄土場地的生態功能

應清理現場,在鐵路施工階段殘留下來的工程棄渣和施工廢料,鄉村生活垃圾等應先進行清理現場,回鋪地表土,盡可能地恢復原有土壤的使用功能。其次,可進行植被恢復,以自然恢復過程為主,主要通過種植野生耐旱、本土植物為主,逐步通過植物根系維持和恢復土壤的生命力,棄置的土地恢復耕地或者林地的功能。

3.3 鄉村景觀整治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

3.3.1 落實河北省四清一拆的指示

在京石高鐵沿線分布大量村莊,應優先將距離高鐵200 m以內的鄉村進行整治,提出拆除違章建筑、清垃圾、清雜物、清殘垣斷壁和路障、清庭院的“四清一拆”整治行。

3.3.2 搬遷影響嚴重居民

高鐵運行中距離20 m處噪音分貝是90 dB左右,而住宅噪音要求40 dB以內,因此,沿線鄉村整治應優先將受噪音影響的居民進行搬遷安置,并在高鐵兩側種植密林隔音寬度50~100 m并配合其他減噪措施同時使用。

3.3.3 提供農村房屋建設導則,修復消失的建筑文化

沿線建筑根據特點分為保護型、改建型、新建型三類進行分類整治。

對于鐵路沿線有歷史或文化價值的鄉村建筑,即使缺失了使用功能,也不能輕易拆除,應予以保護和修繕,作為聚落發展的歷史和文化起源的見證。對于沿線鄉村建筑中年代相對久、質量不佳的建筑,在盡量維持其原有式樣的前提下進行更新,以適應高速鐵路沿線景觀視覺質量的需要。新建型鄉村建筑,基于對地域鄉村傳統建筑進行研究,提煉延續要素并應用在新建建筑上,同時結合新技術加入節能措施。

3.4 河流整治與生態修復相結合

自然河道距離城市較遠,生態修復應尊重自然且以自然修復為主,目前需要整治的河道分為水質整治及干枯河流整治。

3.4.1 水質型河流整治

鄉村河流水質污染主要源于農田的面源污染。水質整治河流,主要采用生態方式,在河道水面面積較大的區域,在保證防洪安全的情況下,向河道岸邊拓展,人工挖土修建人工濕地形成水陸過渡帶,發揮濕地的儲水、凈化、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功能。

3.4.2 干枯型河流整治

尊重現狀,盡可能通過周邊地形的整治,使用重力引雨水進入進行補充水,另外,可在干枯型的河道中種植本地草本帶花期的植物,可選用既可以耐寒有不怕水侵的野生植物,避免新增行政管理的負擔。

3.4.3 豐富兩岸的綠化空間,融入鄉野游憩功能

水綠相依、綠中有水、水邊有綠,彼此交疊輝映,鼓勵本地土樹種的配置,體現鄉村野趣,并根據季相變化形成連續的色彩變化的視覺效應,根據植物色彩進行春夏秋冬的景觀考慮,既可以美化沿線景觀,同時也為周邊居民構建郊野公園。

4 結語

京石高鐵沿線景觀是河北特色形象門戶,是帶動區域旅游發展的良好契機,同時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展示的窗口。

在這個高鐵建設的時代,高鐵沿線景觀將越來越得到各方政府機構的重視,高鐵在居民出行中越來越重要,游客對于高鐵沿線景觀也越來越關注。我國高鐵以高速、高架的特點給沿線景觀的規劃帶來了新的挑戰與要求。該文從京石高鐵沿線進行研究,獲得一些整治策略,望能夠推廣應用于其他高鐵沿線的景觀整治,但依然需要根據各地的實際現狀情況和特點進行修正,整治應因地制宜。

參考文獻

[1] 京石高鐵沿線風貌景觀規劃設計說明書[Z].

[2] 冷虎林,左輔強.京津城際高速鐵路沿線景觀規劃的實踐及其啟示[J].規劃師,2011,27(7):53-56.

猜你喜歡
植物多樣性美麗鄉村
“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2016年年會在海南博鰲開幕
美麗鄉村要靠富民產業支撐
美麗鄉村建設中“三農”媒體的使命與擔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