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傷性前房積血46例治療體會

2017-06-19 22:58姚大權
中外醫學研究 2017年13期
關鍵詞:治療體會外傷性

姚大權

【摘要】 目的:研究與分析外傷性前房積血患者的治療體會。方法:將2014年2月-2016年2月經筆者所在醫院臨床確診后進行治療的46例外傷性前房積血患者選擇為臨床研究病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規治療方案,隨著治療方法的改進,患者開始采用優化的治療方案。根據實施治療方案的時間前后分為兩組,每組23例。對照組為于2014年2月-2015年1月進行常規治療的患者,觀察組為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實施改進治療方案的患者。對比兩組治療后積血吸收平均時間、VAS疼痛評分、視力恢復情況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積血吸收平均時間為(5.25±1.04)d、VAS疼痛評分為(3.87±1.91)分、并發癥發生率為8.70%、視力恢復到1.0以上例數占比95.65%,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的(6.36±1.81)d、(5.53±1.64)分、39.13%、69.57%,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隨著治療方案改進,臨床應用效果確切,外傷性前房積血患者實施優化的治療方案,視力恢復效果較好,可有效減輕患者痛苦,減少并發癥發生,滿足其期望值。

【關鍵詞】 前房積血; 治療體會; 外傷性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3.06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3-0126-02

外傷性前房積血為眼科常見病,近年患者人數不斷上升,且有年輕化趨勢,患者常表現為眼部疼痛、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等,主要原因在于外傷使虹膜等部位血管破裂,導致血液淤積至前房,使患者出現一系列癥狀及體征,如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手段,易對眼部產生不可逆性影響,嚴重影響到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1]。隨著醫療體系不斷改進與更新,外傷性前房積血治療方案也有所改進,以往臨床常采用藥物手段進行治療,但受多種因素影響,患者出現并發癥情況較為常見,影響臨床治療效果[2]。因此,為了使醫務人員能夠更專業、更優質地為外傷性前房積血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療,促進患者機體恢復,實施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至關重要。在本次研究中,對2014年2月-2016年2月經筆者所在醫院收治擬行治療的患者分別予以不同治療方案,對其臨床資料整理分析后,現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4年2月-2016年2月經筆者所在醫院臨床確診后進行治療的46例患者選擇為臨床研究病例,根據實施治療方案的時間前后分為兩組,每組23例。其中對照組男16例,女7例;年齡9~51歲,平均(33.51±2.11)歲;拳擊傷6例,投擲傷12例,其他5例;病情嚴重程度:一級(積血量少于1/3者)14例,二級(積血量1/3~2/3者)7例,三級(積血量大于2/3者)2例;傷后視力:0.1~0.4者18例,0.5~0.9者5例。觀察組男17例,女6例;年齡10~52歲,平均(33.17±2.13)歲;拳擊傷5例,投擲傷14例,其他4例;病情嚴重程度:一級13例,二級8例,三級2例;傷后視力:0.1~0.4者19例,0.5~0.9者4例。本組研究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研究對象及家屬均知曉試驗細節并主動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配合度較好,其臨床資料不公開,保護患者的隱私。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根據世界衛生學組織指南,經過實驗室、影像學等檢查,并結合臨床癥狀及體征符合外傷性前房積血診斷標準及手術的全部適應證[3];(2)無血液疾??;(3)對本組涉及到的相關用藥無過敏癥狀;(4)其他各項生命體征平穩患者。

排除標準:(1)嚴重過敏體質者或對相關藥物不能耐受者;(2)腎、肝功能嚴重損害;(3)感染、心梗等其他急性并發疾??;(4)腫瘤等消耗性疾病及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患者;(5)嚴重精神疾病及認知功能障礙者;(6)血液疾病患者;(7)有其他家族遺傳病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按照臨床診療過程給予相應治療,由醫務人員根據患者個體差異應用相關止血藥物,主要包括止血芳酸、血凝酶等,靜脈滴注20%甘露醇,同時眼部滴入類固醇激素、青霉素等預防感染。

隨著臨床治療方案改進,觀察組采用優化的治療方案。(1)常規治療:患者取半臥位,安靜休息并制動;由醫務人員包扎患者雙眼從而限制眼球活動,避免不必要損傷。(2)藥物治療:首先應用止血藥物,如止血芳酸、血凝酶等;靜脈滴注20%甘露醇、維生素、糖皮質激素、抗生素等,口服消炎痛等止痛藥物;治療后期采用云南白藥、丹參等活血化瘀藥物,以促進積血盡快吸收。

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7 d,積血難以吸收者使用前房穿刺沖洗術。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治療后VAS疼痛評分、積血吸收時間、視力恢復1.0以上例數及并發癥發生率。疼痛評分方法:采用VAS疼痛評價標準,根據患者自身疼痛程度0~10分,分數越高,疼痛程度越大。并發癥主要包括再出血、繼發性青光眼、角膜血染等。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積血吸收平均時間及VAS疼痛評分比較

觀察組積血吸收平均時間及VAS疼痛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及視力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及視力恢復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外傷性前房積血主要由于外力撞擊,導致眼部的虹膜及睫狀體等部位血管損傷,隨著出血量逐漸增多,患者出現一系列癥狀,常表現為疼痛、視力下降等,隨著病情發展會引起激發青光眼等嚴重并發癥,嚴重危害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對外傷性前房積血患者十分重要。

以往的臨床治療方案以降低眼內壓及止血治療為主,在促進積血吸收及并發癥預防等方面有所欠缺,患者前房積血吸收較慢,同時增加再出血機率,易出現相關并發癥,臨床治療效果不理想[4]。隨著醫療體系發展,外傷性前房積血治療方案日益完善,優化的治療方案更加全面,保證了臨床治療的規范性、連續性,確保了治療工作的有效實施,也為患者后續的恢復提供了最大的便利[5]。與改進前治療方案相比,優化后的治療方案是一個系統性、有組織性、規范而又具體的治療方案,通過對患者入院實施眼部包扎、早期止血藥物、滴注相關抗感染藥物、后期應用活血化瘀藥物等一系列標準化治療操作,可有效促進積血吸收,對患者恢復有著不可替代的治療效果[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VAS疼痛評分、積血吸收時間、視力恢復1.0以上例數及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實施優化的治療方案后,患者視力情況恢復較好,顯著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患者入院首先進行眼部包扎,限制眼球活動,有助于減少眼部活動性出血,控制出血量,抑制病情發展;早期盡快應用止血藥物,同時聯合應用甘露醇降低眼內壓,顯著減少出血量;使用糖皮質激素、抗生素等藥物,主要起到預防感染的作用[7]。治療后期加以使用活血化瘀藥物,對前房積血的吸收有協同促進效果,縮短前房積血吸收時間,有助于促進患者預后,降低再出血發生率,同時有效減少繼發青光眼、角膜血染的發生,滿足患者期望值;口服鎮痛藥物,使得治療方案更加人性化,更加顧及患者感受,減輕患者痛苦,提升疾病預后效果[8]。

綜上所述,對外傷性前房積血患者實施優化的治療方案,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視力恢復效果,減輕患者痛苦,滿足其期望值,前房積血吸收較快,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治療效果較優。

參考文獻

[1]吳作仲.外傷性前房積血繼發青光眼的手術療效[J].醫學綜述,2014,20(11):2083-2084.

[2]安喜艷,蘇九妹,高軍.挫傷性前房積血214例臨床分析[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6,38(2):126-128.

[3]李嬋.運動性損傷致前房積血96例診治體會[J].陜西醫學雜志,2015,44(9):1241-1242.

[4]陳敏,趙文君,陳智慧.眼外傷合并前房積血55例的治療[J].國際眼科雜志,2014,14(3):545-546.

[5]孫小雁.中西醫結合治療外傷性前房積血36例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15(11):1644-1646.

[6]宋璟慧.外傷性前房積血60例臨床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4,43(20):2416-2418.

[7]王紅,孫濤,鄧振德,等.早期前房穿刺放液治療重度外傷性前房積血[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4,36(11):833-836.

[8]王海菊.外傷性前房積血28例治療體會[J].黑龍江醫藥,2016,29(6):1233-1234.

(收稿日期:2017-01-27)

猜你喜歡
治療體會外傷性
流程管理在外傷性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手術救治護理配合中的應用
CT引導下鉆孔引流術治療外傷性亞急性硬膜下血腫效果分析
MSCT聯合CTPI在外傷性彌漫性腦腫脹患者中的應用及預后研究
蒙西醫結合治療腸道疾病10例體會
淺談耳前瘺管的治療體會
小兒內科急性腹痛的臨床特點與治療體會
84例非小細胞肺癌外科手術治療體會
64例舒張性心力衰竭的診斷與治療體會
外傷性頸胸段脊髓損傷減壓手術的麻醉處理研究
外傷性遲發腦內血腫的CT表現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