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議浙東蕺山書院建筑文化

2017-06-19 14:38賈奕明周景崇
消費導刊 2017年3期
關鍵詞:建筑文化文化價值空間結構

賈奕明 周景崇

摘要:蕺山書院是浙東地區古代傳統的民間教育機構,也是“蕺山學派”發揚宋明理學、影響中國儒學史的重要基地。本文試以紹興蕺山書院古代建筑群落為標本,分析浙東鄉土書院的建筑形制及其成因,解剖其浙東地區民間建筑技藝與書院建筑的差序格局,從整體到局部一并探討古代書院建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選擇的過程。

關鍵詞:蕺山書院;建筑文化;空間結構;文化價值

一、從滿山蕺草到學派基地

浙東地區的古代書院建筑景觀是浙江古代建筑資源體系中獨具人文價值的特殊類型之一,它是鄉村意志與文人意志共同作用的結果,是官辦學堂與民辦學堂的結合,既展現了淅東地區古代鄉村建筑文化發展模式,又展現了淅東地區民居建筑環境的主體意識,是一個具有多重價值屬性的文化景觀綜合體。紹興當今仍保存的4座古書院中,其中最重要的一座就是“蕺山書院”。

下表是筆者整理的蕺山書院歷代人物及書院修造大事記

二、由儒家倫理兼顧禮樂共性

書院作為我國民間教育機構,書院建筑也是我國傳統文化建筑的代表,其體現有關于孔孟之道的儒家道德思想顯得尤為突出。以下將從“禮”、“樂”兩個角度闡釋蕺山書院建筑中的建筑文化。

(一)“禮”制的嚴謹與崇嚴

蕺山書院主要講學處“劉念臺先生講堂”和“蕺山薪火”位于中軸線上,講堂也位于中軸核心位置,確立了“以中為尊”的尊者地位,而“劉子祠”和“證人講舍位于平行于中軸線向西偏移的軸線上,進門所見的開敞庭院空間起緩沖空間作用,這一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含蓄。盡管蕺山書院建筑空間布局較為自由,仍強調主次與尊卑,這一點就是“禮,文化的體現。

關于“樂”在蕺山書院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在圍合的各個庭院組成的大小錯落的院落空間自由布局和諧共存。在主要講堂和其他附屬建筑,通過矮墻、小道、園門等等互相穿插與滲透,形成大小不同的多個大小庭院空間來調節整個書院復雜的功能布局。在此之外,便是依靠園林景觀植物與小品營造休憩的動態空間來體現“樂”。用植物種類與配置,烘托出不同的氛圍,使得書院的講學、祭祀、游憩這三大功能明確,并形成豐富具有趣味性的空間層次。

三、書院形制及工匠技藝

關于蕺山書院現存建筑風格,基本可判定為清中期建筑風格。主體建筑“劉念臺先生講堂”,為磚木結構五開間重檐懸山頂建筑,有兩層樓,前后都有內廊,其面闊3~4米,進深九檁,每檁1~1.5米,處于整個書院軸線的中心位置,突出其重要性。同處于中軸線上的“蕺山薪火”也為五開間單層懸山頂建筑,體量比講堂要小的多,面闊僅為2.8~3.4米。而處于旁側的“劉子祠”和“證人講舍”則是三開問的硬山頂建筑了。整體建筑造型簡潔統一,最外面高高聳起的封火山墻和兩層講堂是整個建筑群體富有起伏的高低變化,色調簡潔統一,裝飾素雅,體現出實用與樸實之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進門口的磚木混合的牌樓式門樓,在它下枋兩側用磚石砌成的一斗三升的小斗拱做裝飾,加上飛檐翹角屋頂,以及磚雕圖案,無不體現著隨著明清小木作發展,三雕技術的成熟,在晚清出現的磚石仿木結構現象,這說明磚石結構的建筑已經開始進入中國,并代替原本純木結構,但仍是仿照木結構,說明木構依然處于主導地位,磚石結構建造受到木結構的制約。

四、結語

蕺山書院蘊含了豐富的浙東建筑文化及當地民居色彩,它們均為磚木結構,建筑尺度體量宜人,高樓低墻,鱗次櫛比、井然有序,具有典型的教育建筑的差序格局,其建筑外立面富有豐富的起伏變化,以及江南獨有的黑白灰建筑色彩,這種由民居單體“細胞”一個個組合而成的團組結構,使得書院群體顯得自然樸實、實用中蘊含著大拙之美,體現著儒家傳統的建筑文化。蕺山書院書院建筑群的榮耀、衰敗、轉變、更新的過程,是浙東民居建筑史的一個縮影。蕺山書院是由世代居住在書院的設計者自己設計的綜合建筑,它有著一種漫長接力式的動態設計過程,是符合鄉土文化建筑自然變遷及歷史演變的大設計,它是夕陽下浙東地區古代鄉土建筑那一抹長長的文明投影。它不追求設計形式的復雜與刻意做作,在逐漸接受歷史變遷創新意識的同時,始終遵守一種世代相承的鄉土形式與契約精神。

猜你喜歡
建筑文化文化價值空間結構
格絨追美小說敘事的空間結構
ArtDeco下的“海派”建筑文化
當代中國主流建筑文化的新趨向
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淺析
中國古建筑的歷史文化價值分析
承德外八廟的文化價值與保護策略探析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間結構有限公司
淺議本土建筑文化的認同感
基于社會空間結構流變的統戰工作組織策略研究
自由曲面空間結構形態創建的若干關鍵問題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