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山州高原特色農業稻魚鴨稻田生態循環種養技術

2017-06-20 22:52盧春玲李丁未王文聰何俊
農業與技術 2017年10期
關鍵詞:文山州

盧春玲++李丁未++王文聰++何俊

摘 要:文山州在稻田種養模式探索上做了許多工作,已由最初的平板式稻田養魚,到輔以稻魚工程設施(即加高加固田埂、開挖魚溝魚溜),發展到探索稻—魚—鴨、稻—魚、稻—泥鰍、稻—蝦(小龍蝦)、稻—鱔魚等種養生態循環養殖模式,并與有條件的種植大戶及休閑農業相結合,成立合作社,開辦休閑農莊,實行適度規模經營,有效提高綜合效益。本文對文山州高原特色農業“稻—魚—鴨”稻田生態循環種養技術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文山州;高原特色農業;“稻—魚—鴨”;稻田生態循環種養技術

中圖分類號:S3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134

文山州位于云南省東南部,為充分開發利用文山州20000hm2宜漁稻田資源,加大文山州稻田種養生態循環發展,提高種植、養殖生產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達到一田多產,提質增效的目的。進一步探索文山州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新模式,提高稻田綜合利用率和綜合產值,增加農民收入,文山州在稻田種養模式探索上做了許多工作,已由最初的平板式稻田養魚,到輔以稻魚工程設施(即加高加固田埂、開挖魚溝魚溜),發展到探索稻—魚—鴨、稻—魚、稻—泥鰍、稻—蝦(小龍蝦)、稻—鱔魚等種養生態循環養殖模式,并與有條件的種植大戶及休閑農業相結合,成立合作社,開辦休閑農莊,實行適度規模經營,有效提高綜合效益。稻田養殖既能穩定糧食生產,又能提升水(禽)產品質量,生產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高品質綠色生態產品,符合人們對綠色生態食品追寵需求發展形勢,增加養殖收入。在此主要介紹成熟的“稻—魚—鴨”生態種養模式。

經濟目標:稻田綜合產值6000元/667m2。優質水稻500kg/667m2,產值3000元;魚(漁)產量100kg/667m2,產值2000元;鴨(禽)40只/667m2,產值1000元。

1 基礎設施建設

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田塊整理、養魚設施建設、鴨圈建設等,從3月初規劃設計、施工建設,4月10日前完成。

1.1 田間工程建設

養魚設施建設要求在3月底前完成,主要建設內容。

1.1.1 稻田選擇

稻田平整,水源、交通方便,面積相對連片,每片面積3.3hm2以上。

1.1.2 田埂的修整

加高加固田埂,捶實夯緊,田埂加高到40~60cm,加寬到30~40cm??捎瞄_挖魚溝、魚凼的田泥加固田埂,并種植飼草、蔬菜。

1.1.3 開挖魚溝、魚凼

根據田塊的實際情況,劃分出0.33~0.67hm2大小區域,并用攔網隔離。魚凼深1m,魚溝寬0.4~0.8m,深0.4~0.6m,溝凼面積占田塊面積的8%~12%。魚溝與魚凼的具體形式根據養魚稻田的形狀和面積大小而定。

1.1.4 設置進、排水口和安裝攔魚柵

根據進出水量設計進、排水口,一般進水口1個,排水口水量小的修建1個,水量大的修建2~3個,最好設在稻田斜對兩端,并安裝竹柵、鐵絲網等攔魚柵。

1.2 鴨圈建設

鴨圈建在魚凼上,四周和底部使用木條或竹條鋪設,頂部鋪設彩鋼瓦,并設置與田水相連通道,按照每只鴨0.1m2計算建設鴨圈。鴨圈建設在4月10日前完成。

1.3 綠色防控設施建設

每667m2設置誘蟲燈2~4盞。誘蟲燈設置在魚凼上,便于魚、鴨捕食害蟲。

2 育苗準備

2.1 水稻育秧

2.1.1 稻種的選用

統一采用經審定的文稻系列、云恢290、滇屯502等優質品種。用種量要據種植密度,用種量為1.8~2kg/667m2,基本苗為1.8~2萬叢/667m2。

2.1.2 育秧

3月25日前選擇整理好育苗田,要求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背風向陽,鄰近大田的地塊作秧田。為調整栽插秧齡和保證秧苗安全,各點分2個時間段育秧,2個時段間隔時間不超過5d,2批秧必須在4月10日前播種結束。采取機插盤育秧和旱育秧2種育秧模式。苗期做好追肥和病蟲害防治。

2.2 魚種培育

魚種選用池塘、網箱培育的隔年優質種。養殖品種以鯉魚、草魚、鯽魚和羅非魚等魚類為主,適當搭配鰱鳙魚,條件好的可放養名特優品種。按30g/尾以上規格,450尾/667m2的放養量,根據放魚時間提前做好培育計劃和訂購,保證按時投放。

2.3 鴨苗選擇和訂購

2.3.1 鴨苗選擇

選用本地廣南麻鴨、雜交麻鴨等。

2.3.2 鴨苗訂購

按20只/667m2脫溫免疫鴨苗計算,分別于3月25日前,7月10日前完成2批鴨苗訂購工作。

3 大田移栽、苗種投放

5月10日—6月5日,分別完成大田移栽、魚種及第1批鴨苗投放工作。

3.1 大田移栽

5月10日前完成大田栽插。秧苗要求:機插秧,苗齡22~25d左右,3葉1心時移栽,種植規格為12cm×30cm。魚溝、魚凼邊用人工補插;旱育秧,苗齡30~40d左右,4~5葉時移栽,種植規格為20cm×20cm。

3.2 魚種投放

待大田秧苗移栽15d(秧苗返青后)投放魚苗,5月25日前完成魚種投放。放養魚苗時注意事項:選擇晴天09:00以后放苗;做好魚種消毒,魚種投放時用3%~4%食鹽水侵泡3~5min;投放時注意裝運魚苗工具內的水溫與稻田魚凼中的水溫相近,水溫相差不能大于3℃。先將裝魚苗的工具放在田水中浸泡,并向工具中緩慢加入一些稻田清水,使其水溫基本一致時,再把魚緩慢倒入魚凼或魚溝里;如用化肥做底肥的稻田應在化肥毒性消失后再放魚種,放魚前先用幾尾魚苗試水,不發生死魚才可放養。

3.3 鴨苗放養

3.3.1 放養數量

投放40只/667m2。

3.3.2 投放時間

分2批進行,第1批鴨苗投放20只,結合秧苗返青,6月5日以前投放;第2批投放20只,在8月30日前投放。

4 種養管理

5—10月為水稻、魚類、鴨的飼養管理階段,加強以下種養管理措施。

4.1 水稻管理

4.1.1 科學施肥

施足基肥,減少追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收既晔┓士偭康?0%,追肥占30%。施肥注意事項:適溫施肥,避免高溫施肥使魚中毒;晴天施肥,避免陰雨天施肥影響魚類生長;不能將肥撒在魚類集中或魚多的地方,如魚凼、魚溝內,避免魚誤食中毒;施化肥時將養魚田分2次或3次進行,采取量少次多,少施勤施。

4.1.2 病蟲害防治

實施稻田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植保技術(黃藍板、殺蟲盒、誘蟲燈),減少水稻病蟲害的發生。用藥時要選擇高效低毒(殺菌劑)、對魚、鴨不產生危害的藥物。

4.2 養魚管理

4.2.1 投飼管理

以麥麩、酒糟、豆渣、包谷面或配合飼料等飼料為主,輔以投喂菜葉、浮萍、水草和旱草等青飼料,提高稻田魚產量。投喂要做到“4定”,即定時、定點、定質、定量。

4.2.2 魚病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防重于治,防治結合”的方針,在魚病易發季節,加強魚病預防工作。發現魚病,選用高效低毒魚藥及時治療,并及時撈出死魚。

4.2.3 日常管理

根據水稻和魚類的生長需求做好田水調控。經常檢查田埂,如發現有漏洞或倒塌,應及時堵塞修理,特別是大雨天,要及時排水,防止田水漫埂逃魚,并經常清除注排水口攔魚柵上的附著物,以免阻塞影響排水。在夏季高溫時,勤注新水,保持水質良好,降低水溫,避免魚類中暑死亡。

4.3 養鴨管理

4.3.1 雛鴨飼養

雛鴨采用網室育雛的方式進行飼養管理,通過在育雛舍內設置離地面30~80cm高的金屬網、塑料網或竹木柵條網室,雛鴨在網室內飼養25d左右。

4.3.2 育成鴨飼養

鴨齡25d左右試水2~3d后放養大田,放養1周內要求飼喂5~6次/d,1周后,補料可逐漸減少到2次/d,日投料量為體重的5%左右,視具體情況維持或適當增加料量。飼料使用玉米65%、豆粕13%,麥麩12%,菜籽粕3.82%,魚粉2%,磷酸氫鈣1.37%,石粉2.19%,食鹽0.49%,蛋氨酸0.13%配制。飼喂的同時觀察鴨群健康狀況,一旦發現發育不良、受傷或病變的個體,要盡快從鴨群中移出,進行隔離飼養管理。癥狀較嚴重的個體應及時淘汰。

5 適時收獲

根據稻魚鴨不同的收獲期和出欄時間,適時收獲上市,爭取好的效益。

5.1 水稻收割

應適時收割,做到顆粒歸倉。

5.2 適時捕魚

到稻谷收割期,根據魚的長勢,將達到商品規格的魚及時捕撈上市。尚未達到商品規格的,合并到部分保水條件好的田塊,加深田水,進行續養,到春節前后捕撈上市。

5.3 成鴨出欄

當育成鴨達到75d齡時,鴨群平均體重達到1.8kg左右。

作者簡介:盧春玲,女,壯族,云南富寧縣人,本科,農藝師,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猜你喜歡
文山州
2019年云南省文山州柯薩奇病毒A16型的基因特征
文山州果蔬烘干機示范推廣
淺析文山州農業面源污染現狀與防治措施
【記者手記】
文山州第七次文代會剪影
文山州甘蔗糖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文山州扎實推進油茶產業發展
文山州“利劍”專項行動成效顯著
探文山州硯山縣者臘壯族舞蹈棒棒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