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凝式的書法作品賞析

2017-06-21 00:39王明忠
青年文學家 2017年17期

摘 要:楊凝式,人稱楊少師,唐五代時的大書法家,其為人豪爽、率直、放蕩不羈,故而人稱楊風子,少師書師承于二王、顏真卿、柳公權,其書,瀟灑散淡,天真爛漫,直追晉唐氣韻,其絕世佳作有《神仙起居法》、《韭花帖》、《夏熱帖》、《盧鴻草堂十志圖跋》四件墨跡,其書對后世影響深遠。

關鍵詞:楊凝式;《韭花帖》;《神仙起居法》;《盧鴻草堂十志圖跋》;散淡;意與法

作者簡介:王明忠(1991.11-),男,漢族,祖籍山東聊城,碩士研究生在讀,現就讀沈陽師范大學書法教育研究所美術學專業。

[中圖分類號]:J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17--01

一、人物概述

楊凝式,字景度,華陰人,因后漢時任太子少師,故又稱“楊少師”,因裝佯,時人稱為“楊風子”。楊凝式率性狂放,不拘小節。又擅長詩歌,工書法,又愛題壁,黃庭堅云:“遍觀僧壁間,楊少師書無一不造秒入神?!碧K軾認為自顏真卿柳公權之后筆法衰絕,加之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采風流,扭地盡矣,只有楊凝式“筆跡雄杰,有二王、顏、柳之余,此真可謂書之豪杰,不為時世所汩沒者”楊凝式以己意作書,又不失法度是宋尚意的先導。

二、楊凝式的書法作品及其藝術特色

楊凝式的書法墨跡作品有四件《神仙起居法》、《韭花帖》、《夏熱帖》、《盧鴻草堂十志圖跋》,少師不受時世所困,豁達放縱不羈,隨性而發。我們先簡單地談一下其中的三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1.《韭花帖》

今觀少師《韭花帖》的章法來看此帖介于行、楷之間,布白舒朗。行與行之間參差錯落,形成一種節奏感,且間距較大,字與字之間也各不相連,卻能交相呼應?!毒禄ㄌ窞t散雅逸,有魏晉風度。

從結字和用筆上來看,字型大小隨字之筆畫多少自然變化,在用筆上有右軍《蘭亭》遺韻,黃山谷也是對楊少師大大的贊賞:“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欄?!薄盀踅z欄”什么意思呢,本來是指,古代尺牘、公文上黑色的界格,此處借指晉人尺牘,有特指晉人風神瀟灑的書法意境,山谷的意思是說少師深得羲之真意,有晉人風神瀟散之氣,由此我想起袁昂《古今書評》中所述:“王右軍書如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種風氣?!边@就是后人所稱之謂的魏晉風度,我認為楊少師已達到這種境界。

從字的勢態來看,字的勢態整體平正稍有欹側,但略發有散淡之味,如同觀其倪瓚之山水畫也,倪瓚山水畫給人以散淡之情。因此董其昌也說:“少師《韭花帖》略帶行體,瀟散有致,比少師他書欹側取態者有殊,然欹側取態故是少師佳處?!?/p>

總觀《韭花帖》散淡、雅逸,如品茗,讓人著迷,經得起細細品鑒。清曾協均《題韭花帖》“始知縱逸雄強之妙,晉人矩度猶存,山谷比之‘散僧入圣非虛議也?!?/p>

2.《神仙起居法》

今觀少師《神仙起居法》,此帖為行草相間,形成雨夾雪之式,觀其名就有禪意。此帖有字字相連處,也有不連處,相呼應帶一氣呵成,成一筆書。此帖乃少師書寫古代醫學上一種健身按摩的方法,細看此帖,雖為少師隨意之作不假思索,但用墨濃淡相宜,時有枯筆,是一種自然書寫狀態。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少師書寫的情景,他提筆蘸墨揮灑于紙上,寫到沒墨成枯筆時,復而蘸墨,此自然也,這種墨色的變化如潺潺流水。

從此帖的章法來看,字與字和行與行之間的距離較大,為此我想到了黃道周、張瑞圖的草書章法安排由此而來,他們把字與字之間的距離擠壓,把行與行之間距離拉大形成一種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視覺效果。

從此帖的字勢態上看,字之勢態欹側中求平正,正如玄宰所言“欹側取態,故少師佳處”,字之大小變化全任隨性,放縱自如,由此我想米芾書多欹側是否處于此乎?我們回過頭來細分析一下少師書寫的一個狀態,如“行住坐臥處,手摩脅與肚”,從這一行我們看出“行、住”二字與“與、肚”二字沒有相連,它們之間形成一種首尾呼應,而“坐臥處”和“手摩脅”乃一筆寫成,它們之間又是一種呼應關系。在這行中字形打破常規結構、大小,錯落聚合相間。然縱觀全篇字與字之間的連帶之法和整篇章法的處理妙在于師魯公《祭侄稿》之法,此《神仙起居法》雖放縱雄強,但不失法度。

對此帖的疑點,在此帖中“冬、殘”二字,在連帶的處理上值得思考,“殘”字的寫法不符合字筆順的書寫規律,先寫右邊再寫左邊部分,是不合草法的,我個人覺得少師在處理這兩個字的時候,無非是其更具連續性,順暢性而已,同時也反映了少師草法的熟練程度。

總觀,《神仙起居法》盡得天真爛漫,宋四家深受影響。

3.《盧鴻草堂十志圖跋》

今觀少師《盧鴻草堂十志圖跋》,此帖為行書。我個人認為元倪瓚的山水畫風格氣韻和他有相似之處,后明王原祁仿浩然《草堂十志》雖有其形,墨色稍有凝滯且氣韻不足。浩然深得山水畫中,高遠、平遠、深遠三遠中平遠之趣。此《盧鴻草堂十志圖跋》為少師題最出名《草堂十志》的跋。

觀此帖整體給人的感覺是用筆渾厚沉重,強健有力,有顏魯公之意也。古人云:“得意忘形?!鄙賻煹敏敼P意而區別與魯公行書之字形,魯公之書如君子,冠佩而立,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吾覺少師書如風流浪子,游于高山密林之中,因此使我想到清代劉熙載在《書概》中云:“景度書機括本出于顏,而加以不衫不履,遂自成家?!?/p>

細分析此帖字距緊密,行距稍疏,字之大小相互錯落,隨字筆畫的多少而變其大小也,墨色濃淡相間,加有枯筆??傆^《盧鴻草堂十志圖跋》,此帖得顏書神,對后世學顏有很大的啟發,正可謂似與不似之間方得其精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