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亮:創新思維,“微變”可能產生“裂變”

2017-06-24 10:40張小妹
現代蘇州 2017年12期
關鍵詞:蘇州升級轉型

記者 張小妹

人物志 Figure Report

黃亮:創新思維,“微變”可能產生“裂變”

記者 張小妹

在接受記者采訪前,黃亮剛從外地出差回來,還沒吃飯就風風火火地就趕來赴約。放下包,他告訴記者:“我一天要輾轉好幾個城市,這么多年,習慣了奔波,偶爾停下來還有點不習慣了?!?/p>

當海歸博士遇上蘇州

2007年從浙江大學博士畢業后,黃亮選擇繼續深造,2008年到韓國漢陽大學做博士后,2008-2010年在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做博士后研究員,之后他又輾轉到英國、美國工作,最終回到國內發展。

2014年,黃亮成為江蘇省委組織部牽頭組織的“科技鎮長團”中的一員,選派到蘇州任職。通過“科技鎮長團”成員牽線搭橋,推動地方與派出單位及其他高校院所共簽訂產學研合作,從而有力地推動江蘇省地方產業轉型升級,加快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轉化。

也是在這樣的契機下,黃亮才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蘇州,了解蘇州。他說,蘇州這樣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很多人對它的印象還只是停留在古典園林,其實蘇州很大,園區相當國際化。來蘇州3年的時間里,他發現,這是一個既適合生活,又適合創業的地方。

蘇州位于長三角地區,創新創業氛圍好,對于創業者們來說,蘇州有很強的吸引力。蘇州臨近上海,很多人會下意識地想要去做比較,為什么留在蘇州呢?“上海人多,擁擠,蘇州相對輕松休閑,是個適合生活和工作的不二城市?!?/p>

在蘇州,黃亮負責整個蘇州市內產學研的對接以及人才的對接,為企業提供智能發展方向新的產品和新的技術,幫助企業轉型升級為高科技企業。蘇州工業園區有很多傳統型加工企業,企業亟需轉型升級,讓技術落地?!拔覀冏鰧W術性研究的,對生產不是很在行,所以需要多方結合,這樣才能互惠互利?!彼f。

蘇州明原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蘇州工業園區的傳統型加工企業,黃亮擔任公司的策劃和顧問后,負責公司戰略發展方向和研究院的建設,在黃亮及其團隊的策劃下,公司一步步邁向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公司已經登陸新三板。黃亮解釋說,在企業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他主要是為其提供一些發展方向的建議,做一些相關的研究課題來提高其科技水平。

學習一種思維,解決N個問題

黃亮一開始學的是電氣自動化,直到1997年才開始研究自動控制,也就是現在的人工智能。那時,AI剛剛開始萌芽,科學家們認識到,當時的AI在應用領域仍然有待開發。

如今,是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期,企業、風投都開始關注這個領域,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人工智能可以改變人的生活。黃亮認為,初級領域的AI產品,可以說是娛樂性的產品,是成人的玩具,并沒有解決實際的問題,適應性也不夠強??上驳氖?,機器人已經有了產業的雛形,他相信,以后發展速度會更快。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長遠來看,人工智能發展到一定階段,確實會對人造成威脅,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哲學問題,不是擺在今天的現實問題,人類沒辦法預測具體多少年后受到威脅,是怎樣的威脅。而需要思考的現實問題是,如何讓人工智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他建議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學習一些人工智能的思維,不一定要編出一個程序來,比如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思維來幫助理財。理財的變異性很大,應該智能地去投資,不能把所有的錢都投資在一個領域,也就是“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將資源和風險分別進行智能分配而不是均等分配,將最多錢投入到增資的產業中,一部分錢用作穩健的投資,少部分錢投資到天使投資中,雖然風險大,收益也會很大。

企業轉型,“微變”才能取勝

如今,黃亮是浙江工商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技術經紀人、蘇州大學金融中心兼職研究員、美國斯坦根投資公司合伙人、中意研究院擔任院長兼總經理、吳中區經發局副局長、蘇州明原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的策劃和顧問。擁有如此多重身份的他,接下來,打算把精力集中在兩件事情上:產學研的對接和人才的對接,以及研發服務機器人。

預計,在近期,他將在蘇州成立小生境科技有限公司,帶領一百名海歸博士加入公司。據了解,現在已經有不少世界名牌大學的博士后、訪問學者、教授等都有興趣加入。他告訴記者,公司主要是幫助企業引進人才和研發外包,就是用已有的資源給蘇州的企業做研發,這樣一來,企業無需建立自己的研究院,小生境科技有限公司將聯合國外的眾多學校和研究院一起建立工程研究中心。

在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小生境科技有限公司將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黃亮表示,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在轉型中倒閉了,有的不轉型慢慢倒閉。企業轉型升級不能太快,不能輕易地跨行業轉型,一個做服裝的企業無法轉型去做IT,做金屬加工等等不相關的轉型,類似于生物領域的突變,一次突變可能會引發死亡。但同時又講究跨界轉型,依托自己的原有基礎,與其他行業相結合“微變”,客戶沒有變,產品相對升級。

“微創新”也是一種創新

黃亮的另一件事是致力于研發服務機器人,在國外求學的時候,他發現:“國外的技術比我們超前十年,我們雖然起步晚,發展慢,但我們也能創新,我們的強項是很強的工業制造能力?!?/p>

在未來10~30年,服務機器人將是一個巨型的產業。據悉,長三角地區生產的工業機器人占全國60%,而在長三角地區,蘇州的產業鏈相當突出,已經形成了稍具規模性的態勢,“要做工業機器人,除了蘇州之外,國內我想不到第二個選擇?!?/p>

現在機器人替代的都是生產線上的工人,以后機器人將會替代程序員。由于機器人對人的動作和行為的學習力很強,以往需要程序員去編程,每次變動都需要再修改編程機器人才能正常操作。而未來,機器人只需要對人的動作和行為進行學習,然后再無限量地復制。

“我們的研發是一種‘微創新’,把國外的技術帶回來,做一些適合國內市場的改革。很多人說中國是山寨大國,我認為山寨也是一種創新能力,這不是狹義的山寨。所有的發達國家都是從山寨開始的,蒸汽機也不是美國人自己創造的。創新一定要跟社會發展相匹配,企業要生存必須生產適合市場的產品,如果創新投入過高,收不回成本,那么這樣的創新是跟社會的發展不相匹配的。我們要承認我們與國外的差距,現階段國內的發展,比較適合做微創新、集成創新、應用創新,而不是說一味地斥巨資追求原始創新?!?/p>

猜你喜歡
蘇州升級轉型
Pingtan in Suzhou 蘇州評彈,值得一聽
蘇州伴宅
“洋蘇州”與“新蘇州”演奏和弦
小投入,大升級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轉型發展開新局 乘風破浪向未來
航天器在軌管理模式轉型與實踐
幸福,在“家門口”升級
聚焦轉型發展 實現“四個轉變”
轉型
回暖與升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