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康復干預不同月齡腦性癱瘓患兒的效果比較分析

2017-06-27 14:06胡貴珍蔣英申潔瓊
中國實用醫藥 2017年14期
關鍵詞:效果

胡貴珍+蔣英+申潔瓊

【摘要】 目的 研究綜合康復干預對不同月齡的腦性癱瘓患兒的應用效果。方法 300例腦性癱瘓患兒, 根據月齡不同分為1~3個月組99例、4~6個月組98例、7~9個月組103例。所有患兒均采取腦多肽、吡拉西坦進行藥物治療, 并進行綜合康復干預。觀察三組不同月齡腦性癱瘓患兒神經行為發育測定(Gesell檢查量表)診斷情況及粗大運動功能量表評價。結果 干預后三組粗大運動功能量表評分及發育商較干預前均有所改善, 且1~3個月組粗大運動功能量表評分為(27.79±3.28)分, 發育商為 (53.38±4.09)分, 4~6個月組粗大運動功能量表評分為(24.87±2.76)分, 發育商為 (51.27±3.71)分, 7~9個月組粗大運動功能量表評分為(22.98±3.56)分, 發育商為 (50.05±4.52)分, 1~3月組改善效果最佳, 4~6個月組次之, 三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康復干預能夠改善腦性癱瘓患兒病情, 促進患兒正?;?, 月齡越小效果越好, 對腦性癱瘓盡早診斷, 及時實施干預措施, 能夠有效的控制、改善患兒病情, 減輕患兒痛苦, 減少家庭及社會負擔, 值得廣泛使用于臨床。

【關鍵詞】 綜合康復干預;不同月齡;腦性癱瘓;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4.047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application effect b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for cerebral palsy infants with different month age. Methods A total of 300 cerebral palsy infant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month age into 1~3 months group (99 cases), 4~6 months group (98 cases) and 7~9 months group (103 cases). All infants received brain polypeptide and piracetam for drug therapy, along with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Observation was made on diagnosis of neurobehavioral development detection (Gesell examination scale) and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in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all three groups had better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ore and development quotient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1~3 months group had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ore as (27.79±3.28) points and development quotient as (53.38±4.09) points. 4~6 months group had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ore as (24.87±2.76) points and development quotient as (51.27±3.71) points. 7~9 months group had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ore as (22.98±3.56) points and development quotient as (50.05±4.52) points. 1~3 months group had the best effect in improvement, followed by 4~6 months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in the three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condition of cerebral palsy infants and enhance normalization. The younger month age is, the better effect shows. Early diagnosis and timely implement of intervention measures for cerebral palsy infants can effective control and improve condition in infants, relieve their pain, and lower burden for family and society. This method is worth widely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Different month age; Cerebral palsy; Effect

腦性癱瘓在臨床上發生的幾率較高, 誘發的原因有多種, 包括呼吸衰竭、窒息、驚厥、腦缺血、腦缺氧等, 主要癥狀為姿勢異常以及中樞性運動障礙[1]。此疾病不僅極大的傷害了患兒的心理及身體健康, 還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2]。本文為探討綜合康復干預對不同月齡的腦性癱瘓患兒的應用效果, 選取30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300例2010年2月~2015年3月于本院就診的腦性癱瘓患兒進行此次研究, 其中男181例, 女119例。275例易驚跳, 91例嘔吐、吃奶少, 83例哭鬧、睡眠少, 47例表情淡漠、對外界刺激無反應, 60例四肢、下頜、舌頭經常震顫, 280例拇指內收、手握拳, 54例上肢屈曲內旋, 20例下肢交叉;122例腦電圖異常, 32例腦電圖輕度異常, 74例界限性腦電圖, 72例正常。根據月齡不同分為1~3個月組99例、4~6個月組98例、7~9個月組103例, 所有患兒家屬均獲知情權, 并同意納入此次研究。

1. 2 方法 所有患兒給予腦多肽、吡拉西坦葡萄糖液靜脈滴注, 1次/d, 連續治療14 d, 停用10 d, 治療72 d為1個療程, 1個療程后停止30 d, 再進行下個療程, 保持2~3個療程, 另外給予患兒維生素B6、L-賴氨酸、γ-氨酪酸。所有患兒均實施綜合康復干預, 采取醫院家庭相結合的模式, 包括健康教育、蕾波綜合訓練法以及家庭康復, 具體如下。

1. 2. 1 健康教育 護理人員應對患兒家屬進行疾病相關知識普及, 告知家屬疾病誘發因素、治療原則及方法, 告知家屬康復訓練的重要性,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對家屬提出的疑問應積極解答, 努力消除家屬心中顧慮, 對家屬出現的不良情緒給予適當疏導, 鼓勵家屬, 為家屬展示成功案例, 增加家屬治療信心[3]。

1. 2. 2 蕾波綜合訓練法 通過按摩、指壓刺激經絡和穴位, 激發患兒主動運動, 進行康復訓練, 對不會翻身患兒, 護理人員應選擇右側臥位, 將患兒的頭部保持后仰, 按摩雙側風池穴, 引導患兒進行頭控式翻身;如果患兒無法進行頭后仰, 護理人員可對左側涌泉穴以及曲池穴進行按壓, 引導其進行臂控式翻身[4], 可選擇右側臥位與左側臥位相互交替使用, 對兩側穴位輪流刺激。護理人員刺激患兒穴位促進俯爬, 使患兒保持俯臥姿勢, 手背向上, 肩部及肘關節屈曲呈70°, 輕壓患兒手背, 對曲池穴及手三里穴進行按壓, 引導患兒前臂用力, 進行俯爬動作, 保持膝關節屈曲呈90°, 輕按足拇指, 對涌泉穴進行輕壓, 激發患兒蹬地動作[5]。通過按摩穴位增加肌張力, 護理人員對患兒進行被動的頭部轉動、四肢屈伸運動, 給予患兒手掌指及足底的按摩與穴位刺激。

1. 2. 3 家庭康復 教授患兒家屬掌握正確的功能訓練方法, 囑咐家屬堅持對患兒進行綜合訓練, 有意識的對患兒進行引導教育, 堅持與患兒進行全方位交流[6], 使患兒主動參與語言、動作以及思想的訓練, 還可使用游戲的方法, 提高患兒積極性, 充分利用患兒各種感官, 有利于鍛煉患兒生活能力?;純阂虿∏榭赡軙霈F語言障礙, 家屬應有意識的進行言語、構音以及交流能力的訓練, 降低語言障礙發生的幾率。

1. 3 觀察指標 對患兒隨訪1年, 觀察干預前后三組不同月齡腦性癱瘓患兒Gesell檢查量表診斷情況及粗大運動功能量表評分。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 x-±s)表示, 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 采用F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后三組粗大運動功能量表評分及發育商較干預前均有所改善, 且1~3個月組粗大運動功能量表評分為(27.79±3.28)分, 發育商為 (53.38±4.09)分, 4~6個月組粗大運動功能量表評分為(24.87±2.76)分, 發育商為 (51.27±3.71)分,

7~9個月組粗大運動功能量表評分為(22.98±3.56)分, 發育商為 (50.05±4.52)分, 1~3個月組改善效果最佳, 4~6個月組次之, 三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2.47、2.59, P<0.05)。見表1。

3 討論

腦性癱瘓即為腦癱, 是受孕開始到嬰兒期間腦部發生損傷以及發育缺陷造成的疾病, 是一種綜合征, 主要表現為姿勢異常、中樞神經運動障礙, 可能伴有語言障礙、智力低下以及癲癇等, 給患兒帶來了終身痛苦, 目前臨床上沒有快速、徹底的治療方法, 多是利用物理療法[2]。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1~3個月組、4~6個月組及7~9個月

組在干預前粗大運動發育齡及發育商均處于較低水平;干預后, 三組均有所改善, 其中1~3個月組改善效果最佳, 4~6個月

組次之, 三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綜合康復護理應用于不同月齡的腦性癱瘓患兒中, 均效果顯著, 且月齡越小, 效果越佳。如果對患兒能夠做到早期診斷, 并及時進行干預,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腦性癱瘓患兒正?;?。

參考文獻

[1] 熊華春, 宋鈺娟, 朱登納, 等. 綜合康復訓練對不隨意運動型腦性癱瘓患兒腦干聽覺功能障礙的療效.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15, 30(8):631-633.

[2] 彭小燕, 曾惠英, 李文英, 等. 綜合康復訓練促進腦性癱瘓患兒吞咽障礙恢復的效果觀察. 現代臨床護理, 2015(2):53-56.

[3] 湯勤麗, 李正梅, 張桂輝, 等. 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對腦性癱瘓患兒自理能力的影響. 現代臨床護理, 2014(10):15-17.

[4] 馬明. 家庭中心式護理對腦癱患兒家長生存質量的影響.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4, 49(4):421-425.

[5] 張莉, 馬禮丹, 茍毅, 等. 康復護理對腦性癱瘓患兒膝反張的影響. 中國醫藥導報, 2015, 12(35):119-122.

[6] 熊華春, 宋鈺娟, 朱登納, 等. 腦性癱瘓合并聽力障礙患兒綜合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 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5, 50(3): 447-449.

[收稿日期:2017-03-01]

猜你喜歡
效果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療甲亢的效果觀察
當上課忘了帶筆……
如此外墻,防水還扛得住么?!
靈動耳環
小畫匠
模擬百種唇妝效果
沒效果
慢跑是有成果的
巧手DIY家用吊燈
事關裸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