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互組合設計手法在服裝設計中的探究

2017-06-27 05:40趙瑾渠立葦龍嘯李少斌田帝瑩頻
神州·上旬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服裝設計

趙瑾?渠立葦?龍嘯?李少斌?田帝瑩頻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服裝功能的要求不僅僅是遮羞蔽體,而是開始追求其實用性、美觀性、功能性甚至服裝自身所帶有的趣味性。造型單一的服裝已經難以滿足人們的審美及穿著要求。交互組合設計通過解構重組、翻轉折疊等手法提供一種構型、輪廓、外觀甚至服裝圖案均可變的服裝,極大地豐富了服裝的外觀造型。在保證服裝的舒適性,時尚性的基礎上,添加了功能性。交互組合設計手法類似手法在之前尚較少有人在服裝設計上使用,本次探究意在為服裝設計手法提供新的思路,在交互組合設計手法與服裝設計結合上做出嘗試。

關鍵詞:交互組合設計;服裝設計;服裝功能;解構重組

一、靈感來源

如今交互組合設計手法在各式產品中的運用逐年增多,各種手法層出不窮,特別是在家具和其他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上的運用尤為頻繁。具有重組變換能力的生活用品和運用此種思想的藝術設計作品以其強大的趣味性和功能性被人們喜愛追捧,這樣的作品在人們的審美認知中已經有了一席之地,在現實運用中也是正高速發展著。雖然服裝設計領域也已經有了采用交互組合設計手法的先例,但是相對于傳統的設計手法而言仍少有人問津。而就目前市場形勢來看,交互組合設計手法與服裝設計的結合是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研究意義的。

二、研究意義

傳統常規服裝設計已經非常成熟,面料、造型、色彩隨著技術的發展已經極其豐富;工藝手法經過前人不斷的積累總結也已成熟,機器的發展與應用也使工藝手法得到突破;但服裝的版型結構設計相對于其它方面而言發展非常緩慢甚至是在原地踏步,并沒有太大的創新,如果版型結構能得到新的突破,那服裝設計也將的到新的發展。

將交互組合的設計手法運用到服裝設計上來,使服裝產生更多種的款式和非常規的服裝造型。同時這樣的設計手法不會降低服裝本身在穿著方面的實用性,還可能為服裝增添一些新的功能。本次探究中所采用的“交互組合”的設計手法,使一件服裝不再局限于一種款式造型,甚至于不再局限于其原有的穿著性能,可以達到“一衣多穿”和“一衣多用”的設計效果。另外,采用交互組合設計手法設計的服裝更具有趣味性,更能迎合如今的服裝市場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有利于服裝的推廣和品牌的創立。

本次探究首先對已經成型的服裝運用交互組合設計手法進行了改造,意在驗證此種手法在服裝設計上使用的可行性。隨后進行自主設計將我們的經驗成果體現在成品上。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希望讀者能夠采用一些比較簡單易操作的設計手法對自己的服裝進行趣味性的改造和重組,在服裝的款式造型等各個方面能運用類似的手法做出有新意有價值的,獨特的設計。同時也警示設計師們不要拘泥于傳統的服裝結構,拒絕對業內知名設計師的設計作品一味地模仿甚至抄襲,呼吁設計師們積極探索服裝設計領域的新道路,早日取得突破。

三、項目研究內容

1.概念

交互組合設計手法是指通過對服裝版型結構采用解構重組,翻轉折疊等手法來對原來版型結構進行改變,使原有的版型可以變化成另一種版型,從而達到一衣多樣的視覺效果和一衣多穿的實用目的。

2.探究過程

首先對三套較為常見的已成型的服裝運用交互組合設計手法進行改造,使其在改造后具有不同的結構和外觀,這三套服裝主要分別采用不同的設計手法。最后自主設計一套服裝,綜合運用多種手法進行改造,作為探究經驗的總結體現。

第一套:主要采用折疊的手法

原款式為無袖上衣及六片長裙,在六片裙內部做符合腰部曲線以及臀部曲線的造型設計,將其翻折后折疊在腰部,并將上衣的尺寸稍作調整,使其能貼合臀部。在去除腰帶脫下六片裙后,將上衣下翻作為新服裝的打底褲,原先被折疊遮擋的造型設計向下翻折,用拉鏈連接側面成為外觀類似于直身裙的新款式。整體衣長變短,下擺收緊,被折疊遮擋的部分采用輕薄的面料以確保不會給穿著者帶來不適和視覺上臃腫的效果,并在顯露出來后使服裝具有不同以往的整體風格。新的服裝與原款式服裝具有不同的面料圖案以及視覺效果。

小結:本種設計手法適合在整體風格較為簡潔,服裝面料面積較大,遮蓋面積較大的服裝上使用,且要求構成新款式的服裝面料較為輕薄,不影響穿著者的正常行動,不會給穿著者帶來不便。

第二套:主要采用解構重組的手法。

原款式上衣是較為寬松的無袖外套,下身為裙擺不規則的短裙。對原款式的上衣和裙子同時進行結構分割,將裙子分割為數片,其中四片重組為兩只袖子,連接在原服裝的袖口位置作為新款式的袖子,同時將上衣按照褲子的結構分為六片,其中的四片作為新服裝的褲子的一部分,褲子的其余部分采用原款式中裙子的一部分重組而成。各部分之間用魔術貼粘合??梢钥吹皆b與新服裝的外觀造型完全不同,結構上也有很大的區別。

小結:這種設計手法理論上在所有款式中都可以使用,會出現不同的效果。解構重組的設計手法對服裝的結構是一次比較徹底的改動,新服裝與原款式對比的視覺沖擊較強,改動的幅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設計師的想法,具有很高的自由度和趣味性,受到原服裝款式造型的限制相對于其它幾種方法來說要少得多。但是這種方法需要對服裝的結構比較了解,而且需要根據穿著者身體各部位的尺寸來進行專門的調節和設計。相對而言難以做到批發量產,在定制方面的實用性更強。而且這種解構重組的方法會破壞原服裝上圖案的完整性,重組后的新服裝要在圖案上也具有完整性和美觀性,對服裝圖案設計的要求較高。過程相對來說也更加復雜,需要將各部位連接起來的地方較多,在選用的連接方式和材料上需要設計師結合穿著舒適性和操作方便,視覺美觀等方面綜合考慮。

第三套:主要采用翻轉的手法

原款式是西服外套和無袖上衣,下身及膝短褲。原款式中的上衣可在背部上紐扣進行穿脫,我們用兩層面料制作上衣,在脫下西服后,上衣可以翻折后以無袖外套的形式穿著,紐扣位置相應移到正面。用另一塊布料在胸前折疊出圖中所示的立體造型,將西裝部分拆分,把原款式中及膝的短褲拼接為長度及踝的長褲,西裝的剩余部分翻折在腰臀處與上身的造型相呼應。endprint

小結:這種手法適用于較為寬松的服裝,結構不宜太復雜。翻轉的設計手法難以單獨完成服裝結構上大的改變,需要適當配合其他的手法。翻轉手法在對服裝結構上做大的改動時稍顯乏力,改動往往不徹底,效果不明顯,而在對視覺上做比較小、比較精致的改動時會有更亮眼的表現。相對于其它手法而言翻轉手法不用考慮服裝圖案的完整性,而是更要考慮翻轉之后由于面料所處位置的不同所形成的各種余量或是缺量應該如何處理,對于余量可以采用在適當位置做立體造型的方式來消耗,而對于缺量往往是要采用其他手法來彌補。建議作為一種輔助的設計手法。

第四套:綜合采用上述幾種方法。

原款式是上身寬松有褶裥,有立體造型,下身為裙擺處有規律褶的過膝裙子。裙子在腰部為貼體的緊身設計,將裙子向上翻折后左右調換成為可外穿的襯衫。袖子是較長的寬松設計,拆卸后可拼裝為長褲。原款式中上衣部分將褶展開,兩片合并作為新款式中的披風。

小結:不同的設計手法有各自適合運用的范圍,一般而言每款服裝的設計都運用了多種手法,只用單一的手法不僅過程相對繁瑣而且不容易取得很好的效果,只有恰當的使用多種方法,讓各種設計手法相輔相成,相互配合銜接,才能完成服裝的設計。

四、總結

交互組合設計手法的使用仍然以穿著的舒適性和實用性為主,在變化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靈活使用不同的手法,保證版型科學合理,適合人們穿著。由于實際生活中,各人身材各不相同,運用在批量生產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交互組合設計手法能科學合理地改變服裝產品外觀單一的局限性,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功能性和創新性,一套服裝通過不同的手法可以達到一衣多穿的效果。該手法可以在服裝的造型和結構上做出很多突破,相應的對于所采用的面料就有更高的要求;在各部位連接重組的連接處的工藝制作也有更高的要求;采用的材料要考慮堅牢度以及耐磨性能;連接的方式多種多樣,設計師要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做出適當的選擇;服裝圖案的完整性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

由于探究過程中的材料的限制,我們只采用了日常生活中常見方便的工具和試驗用的面料,服裝各部位的連接固定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證,由于材料的限制也使得一些手法無法使用,服裝的美觀效果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有條件的設計師如果能使用一些具有良好性能的材料以及新型材料,相信能夠更好地使這些手法取得更好的視覺效果。

雖然在探究過程中遇到了種種困難,而且在交互組合設計手法在使用過程也存在著一些局限性,但無疑該手法是可行的。除了在服裝上使用該手法外,我們還可以在服裝配飾等相關產品上使用交互組合的設計手法,相信也可以也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次探究只是初步嘗試,我們期待在在以后的探究中能發現更多手法。

作者簡介:趙瑾(1996.06.27)女,民族:漢,籍貫:黑龍江省林口縣,職務:學生,學歷: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服裝設計,單位:吉林大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服裝設計
《線跡》系列服裝設計
《黑白空境》系列創意服裝設計
幾何思維在服裝設計上的應用
“沉淀”系列服裝設計作品
《南牖納新》系列創意服裝設計
感性工學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基于服裝設計工作室的實踐教學改革
電影中的服裝設計
段輝紅服裝設計作品
服裝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