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數字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和深化

2017-06-27 12:57何元秋
神州·上旬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博客美術信息技術

何元秋

現代數字技術運用在美術教學中,促進了美術課堂教學理念和模式的改變,有積極、有效的一面。對于舶來的新的教學概念,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該持有什么樣的態度?是看到了救命稻草還是漠不關心?我想,也無需夸大其作用,美術學科不是每節課都要采用數字技術,即使相同的教學內容也可能運用不同的數字技術或者不是每個班都需要采用。一線教師更多的時候應抱著實用的態度對待新的教學技術和手段,怎樣運用才能更好的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這是教師除了傳授給學生知識以外更重要的。

一、現代信息技術為美術教學目標服務

現代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早已進入了美術課堂。但在基礎教育階段,很多老師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還停留在“技術”層面,將展示信息的方式由傳統方式改為多媒體展示。有些教師可能只是把自己要講的內容換成了課件,或者微課等其它方式展示出來。這樣,有的老師認為信息技術對于他們來說可能沒有起到有效的輔助作用,相反還認為是一種負擔。對于學生來說,也沒能很好的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其本身也未能有效的與美術教學體系進行整合。

中小學美術教學除了傳授給學生知識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技能和審美情感?,F代數字技術如何促進美術學科的“知識與技能”轉化為學生的美術素養和能力,這才是我們在美術課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目的。所以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以學生為主體,現代信息技術只是為美術教學目標的實現服務。

二、現代信息技術促進美術學科的教學手段的多樣性

美術學科教學已經進入了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形成的時代,圍繞核心素養開展教學從兩個方面入手:其一,選擇獲得有利于形成核心素養和獲取知識的方式;其二,將知識和技能放在情景中解決問題。這就要求美術學科的教學手段更豐富、更多樣,信息技術將成為美術教學手段革新的重要支撐。因此,在整個美術教學過程中運用好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很好的促進美術教學目標的實現。

例如,人教版七年級美術第一單元第一課《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這一課,在導學案中可以先讓學生在課前了解一下有哪些藝術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梢砸孕〗M的形式完成這項準備,提示學生藝術形式不限,可以是美術,也可以是音樂還可以是文學藝術等。當然教師在課前一定要充分準備,可以對幾種藝術形式的作品都準備齊備。但是不同的藝術形式在課堂上的展示就要涉及不同的信息技術,美術教師作為信息技術的普通使用者,沒有必要過多關注它們的新技術的開發,只要能遴選出適合作為美術教學輔助工具的產品,通過收集整理,在熟練運用的基礎上整合它們的功能,進而能夠靈活運用,充分發揮“組合拳”的威力,為拓展美術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服務即可?!对从谏?高于生活》這一課能夠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美術教學中形、聲、光、色、動、靜結合的特點,多感官的刺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創作靈感,提高審美能力和想象力。

三、深化現代信息技術與美術教學整合的新模式

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彌補教師教學手段單一化的不足,豐富培養學生美術素養的手段。將現代信息技術與美術課程整合,以有效提高學習者,參與者的動機和能力;同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打破傳統教育的枷鎖,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去參與探索、觀察、比較、分析、綜合等學習活動,不斷完善知識的自我構建。

現在運用到美術教學中的信息技術已經很多了,比如PPT、微課、博客、甚至微信、QQ等等都運用到了美術課程中。PPT、微課等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直接運用,為完成課堂上的教學目標服務,而微信、網絡日記、QQ等主要運用在課后,教師與學生進行的課后教學追蹤和課后反思等教學環節上,有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情感的生成,反過來對課堂的教學也是一種促進。

例如,博客又被稱為“網絡日志”,是個人發布在網上的公開日志。如今博客早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匯,它不受時空限制,管理操作簡便,具備友情鏈接與評論互動等功能,還能將許多的博客串連以形成分享式社群等等,這些特點使圍繞博客建立起來的教學共同體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達到共享資源、智慧和經驗的目的,還可以將博客作為教師指導、教學反思和學生學習的檔案袋,記錄學生學習中的成長。

四、現代信息技術在美術課堂上的運用是否恰當,學生的表現是評價的重點

我們聽一堂美術課,走進教室,應該首先觀察的是聽課的人。教師運用的現代信息技術是否恰當,應該看學生的一舉一動和完成的作業(作品)的情況,以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是否達成了教學目標,這是課堂上運用的信息技術是否成功的依據。學生是否清楚他們在課堂上要學到什么和能做什么,在整堂課中,學生是否始終是積極的學習者。觀察學生,從學生的現場反應來評價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有效性,這似乎是一種更為科學的評價方式。教師所設計的課堂活動是否有意義,運用的信息技術是否恰當,且對學生達成目標是必要的。教師通過展示臺、PPT、微課提供的可視內容使得學生對所學內容了解得更清楚,學習得更扎實,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實際作用,即促進了學生的有效學習,我們才說這堂課的信息技術運用是恰當的。

五、結論與建議

現代信息技術難以呈現或取代課堂教學中的交流與碰撞、互動與分享、預設與生成,而這些正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最精彩、最有價值的部分。所以,從設計到課后反思及問題設計,應具有啟發性,要盡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同樣內容的微視頻、PPT等信息技術,不同學生,不同教師在不同地區使用時,往往會呈現出較大的差異,除了受教學環境條件影響以外,還與學生的認知差異有較大關系。為了使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設計的教學內容符合師生的實際需要,教師在設計制作時,最好考慮到學生的反饋情況和接受能力。教師在課堂上運用的信息技術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受到檢驗,未得到學生的評價反饋和認可,使用效果就難以確定。這就需要我們從信息技術應用覆蓋范圍、資源開發的角度來提高認識,更加符合學生的要求,讓教師運用的信息技術更具吸引力,更能拓展和擴大在教學中的作用,提高其使用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海林.《美國中小學課堂觀察員—一位教育學教授的筆記》

[2]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3]焦海洋,微視頻教學的坎:培養高階思維[N].中國教育報,2014-5-1(09)endprint

猜你喜歡
博客美術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