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心理學角度探析應對采訪對象不合作的技巧

2017-06-27 16:05陳燕
神州·上旬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心理學技巧

陳燕

摘要:新聞報道是由記者通過采訪來搜集新聞素材,而記者在新聞采訪活動中經常遇到采訪對象不合作的情況,這種情況大大影響了記者的采訪效率以及采訪質量,在這種情況下,鍛煉和提高記者的“危機處理能力”極為重要。記者要想順利完成采訪,就要應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調控采訪對象的心理,讓采訪對象有不合作轉變為合作,確保采訪活動順利進行。文章主要對采訪對象不合作的心理進行分析,并系統分析心理學研究技巧,以便于轉變采訪者的心理,讓其能夠主動配合采訪。

關鍵詞:心理學;采訪對象;不合作;技巧

前言

隨著現代新聞采訪活動的增多,不同階層、不同身份的人主動或被動的參與到新聞事件的采訪中,而在記者的實際采訪中,采訪對象不合作的情況時常發生,這種情況會極大的打消記者的采訪積極性,記者面對這種情況,要充分應用新聞心理學知識,了解采訪對象的心理變化,尋找采訪對象的正確應對措施,及時調控采訪對象的心理情緒,以便于讓采訪者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采訪,讓記者順利完成采訪任務。

一、 采訪對象不合作的類型

面對采訪對象不合作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記者采訪自身的原因[1],另一種是采訪者自身的原因[2],對采訪對象不合作的原因進行分析,判斷采訪者的心理。

1、記者自身原因

新聞采訪中,記者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部分記者在采訪中,言語無意識中會傷害采訪者的心理,或者是在利益趨勢下,出現主觀引導的傾向,這會導致被采訪者產生排斥的情緒,進而引發不合作的行為。

還有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準備不當或者是采訪內容涉及個人隱私等,采訪對象會出現不合作的情況。如記者在采訪某些專業技術人才時,由于自身的專業素質以及對相關素材的準備較少,采訪中容易出現冷場的情況,采訪對象會產生不受重視的想法,進而出現不合作行為。

記者自身的素質也是影響采訪結果的重要因素。部分記者在采訪中表現出咄咄逼人或者是高高在上的情緒,言語中透露出輕蔑的態度,受采訪者很容易出現反感情緒,進而引發不合作行為。

2、采訪者自身的原因

采訪對象不合作可以分為三種,每一種采訪者的心理活動都會影響到采訪結果。

時間緊迫型。這一類型的采訪者一般都是工作比較繁忙,采訪時間較短,如醫生、護士等,對記者復雜的采訪要求無法滿足,由此出現拒絕或不合作的行為。還有是在受訪對象已經接受采訪時,記者整理的采訪問題較多,不斷延緩采訪時間,這種拖延性的執意采訪會引起采訪對象的反感情緒,進而中斷采訪活動。

心理障礙性[4]。這一類型的采訪對象大多具有一定的心理障礙,對于媒體采訪有著天性的害怕,加害怕曝光、批評等,因此會直接拒絕記者的采訪。還有部分采訪者對于新聞采訪很敏感,不愿意暴露自身的隱私,或者是害怕其他相關者報復等,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使用消極對抗的態度來拒絕采訪。

媒體偏見型。這一類型的采訪者受到不公正報道的影響,或者是受到媒體的不公正對待,對媒體產生偏見,認為媒體就是逐利、不為大眾考慮的群體,進而不接受采訪,不與記者進行合作,對采訪保持警惕、抗拒的情緒。

二、 應用心理學研究面對采訪對象不合作的技巧

采訪對象不合作屬消極對抗型,記者在面對這種情況時,要應用心理學知識放松采訪者的警惕,調節采訪對象的心理。首先記者要說明采訪的目的和意圖,其次記者要保持親切的態度,充分挖掘受訪者的內心;最后,記者要進行換位思考,讓采訪對象能夠主動參與采訪活動。

1、提高記者的專業素質

記者在采訪活動中,要全面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做好采訪的準備工作。在實際采訪活動中,記者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如要不斷提供自身的臨床發揮能力,如在一些社會大事件的采訪中,由于事件的影響力較大,部分對象不愿意接受采訪,記者要靈活運用不同的采訪手段,盡量減少敏感詞匯,以比較委婉的方式轉變采訪對象的態度;記者還要為采訪做好充分的準備,如了解參訪對象的職業、工作經歷、興趣等,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采訪活動,還要選擇好采訪問題,避免采訪過程中出現與實際不相符的情況,以此讓采訪對象感受到重視,積極配合采訪。

2、營造良好的采訪氛圍

記者在采訪活動中,要營造良好的采訪氛圍,包括采訪對象的心理氛圍和采訪環境的氛圍。記者在與采訪對象交流時,采訪對象具有較強的被動性,因此在采訪中,記者要改變采訪的態度,以親切、平易近人的態度來進行采訪,讓采訪對象能夠感受到記者的關切,為采訪對象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從而主動接受采訪;另外記者也要為受訪者提供良好的采訪氛圍,如對于不愿意暴露隱私的采訪對象,可以用馬賽克、變音的方式處理采訪內容,也可以為采訪對象提供比較隱秘的場所進行采訪,讓采訪者能夠安心接受采訪。

3、選擇合適的采訪手段

記者要將新聞學知識與心理學知識融合起來,能夠應用心理學知識分析采訪對象的心理狀態的變化,做好采訪準備工作,應用合適的心理學采訪手段及時調整采訪對象的受訪心理。如針對有心理障礙的采訪對象,記者可以運用“強化”的心理手段,通過社會中的一些行為來刺激受訪者,在這一過程中,記者不要使用強迫性的詞語或行為,可以通過轉告真實意圖,降低采訪者的心理警惕,讓采訪對象配合記者采訪;針對時間較少的采訪者,記者可以將一次的采訪內容分為兩次,與采訪對象進行協調,合理安排采訪時間,尊重采訪對象時間的變動,獲得采訪者的青睞,能夠實現成功采訪;針對對媒體有偏見的采訪對象,記者要用真誠的態度來打動采訪對象,一般應用“情緒激勵”的心理暗示方法,以某一個刺激事件來調控采訪對象的心理,進而引發采訪對象的意見,進行采訪[4]。

結語

面對采訪對象不合作的情況,記者要充分應用心理學知識,調整采訪對象的心理,選擇合適的心理學技巧,轉變受訪者的態度,讓采訪對象主動接受采訪。在實際采訪中,記者只有掌握采訪的主動權,才能夠順利完成采訪工作。

參考文獻:

[1]柳娜.從不合作到合作--采訪對象的心理分析及其控制[J].采寫編,2015(2):26-27.

[2]王敏.應用心理學應對采訪對象不合作的技巧[J].記者搖籃,2016(7):21-22.

[3]鄒繼紅.心理學視角下的新聞采訪方法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5(11).

[4]楊燁.采訪不妨運用點心理學技巧[J].新聞世界,2015(9):22-23.endprint

猜你喜歡
心理學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網上點外賣的7個技巧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指正要有技巧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4個技巧快速消除頭上的飛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