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2017-06-29 22:36劉帥霞高順成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7年6期
關鍵詞:實踐教學

劉帥霞+高順成

摘要:通過對在校生的問卷調查發現,學生對所在學校實踐教學課程設置、教學效果滿意度偏低。問題主要集中在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脫節、下廠鍛煉與實踐教學脫節以及實踐教學課程設置和教學質量與學生滿意度脫節三個方面。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必須從結合生產實踐設置實踐教學內容、通過下廠鍛煉加強實踐教學以及提升教師實踐教學技能提升實踐教學效果三個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實踐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對實踐教學的滿意度。

關鍵詞:實踐教學;教學滿意度;實踐教學技能提升

建設應用型、創新型高校,培養大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提升高等教育質量、提高學生實踐素質刻不容緩。多數高校長期以來實施的傳統的高等教育教學體系在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存在一定欠缺,實踐教學內容與生產實踐相脫節情況比較嚴重,課堂所學實踐知識與實際相差較遠,無法實現完整對接,導致“學的不能用、用的沒有學”。在實踐教學與考核方面,專業實訓、畢業實習、下廠實踐等教學內容在教學設計方面缺乏系統性和邏輯性,內容枯燥,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在考核方面,缺乏規范的考核體系,考核隨意性強,考核內容簡單、流于形式,導致實踐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楊勇、婁淑華認為:高校實踐教學是高校師生基于學習性與社會性的教學互動所推行的,與教材體系、課程體系與教學體系相互關聯的各種教學實踐活動的總稱。李倩對區域與行業資源在高等職業學校實踐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索。陳利榮、殷世波則認為:對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方面的形式主義是導致實踐教學質量偏低的重要原因。學者們雖然對高校實踐教學提出了一些觀點建議,但是基于實際調查的研究較少。

一、當前部分高校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與生產實踐脫節

一些課程實踐教學內容與教學體系缺乏邏輯性和連貫性,在內容的安排方面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個別課程甚至根據老師對該課程實踐教學的自我理解、自我熟悉程度進行設置,忽視了該專業與社會實踐的關聯性和社會需求,造成本末倒置。例如,某高校某省級重點專業在專業建設方面,學校投資大量資金進行實踐教學的軟硬件建設。但由于負責專業建設的老師對該專業并不十分理解,對專業教學內容、實踐教學體系缺乏清醒的認識,只好模仿國內兄弟高校的模式和經驗。在建設過程中,參考某重點大學進行理論課程體系的設置,卻發現師資力量無法滿足;參考某工科大學進行實踐教學體系的設置,卻發現自己學校的軟硬件條件根本無法滿足;投資數十萬元建設的實驗室、購買的軟件等教學設施在教學中發現與企業實際運營相差甚遠,學生很難學到真正的實踐知識。

為進一步了解大學生對所在學校實踐教學滿意度,設計了“大學生實踐課程滿意度調查問卷”,通過問卷星、QQ群、印制紙質問卷在某大學城,對工商、金融、貿易、電子商務等文科類專業大三和大四的學生進行調查。共收到各種有效問卷536份,具體調查結果如下。

從表1可以看出,當前一些文科類高校課程實踐教學采取的主要形式有案例分析與講解、課堂討論和軟件模擬,受訪百分比均在20%以上。從核心內容上看,學生在學校的實習聽老師講解的多、自己動手實踐的少;動口討論的多,動手實踐的少;計算機模擬實踐的多,實際操作的少;對過去經驗(案例分析與討論)總結的多,深入企業體驗的少。

(二)下廠鍛煉與實踐教學脫節

為響應國家號召,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實施“3+1”和“2+1”教學模式,該模式的初衷無可厚非,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國高校在校生數量驚人,在同一時期內需要同時涌入企業進行實踐鍛煉的學生人數遠遠超過了企業實際承受能力,企業一時間很難提供能夠滿足所有學生、適合不同專業、不同地區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空余崗位。更有甚者,在一些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轉化成了學生進企業打工,大量的學生被安排到流水線接受高負荷、高強度、機械式、重復性工作,學生成為某些人斂財的“機器”,成為企業的廉價勞動力,學校樂意提供勞動力資源,企業樂意接收。沒有具體的實踐教學大綱、沒有結合專業培養目標的實踐內容,缺乏嚴格的實踐教學考核體系,實踐教學流于形式。

(三)學生對專業實踐課程設置及教學滿意度脫節

為進一步了解學生對實踐教學的滿意程度,我們設計了學生對實踐教學課程設置和實踐教學滿意度的調查問題,對滿意度的評價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滿意、不太滿意和非常不滿意五個等級,具體結果如圖1、2所示。

由圖1可以看出,被調查學生中,對專業實踐課程設置非常滿意的占1%,比較滿意的占7%,滿意的占39%,滿意及以上程度的合計占47%;對課程設置不太滿意的占44%,非常不滿意的占9%,二者合計占53%。說明有超過半數的學生對所在學校專業實踐課程設置不滿意。

由圖2可以看出,被調查學生中,對專業實踐教學非常滿意的占1%,比較滿意的占3%,滿意的占44%,滿意及以上程度的合計占48%;對專業實踐教學不太滿意的占49%,非常不滿意的占3%,二者合計占52%。說明同樣有超過半數的學生對所在學校專業實踐教學不滿意。綜合圖1和圖2可知,被調查學生對所在學校專業實踐課程設置和實踐教學總體滿意度偏低,學生評價結果并不理想。

二、提升普通高校實踐教學質量的對策分析

(一)結合生產實踐設置教學內容

高校實踐教學內容必須來源于生產實踐,在設置實踐教學內容方面,應該結合本專業培養目標、專業需求特點、專業基本技能要求和社會發展實際等信息設置實踐教學內容。在設置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之前,應做廣泛的實地調研,充分聽取與專業相近的企業中高層和基層管理者對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基本構成的觀點和建議。從他們那里全面了解企業對大學畢業生知識構成、能力構成和素質構成的基本要求,請他們幫助高校設置實踐教學體系的基本構成、主要實踐模塊、教學要求、考評體系等,并要結合社會發展實際,不斷充實完善實踐教學內容。

(二)充分利用下廠鍛煉加強實踐教學

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必須由學校主導,與合作企業協商確定詳細的實踐教學計劃、實踐流程、實踐內容、教師配備標準、實踐教學考評體系等系列明確指標,從源頭上保證實踐教學質量。當前,有不少企業借助校企合作契機,為高校提供實踐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在實際運營中,校企雙方應詳細溝通,在實踐教學培養目標、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計劃、指導教師配備以及實踐考核等方面形成明確共識,確保形成完善的實踐教學授課、管理和考核體系。

(三)提升教師實踐教學技能、提高實踐教學滿意度

提高學生對實踐教學的滿意度,迫切要求提升教師實踐教學技能。受工作性質限制,高校教師無法長期深入企業一線挖掘或體驗本專業實踐教學內容,勢必會出現理論與實踐脫離的情況。這就要求高校從事實踐教學的教師必須在一定的時期內(例如一年內)深入企業一線,參加生產勞動,在生產勞動中了解和體會實踐教學內容,掌握、提高實踐教學技能。

高校相關管理部門應加強對教師實踐技能培訓的投資力度,除了每年安排一定名額的教師到企業下廠鍛煉以外,應定期邀請企業基層管理人員到學校為教師舉辦實踐知識講座,將企業對學生素質要求、技能要求等信息及時傳達給實踐教學的老師,使老師清楚社會對學生實踐技能的需求方向、需求類型和需求特征,有針對性地改革完善實踐教學內容,實現學生學有所用、學能被用,切實掌握基本的實踐技能,滿足社會基本需求。

參考文獻:

[1]楊勇,婁淑華.高校實踐教學:內涵、特性與變革趨勢[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4,16(1):113-118.

[2]李倩.區域與行業資源在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2):1-3.

[3]陳利榮,殷世波.實踐教學效果差,只因評價走過場[N].中國教育報,2016-9-7.

猜你喜歡
實踐教學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基于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塊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研究型學習在傳熱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