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成衣工藝與質量標準映射關系的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2017-06-29 12:00王來力丁笑君鄒奉元
紡織服裝教育 2017年3期
關鍵詞:工藝學成衣連衣裙

王來力,張 穎,丁笑君,鄒奉元

(浙江理工大學 a.服裝學院;b.國家級服裝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8)

基于成衣工藝與質量標準映射關系的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王來力a,b,張 穎a,b,丁笑君b,鄒奉元a,b

(浙江理工大學 a.服裝學院;b.國家級服裝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8)

成衣工藝是將設計思想轉變為成衣的必經環節,符合質量標準是成衣工藝的基本要求。綜合運用理論講授、實驗探索、市場調研和作業討論等教學方法,將成衣質量標準引入“成衣工藝學”課程教學實踐,闡述成衣工業化生產各工序工藝技術與成衣質量要求之間的關系,分析成衣典型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及解決方法,以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成衣生產中質量問題的能力。

成衣工藝學;成衣質量標準;映射關系;教學改革

成衣是指預先制作好的服裝,通常指工業化、批量化生產的服裝[1]。成衣工藝是將設計思想轉變為成衣的必經環節,成衣工藝的更新和提升是推動成衣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為滿足產業和學科發展需求,我國服裝類高校在20世紀90年代初陸續開設了“成衣工藝學”專業課程,講授服裝工業化生產基本流程和基本工藝技術,該課程現已成為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主干專業基礎課程。在現代成衣消費中人們越來越關注成衣的品質,成衣質量是保障成衣品質的重要基礎,而質量標準則是成衣質量評價的依據。成衣質量在生產中實現,與工藝技術密切相關?;诔梢鹿に嚺c質量標準之間的映射關系,將成衣質量標準引入“成衣工藝學”課程教學實踐,講授成衣工業化生產各工序的工藝技術與成衣質量要求之間的關系,分析成衣典型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及解決方法,使學生在掌握成衣生產工藝技術理論的基礎上,提高分析和解決成衣生產中質量問題的能力。

一、 我國成衣質量標準簡介

現代成衣標準有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組織標準和企業標準等,各類標準對成衣的質量要求可分為標簽標識、安全性能和常規理化性能三個方面。標簽標識包括制造者信息、產品名稱、號型規格、纖維成分及含量、維護方法、執行的產品標準和安全類別等;安全性能包括機械安全性、化學品安全性和燃燒性[2];常規理化性能包括洗滌性能、耐用性能和功能性。我國成衣標準體系中對于成衣質量要求的項目見表1和表2。

表1 我國成衣質量標準的安全性能項目

表2 我國成衣質量標準的常規理化性能項目

二、 “成衣工藝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我校(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自1990年開設“成衣工藝學”課程,作為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現已建設成為國家精品課程和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本次教學改革實踐在2013和2014級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開展。

1.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成衣生產工藝技術和成衣質量標準之間的聯系,一方面能夠基于生產工藝預測潛在的質量問題,另一方面能夠針對質量問題分析其產生的工藝技術原因,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成衣質量問題的能力。

2. 教學設計

“成衣工藝學”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成衣生產的準備工程、裁剪工程、黏合工藝、縫制工程和整理包裝工程。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成衣質量標準,講授生產工藝技術和質量要求之間的映射關系(見圖1),并通過實驗探索、市場調研和課堂討論等形式加深理解。

圖1 成衣工藝與部分質量要求的映射關系

在課堂理論講授、實驗探索和市場調研之外,增加小組作業,每個小組選擇一種類型的成衣,如連衣裙、兒童服裝、牛仔褲等,結合相應的產品標準,提出至少5個與生產工藝有關的潛在質量問題,并討論得出解決方案,制作PPT進行匯報。通過完成小組作業,在加深課堂教學內容理解的基礎上,做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3. 教學案例

案例一:連衣裙生產工藝與產品質量。我國現行的國家標準FZ/T 81004—2012《連衣裙、裙套》的質量要求包括標簽標識、化學品安全性、外觀質量、耐洗滌性能和耐用性能。在教學實踐中,將該款連衣裙的生產工藝和質量要求之間的映射關系融入各章節的課堂教學中。

服裝的化學品安全性通常由原材料(如面料、里料)的性能和后整理工藝(如成衣染色、抗皺整理)決定。該款連衣裙后整理工藝主要為整燙定型,因此化學品安全性合格與否取決于準備工程的原材料選擇。在“準備工程”章節的課堂教學中,以專題討論的形式對原材料的化學品安全性檢測項目及要求進行講解。

根據GB 5296.4—2012《消費品使用說明 第4部分:紡織品和服裝》的要求,服裝的號型規格、纖維成分及含量和維護方法需要標注在耐久性標簽(如成分嘜)上,通常也會和其他信息一起標注在服裝吊牌上。耐久性標簽和吊牌屬于服裝輔料,在成衣生產準備工程中應根據款式和原材料性能對標注內容進行確定和印制。耐久性標簽在縫制工程環節縫制在服裝上,吊牌則在整理包裝工程環節加掛在服裝上。為了加深對標簽標識標注內容的理解,該部分內容結合市場調研教學法,讓學生分小組到服裝商場和大型超市進行調查,收集服裝標簽標識信息,然后分小組進行匯報,討論所收集的標簽標識案例是否符合質量標準要求。

外觀質量和耐洗滌性能要求與準備工程、裁剪工程和縫制工程密切相關。準備工程中對連衣裙面料進行嚴格檢驗,可以避免有疵病和色差的面料流入后續的生產環節;面料預縮是避免連衣裙成品出現洗后尺寸變化率超過質量標準要求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裁剪工程中,嚴格按照裁剪方案進行鋪布和裁剪,并保證裁剪精度,對裁片有序編號,可以避免連衣裙成品的尺寸規格偏差。在縫制工程中,選擇與面料相配伍的縫紉線,根據要求設定縫制參數,可以保證連衣裙的縫制質量和洗后接縫外觀平整度。在課堂講授時,通過圖片展示和視頻播放,并啟發學生聯想自己在服裝制作時的經歷,以加深理解。

連衣裙的耐用性能取決于原材料的耐用性能和生產工藝。在生產準備階段,測試原材料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和撕破強力。接縫性能和黏合襯剝離強力則與生產工藝密切相關,如線跡密度、縫紉線強力、拼接方式、黏合工藝參數等。本部分內容在課堂理論講授的基礎上,安排接縫性能和黏合襯剝離強力測試實驗。將學生分成小組,并指定小組長協調實驗過程。測試實驗分為基礎型實驗和探索型實驗[3],基礎型實驗為必選項,設定1組或2組變化參數進行樣品測試,通過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實驗過程,撰寫實驗報告,重點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加深對課堂理論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探索型實驗為可選項,通過設定多組變化參數,全面分析各參數對接縫性能和黏合襯剝離強力的影響。該實驗在課外完成,培養學生的創新探索能力,并鼓勵學生在總結實驗結果的基礎上撰寫學術論文。

連衣裙生產工藝與產品質量課程教案和小組匯報作業(節選)如圖2所示。

圖2 案例一課程教案和小組匯報作業(節選)

案例二:嬰幼兒及兒童服裝生產工藝與產品質量。嬰幼兒及兒童服裝的產品質量除了常規的理化性能外,更加注重安全性要求。國家強制性標準GB 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于2016年6月1日開始實施,明確了嬰幼兒及兒童服裝的機械安全性、化學品安全性和燃燒性的質量要求。

嬰幼兒及兒童服裝附件尺寸、繩帶及其長度在準備工程的設計環節予以關注,規避尺寸小于質量標準要求的附件和長度大于質量標準要求的繩帶。選用適當的縫紉工藝可以提高附件的抗拉強力,達到質量標準要求?;瘜W品安全性和燃燒性則通過對原材料進行相關的測試進行控制。在課堂教學之外安排學生開展市場調研,了解市場上銷售的嬰幼兒及兒童服裝的標簽標識、附件及繩帶尺寸信息。

嬰幼兒及兒童服裝生產工藝與產品質量課程小組匯報作業(節選)如圖3所示。

三、 結語

“成衣工藝學”課程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服裝工業化批量生產的基本理論和工藝技術,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服裝生產過程中質量問題的能力。符合質量標準是成衣工藝的基本要求,將成衣質量標準引入“成衣工藝學”課程教學實踐,基于成衣生產工藝技術和質量要求之間的映射關系,綜合運用理論講授、實驗探索、市場調研和作業討論等方法,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工藝技術和成衣質量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成衣質量問題的能力。

圖3 案例二課程小組匯報作業(節選)

[1] 鄒奉元.成衣工藝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

[2] 周媛,吳雄英,丁雪梅.風險分析理論在紡織品服裝安全性評價中的應用[J].檢驗檢疫學刊,2010(5):52-55.

[3] 王利君,丁笑君,唐潔芳,等.積極課堂教學模式下的“服裝材料學”課程改革與建設[J].紡織服裝教育,2014,29(1):30-33.

(責任編輯:姚時斌)

浙江理工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gel201608)

王來力(1985—),男,山東菏澤人,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為服裝標準體系及測試技術。E-mail:wangll@zstu.edu.cn

G642.3

A

2095-3860(2017)03-0235-04

猜你喜歡
工藝學成衣連衣裙
腦工終結時代的來臨:通用人工智能機器生產工藝學批判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工藝學》課程改革探索
中堂龍舟文化元素在成衣設計中的研究與應用
《服裝成衣工藝課程》教學探討
極致未來
藏族工藝學的歷史淵源及其相關藏文伏藏文獻概述
長袍連衣裙
長袍連衣裙
長袍連衣裙
FENC:100%生物基聚酯首次用于制備成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