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抗震設計

2017-07-04 23:26張宇峰
建筑建材裝飾 2017年7期
關鍵詞:結構建筑

張宇峰

摘要:地震不僅會損壞建筑物的結構,還會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所以有必要將抗震設計的理念加入到建筑設計中,不斷增強建筑的抗震能力,為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保障。本文首先介紹了抗震設計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目前在抗震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對建筑設計中的抗震設計給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建筑;結構;抗震引言

我國由于幅員遼闊,占地面積較大,地勢結構較為復雜,形成了平原、盆地等多種地勢類型,進而對地貌及風土人情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這些自然資源在給人們帶來生存條件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安全隱患,地震、火山等嚴重威脅了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了更好的應對突發的自然事故,人們采取了一系列預防措施來保證生命安全,其中建筑結構中的防震設計直接關乎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要想增強建筑的抗震效果,必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綜合布局,采用專業、嚴謹的方式進行設計和建設。

1抗震設計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重要性

地震災害是最為常見的自然災害之一,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13年的雅安大地震……,這些地震的發生不僅影響了我國的經濟與社會穩定,同時還對人們的生命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為了更好的應對地震對國家和人們的影響,有必要提前采取預防措施,其中,加強抗震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使用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防震方法。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高層建筑層出不窮,人口密集程度逐漸加大,尤其對于城市來說,如果不能提前進行有效的預防,地震將會給整個社會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作為不可避免的自然災害,現有的技術還不能對地震進行準確的預測,也沒有相應的防止措施,針對這種不確定性、大傷害的自然災害,只有通過現有的抗震思想和技術才能不斷降低地震對人們的傷害。

2建筑抗震設計的現狀

2.1建筑抗震設計中缺乏科學規范的理論指導。缺乏實際經驗的積累

近些年,雖然我國在建筑抗震設計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受技術等因素的制約,現有的抗震設計還不能滿足實際的要求,與建筑設計的理念契合度不高。另外,我國對地震的認識不夠,對地震的預測技術還比較落后,防震措施也不夠完善,因此,在進行建筑防震設計時沒有科學的理論指導,建筑的抗震性能較差。

2.2沒有從實際出發

目前,大部分建筑在進行防震設計時都太局限于理論,只會按照固定的參數進行估計,與實際的聯系較少,因此在應用的時候可能出現不匹配的現象。地震作為不可避免的自然災害,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就要求在進行地震預測時采用靈活的方法,不斷從實際中總結經驗,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而我國地震預測的模式過于固定,在進行建筑結構防震設計時沒有深入了解建筑結構破壞的層次和順序,所以對很多細節性的東西處理的不夠妥當,沒能按照實際情況進行抗震的設計。

2.3設計探討不夠深入

在進行建筑設計中的抗震設計時,要求設計人員不僅要把握地震對建筑破壞的具體信息,還要能夠把握抗震設計與整個建筑設計的統一性,在兼顧大局的情況下又不會忘了細節的要求。但是在實際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很少對這些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設計過程較為死板,與實際的聯系較少。

3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抗震設計

3.1防震縫的設計

在發生地震時,整個建筑的抗震能力要遠小于單個結構的抗震能力,因此為了減輕地震對建筑的影響,一般需要將整個建筑分為若干結構簡單、剛度均勻的獨立部分,這些單獨的部分就是由防震縫進行分割的。防震縫能夠減輕或防止相鄰結構單元的碰撞對建筑的傷害,在設置防震縫時應將兩側留出足夠的寬度,而且上不的結構要求分開,避免不同結構的連接造成的損害。

3.2墻體的設計分布

在任何一個建筑物中,墻體都是主要的支撐部件,但是在地震中也是最容易出現損壞的地方,墻體受地震的影響最大,容易產生裂縫,而且一旦產生裂縫,將會使整個建筑的結構遭到損壞,所以在進行抗震設計時應將墻體的設計作為重點。墻體的抗震設計要求將整面墻分為橫向和豎向,兩個方向的受力要均勻,共同支撐起整個建筑。另外,建筑的剛度主要受墻體的數量和承重力決定的,因此墻體的數量要設置合理,當墻體較少時,為了支撐起整個建筑的重量,平行墻體之間的距離就會增大,建筑的剛度就會降低,抗震能力也會相應減小。所以在進行墻體的設計時要注意對數量的選擇,同時要選擇合適的位置,以提高整個建筑抗震能力。

3.3屋頂的抗震設計

抗震強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建筑質量的影響,建筑質量越小,房屋的穩定性越高,受地震的影響就越小,所以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時應設法將每部分的質量都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而在整個建筑中,質量最大的就是屋頂和墻體,其中墻體的質量又與抗震能力成正比,只有增大墻體重量才能提高抗震強度,但是在地震發生時,一旦出現裂縫或倒塌,過重的墻體將會增大對建筑的損害程度,所以在進行抗震設計時應選擇合適的墻體材料。在進行屋頂的設計時,同樣要使用質量較小、剛度較好的材料,同時要盡量減小房屋的高度,不要在屋頂上增加多余的結構,以增強建筑的穩定性。

3.4抗震結構的設計

任何建筑在設計時都應參照正規的設計準則進行,采用規劃化的抗震設計。在進行抗震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建筑本身的抗震強度,還要兼顧周圍環境,增強建筑與環境的適應性,而且要減小建筑對周圍物體的損壞。在建筑主體材料的選擇上,應采用正規的原材料,不可缺斤少兩,地上部分最好采用鋼筋混凝土,而地下則采用嵌固端的技術,以增強抗震強度。

4結論

在進行建筑設計時應將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作為第一要務,采用規范化的抗震設計原則,選用合適的抗震材料,嚴格控制抗震設計的各個要點,全面提升建筑的抗震效果,以保證人們的生命安全,促進建筑行業的發展。

猜你喜歡
結構建筑
當型結構與直到型結構的應用
建筑與數學
發現“結構一樣”,積累“基本圖形”
物質結構規律歸納
挖掘對稱結構,簡化解題過程
半包圍結構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汪曾祺專輯
想象虛無一反建筑的建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