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栽培技術

2017-07-05 21:57王新立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6期
關鍵詞:年產量栽培技術小麥

王新立

摘 要:在中國,小麥與水稻、玉米合稱為三大糧食作物。小麥的產量及自身品質對于保證我國糧食安全以及人民膳食營養健康十分重要。據最新數據統計來看,小麥的常年種植面積基本占到全國糧食作物總種植面積的25%,我國商品小麥總產量超過1億噸,位居世界第一。特別是,近些年,隨著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不斷出臺與全國小麥種植技術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小麥的種植能力穩步前行。2015年中國小麥產量實現了之前預測的數值——1.4億噸。面對小麥種植的高漲熱情,我們更應該普及小麥栽培技術,實現小麥年產量連翻上升。

關鍵詞:小麥;栽培技術;年產量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于2017年2月5日,由新華社全文播發。該意見指出,未來農業種植改革,要從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因此,小麥栽培技術的探討與普及有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為更好的引導農民科學種田,實現我省小麥高產、優質、豐收的三個種植目標。農民及農業研究院要根據小麥的生產規律,結合我省農時特殊性,總結工作技術經驗,理論聯系實際,對小麥種植技術進行探討與研究。

一、選擇良種

小麥種植最終產量的多少,很大部分取決于最初在種植前的品種選擇。隨著農作物種子售賣市場的不斷發展,小麥的種子品種也越來越多樣化,在生育期、產量水平、抗病性、耐旱性、抗倒性上以及區域適應性等方面不同的種子有著較大的區別。選擇最適合、最需要的優良品種,既要選擇經過省或國家審定的品種,又要結合具體的種植環境及種植需要具體選擇??偟膩碚f,小麥種植的種子要選用品質優良、單株生產力高、抗逆性強、經濟系數高、不早衰的良種,種植這樣的優質種子有利于實現千斤以上的產量目標。

二、整地施肥

在種植前對土地進行合理的整修在農業活動中稱為整地。整地這一作業與對土地施用肥料一同被稱為整地施肥。主要目的就是對土壤的土質、肥沃等數據進行農業手段的提高。這一過程中,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精細整地。以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蓄水保墑能力為目的,在播種前,對土壤進行精耕細整。這一作業主要通過秸稈還田和深翻耕層2個操作完成。其中,秸稈還田是指將作物秸稈回歸田地,以達到有效的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自身肥力的目的。深翻耕層是指,通過對田地深翻使土壤達到深、細、透、平、實、足(水)的標準。

2.做畦開溝。這一作業主要是為了,便利后期植株在生長過程中水資源的灌溉。

3.平衡施肥。隨著施肥技術的不斷提高,傳統的施肥觀念逐漸被淘汰,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成為主流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就是在對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精確檢測下,根據作物生長所需的微量元素數額合理調配施肥配方。在測土配方施肥過程中,通常情況下要以施有機肥為主,其次再根據土壤養分指標,按照“穩氮、適磷、補鉀、配微”的施肥原則,適當調整氮磷鉀等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量。從而,改善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從而達到均衡施肥的目的。

三、適量播種

適量播種,這里的“量”是指適宜的種子、適宜的播種時間、適宜的播種數量。適宜的種子,是在選擇良種的基礎上,對種子進行農業保護操作,例如:用藥劑拌種或直接選用包衣種子,以避免小麥病蟲害對于初期種子的威脅。適宜的播種時間,是指小麥種子在播種時候綜合考慮播種的光、熱、水條件,為小麥種子的成長提供較長的適宜的環境。例如:通常情況下適合在10月上中旬、9月底播種的種子一般為半冬性、弱冬性品種;弱春性、春性品種則適宜在10月中下旬、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進行播種。適量播種,是結合播種時間、播種土地面積以及播種種子對于土壤的肥力需求,合理安排一畝土地中種植數量。

四、田間管理

在種子播種結束后,農業活動并不代表著結束,而是代表著田間管理的開始。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阻礙因素,例如:雜草土壤養分的爭奪、田間病蟲害的侵蝕。因此,在播種后要對種植田間進行進一步的管理。首先,要注意科學施肥與除草。為防止發生缺苗斷壟現象,保證小麥安全越冬,要及時進行灌水,使小麥形成壯根。為使雜草防治效果較好,可在1月中旬至2月下旬進行化學除草。其次,要對病蟲害進行防治。近幾年來,小麥種植地下害蟲及病害越來越嚴重,直接影響到小麥高產穩產目標的實現。在對病蟲害防治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采用科學的防治方式,堅持農業防治、生物防治、藥劑防治、物理防治四種方式相結合的防治方式,盡量減少化學藥劑的防治。多采用農業防治技術,通過田間生物自發的生物鏈促進小麥病蟲害防治作業。

五、適時收獲

一般而言,小麥基本成熟是在6月上中旬,當整個麥田60%的麥穗發黃時對成熟小麥進行收割作業,小麥蠟熟末期是最佳收獲期。首先,要注意不可以使得小麥過于成熟,以免因小麥籽粒脫落而造成減少收成。其次,小麥在收集過程中要分品種進行單收、單曬、單儲,以免品種混雜,降低小麥的商品性和經濟價值。

六、結語

總的來說,在小麥種植技術方面研究就是要嚴格按照小麥的生長環境及小麥種子自身的優勢與弊端進行考量。至于在小麥種植病蟲害防治方面,主要采取的方式有農業防治、物理防治、藥劑防治、生物防治四種方式。要實現小麥種植的高產量收成,就必須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種植。對于小麥種植者及研究人員來說,首先要熟悉小麥在河南省的生長規律,從而保證對小麥的種植、生長、收獲有準確的掌握,以此確立嚴謹的植保策略,合理運用生物、化學、物理方法,對小麥植株生長環境進行整體監控,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達到產出優質小麥作物,提高產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袁立明.高產小麥栽培技術要點探討[J].新農業,2016(03).

[2]王世龍.小麥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分析[J].南方農業,2015(11).

猜你喜歡
年產量栽培技術小麥
石斑魚年產量已破20萬噸!2023年,你對這條魚的信心有多大?
主產區小麥收購進度過七成
番茄小鎮年產量達到500萬千克
孔令讓的“小麥育種夢”
葉面施肥實現小麥畝增產83.8千克
投苗季將臨,這條年產量20萬噸的魚,哪些問題亟待解決?
哭娃小麥
STAR FLOWER WATER 百年“明星”兩岸淵源 1929年產量超過1000萬瓶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