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火生土法的主要理論研究

2017-07-05 09:59岳倩文宿琦琦馬英杰楊雪琳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6年36期
關鍵詞:中醫理論發展

岳倩文++宿琦琦++馬英杰++楊雪琳++邵國梁

【摘要】目的 探討補火生土法理論的發展與應用使其更好的指導臨床。方法 采用手工檢索歷代醫書,計算機檢索相關文獻。結果 歸納了補火生土的四種觀點以及每種看法的依據及應用于臨床疾病的例子。結論 補火生土有補心火滋脾土、補命門之火滋脾土、補心火滋胃土、補命門之火滋胃土四種理論。

【關鍵詞】補火生土法;發展;中醫理論

【中圖分類號】R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6..02

補火生土法亦稱益火補土法,其理論依據是五行學說中的補母瀉子理論,但對其內涵的闡發卻有分歧。按五行生克關系來講,心屬火,脾屬土,補火生土當是溫煦心陽以溫暖脾胃。正因如此,故一般教材解釋為溫腎陽以補脾陽的治法,適用于腎陽虛致脾陽虛之證。筆者以文獻資料為出發點,探討補火生土的眾多爭論問題。

1 主要理論

補火生土法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補火生土法來源于五行理論體系,按照五行相生原則中的“火生土”得以創立。但命門學說創立,使補火生土法傾向于溫補命門之火來達到溫補脾胃的目的,鮮少有人關注心火。通過研究古今文獻可細分為:補心火滋胃土、補心火滋脾土、補命門之火滋胃土、補命門之火滋脾土。

(1)補心火滋胃土理論

從五行角度研究,心為君火,胃為陽土。胃土為病分虛與實,“虛則補其母”即心火,所以胃中寒病及不足,多補心火,以治療胃氣虛、胃寒等虛證。清·陳士鐸在《石室秘錄·論五行》論述:“心火本生胃土也?!薄秱摗分胃怪屑蓖?,心中悸而煩者,用小建中湯。桂枝辛甘溫熱,溫陽散寒,入心為赤,寓補心火生胃土之意。如大建中湯證、黃芪建中湯證在治法和組方配伍方面都體現了:子病從母治,虛則補其母,故胃土衰則喜火之生。周振誠[1]治療胃脘痛(胃潰瘍)運用苓桂術甘湯,他認為方中桂枝補心陽,溫脾土,化痰飲,此病機為脾胃陽氣不足,飲邪停聚于中,且心陽素虛,母病及子,治宜補心火生土,從而健運中州,溫化飲邪。

(2)補心火滋脾土理論

薛鎧、薛己在《保嬰撮要·心臟》論述:“心為脾母,脾為心子,然心既病則脾土益虛矣?!睋7椒絒2]總結,心肌病等原發于心繼發于脾,而脾虛水氣凌心又使心陽益困,形成病理循環。心陽虛會出現心動悸、脈結代癥狀,病情進一步發展,則出現脅痞脹或痛、食少便塘、尿少肢腫等脾陽虛癥,終致心陽脾陽俱虛,其病理演變與火不生土相吻合。秦伯未在《謙齋醫學講稿》中說:“仲景治痰飲病用苓桂術甘湯,其用桂枝的目的在于溫心陽助脾陽,詳細闡述了心火與脾陽之間的關系?!?/p>

(3)補腎滋脾土理論

《難經·三十六難》曰:“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原氣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彪S著命門學說的興起,各醫家轉變為重視脾腎的生理病理關系,以五更瀉為典型病證代表,《景岳全書·新方八陣》曰:“久瀉無火,多因脾腎之虛寒也?!蓖ㄟ^補腎陽滋潤脾土之陽的方法,可達到“溫補命門以培土,暖脾固腸而止瀉?!?/p>

《濟生方·脾胃虛實論治》曰:“腎氣若壯,丹田火則上蒸脾土,脾土溫和,則中焦自治?!崩钪需髡J為“腎安則脾愈安,脾安則腎愈安?!笨梢娧a腎火生脾土的觀點得到了許多醫家的認同。明·王肯堂《證治準繩·雜病證治類方·泄瀉》記載四神丸溫腎暖脾,澀腸止瀉,臨床用于治療脾腎陽虛之腎瀉。葉天士治療浮腫晨泄佐之以苓桂術甘湯,其認為五更瀉為陽傷溫聚,水氣泛濫則肢體浮腫,用之可以溫運陽氣,利水消腫。

劉永敏認為脾陽要靠腎陽的溫養,補脾即是補腎,臨床上腎陽不足則使脾陽虛弱,出現腹痛綿綿,畏寒肢冷,大便稀塘,完谷不化,久痢久瀉浮腫等,治宜補火生土、脾腎并治,“火強則轉運不息',補腎即是補脾,使“腎安則脾愈安”。謝冬仁[3]采用四神丸治療五更瀉,有效率高達91.7%。渠敬文[4]用以四神丸為基礎的止瀉如神湯治療頑固性晨瀉,治愈率達80%。李大恒[5]治療痞滿予以黨參30g,白術、干姜、補骨脂各15 g,附片、砂仁、陳皮、炙甘草各10 g。后期以附子理中丸、六味地黃丸調理。他認為其病機屬脾腎陽虛,火不生土,脾胃運化無力,當治宜溫腎健脾。

(4)補腎滋胃土理論

《素問·水熱穴論》云:“腎者,胃之關也?!睆埦霸泪專骸胺蛭笧槲迮K六府之海,而關則在腎?!壁w獻可主以六味地黃丸,補腎滋胃治療胃腸干槁之噎隔。清代高鼓峰認為胃陰不足之病因病機則之腎,腎陰不足致腎水無法上濟,因而胃陰虧耗。周振誠治療嘔吐(胃痛術后)予以附桂理中湯加味。他認為此病機屬命門火虛衰,不能溫暖脾胃,致脾胃虛弱、運化失常所致,當補命門火生土。馬哲河治療痰飲(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投以四神丸加味,大補下焦元陽,使土旺火強,則能制水。

2 小 結

2.1 理論小結

補火生土法是基于五行理論體系,按照“虛則補其母”的治則制定出來的,其形成之初遵循補心火生脾胃之土的五行相生之理。隨著明清時期命門學說的出現,醫家更加重視命門之火。筆者通過分析文獻,發現不論哪種理解,歷代醫家都有自己的發揮見解,從而可以看到兩者在臨床應用方面的效果都是好的,因此不可過分地強調一方。

2.1.1 心火溫脾胃

補心火生脾胃之土,依照五行火生土的相生規律,這是沒有爭議的。心為君主之官,心陽是人體之陽氣的主宰,脾陽也依賴于心陽的溫煦。生理上,心和脾為母子關系,心的氣血陰陽可以促進脾的運化功能;病理上,母病及子,心氣、心陽不足時,脾失健運,難以運化水谷精微。

2.1.2 命門之火溫脾胃

補命門之火生脾胃之土,命門之火也就是腎陽,脾和腎的關系十分密切。生理上,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脾陽根于腎陽;病理上,如果腎陽不足,命門火衰,則脾得不到溫煦,致脾陽虛。

2.2 組方小結

在諸多方劑中,苓桂術甘湯作為補心火滋脾胃的典型方子,據現代研究其應用廣泛如心血管系統之慢性心力衰竭、不穩定性心絞痛,呼吸系統之慢性支氣管炎,消化系統之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神經系統之美尼爾氏綜合征等疾病。四神丸、附子理中丸、右歸丸、六味地黃丸作為補腎火暖脾胃的方子,多采用溫陽藥、滋腎益陰藥。其中四神丸作為基礎方,治療命門火衰引起的脾陽不振。據現代臨床研究,其應用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性腹瀉、艾滋病、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晚期肝硬化慢性腹瀉、糖尿病性腹瀉等在中醫病機屬頑固性腹瀉范疇的疾病。

2.3 應用小結

對于脾胃系疾病如痞滿、腎泄、腹痛、反胃、水腫等,其病機多是由于命門火衰,火不旺土,致脾胃運化失調。而胃潰瘍、心肌病等病則應從母病及子的方面考慮,采取補心火的方法才能治本。當命門火衰,脾胃虛寒,無法運化腐熟水谷,遂成瀉、腫、吐等案例。病程日久則會子病及母,形成腎衰無法溫煦脾土的惡性循環。

綜上,通過對補火生土法的歷史發展和臨床應用的文獻整理和研究,筆者針對現在臨床上補火生土就是溫腎陽以溫脾陽認識局限進行剖析,兩者雖在歷史發展階段的側重點不同,但其指導臨床應用的意義是同等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周振誠.補火生土治驗2則[J].安徽中醫臨床雜志,1998,10(6): 392-393.

[2] 桑方方.苓桂術甘湯的臨床應用進展[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0, 22(7):619-621.

[3] 謝冬仁.五更瀉36例治療體會[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1, 11(5):79-80.

[4] 渠敬文.止瀉如神湯治療頑固性晨瀉110例[J].天津中醫,1999, 16(4):37-38.

[5] 李大恒.補益脾腎法臨床應用舉例[J].實用中醫藥雜志,2005, 21(7):439.

本文編輯:李 豆

猜你喜歡
中醫理論發展
從“營衛傾移”角度探討痹證的中醫理論機制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從中醫理論看腰痛寧膠囊的藥效
基于子宮內膜異位癥與惡性腫瘤的相關性探析補腎化瘀法作用機制及中醫理論依據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用中醫理論指導我的高中生活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新形勢下中醫理論研究與發展戰略專家共識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