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琴音樂中國風格研究綜述

2017-07-06 18:47趙婉婷
藝術評鑒 2017年9期
關鍵詞:鋼琴曲音樂創作旋律

趙婉婷

摘要:中國鋼琴曲富有差異的民族音樂文化特征、不同地域音樂風格特色。中國鋼琴曲的不竭發展這一過程帶動了中國鋼琴音樂民族化也逐漸成長,鋼琴音樂中國風格也逐漸發展起來。本文試圖對當今鋼琴音樂中國風格相關研究進行梳理、歸納。

關鍵詞:中國鋼琴音樂 中國風格

中圖分類號:J647.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0-0036-02

現如今中國風格鋼琴曲已經逐漸走向世界,中國風格的鋼琴曲開始讓更多鋼琴音樂文化的人接納、喜愛?;仡欭R爾品1934年在當時國立上海音專舉辦的“中國風味鋼琴曲作曲比賽”,是對當代中國鋼琴音樂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的。關于中國風格鋼琴音樂的相關研究在當今世界上已經有很多。中國風格鋼琴音樂的發展歷程可以了解“鋼琴音樂的中國風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是通過一代又一代的作曲家的不懈努力才得以基本確立的。

一、“鋼琴音樂中國風格”的發展歷程

“中國風格”的鋼琴曲只是中國鋼琴作品的一部分,“中國鋼琴音樂”一詞并不等于“鋼琴音樂中國風格”。但在中國鋼琴音樂的整體發展過程中,作曲家們創作還是傾向于“中國風格”,這也是作曲家們的創作重要目標之一。代百生《中國鋼琴音樂的“中國風格”》①提到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中國鋼琴音樂,因為與處于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環境變遷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其發生與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受到藝術規律本身的制約。中國鋼琴音樂創作中對于追求“中國風格”有著不同表現,中國新音樂文化的發展歷程在進入20世紀以來可以劃分為以下三個主要階段來考察。

(一)20世紀初期

中國作曲家黃自、蕭友梅等人在20世紀初開始了一些中國化的音樂創作。1949年以前,中國早期鋼琴音樂創作中以丁善德《春之旅組曲》、賀綠汀《牧童短笛》等為代表,這一時期的作品已呈現出把民族音調的旋律作為鋼琴音樂“中國風格”創作的重要手段。

(二)1949—1976年

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文革”開始之前的這一段時期,形成了中國前所未有的音樂創作高潮,一大批音樂家迸發出為新中國放聲歌唱的熱情。此時的鋼琴獨奏曲創作也受到了很大的啟發顯現出了很大的發展,在這其中出現許多直接引用民間音調作為作品的基礎旋律來進行改編、發展的作品,例如丁善德《第一新疆舞曲》、蔣祖馨《廟會》,或以民族民間音樂為基本素材,例如汪立三《蘭花花》等眾優秀作品?!拔母铩睍r期,大量的改編革命性音樂,也有改編中國傳統音樂,例如儲望華《二泉映月》《梅花三弄》、王建中《百鳥朝鳳》以及黎英?!断﹃柡嵐摹返葮非?,這些鋼琴曲都統統是在傳統民間音樂的基礎上進行創作的,這些極具中國風味的樂曲迄今都是演奏中的精品。

(三)1976年至今

隨著20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的到來,全國范圍內的思想、對外經濟、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這一時期的的中國音樂界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在這一期間汪立三《他山集—五首前奏曲與賦格》《東山魁夷畫意組曲》以及《夢天》等鋼琴優秀作品紛紛脫穎而出。

二、“鋼琴音樂中國風格”的創作

在我國,從一開始中國新音樂文化的倡導者們都十分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更涌現了一些對外界具有強烈探索欲望并且具備理解新技術知識能力的人開始進一步的創新探索。鋼琴演奏家卞萌認為“推動中國鋼琴藝術發展,重點在于音樂創作上,”??梢娨魳穭撟髟谥袊魳蜂撉偎囆g的發展過程中尤為重要。通過有關鋼琴音樂創作文獻的收集與總結,了解到這一時期真正屬于中國人的鋼琴創作共有九首,它們分別是:趙元任《花八板與湘江浪》《小朋友進行曲》《和平進行曲》《偶成》,沈仰田《釘缸》,李樹化《湖上春夢》《藝術運動》、蕭友梅《新霓裳羽衣舞曲》,這些在中國鋼琴音樂創作發展道路上是里程碑的作品。

中國鋼琴作品在創作發展過程中面臨多重挑戰,而如何在鋼琴作品中體現出民族風格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中國鋼琴音樂創作中的作曲家們不斷探索的重要內容之一。以鋼琴音樂在中國的發展歷史為出發點,通過對部分代表性作品進行分析,第一是織體旋律中、第二是織體節奏中、第三是織體對民族樂器的摹擬、第四是織體的民俗性描繪、第五是鋼琴織體民族風格探索的歷史,幾方面討論中國鋼琴作品中織體民族化風格的問題,民族化風格是中國鋼琴音樂創作過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何上峰《中國風格鋼琴作品論》②一文提到在1934年,《改童短笛》作為中國第一首完全成熟的鋼琴作品由賀綠汀創作。在和聲方面復調技法方面《牧童短笛》還是屬于歐洲古典和聲原則,但在曲調方面《牧童短笛》雖然在民間曲調中找不到原型,卻是極具地道的中國民間風味作品。整首樂曲極具江南音樂質樸、悠揚的特點,尤為中段對竹笛吹奏的模仿,惟妙惟肖,通過演奏者的詮釋可以將中國風味展現得淋漓盡致。賀綠汀在這首樂曲中完美的將歐洲作曲技術音樂理論與中國音樂實踐相聯系,成功通過鋼琴表現出了中國風格音樂,稱得上是中國鋼琴音樂的優秀之作。丁善德《談中國風格鋼琴作品創作及演奏比賽》③一文對中國風格的討論和爭議是比較熱烈的,文中指出在比賽中大多評委提到中國風格不能僅僅局限于音調與旋律上,如果只是運用民族音樂旋律和簡單的素材而大量使用歐洲不同時期音樂創作技巧的堆砌,這樣的中國風格可謂是不完整的。中國鋼琴音樂的創作應當是一個不斷吸收、學習的過程,同時將西方的古典和聲方法如何完美的融入中國樂曲是一個不斷探索的學習的過程。

三、“鋼琴音樂中國風格”的演奏

鋼琴作品的演奏分主調和復調兩種音樂形式。何為主調音樂,是指以其中一個最強的聲部為主導旋律,其他聲部同時進行但對于最強聲部起襯托、烘托的作用;復調音樂則是以多個旋律同時進行發展,這些不同的聲部看似各自進行發展,實則有機的結合成一個整體,在復調作品中要同時注意各旋律的發展,不僅要注意橫向發展線條以外也在十分注重縱向和聲效果的發展,通過幾個聲部的融合,將樂曲的音樂效果達到極致。賀綠汀《牧童短笛》就是一首典型的中國復調作品?!吨袊L格之鋼琴演奏芻議》④指出中國傳統的思維善于抓橫向發展的旋律線,因此演奏者要適當地在演奏中強調出旋律,將旋律色彩突出出來。鋼琴這種藝術形式發源于歐洲,是體現了西方音樂文化的成就;“線條美”作為中國藝術的精髓,也是音樂的靈魂。迄今仍經久不衰顯現在現當代鋼琴作品的表現形式中。

中國鋼琴演奏的文化血緣與中國音樂傳統理應是相通的。中國風格鋼琴曲發展在不同歷史時期經歷著不同的發展問題??梢娢幕诎l展過程中一方面需要人們民族意識的反思,另一方面也需要中國鋼琴演奏家們在不斷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在借鑒世界上優秀的演奏技巧的同時,另辟蹊徑地駕馭鋼琴技巧,將我們的民族文化通過鋼琴這樣的西洋樂器向世界傳遞出去。這不僅需要人們在內涵上不斷的學習,也需要不斷的反思,只有肯下工夫的實干精神,才能使中國文化精神淋漓盡致的體現在鋼琴藝術之中。

注釋:

①代百生:《中國鋼琴音樂的“中國風格”》,《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3年第2期,第3-13+26頁。

②何上峰:《中國風格鋼琴作品論》,《藝術百家》,2006年第2期,第124-125頁。

③丁善德:《談中國風格鋼琴作品創作及演奏比賽》,《音樂愛好者》,1988年第1期,第2-3頁。

④周雪豐:《中國風格之鋼琴演奏芻議》,《藝術百家》,2005年第1期,第133-135頁。

參考文獻:

[1]馮效剛.早期中國風格鋼琴曲創作蘊涵探析[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16,(03):63-74+2+75-76+8.

[2]代百生.中國鋼琴音樂的“中國風格”[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3,(02):3-13+26.

[3]何上峰.中國風格鋼琴作品論[J].藝術百家,2006,(02):124-125.

[4]周為民.20世紀中國鋼琴音樂創作的回顧與思考[J].中國音樂,2007,(02):116-121.

[5]代百生.何謂鋼琴音樂的“中國風格”——從文化的視角研究中國鋼琴音樂[J].中國音樂學,2005,(03):97-102+80.

[6]韓佩君.“風、雅、韻”——中國鋼琴音樂作品教學和演奏中的主要問題研究(之一)[J]. 中國音樂,2004,(04):90-93.

[7]王青.中國風格鋼琴作品創作國際比賽——(87·中西杯)獲獎作品和聲研究[J].中國音樂學,1991,(01):87-121.

[8]吳榆.論中國鋼琴改編曲與鋼琴音樂的中國風格[D].重慶:西南大學,2006年.

猜你喜歡
鋼琴曲音樂創作旋律
鋼琴性能對音樂創作風格的影響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新時代如何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研究
給你的信
夜的鋼琴曲(六)
關于薩蒂的音樂學分析(一)
7月,盛夏的旋律
夜的鋼琴曲(二十八)
中國手風琴音樂創作的發展分析
大地的旋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