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倫敦考古

2017-07-07 13:16陳希
留學生 2017年5期
關鍵詞:不列顛羅馬倫敦

陳希

至1世紀末,倫敦便已確定了自身的命運。倫敦不但成為這個國家的行政和政治首都,而且也成為貿易中心。從根本上說,這是一座城邦,雖直接受羅馬掌控,卻有獨立的政府。那份獨立與自治將成為這座城市在后世歷史長河里的印記

大約在公元200年,倫敦周邊壘起一堵厚墻。人們通常認為,羅馬城墻最初環繞的區域是羅馬占領時期的倫敦。然而,城墻建造之時,入侵者已在倫敦占據了一百五十年,在那段漫長的時間里,這座城池經歷了不同的階段,有時血腥屠殺,有時野燎焰天。無論如何,自占據時期之初,入侵者就可能已經看出此地的重要性。這里地處河口,兩道潮汐交匯。因此,此地成為不列顛南部海上貿易的中樞、陸地交通的要沖。近兩千年來,那些道路依然留存。

考古發掘揭開第一座城池的輪廓。山丘東面,兩條石子鋪砌的主干道與河流平行,一條繞泰晤士河岸,今日的卡農街和東切普街依稀可以辨認那條路線;另一條大約靠北首一百碼遠,構成倫巴底街靠近芬喬奇街的東段。這里就是現代倫敦城的真正源頭。

然后,還有橋。羅馬人的木橋位于第一座石砌倫敦橋東首一百碼外,橫跨薩瑟克區圣奧拉夫教堂以西與北岸列德列斯巷(布丁巷)這片地區。如今無人知其奠基的確切年代,但這座橋無疑是巍然,甚至奇跡般的建筑,并且不只是在羅馬人治下的土人眼里如此。倫敦大半傳奇源自這座橋的根基,這座木頭大道見證過奇跡、神跡。鑒于木橋的唯一目的是馴服這條河流,也許它也羈束了某位神靈的威力;然而那位神靈可能因為被剝奪了河權而發怒,從而便有了那首著名詩歌《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倫敦橋要倒了)里面描述的種種關于復仇和毀滅的征兆。

在最初階段,我們須想象這是一個繁忙的社區,土墻、茅頂、泥土所筑的屋舍錯落簇聚,屋舍之間有狹路相通,連接兩條主干道,社區里充滿各種生活氣息和喧鬧。作坊、酒肆、店鋪、鐵匠鋪攢聚街旁,河邊則是倉庫和大作坊,依傍一座方形木制碼頭。比靈斯門旁發掘了類似的碼頭遺跡。兩條大道(旅客抵達倫敦之后,都要走上這兩條路)沿路是酒肆和店鋪。城外造有老不列顛式的圓形小屋,用以儲存貨物,城墻側有木圍籬圈養著牲口。

我們還能在其他街道的線路尋到更多歷史的跡象。五金店巷與慎道的街角,可以看到自東向西的羅馬道路及沿路建筑的痕跡;傍路而建至少有七幢相連的建筑,顯然都是經營同種行業的店鋪。然后看得出因火災而中斷活動的跡象,之后可見有近五百年的間隔期,及至9世紀初,在這些古羅馬人的路基上,立起了一些新建筑。至12世紀,五金店巷被載入史冊,這條一千年前鋪砌的道路北側,依然不斷地造起建筑。至17世紀,這些建筑仍在使用,為這座城市也許不可比擬的延續性提供了證據。

我們可以引據左近很多老街,譬如牛奶街、木頭街、市府參事門街,作為羅馬街道的顯然遺跡。并且頗具啟發意義的是,及至近年間,切普賽德街和東切普的倫敦大集市,就坐落在羅馬人最初落腳之時所造的通衢上。在五十年間,至1世紀末,倫敦便已確定了自身的命運。倫敦不但成為這個國家的行政和政治首都,而且也成為貿易中心。作為交通往來和商業活動的中心,這座城市的貿易、婚姻、國防俱處于羅馬帝國的法律之下,這些法律比羅馬人更經久。從根本上說,這是一座城邦,雖直接受羅馬掌控,卻有獨立的政府。那份獨立與自治將成為這座城市在后世歷史長河里的印記。

倫敦發展最迅猛的時期,是在1世紀晚期,城里至少有3萬居民。兵卒、商販、工匠、藝人、凱爾特人、羅馬人,俱混雜聚居。城中必定有大商賈與高官的豪宅,但大多房屋大抵只有一間起臥兼用的小室,四壁或彩繪或飾以鑲嵌畫,隔墻甚至可以聽見鄰居交談。

現存有一些關于經濟和貿易的信件,但留存下來的還有私人通信?!捌樟δ匪棺隽耸畨K瓦。夠了!……這十多天來,奧斯塔利斯每天擅自離開……真丟人!……在倫敦,就是伊西斯神殿附近……克萊門提努斯制造此瓦式樣?!边@些是倫敦人留存的最早語言,刻畫在瓦片或陶罐上,偶然散落在倫敦土地上堆積的廢墟里,從而得以保存下來。還有一些較虔誠的銘志,刻寫追悼先人、祈禱神靈的文辭。還有眼病郎中所用的標簽戳記,記載治療淚眼、紅腫、視力微弱的藥方。

倘若能夠重構這些散佚的歷史遺跡,我們看待過去的視野或許就會更加清晰。泰晤士街下發掘出一只三十三厘米長的銅手,泰晤士河底發掘出哈德良大帝頭像,也是大于實物。因此,我們或可揣想,在當時,城市各處裝點著大雕像。發掘出來的還有凱旋門殘片、諸神祇石浮雕。這座城市曾經到處是神殿和雄偉的建筑。還有公共浴堂,并且有一家澡堂開在城外北奧德利街。歷史的遺物還包括還愿小雕像、匕首、圣瓫、銀錠、劍、錢幣、祭壇,所有種種遺物都傳達著這座城市的靈魂。

羅馬治下的倫敦最繁盛的時期,是在公元1世紀與2世紀之交,繼而是榮枯交替的動蕩時期。衰落的原因一半在于倫敦兩尊名義上的神靈(火和瘟疫),但也是因為羅馬帝國式微,倫敦跟隨著政局逐漸地產生統治更迭。大約在公元200年,倫敦周邊壘起一堵厚墻。這道城墻透露了時代的焦慮,然而,這項建造工程也表明這座城市仍有無比雄厚的實力。城墻內大片土地當時沒有人煙,或用作畜牧地,但大河附近較熱鬧的地區建有很多精致的神廟和房屋。倫敦第一座鑄幣廠建于3世紀。這幢建筑再次印證了倫敦城的真正天性。在那個世紀,沿河造起一道墻,從而圓滿地鞏固了城池防御。

那么,在羅馬統治末年,倫敦人是什么來歷,從事什么活動?他們大抵半是羅馬—不列顛人的后裔,并且有時服從不列顛“國王”的統治。然而,倫敦自始便是混雜的城市,放眼看去,大街小巷里必定有各色人種,包括凱爾特部落土著。三百年來,土著居民大約也習慣了羅馬新秩序。這座城市經歷的羅馬歲月,跟都鐸王朝的歷史一般長久,可惜我們通常僅能找到零落的古物,諸如酒杯、骰子、澡堂刮刀、鐘鈴、寫字板、里程碑、胸針、拖鞋等啞物。當時大概就開始出現一種倫敦風格,也許就是后世被稱為倫敦特色的“混雜”面貌。無疑,市民操一種拉丁語方言,混雜當地的口音,人們的宗教信仰大概也是混雜又獨特。

這座城市的經濟活動也同樣混雜、務實。商業區和軍事區依然十分活躍,但考古證據發現很多公共建筑逐漸遭到廢棄,并且有些定居地被土壤覆蓋,改為農田。城墻內遍布農田和葡萄園的景象,也許叫我們有些難以想象,然而即便遲至亨利二世時代,倫敦大半地區仍是曠野,散布著農田、果園、花園。還有跡象表明,在3、4世紀,有一些相當可觀的石砌建筑,有可能是當時的農宅。城里住的雖然多數是農民,倫敦城依然賦有強大的威勢,能夠禁受前來滋擾劫掠的部落。

撒克遜人抵達倫敦的日期被斷定為5世紀初葉,借用歷史學家吉爾達斯的話,在當時,“血紅、野蠻的舌頭”舔舐不列顛土地。城內一些地方,“街巷中央掉落著塔頂、高墻的砌石、神圣的祭壇、人體殘肢,在地上滾動”。然而,事實上,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早已在倫敦周邊定居,從考古發現可以清晰地看出,4世紀晚期,日耳曼出身的軍隊領受羅馬帝國軍旗,作為外籍軍團駐守倫敦城。

老編年史堅持認為,倫敦向來是布立吞人的主城和堡壘。在南尼厄斯、吉爾達斯、蒙茅斯的杰弗里、比德的史書里,這座城市經常被視為獨立城市,也被視為不列顛諸王的出生地。這是君主稱王的地點,也是召聚市民集會的地點。這座城市也是主要的軍事防御,布立吞人屢次逃進城墻內避難。這里是不列顛和羅馬貴族的宅邸,也是基督教王國一大堂區。不列顛古時的國王(包括沃蒂根、沃蒂默、烏瑟爾)傳說都據倫敦為都城。

然而,在這些早期編年史里,史實詮釋跟想象重構之間沒有差異。譬如,在這些敘述里,巫師梅林預言倫敦城的種種未來。在神話和歷史的夾縫里,還有另一位偉大人物亞瑟王,也是在倫敦發現的。據威斯敏斯特的馬修記載,倫敦大主教為亞瑟加冕。拉亞蒙添筆說,亞瑟拜位后進入倫敦城。這個都市文明的標記就在于其高度的雕琢。譬如,蒙茅斯的杰弗里稱贊亞瑟的部屬殷實、文雅,處處彰顯裝飾藝術的“富麗”。馬洛里的偉大散文史詩《亞瑟之死》源自數種原初文本,詩中多處提到倫敦是亞瑟王國的都城。尤瑟·彭德拉根謝世之后,由于心頭不祥的預感,“梅林造訪坎特伯雷大主教,向他進言傳召各地領主、領兵的紳士,齊往倫敦”,并且在“倫敦最大教堂召集”。在后世的記載里,阿斯托拉的美貌少女伊萊娜躺在泰晤士河畔;蘭斯洛特爵士騎馬從威斯敏斯特前往蘭貝斯,也渡過這條河;桂妮薇兒“來到倫敦”,“占領了倫敦塔”。

猜你喜歡
不列顛羅馬倫敦
濟慈詩歌的不列顛書寫與民族共同體建構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八)“不列顛號”的遇難船員
尋找正宗的“不列顛”咖喱
陽光房
羅馬鞋 無法抗拒的夏日戰靴
倫敦暢游記(二)
倫敦暢游記(一)
倫敦之歌
電影中的倫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