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養結合"養老研究綜述

2017-07-09 12:14胡晨晨
科學與財富 2017年18期
關鍵詞:醫養結合綜述模式

摘 要:醫養結合是社會養老的一種創新模式。繼2005年郭東、李惠優等人首次提出"醫養結合服務老年人的可行性探討"命題后,北京、上海、安徽等地逐步開展試點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績,繼而許多學者在現實基礎上逐步進行理論體系建構。但是由于實踐時間較短,醫養結合研究整體存在著諸如概念不清、方法單一、理論缺乏、模式固化等不足。因此,本文在收集"醫養結合"相關信息和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綜述現存各方論點論據,總結現有研究的局限性,希望為今后醫養結合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醫養結合、模式、綜述

隨著老年群體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口老齡化成為中國現階段必須直面的社會問題,而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成為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必要前提。中國傳統是以家庭養老、自我養老為主的“醫養分離”養老模式,既由子女、自我、親戚提供養老資源,這種模式下的社會醫療和養老供求矛盾突出。因此,探尋“醫養結合”的社會化養老模式成為時代需要,也是將人口老齡化轉化為健康老齡化的有效途徑。論文將以合肥市為例,研究具體實踐中“醫養結合”的發展問題和相應解決措施。

一、相關概念

1、醫養結合

醫養結合指把醫療資源和養老資源兩者進行結合然后通過兩者相結合,來最大化的利用社會資源。其核心的概念就是,將養老和醫療護理兩者有機的相結合,然后形成新型的1+1的模式,這樣則可以實現社會資源的最大化的利用,將其作為一種新型的模式推出,有利于緩解現在的社會老年化的問題,實現老年人養老機制的新模式。

其存在的價值就是要緩解我國的老年化的社會壓力和人口老年化帶來的種種問題,把養老機制和醫療機制相結合,做到可以實時的護理和對持續穩定對老年人進行照顧。

2、醫養結合的發展要素

醫養結合要實現的是養為主,健康療養,通過已有的試點工作可以得到健康的管理,通過與醫療結合的醫養結合的模式,來緩解即將到來的老年化的社會壓力。醫養結合的發展要素就是要醫療和養老的結合,想要有很好的發展,就需要落實這兩個因素,所以就是說,就醫和醫療的水平要跟得上,醫療設備和技術要切實的以老年人的需要為第一重要的目的和宗旨,最后強調的是養老的服務措施和政策要完善。在推進醫養結合的過程中,最需要注意的現實問題就是,落實并且結合實情出發,切記好高騖遠,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結合中國各地的社會現實和當地的生活習慣,社會構造和人際關系的構成,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落實醫養結合的模式進程,只有務實的發展才能實現醫養結合的穩步推進,才能保障醫養結合的發展要素持續增長。

3、醫養結合的分類

根據中國的實情出發醫養結合可以分為三種模式,分成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的聯合,醫療機構的單核轉型成醫養結合的服務機構,養老中心增加醫療服務部門。以上的三種模式是現在的醫養結合模式的主要類別。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的聯合,這就是要求兩個機構能夠有一個緊密的合作協議,由兩個機構的合作展開,醫院安排醫療人員定期的去養老機構去對老年人進行診治和護理,然后當養老機構的老人有了健康問題的時候能夠第一時間去聯系到醫院的相關的部門。而對于第二種模式醫療機構的單核轉型成醫養結合的服務機構,這種模式就是充分的利用現有醫療的設施,轉型為老年人的療養院和老年人的康復中心,來實現醫養結合的服務機構。而第三種就是在養老院中增加醫療機構,這種方式是現有的養老機構的結構的完整化和現代化,實現功能的全備,為老年人增加健全的醫療機構,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醫養結合的模式。

二、醫養結合的模式研究

醫養結合現有三種主要模式,人們愈加的的發現實現醫養結合是現在時代的需求。社會老年化現象加劇,老年人在病發的時候就是頻繁的奔走于醫院和家庭之間,或者是醫院和養老機構之間,這種不必要的奔波,對于老年人來說就是折騰,對于許許多多的老年人來說,他們需要的是安穩的靜養。此外就是長期且專業的護理,而且這種頻繁的奔波,也會讓養老機構的整體的氛圍變得躁動,不利于培養適合老年人生活氛圍的生存環境,由此可見,醫養結合是滿足現有需求的正確模式。

現代社會人口發展趨勢仍舊是人口自然生長率降低,導致每家子女數量規模小型化,甚至會出現一個家庭得贍養四個老人的局面,這就造成了后代很大的養老負擔,直接導致后代巨大的經濟負擔,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從此出發,堅定必然地緩解此問題的巨大壓力,貫徹落實該模式的發展有利于未來長期穩定的社會趨勢,所以現在的中國才會有社會養老化的需求??偨Y必須要完善這種養老機制,把醫養結合作為當先適應國情的最好選擇,完善不足,提升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幸福指數。

此外我們看到傳統的養老機制仍然存在著很多弊端,傳統的養老機制只是單純的負責衣食住行,對于傳統的機構來說,滿足老年人有飯吃,有地方住就萬事大吉,但是這樣是不滿足現代居民多樣化的需求。傳統的模式還受制于必要的醫療機制的缺乏,老年人和家庭與這種傳統模式都不相適應,持續采用傳統模式對于老年人和當地的家庭來說都不是長遠之計,只有當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相結合的時候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就會有很好的提高。

隨著社會資源的不平均分配趨勢的加劇,國家對于醫療的設備的運用更多的是裝備到經濟發達的地區,這樣就就造成了對養老機構的忽視,很多老年人在病發的時候可以去醫院接受了很好的治療與護理,但是回到養老院之后,由于得不到很好的醫療護理,在養老機構就會出現病情反復的現象,這樣則得不償失,相對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中醫療和養老的綠色通道的開通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三、醫養結合的問題研究

醫養結合現在也面臨著很多的問題和挑戰,具體體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

其一,就是人員的缺乏。每種先進的模式的背后都需要高專業素養的人員去參與其中,但是現在的養老機構的普遍薪資待遇較低,這就直接導致了醫養結合的模式推進道路的艱巨性,所以現在的情況都是在養老機構工作人員普遍缺乏高素質水平的專業工作人員。

其二,資金投入的短缺?,F在很多的養老機構就是為了盈利而生,所以對于那些高大上的養老機構來說,當他們投入的資金越多的時候也就意味著老年人想要進去的時候,就得付出更多的經濟費用,而現在的大體的情況就是,那些大部分的養老機構都是比較的廉價的,這也就導致了養老機構的設施的缺乏,而且由于資金量的投入不足所以也就導致很難將醫療的設備情況提高到應有的水準,這還間接的造成了惡性的循環就是老年人不愿意去住,從而也就導致養老機構虧損現象。

其三,老年人在醫療報銷方面的局限性,這是現在的一個社會問題,現在的醫療報銷在養老的方面的局限性,就是當醫療機構單核的轉變成養老機構的時候,如何去報銷醫療費用,這個現有的政策還不能很細致的去解決這個矛盾,所以醫療的養老模式的推進,還需要現有的政策的完善。

其四,政府部門干涉現象,我國是社會主義制度,這樣也就導致了在很多方面的分權不合理的現象,會出現權利的交叉,我國負責養老機制的是民政部門,而對于醫療來說則是衛生部門來負責的,這樣想要去形成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就會出現兩個權力部門的交叉,使兩者的管理發生混亂的現象,而且對于機構來說不知道如何去審核兩個部門的標準,這樣就會造成不必要的財力勞力的浪費和消耗。而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是一個需要慢慢去實踐的過程。

四、醫養結合的對策研究

通過對醫養結合現有的難題的研究,然后針對性的去解決問題,就是最好的對策。

首先應形成專門的對口培訓,培養專業的護理人員,老年人的醫療護理對口,是目前最好的形式。由政府出資去培訓,政府通過資金的補助去鼓勵相關行業的護理人員的培養;通過高校直接開設相應的專業進修培訓,可以更好的形成專業的人才,形成專業的人才隊伍,有利于醫養結合的模式的推進。

其次就是政府作用的發揮,政府應該是去發揮相應部門的作用,去通過行政化的管理去推進這種模式,目前的現狀就是很多的地方,政府已經開始進行這種模式的試點了,但是可惜的是這并沒有被政府納入專門的研究部門,如果能夠通過法律的形式去法律化的糾正這個問題,就可以很好的推進這項工作。

通過各部門的相互合作去推進這種模式制定出詳細的,具體的,細節的全面的機構相互合作的形式。在當地的實踐之中,最需要注重的就是,落實結合當地的實情去分析這個問題,就是要嚴格的踐行醫養結合的評估體系的結合。增加養老服務的設施,就用養老的床位來說,現在的現狀就是我國的養老的床位不足百分之二十,這和發達國家的百分之六十的差距太大了,造成這種尷尬的狀況的原因,除了有現有的床位不足的現狀更有床位的閑置現象。

五、總結現有研究的局限性

1、概念不清

目前對醫養結合概念的界定模糊,尚未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界定。學者給出的定義往往只是從實際試點工作的特征出發解釋醫養結合,將醫養結合看作為位老年人提供集養老與醫療于一身的服務網絡,沒有切實的分析現有的養老機制的現狀,定位不夠準確,為醫養結合的現實推進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

2、理論不明

縱觀所有關于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研究論文,大多都是從現有的研究出發,立足實際研究工作,這種概括性研究的缺點在于只能從特殊性去解讀醫養結合,不適用于普遍性的社會。完整的理論尚未建構,這也為未來的研究提供目標方向。

3、試點推廣工作尚待醞釀

醫養結合作為一種新型養老模式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并不是偶然的,有其發展的歷史性意義。但是醫養結合發展至今并沒有形成廣泛的規模,僅僅將試點工作作為研究者研究對象。所以接下來更加重要的是調研活動的開展,由點到面深入發展醫養結合模式,使醫養結合模式在深度和廣度上都得以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玉韶,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3)[EB/OL],(2013—01—01);

[2]黃家豪,孟萌,“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與對策,中國衛生院研究所,2014,29(11.):63-68;

[3]高小芬,于衛華,醫養結合模式養老下我國長期護理分級制度的不足與建議[J]護理學雜志。2014,29(11):71—73;

[4]劉曉雪,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長期照顧服務制度[J],社會福利2013(1):23-24.;

[5]吳洪磊,論醫療保險制度設計對失能老人救助功能—基于醫養結合長期照顧模式的考察[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出版社,2014(2):23——29.。

作者簡介:

胡晨晨,女,安徽省合肥市,漢,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大三學生,專業:社會學。

猜你喜歡
醫養結合綜述模式
SEBS改性瀝青綜述
NBA新賽季綜述
劉貴芳和總理談了談“醫養結合”
永續債券探析
唐山推進“醫養結合”型養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中學數學創造性教學的模式與策略研究
醫養結合實施現狀及對策研究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