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器取代人后,未來工廠會是什么樣?

2017-07-10 04:10何帆
財經界·學術版 2017年11期
關鍵詞:機器電腦機器人

機器人一定會有取代人類的一天,問題在于,這一切將以怎樣的方式發生?

機器取代人的方式無非有兩種,其一,機器人有了自我意識,不會再聽命于人的指揮;其二,人與機器融為一體。

人類距離這樣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時代依然遙遠,誠然,機器人正越來越多地代替人類進行工作,但我們也無需為此擔憂,因為“任務自動化和工作崗位自動化是兩件不同的事情。工作崗位自動化是指機器完全替代了人,任務自動化是不會搶走人類的工作的?!?/p>

企業管理顧問華倫·貝尼斯(Warren Bennis)講過一個笑話。他說,未來的工廠里只有一個人,一條狗。人是要喂狗,狗是要看住人,不讓他碰機器。

總有一天,機器人會替代人。如果對物種進化做一個預測,那么,人類之后的下一個物種應該是機器人。

推薦大家讀一本《如何思考會思考的機器》,里面匯集了全球各個行業頂級專家對人工智能的看法。當然,即使是專家,對人工智能的看法也大多是猜測。誰也不知道未來會出現什么變化。如果簡單地講,未來可能會有兩條路徑。

第一種路徑是機器人徹底替代了人。

機器人不僅學會了人的思維模式,而且比人類做得更好。機器人也學會了人類的情感,而且比人類更加理性。機器人有了自我意識,不會再聽命于人的指揮。這并非是不可能的。歸根到本源,人的思維、情感,無非都是物理和化學反應,只是我們對其原理了解甚少而已。

第二種路徑是人和機器人融為一體。

手機讓我們成為“千里眼”、“順風耳”,能夠實時地、不受地域限制地與其他人溝通。大數據可以方便我們更好地學習和交流。人用上了各種人造器官。以后,人們很可能會運用更多的科技改善我們的記憶、延長我們的壽命、調節我們的情緒。

·記性不好?外接一個U盤就行。

·性格暴躁?吃一片藥就改過來了。

·想體驗一下南極探險?你可以從別人那里購買一段個人回憶。

·聽不懂爪哇語?機器幫你直接翻譯。

無論出現哪種情況,我們都能想象得出最后的結果:人類這個物種,會被徹底地改變。生活、工作,都會和以往大不相同,甚至人類的生存都會遇到挑戰。

人工智能是如何出現的?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

我們不妨從最簡單的角度來理解。過去的電腦都是靠“程序”運轉,程序員設想出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情況,然后告訴機器,如果遇到某一種情況,該如何如何處理。

這就會帶來一個挑戰,如果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有很多環節,機器在每一個環節上都要窮盡所有的可能性,那么,計算和判斷的復雜程度會呈指數型增長,直至機器徹底崩潰。

人每天也會遇到各種復雜的問題,要不要結婚,要不要生子,都是極其復雜的問題。人生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性,有各種各樣的偶然性。人是如何處理復雜問題的?

我們的思維方式比較偷懶。好比,在第一個岔口,有兩個選擇,我們會隨便選一個,比如我們選A。再往前走,又遇到第二個岔口,又有兩個選擇,我們再隨便選一個,比如我們選A1。如果A1是個死胡同呢?我們趕緊退回最近的分岔點,選擇A2。

如此循環往返,直至找到合適的路徑。這種思維方式看起來很笨,這不就是靠碰運氣嗎?確實如此,這是因為人的記憶儲存能力和計算能力嚴重不足,才想出來的湊合的辦法,但事實證明,這是解決復雜問題的唯一正確路徑。

我們對智能機器人最直觀的體驗可能是家里的掃地機器人,一款叫Roomba的家伙。

最早設計Roomba的時候,設計師非??鄲?。每個家庭的房間都不一樣,有人住別墅,有人住陋室,有的房間方方正正,有的房間極不規則。如果想把所有的戶型資料都預先輸入,幾乎是不可能的。換個思路之后,就豁然開朗了。Roomba的設計思路是讓機器人自己去學習。

當Roomba剛到你家里的時候,它會像喝醉酒一樣,到處碰壁。其實它是在學習。碰墻沒有關系,它會把這當作一次失敗的嘗試,把結果記錄下來。只要它把每一次失敗都記錄下來,不斷修正,就能越來越熟練,最后,它就像在你家里盡情撒歡的小狗,來來去去,自如得很。

一言以蔽之,這種設計思路就是“試錯法”。機器學習就是一個計算機算法在分析和預測中不斷自我改進的過程。

認知機器人的方法論無非是最基本的概率論,但它的技術進步在于,認知機器人已經開始理解更復雜的非結構化信息。也就是說,機器人不僅能夠像過去那樣理解數字,還能夠“看懂”圖像、“聽懂”人的講話,等等。

以機器翻譯為例。IBM在開發翻譯軟件的時候成立了一個團隊,最早,他們雇傭了很多語言學家,希望語言學家能夠教會機器不同的語法,然后讓機器根據語法學習各種語言。后來,他們發現這樣根本行不通。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把海量的語言資料都輸入電腦,讓電腦自己去“試錯”。

一開始,電腦的翻譯一定是不倫不類的,但慢慢地,如果你給電腦足夠多的正確和錯誤的示例,它就會慢慢弄明白,哪些說法是不地道的,哪些是更地道的。它的學習就越來越快。它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學會中文、俄語、班圖語、尼泊爾語:其實它不是在學外語,而是在處理統計數據。以后,我們很可能不用再學習外語了,人工智能會比我們做得更好。它能夠掌握各種語言,靠的就是大數據和“試錯法”。

說起人工智能,我們常常會有一種恐懼,認為我們的工作很快就會被機器替代。確實,越來越多的工作會被機器替代,但距離我所預言的那個機器人取代人類的時代還早得很。我們仍然處在人工智能的初級階段。

現在的人工智能大多局限在一個特定的領域。Roomba是負責掃地的。有的人工智能是為了翻譯語言、或是幫助醫生診斷疾病。它們各有分工。在其各自的領域,它們完全有可能替代很多常規性的人類的工作,但機器人會不會突然變得全知全能呢?你家的Roomba會不會有一天掃地掃膩味了,自己決定不想掃地,要設計汽車了?至少目前來看,這種可能性為零。

任務自動化和工作崗位自動化是兩件不同的事情。工作崗位自動化是指機器完全替代了人,任務自動化是不會搶走人類的工作的。

舉例來說,由于工業革命,紡織行業在19世紀就從手工業變成了現代化工業。紡織行業中98%的勞動被自動化了,那么,紡織行業的就業人數是否相應地減少了98%呢?

沒有。紡織行業的就業人數反而增加了。這是由于生產力大幅度提高之后,產品的價格會下降,對產品的需求就會增加。過去,許多人只有一套衣服,而且是媽媽手工縫制的。過去是“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F在,游子穿的都是買來的衣服,每個人的衣櫥里都塞得滿滿的。此外,對窗簾、地毯、沙發罩,各種各樣紡織品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于是,需求的增長抵消了機器對勞動力的替代。

同樣的故事今天仍然在發生。自動取款機是在20世紀90年代之后開始出現的。當初,人們認為有了自動取款機,就不再需要銀行柜員了,結果呢?

銀行柜員的人數卻增加了,而且比美國整個勞動力市場就業人數的增加速度更快。

條形碼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的。掃描條形碼,能讓收銀員的結賬時間減少18-19%,但收銀員的人數反而增加了。

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律師事務所越來越多地使用電子文檔檢索軟件,這本是律師助理要做的工作,但律師助理的人數反而快速增長。

我們都聽說過,技術可以創造出全新的崗位需求,比如數據科學工程師。但與此同時,技術也能改變很多傳統的常規工作。

銀行柜員不需要再收付現金,他們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幫顧客處理更復雜的事務。

律師助理不用再在檔案堆里找文件,他們可以幫助律師們更好地維護客戶關系。

會看CT片子的電腦沒有完全替代醫生的工作,醫生可以借助電腦,進一步提高診斷質量。

各種設計軟件也沒有替代設計師的工作,相反,會有更多的人更容易地進入這一行當。

所以,好消息是:未來的工廠里,會有一臺機器,一個人,一條狗。有的工作是人來做主,機器輔助;有的工作是機器做主,人來輔助。至于那條狗嘛,它安安靜靜地趴在那里,像一個哲人一樣若有所思。

(作者簡介:何帆,財新智庫研究部主管、首席經濟學家)

(來源:新華網思客)endprint

猜你喜歡
機器電腦機器人
機器狗
機器狗
神奇的獨眼機器
機器人來幫你
認識機器人
機器人來啦
電腦子變學霸
邏輯
The Apple of Temptation
LG與Philips分道揚鑣進軍電腦LCD市場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