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課程的建設與應用

2017-07-11 19:48龔文芳黃克軍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7年15期
關鍵詞:網頁設計網絡課程教學資源

龔文芳 黃克軍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網絡課程建設在高校課程建設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如何運用網絡課程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是高校教師關心的問題。文章總結了在《網頁設計》課程中通過建設網絡課程,構建微課學習體系,創建豐富的教學資源,以課堂面授和網絡教學平臺為依托,靈活地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所做的探索和實踐,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模式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網絡課程;網頁設計;微課;教學資源;建設

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也悄然發生著變化,網絡教學形式越來越流行,其重要作用日益顯現,并不斷推動優質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成為目前教學的重要發展趨勢。

1課程傳統教學分析

《網頁設計》是我校影視多媒體專業、視覺傳達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主要培養能綜合運用主流網頁制作工具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和藝術設計技巧,進行網站策劃、設計制作的專業人才。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有待解決:

①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夠。從最初的“學中做,做中學”傳統教學,到利用典型案例導入的啟發式教學,再到基于小組協作學習的項目教學,雖然綜合運用了基于案例、基于項目等多種教學方法,但課堂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授課模式仍然存在,課堂互動不夠、教學資源有限,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激發,綜合設計能力不強,不容易創作出高品質的作品。

②課堂、課外的教學體系不夠連貫。課前學生沒有預學,課堂教師以講授為主,組織討論交流有限,學生被動接收,課后缺少復習和鞏固提高素材,教師與學生缺乏及時、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無法給予針對性的分析和解決,知識的連貫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課堂教學的延伸有待加強。

③離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還有差距。教學模式難以體現個性化差異。不同層次、不同模塊方向的學生學習需求各有側重,統一的教學內容和一致的教學進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自主學習能力,如何才能讓學生有更多獨立思考、獨立實踐的學習機會,充分調動不同類型學生的創作欲望和創作潛能是需要解決的。

④學習小組之間的互動效果有待提高。網頁作品創作的新火花很多都需要在協作交流學習的過程中產生。小組協作確實能有效地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但在平時教學中以組內協作為主,學習小組之間共享互動還可以有進步空間。

由此可見,傳統教學模式在《網頁設計》課程的實際教學效果還可以進一步提高。課題組通過建設網絡課程,引入微課,在面對面課堂教學和在線學習有機組合的前提下,綜合運用傳統教學、自主探究學習、協作學習等模式開展教學,針對不同層次、不同模塊方向的學生,不斷豐富和優化教學資源(含案例、項目等),通過“課前預學完成微練習-課堂典型任務知識內化-課后拓展任務”的方式,實現知識的連續性傳遞,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種主體體驗、開放實踐性的學習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進行知識的融合和再創造,從而提高《網頁設計》課程的教學效果。

筆者2015年下半年啟動《網頁設計》網絡課程建設,進行了兩個學期的建設和應用,建設了較為豐富的教學資源,在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效果提升等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

2網絡課程建設與應用

我們分別在2014級影視多媒體專業、2014級視覺傳達專業學生中開通了網絡課程。隨著不斷地探索和實踐,抓住網絡課程是傳統課堂教學的延展和補充這一特點,課題組建設完善網絡課程,合理運用網絡教學平臺,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線上線下配合教學,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教學效果得到了提高。

2.1建設豐富的教學資源庫

針對課程和學生的學習特點,我們建設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庫。將整個課程內容分成30個教學任務,圍繞HTML語句、網頁排版布局、頁面內容編輯、Flash在網頁美化中的運用、網頁特效、網站綜合設計等6個模塊進行分解,制定出10個的目標單元,根據每個單元的知識點、重難點重新進行梳理總結,明確學習目標,突出教學任務,整合教學資源,提供微課(包括微視頻、相關文字資料、制作素材等)、教案、教學課件、制作素材、案例集等。這些立體化教學資源不斷完善更新,適合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深度學習,預學、復習、鞏固、拓展等。

2.2以微課為切入點開展教學

微課雖然短小精悍,但教學目標是明確的,教學設計非常重要。課題組對課程知識體系和學生學情進行了分析,注重知識的實用性和結構的系統性,合理點撥容易出現的困惑點及障礙點,制作的微課時長控制在10分鐘左右,包括導人、知識技能講解、案例分析、任務布置、總結等?;A知識部分以探究問題為主,演示案例效果,發散點撥思路,給予必要的提示等幫助性信息;綜合部分以協作項目作為依托,創設必要的協作探究情境,以小組作業的形式提交。預學、鞏固離不開微課,課堂教學活動更是圍繞微課展開,微課儼然已成為混合式教學的重要載體。

2.3提供個性化梯度作業清單及有效反饋

針對班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特點,設計合理有梯度的學習任務單,這些任務有的是課前的微練習,有的是課后的拓展任務,是每個學生都要完成的。學生可以根據任務單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完成學習任務,在網絡教學平臺上提交。教師對平臺提交的每份作業都一一進行了批改,并針對作品的特點給予個性化的點評,肯定優點、指出不足的同時給出具體可行修改建議,學生每次查看自己成績時,都能產生一種和老師面對面交流的喜悅之感。針對少數程度相對較差的學生,反饋時特別注意總結他的優點和作業進步情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2.4增強課內外互動的靈活性

網絡的便捷極大地拉近了師生關系。課堂上畢竟時間有限,師生間的互動相對來說偏少,教師很難顧及到每一位學生。網絡課程的出現則改變了這種現象,利用網絡課程,學生可以在網絡平臺上跟教師互動,包括給教師留言、就一些主題進行討論。通過這樣的交流方式,不僅增加了師生活動的頻率,也能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2.5采用多元化考試評價方式

《網頁設計》課程采用多元化成績考核方式進行評定,強化以能力為主的過程考核,將期末大作業考核和平時的能力提高結合起來,成績評定時綜合考慮個人匯報、成果展示、小組討論、網絡或課堂中交流的活躍度等,體現過程學習的重要性。

3應用成效及反思

3.1應用成效

在《網頁設計》網絡課程的建設和應用過程中,不僅注重提供知識和資源,更重要的是想辦法提升學生不斷獲取和更新知識的能力及不斷整合資源的能力。因此課題組在微課的設計和教學資源的整合上充分體現出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將教師的引導貫穿到每個環節,以保證不同程度的學生線上學習的效果。在網絡課程的建設過程中,課題組教師在課外花了大量的時間制作微課、整合歸納資源、批改點評作業,從每個學期課程結束問卷調查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對課程興趣度較高,超過88%的學生認為這種學習形式比較靈活,對教師在平臺上和他們溝通更是持肯定和喜悅的態度。

3.2反思

在兩個學期的《網頁設計》網絡課程建設和應用過程中,我們取得了預期成效,獲得了很多正面的經驗和激勵,同時也發現了一些不足,課題組進行分析反思后總結如下:

①網絡平臺學習的有效監管有待提高

網絡教學平臺確實可以統計出學生完成任務點的情況,包括觀看視頻的時長、次數,課外資料學習的時長等,但是這些學習過程畢竟是在線下完成的,對于一些學習自律性不夠的學生來說,完成的質量如何有時很難監管,這是一個需要思考改進的問題。

②課堂教學的把控還有提升空間

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過程中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的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為了保證混合式教學的有效實施,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有效的組織教學活動,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對象、難易程度,根據實際情況要更加靈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使課堂教學在有序中有效進行。

猜你喜歡
網頁設計網絡課程教學資源
談計算機網頁設計中的布局
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元素在網頁設計中的運用探討
初中語文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探索
初探教學資源開發的系統思維
臨床實驗教學中教學資源的整合優化與應用
土木工程科研資源轉化為實踐教學資源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