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研究
——以馬王堆一號漢墓棺槨漆器技法為例

2017-07-12 13:58陳洪亮西南大學美術學院400715
大眾文藝 2017年3期
關鍵詞:馬王堆漢墓底色

陳洪亮 (西南大學美術學院 400715)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研究
——以馬王堆一號漢墓棺槨漆器技法為例

陳洪亮 (西南大學美術學院 400715)

傳統漆器工藝,如果用現代的標準來看效率不高,其商業價值也有待重估,怎樣保護傳統漆器工藝刻不容緩。通過對傳統漆器工藝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這樣才有可能推動傳統漆器文化的全面發展。本文通過對漆器家具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過程,以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的棺槨漆器技法為對象,研究傳統漆器工藝的分類及技法,探討傳統漆器工藝在現代家具中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實際應用。

傳統漆器工藝 馬王堆一號漢墓棺槨漆器技法 文化創意產品開發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漆樹,并運用漆樹的汁液進行髹涂器物的國家,從河姆渡遺址考古發現的朱漆木胎碗至今已有七千多年歷程。幾千年來,充滿魅力并獨具中國氣派的漆器作品,是我國藝術史中輝煌的一頁,同時也是世界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1《韓非子·十過篇》中有虞舜做食器的文獻記載:“流漆墨其上。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畫其內?!?記錄了早在距今四五千年的虞舜夏禹時代,食器和祭器已經髹涂一色或朱黑兩色漆。

今天時代在變,形式在變,市場在變,人們的觀念在變,中國傳統的漆器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漆器的鼎盛時期一去不復返。中國傳統漆器工藝被邊緣化,漆器與現代生活漸行漸遠。因此,本文通過對漆器家具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實作過程,探討傳統漆器工藝在現代家具中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實際應用。

一、馬王堆一號漢墓棺槨漆器技法

本文以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的棺槨漆器技法為對象,研究傳統漆器的分類及技法。馬王堆西漢漆棺,一九七二年湖南省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棺木為 四層套棺,用梓屬木材制作,內壁均髹朱漆,外表則各不相同。其中有兩層有漆畫,第二層為黑地彩繪棺,在黑漆地上繪有仙人鳥獸及飛騰出沒于云氣間的云紋,構成神秘而生動的畫面;第三層為朱地彩繪棺,色彩更加絢麗。3下面介紹一下漢墓棺槨漆器的主要技法。

1.棺槨漆器的瀝粉技法

在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套盒四層棺木是精品中的極品,四層中有兩層是彩繪棺。運用的瀝粉技法多樣,表現效果神彩飛揚,主要運用了線行流動的瀝粉,云氣紋流動順暢。其中還有瀝粉平刮的技法,豹子運用了多層瀝粉,先運用有齒的工具刮制有肌理的豹皮,再用較粗的瀝粉工具點豹皮的花紋。而鳥羽是用瀝粉刻制技法刻出。馬王堆一號漢墓的瀝粉技法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傳統漆器工藝資料。

2.棺槨漆器的瀝粉貼金技法

瀝粉貼金的工具主要有漆(連合劑),金箔、有齒刮刀。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棺槨漆畫的繪制方法與后期建筑彩畫的作法十分相似,在表面平整的木器上,先運用有齒的工具刮制有肌理的鹿皮,待瀝粉干后再貼金。

3.棺槨漆器的瀝粉敷彩技法

漆器之美,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多彩。彩繪是漆器最基本的裝飾手法,線描是漢代最常見的彩繪手法。漆器彩繪不能采用模印的方法,漢代漆工用粉管創造了曲之美,粗細節奏都能游刃有余。待瀝粉干后再平涂設色,描繪出畫面需要的色彩。

二、傳統漆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

傳統漆器起源于從河姆渡新石器時代的朱漆木碗,到楚漢漆文化的繁榮,直至明清達到頂峰,中國漆藝綿延傳承,走過了七千年漫長又輝煌的歷程。通過對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的棺槨漆器技法的學習和研究,探討傳統漆器工藝在現代家具中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實際應用。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裝飾素材取自貝葉棕、菩提花、無憂花等熱帶植物,這也是和傳統漆器幾何、動物等裝飾紋樣相區分的一大特點。

1.燈具繪制

選擇簡約燈具作為底胎,首先準備要用的工具和材料,除了毛筆以外,還有鈦白粉、珍珠粉、漆、礦物顏料。運用收集的素材開始繪制草圖,二盞燈具分別描繪了西番蓮花和菩提花,通過鈦白粉調漆對西番蓮花和菩提花進行平涂制底。燈具上的葉子有半片又平涂石綠。燈具上的花朵用雄黃渲染??傊?,二盞燈上的兩種花色彩艷麗,富有裝飾性。其中花心的地方運用了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的棺槨漆畫瀝粉敷彩技法,《髹飾錄》的“陽識”和“堆起”兩章,說的就是這類方法。4 用珍珠粉加漆開始做花蕊的瀝粉效果,每瀝一次要完全等干后才可瀝第二次,其中菩提花的花蕊瀝了三次,西番蓮的花蕊最中間的瀝了五次,出現了各自不同的凹凸效果。在凸出的花苞、花蕊上最后敷上需要的色彩。

2.家具繪制

步驟一:刮灰。用立德粉加漆調好灰,用調好的灰補家具的縫隙部分,等干后先用較粗的磨砂紙進行打磨,然后用中間型號的磨砂紙打磨,最后用細致的磨砂紙輕輕打磨,把粗糙的顆粒打磨掉使家具表面平整光滑。

步驟二:顏料制作。在作品制作過程中,所用到的顏料主要是以購買的礦物顏料為主,有小部分的黑色顏料為自制天然植物顏料,底漆和凳子上的花蕊都用到了這種天然植物顏料。黑色的顏料需要燈芯草這一植物作為原材料,用中藥店購買的燈心草放入燒熱的鐵鍋中,用竹筷小心翻動,至燈芯草從枯黃色變為黑色為止,取出后用乳缽磨成粉末待用。

步驟三:打底。底色共做三十遍,都為復合色。第一至十遍為底色,用礦物顏料和水漆調和,刷好第一層底色,每刷好一遍底色后,都要放在適宜的溫度房間中陰干后才可以進行下一遍,等刷完十遍完成第一層底色;接著調第二層底色,調出來的底色跟最后呈現相近色,刷第十一至二十遍底色;等干后再調最終底色,刷第二十一至三十遍底色,等干后整個刷漆。

步驟四:繪制。運用收集的素材開始繪制草圖,箱子上描繪了貝葉棕和無憂花,通過鈦白粉調漆對貝葉棕和無憂花進行平涂制底,箱子上的貝葉棕平涂石綠,無憂花用雄黃渲染,繪制完成待干再整個刷漆。在凳子的繪制中主要學習運用了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的棺槨漆畫瀝貼金技法。瀝粉貼金技法中的“金”指金屬之意,瀝粉貼金是指在瀝粉的基礎上貼金屬箔。在凳腿花紋瀝粉完成待干后,刷漆將銅箔貼上,待干后,用毛筆將未貼牢的箔掃掉,有需要補箔的地方,以相同方法刷漆、貼箔,直至補好為止。

在今日,漆器的發展不僅應該傳承也應該創新,設計開發出合適的文創產品,涉足文化創意產業,才可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本文通過對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的棺槨漆器技法的學習和研究,予以創新設計,加入現代元素,延伸設計漆器產品開發,展現了古今融合的迷人風采,探討了傳統漆器工藝在現代家具中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實際應用。

注釋:

1.喬十光.漆藝[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0:7.

2.翁紀軍.漆藝-千文萬華[M].上海:上??萍冀逃霭嫔?,2006:16.

3.劉芳芳.戰國秦漢妝奩研究[J].南京大學.博士論文,2011.10:107-113.

4.王世襄.髹飾錄解說[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45.

[1]喬十光.漆藝[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0.

[2]翁紀軍.漆藝-千文萬華[M].上海:上??萍冀逃霭嫔?,2006.

[3]王世襄.髹飾錄解說[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4]劉芳芳.戰國秦漢妝奩研究[J].南京大學.博士論文,2011.10.

猜你喜歡
馬王堆漢墓底色
改建后的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
大云山漢墓發掘記
把中華文明的底色鋪陳好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1940年4月郭沫若在重慶嘉陵江北岸發掘漢墓
“馬王堆”走進上海龍美術館
馬王堆漢墓簡帛首度全面公布
底色
健身氣功·馬王堆導引術教學口令
《馬王堆漢墓帛書[叁]》釋文補正四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