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創新
——以桂林市大型群眾文化活動“漓江之聲”為例

2017-07-12 13:58鄧力洪廣西桂林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非遺科541001
大眾文藝 2017年3期
關鍵詞:桂林市預賽漓江

鄧力洪 (廣西桂林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非遺科 541001)

大型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創新
——以桂林市大型群眾文化活動“漓江之聲”為例

鄧力洪 (廣西桂林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非遺科 541001)

“漓江之聲”是桂林市每年舉辦的大型群眾性文藝演出活動,自1980年開始舉辦至2016年已連續舉辦了37屆,37年來,“漓江之聲”已成為桂林市群眾文化的龍頭,成為展示桂林群眾文化建設成果的一面旗幟,成為桂林市精神文明建設的拳頭產品,成為全區乃至全國聞名的群眾文化品牌?!袄旖暋迸e辦37年來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試以“漓江之聲”為例進行分析與總結,為探索大型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創新提供一定的借鑒。

大型;群眾文化活動;組織;創新;“漓江之聲”

一、“漓江之聲”的發展歷程

“漓江之聲”的發展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為1980年至1984年的前5屆,這幾年的“漓江之聲”僅僅是群眾性的歌詠活動;第二階段是1985年至1992年,這個階段是一個普及的階段;第三階段是1993年至1999年,這個階段的提高階段;第四階段是2000年以后至今,這個階段是創新發展階段,從“漓江之聲”的發展歷程看,“漓江之聲”的產生與發展和壯大是順應時代要求,是與時俱進的。

二、“漓江之聲”的基本特征

1.導向性。從政治思想和業務水準的角度看,“漓江之聲”具有導向性?!袄旖暋庇晒鹆质腥罕娢幕ぷ魑瘑T會提出方案,由市委辦、政府辦聯合下文,桂林市群眾文化工作委員會下設活動辦公室并負責組織實施,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導向性。

2.參與性。從活動的參與主體和運作上看,“漓江之聲”具有參與性。群眾是群眾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活動的參與者和欣賞者,“山歌擂臺賽”的歌手全部來自農村,社區文藝匯演的演員就是身邊的街坊鄰居。在1999年以前的“漓江之聲”以系統為演出片,1999年后以十二縣五城區為演出片,無論是以系統還是以縣區為片他們均開展系統匯演或區、縣匯演,參加的單位多,范圍廣,充分體現了廣泛的參與性。

3.群眾性。從活動性質和活動方式的角度看,“漓江之聲”具有群眾性?!袄旖暋钡姆諏ο笫敲嫦蛉w群眾,目的是努力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符合群眾的意愿,不斷地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

4.廣泛性。從“漓江之聲”的活動種類和社會化程度及群眾參與面的角度看,“漓江之聲”具有廣泛性和社會性。參加人員有學生、老師、有工人、農民,有干部有軍人;從參加部門上的廣泛性來看,既有廠礦企業又有政府部門,既有部隊也有工、青、婦、工商聯等社會團體組織。

三、“漓江之聲”的內涵

“漓江之聲”舉辦37年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它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是因為“漓江之聲”有著深刻、豐富的內涵,主要表現在:

1.主題突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為群眾文藝活動搭建良好平臺。每屆“漓江之聲”從歌唱“五講四美”到歌唱桂林火熱的經濟建設,從歌唱改革開放到歌唱社會主義新農村,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在內容上,每屆“漓江之聲”基本上都有創作節目比賽、山歌擂臺賽、社區文藝匯演等比較固定的活動內容。

2.認識到位,組織嚴謹,形成一套良好的運作方式?!袄旖暋苯M織工作嚴謹、細致,市群眾藝術館、縣區文化館對參加各類比賽的節目進行業務指導。領導干部身先士卒,帶頭參加排練,如在1997年擔任高新區區長兼副市長現在為國家旅游局局長的李金早不僅自己創作歌詞還帶頭上臺演唱。

3.參與面廣,參與率高,先進文化和優秀文藝得到普及。由于“漓江之聲”內容豐富,適合不同人群各種文藝特長的文藝骨干參加,群眾廣泛參與。37年來,“漓江之聲”參加演出單位9000多個,演出1000余臺,演出節目近萬個,其中創作節目4000多個,演員10余萬人次,觀眾100萬人次?!袄旖暋弊鳛楣鹆质腥罕娢幕凝堫^當之無愧。

4.鼓勵創作,突出精品,實現了在普及基礎上的提高?!袄旖暋辈粩嗲缶?、求新,在節目形式上不斷深入挖掘,力求體裁多樣、形式新穎。在每年的“漓江之聲”都要對參賽節目進行審查,保證節目質量。

此外,“漓江之聲”還堅持在普及基礎上的提高,在“漓江之聲”的37年中優秀的文藝作品不斷涌現,舞蹈《石靈神韻》《喜梳妝》《應試》《自豪吧,桂林人》《婆熄之間》等節目參加各類比賽獲獎,在群眾文化生活中產生了廣泛影響。

5.影響廣泛,效果顯著,推進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設?!袄旖暋苯涍^多年的積累,為群眾文化在組織領導、隊伍建設和群眾文藝創作上奠定了基礎,提升了全市文化藝術水平和檔次,推動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并以品牌化特征和形象,在群眾文化中散發出了奪目的光彩。

四、“漓江之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漓江之聲”堅持舉辦了37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經驗,同時“漓江之聲”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漓江之聲”呈滑坡趨勢:表現在第一,創作節目質量下降,部分縣區流于形式,忙于應付,隨便抓個作品前來參加,不追求質量;第二,活動規模下降,以前各預賽片都舉行預賽,而現在大部分預賽片不搞預賽,有些縣只準備一個節目供審查;第三,真正來自基層群眾自編、自演的節目變少,現在,部分縣為了完成任務或為了節省經費,沒有發動本縣區的力量進行創作和組織預賽,而是由文化館或文工團同志參加比賽,失去了群眾文化的意義。

2.“漓江之聲”缺乏經費保障機制:“漓江之聲”是一個系列活動,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在市級財政上,雖然每年已把“漓江之聲”的經費納入了預算,但所撥經費不足,這些經費僅能維持活動的基本開支。而在各縣區,大部分縣區還未把“漓江之聲”經費納入預算,沒有把群眾文化事業納入議事日程,在思想上對群眾文化的認識還不到位。

五、“漓江之聲”今后的發展對策

1.建立“漓江之聲”經費保障機制。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性,既然“漓江之聲”年年要搞,況且市級財政早已把“漓江之聲”經費納入預算,因此,各縣區也應當把參加“漓江之聲”的經費列入當地的財政預算,建立起穩固的經費保障機制,確保有足夠的經費參加“漓江之聲”。

2.以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推動“漓江之聲”的創新。針對“漓江之聲”存在的觀眾少、節目質量不平衡、活動經費不足等問題,我們要在社會化運作、活動形式、活動內容、評獎機制等方面進一步創新和完善。如可以將“漓江之聲”決賽放到縣里舉行,既貼近群眾又解決觀眾難組織的問題。每年組織開展一次各藝術門類的創作筆會,這樣既培養了創作隊伍,又保證了“漓江之聲”創作節目質量,提高“漓江之聲”的藝術水平。利用“漓江之聲”的品牌優勢和平臺,大力向社會推介,以冠名、贊助等各種方式吸引社會力量支持活動,解決經費不足問題。

經過37年的實踐證明,“漓江之聲”通過不斷完善、創新,就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能打造成在全國響當當的群眾文化品牌。

鄧力洪,男,1973年1月生,籍貫廣西荔浦縣,在職研究生學歷,副研究館員職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公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猜你喜歡
桂林市預賽漓江
六點一百分
杧果布丁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桂林中學
一道四川省預賽題的探究
百年輝煌擘畫未來——2021桂林市主題美術作品展作品選登
漓江情畫
桂林山水里:那千年不滅的漓江漁火
還我們美麗的漓江
漓江夕色
數讀歐預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