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欠發達縣區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2017-07-12 13:58劉淑娟隆化縣文化館067000
大眾文藝 2017年3期
關鍵詞:縣區欠發達活動

劉淑娟 (隆化縣文化館 067000)

欠發達縣區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劉淑娟 (隆化縣文化館 067000)

欠發達縣區,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重中之重,著力打好設施投入、特色活動、文化傳承、產業融合“四張牌”,不斷提升文化發展水平,以文化提內力、激活力,助推縣域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欠發達縣區;文化建設;思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特別是欠發達縣區,必須將文化建設作為重中之重,著力做好文化惠民、文化產業、文化傳承等工作,切實讓文化成為新常態下縣域“轉型升級、綠色崛起”的強大動力。隆化緊密結合發展實際,全面打好“四張牌”,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助推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一是打好“設施投入牌”,這是提升文化建設水平的“首要條件”。文化設施是文化事業的實體和承載性因素,其投入的多少、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縣域整體環境和外部形象。隆化雖然是貧困縣,財力有限,但每一年都加大對文化設施的投入,確保宣傳有陣地、活動有場地。具體工作中,堅持把錢花在刀刃上,不盲目跟風、不流于形式,以大型文化工程為重點,綜合實策,不斷提高縣級文化設施承載能力,奧體中心、縣城北出口“康熙北巡”、東山公園、苔山公園、英雄廣場、興洲廣場、興安公園、伊興湖公園等一大批綜合性文化體育活動場所建成使用。以鄉鎮辦文化站為抓手,多措并舉,不斷完善鄉級文化陣地設施,一大批高質量、高標準的鄉級文化廣場、文化站建成投用。以書屋、文化站為載體,精準發力,加快村級文化設施建設,尤其是圍繞“十個一”目標,貧困地區綜合文化服務示范建設工程扎實推進,現已覆蓋17個行政村。

二是打好“特色活動牌”,這是提升文化建設水平的“關鍵環節”。文化活動只有別具風格,才能增強吸引力、提升參與度,這也是推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有力手段。特別是對欠發達縣區而言,必須兩條腿走路,在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同時,努力把文化產業搞好搞活,以此育社會新風、聚攻堅合力。隆化依托特有的民俗文化、傳統的群體文化、新興的康養文化,通過規范、鼓勵、引導,調動起廣大群眾開展文體活動積極性。努力把文化活動與移風易俗相結合,以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動引領社會風尚,相繼開展了“彩色周末”“文藝匯演”“善行隆化”等特色活動,尤其在體育活動上,舉辦了“四方駕校杯”五人制足球、“慶七一”中老年人門球、“陽光新城杯”職工羽毛球等群眾性賽事二十余項。依托現有文化陣地,形成了以大型文化活動為龍頭、節慶活動為基礎、鎮村活動為主體的群眾文化活動格局。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專程到我縣慰問演出。深入開展文化下鄉活動,專門配置了流動服務車和流動舞臺車,定期到農村、社區進行文藝演出,全年共組織文化下鄉50余次,電影下鄉4400多場。同時,抓隊伍、抓培訓、抓激勵,采取外聘講師、菜單式培訓、蹲點輔導等多種形式,建設一支來源于群眾、扎根于群眾、服務于群眾的優秀文化隊伍。

三是打好“文化傳承牌”,這是提升文化建設水平的“重大舉措”。沒有保護,就沒有傳承;沒有傳承,就沒有發展。中華文明之所以源遠流長、經久不衰,就是因為沒有拋棄傳統,沒有割斷精神命脈,其“根”其“魂”一直綿延至今。隆化歷史悠久,文物遺跡眾多,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開發和利用,對全縣科學發展、跨越提升具有重大意義。牢固樹立文化“無窮大”“物質礦越挖越少,文化礦越挖越厚”的理念,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方針,先后對隆化土城子城址、《于木蘭作》詩碑等594處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巡查,并做好記錄保存影像資料。構建了地域文化傳承網絡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體系,落實了文化保護機制。用好用實三支文化隊伍,文化大師發展非遺文化產業,文化館、文化中心工作人員做好管理培訓工作,基層文化志愿者成為開展鄉鎮文化活動主導力量,打造出以“二貴摔跤”“一百家子撥御面”為代表的一批國家級品牌,先后被命名為“中國鄉土詩歌之鄉”“中國書法之鄉”;積極謀劃拍攝了以茅荊壩、七家溫泉為主題的電影《水煮金蟾》,先后入展十七屆上海國際等多個電影節;編排了以該縣全國勞動模范鄭淑芳為原型的河北梆子現代大戲《臥云嶺》,作為河北省唯一代表劇目,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參加中宣部、文化部舉辦的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新編河北梆子小戲《好山好水》榮獲文化部頒發的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政府獎、群星獎入圍獎。實踐證明,只有創新方式方法,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傳承,才能變文化產業優勢為經濟發展勝勢。

四是打好“產業融合牌”,這是提升文化建設水平的“根本所在”。走融合發展之路,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大方向。隆化秉承旅游、文化、生態一體化發展的思路,把獨特的文化轉變為文化旅游資源,充分挖掘、開發、利用,實現文化借旅游增強活力、旅游靠文化提升魅力。著眼“全縣59.3%的森林覆蓋率,境內行宮7處、重要歷史文化遺存600多處,特別是作為戰斗英雄董存瑞英勇獻身的老區,紅色文化氛圍濃厚”這些資源文化優勢,精心打造了“紅色旅游基地、森林溫泉之都、歷史文化名城”三張旅游品牌,并以熱河皇家溫泉美麗鄉村精品片區為重點,不斷強化帶動效應,著力構建“一心、兩軸、三區”文化休閑旅游空間布局?!耙恍摹本褪锹』傆慰徒哟蘸陀慰图⒅行?,“兩軸”就是皇家御路行宮及滿蒙風情旅游文化軸線和縣域精品旅游軸線,“三區”就是熱河皇家溫泉旅游區、縣城紅色文化和歷史文化旅游區以及郭家屯森林溫泉旅游區。成功舉辦了冰雪嘉年華、醉美紅葉節,全年接待游客145萬人次,實現財政收入11億元。

猜你喜歡
縣區欠發達活動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財政部安排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新形勢下縣區人大研究室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縣區節能改灶發展現狀與推廣探析
縣區人大法制委員會工作職責探討
淺析欠發達地區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
欠發達地區新型工業化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以四川革命老區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