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張棗詩歌中詞語的曖昧性
——以《悠悠》為文本

2017-07-12 13:58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100081
大眾文藝 2017年3期
關鍵詞:江河歐陽虛構

于 川 (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100081)

試論張棗詩歌中詞語的曖昧性
——以《悠悠》為文本

于 川 (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100081)

2001年歐陽江河在《讀書》的第五期上發表了一篇名為《站在虛構這一邊》的文章,文中歐陽江河憑借其詩人的情思與詩人的邏輯嘗試性地解讀了張棗的《悠悠》。挑中《悠悠》這首詩,歐陽江河可謂獨具慧眼,因為在此之前對張棗詩歌的研究中這首詩是鮮有人問津,一直未能進入詩評家的視野中。歐陽江河首次發現了這顆深埋在海底的珍珠,并對它的解讀是精妙的、富于創意的。同處一世的時代環境,共同的詩人身份,相近的詩歌藝術主張,使得歐陽江河和張棗必然存在一定的可理解性和可溝通性,當他以一個詩人的眼光探尋、打量著另外一個詩人的作品,無疑他的解讀是貼近張棗的,富于啟發性的。

在歐陽江河看來,與其說《悠悠》是張棗的一首詩作,不如說《悠悠》是張棗的詩歌理論方案的預演。在這個方案中,張棗“為讀者提供的詩學角度,簡單地說,就是堅持文學性對于技術帶來的標準化狀況的優先地位,同時又堅持物質性對于詞的虛構性質的滲透?!闭Z言作為詩歌預設的“籠子”,詩人們總是在尋找逃離籠子的途徑,張棗探尋的結果就是通過詞語的虛構性與曖昧性來展現一種豐富的內在詩意。就像是歐陽江河所說的:張棗“他只是審慎地‘在虛構這邊’‘用思想而用物來說話’”。用詞語的曖昧性(即將詞語的現實意義和虛構意義結合起來)從而表達一種難以名狀、模棱兩可的詩意。

雖然歐陽江河說,《悠悠》“詩的真意,恐無以深問”。但是在筆者看來,這首詩無論是明亮的色彩、期許的意味還是純凈的語言,好像都在傳達出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詩作中處處體現著一種新質的出現:“清輝給四壁換上宇宙的新玻璃”,“正在孕育新生命的女教師”,“織布機上正在編織的錦繡”,還是“四周的新格局”,“大家正在傾聽的一個好的故事”(“好的故事”既可以說耳機中傳來的好文本,也可以解讀為對未來的展望)?!队朴啤分袕垪椷\用慣熟的象征手法巧妙地表達著他對于未來和現實的判斷,并昭示了青年們對單純的熱情呼喚,這個主題就像一條完整的鏈條貫穿在全詩中。張棗的詩是唯美的,沒有瘋狂,也沒有歇斯底里,靜態的美與思索使張棗的詩就像緩緩流淌的小溪,流進了讀者的心底。

柏華說“張棗一直是醉心于細膩的閃電般的溫柔和沉溺于現代化意象的”,因此在藝術表現手法上,除了不可缺少的幻想連綴之外,張棗也擅長以“靜”傳“動”或“動”“靜”結合營造出寫意的意境?!巴该鞯撵o”與“不透明的動”相交織充滿了妙悟,展示了詩人非凡的領悟力。不論是大伙兒聽磁帶時表情的“團結如玉”,還是磁帶傳出的聲音的“吉光片羽”,夕陽被“撥弄”,故事“喃喃地”講述,這一切都充滿著緩緩的靜態流動特點,就像詩題所傳達的“悠悠”的感覺,靜中有動;同時詩人也選用一些動態的詞語,如“磁帶地呼嘯快進”,“忙碌的織布機”,“裸著器官卻全而不察工作的人們”,現實的靜態與想像的動態形成鮮明的對照,相互拉伸,使得整首詩歌充滿了張力,以此張棗通過語言的曖昧性將物理學上的永恒定律“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才是絕對”進行了完美的闡釋。

“悠悠”既是空間動態上的緩慢移動,也是時間上意味上的無限拉伸?!坝朴啤笨梢哉f是時間詞匯中最慢、最遙遠、最不可測度的一個詞,它無始無終,因為它所指涉的不是機械時間,而是文本時間。詩中的文本時間就包括有“秋天,懷孕,晚報,夕照”,一個個時間名詞的串聯,使得文本的在空間和時間上都得到了無限的延展,甚至達到了永恒的境界。一種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天地之悠悠”,的氛圍,詩歌在氣質上也增強了綿長的感覺。

詩歌藝術是一種通感的藝術,既是身體的也是語言的。確切地說,“詩歌應該是人心靈或精神的證詞,體現為人性對于神性的一種接近?!睔W陽江河就說過,三個主要部分組成其詩歌創作的主要源泉:一是對生活的細致敏感的觀察;其次是他的冥想;而第三部分,占據三足格局之一是音樂。聽音樂,在音樂中尋找靈感的創作經驗大概也適用于張棗。作為古典樂的發燒友,張棗也非常注重詩歌詞語的“聲音特質”。讀《悠悠》時,最大的感受并非來自視覺,而是來自聽覺聲音的共振,仿佛總有聲音縈繞耳旁。詩人把虛擬的文本空間選擇在一間語音教室里,是非常巧妙的。教室里是機械聲音(聽力設備)與非機械聲音(女老師和同學的人聲)混合,在這個充滿聲音的場域中,“聽”成為一切動作的關鍵詞。聽覺在此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我們聽到的是“秋天哐地一聲來臨”,在此選用“哐”這個擬聲詞,它首先給我們一種警覺意識,提供了一種聽覺上的沖擊,而且隨之而來的是視覺上的畫面感,秋天的記憶瞬時被喚醒了,現實的季節變化與記憶中時序感受相伴而至;隨之而起的是“晚報”的叫賣聲,“晚報”的詞語,乍看這個口語化的詞語,只是一個簡單的物質名詞,但是假設你讀下這個詞,你是否會聯想起什么嗎?是的,在四川的方言中“晚報”好像讀起來和英文詞組中“one boy”的發音是相同的,一位正在懷孕的女教師聽到“晚報”的叫賣聲,出現one boy(男孩)的幻聽,好像這樣的解釋也是合情合理的。此后,詩人又在詩中用了機械性的聲音詞匯:耳機,磁帶,織布機,這些充滿質感的異質混音籠罩了全詩的氛圍。在此,詩人用通感的修辭手段將我們的視覺、聽覺、感覺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耳機中聲音的吉光片羽”“嘴里的織布機”,錯位的視聽組合帶來了奇異的藝術感受,也增加了詩歌的可讀性和可歌性,大大渲染了詩歌的藝術魅力。

80年代崛起的后朦朧詩歌代表詩人之一的張棗,他的寫作意識是清醒的,寫作姿態是獨立的,遠離了時代的浮躁和喧囂,在寂寞中堅守自己,保持超功利的美學姿態和立場。在當代中國,將詩與政治和時勢割斷,使語言得以回縮是80年代后詩人的集體呼喚,而站在中西文化交融點上的張棗,他的努力必然有其個人化的一面,個性化的文學理想,著重對曖昧性詞語的挖掘,即將詞語多義性的特點發揮極致成為其傳達詩意的重要特點。在此詩人個人的經驗、語感都轉化為一種心靈的存在、心靈的感悟,一份精神氣質的堅守。

[1]顧彬.《綜合的心智——張棗詩集〈春秋來信〉譯后記》,《詩歌月刊》2010年07期

[2]顏煉軍.《“甜”——與詩人張棗一席談》,《名作欣賞》2010年10期.

[3]柏樺.《張棗》,《今天》總89期

[4]歐陽江河.《站在虛構這一邊》,《讀書》,2001年05期

[5]奚密.《現代漢詩:1917年以來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2008年版

于川,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2014級博士 北京,100081

猜你喜歡
江河歐陽虛構
江河里的水鳥
虛構
我家的健忘老媽
京東商城圖書銷售排行榜
虛構的鑰匙
江河 萬古流
依依送別歐陽鶴先生
筋斗云
草根公民的江河十年行
歐陽麗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