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民族村寨文化復興與旅游開發
——以貴州銅仁市九龍洞為例

2017-07-12 13:58蘭秋林銅仁學院經濟管理學院554300
大眾文藝 2017年3期
關鍵詞:民族特色九龍村寨

蘭秋林 (銅仁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 554300)

萬坤利 (銅仁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554300)

論民族村寨文化復興與旅游開發
——以貴州銅仁市九龍洞為例

蘭秋林 (銅仁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 554300)

萬坤利 (銅仁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554300)

民族村寨文化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針對當前民族村寨受到強烈沖擊、民族文化流失嚴重的發展現狀,以銅仁地區九龍洞為案例做出探討,旨在現有條件下,為復興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重建民族村寨提出應對措施,以期保存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實現民族的可持續發展。

民族村寨;復興;九龍洞;民族文化;旅游開發

民族村寨特指少數民族居住和生活的村落。民族村寨承載了豐富的民族文化,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由于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大多貧窮落后,地方政府在保護民族文化的同時,也肩負著發展經濟的重要責任。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下,民族村寨旅游應運而生。民族村寨憑借自身民族特色的優勢,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媒介,全國迎來民族村寨旅游熱潮。在民族村寨產業化的進程中,如何在旅游開發中保護民族村寨傳統文化成為當下的熱門話題,引發了民族學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專家學者紛紛立足于實踐提出自己的理論見解,為傳承民族文化獻智獻策。目前,關于民族村寨保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針對旅游開發對民族村寨傳統文化造成沖擊之前提出防御措施的研究(事前預防研究);二是針對已開發民族村寨的文化流失擬采取對策的研究(事中控制研究)。對于已經遺失民族特色的民族村寨如何在旅游開發中“重建”的問題尚屬盲區,少有研究。本文將針對民族村寨文化復興與旅游開發的問題做出探討(事后挽救研究)。

一、民族村寨發展現狀分析

據《人民日報》官方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具有較高保護價值的民族村落已不足5000個。面對民族村寨的急劇減少,保護民族村寨已成為當代社會的一項歷史任務。為了傳承和弘揚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護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國家民委與財政部于2009年開始實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項目,并于2012年頒布了《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規劃綱要》。依托少數民族村寨保護政策的推進,民族村寨文化的延續迎來了新的契機。

貴州是我國少數民族聚居的省份之一,全省共有民族56個,民族村寨的占有量在全國居于前列。在眾多少數民族中,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瑤族、壯族、畬族、毛南族、滿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7個民族為世居民族,擁有濃厚的民族特色文化。貴州已卓有成效地將帶有民族特色的村寨旅游打造為當地旅游的名片。然而民族村寨旅游可謂是雙刃劍,一方面使當地經濟獲得了顯著的增長;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的過度開發,導致部分民族村寨文化特色瀕臨消失。因此合理協調好民族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關系成了重中之重。

民族村寨能得以發展,主要受益于其自身獨具的民族特色文化,如房屋建筑、飲食、服飾、語言、民俗等。由于各地旅游發展政策與地理條件各有不同,民族村寨旅游展現出了不同的形式。如貴州凱里“西江千戶苗寨”、貴州松桃“苗王城”均是以民族特色吸引游客的典型,民族文化保存相對較好,可視為成功協調民族村寨保護與旅游開發兩者關系的典范。也有一部分民族村寨因為地理條件所限,又出于達到脫貧致富、提高地區知名度的目的,把旅游發展的重心放在了除民族風情之外的其他旅游形式上,如貴州銅仁市九龍洞景區和貴州江口縣梵凈山景區。不可否認,上述風景區均為當地增加知名度,為提高經濟水平增添了助力,但是,旅游開發的同時給民族文化帶來了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文化漂白”。民族特色在旅游消費的過程中日漸消失。

二、民族村寨文化現狀的尷尬——九龍洞景區案例分析

(一)九龍洞風景區概況

九龍洞景區地處銅仁市漾頭鎮,全鎮轄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共37個村民組,2077戶,7124人,有侗族、土家族、苗族、漢族等8個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95%以上。該景區于2004年開發完工,原由九龍洞、錦江和六龍山三個景點組成,于2016年初新開放了九龍洞溫泉度假莊園。愈加豐富的旅游線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觀光游覽,然而作為少數民族占主流群體的當地村寨,至今已難覓象征民族特色的“符號”。

(二)旅游開發對當地村寨的影響

銅仁地區在未經開發前,由于四面環山的地理環境,導致當地村寨較為封閉。在這片封閉的土地上,承載了豐富而悠久的民族歷史文化。在日新月異的當代社會,或許封閉才是對文化的保護。對于九龍洞這片民族文化圣地,連綿起伏的大山即是阻止外來文化侵染的屏障。隨著當地旅游開發項目的實施,交通日趨發達,生活便利度大大提升,村民由原來純農業的生產模式發展為半商半農模式,生活水平獲得顯著的提高。一家家餐飲個體戶的誕生,標志著屏障已逐漸失去原有的效力。在旅游發展的同時,民族村寨吸收外來文化,給原本封閉的村寨注入了新的社會文明,推動了少數民族現代化的進程。除此之外,隨著景區熱度的增加,環境污染亦成為不容忽視的現象。

(三)當地民族村寨在旅游開發中的發展前景

九龍洞風景區居民屬于多民族混居的社會結構,各民族長期的文化融合,加上現代化的推進,代表各民族特色的語言、建筑、服飾、信仰等傳統文化已然所剩無幾。對比“明星”村寨——西江千戶苗寨,涵蓋多個少數民族村寨的九龍洞景區的開發造成民族文化特色流失嚴重。分析西江千戶苗寨的成功,關鍵在于選擇了發展“文化經濟”的開發模式,以苗家傳統文化作為旅游產品,在提升當地財政收入的同時,有效的保護了“民族村寨”這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實現了文化與經濟的共贏。九龍洞地區是否能效仿西江苗寨的經營模式,打造出全新的帶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景點呢?

九龍洞所在的觀音山地勢險要,路況蜿蜒崎嶇。以往,游客進入九龍洞,除了步行,馬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村民大多在農閑之余以牽馬載客賺取傭金以彌補日常所需。由于當地屬于喀斯特地貌,可耕種面積少,生活物資匱乏,加上交通不便,經濟來源少,導致經濟貧困落后?!疤鞜o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曾經是當地的真實寫照。近年來,九龍洞風景名勝區管理處為升級景區線路,修建了景區道路、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同時還引進了九龍洞溫泉度假莊園等休閑娛樂項目,景區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九龍洞民族村寨可在當地政府引導下,充分利用現有的旅游資源,“復興”民族文化,使民族元素融于景區,實現民族文化與與地方經濟協調發展。

三、“復興”民族村寨文化,規避旅游開發負面影響的應對措施

九龍洞是民族特色未能得到有效保護的民族村寨,由于旅游開發等因素,民族特色受到嚴重破壞。為了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為了九龍洞村民脫貧致富,為了旅游者在該景區獲得更為豐富的旅行體驗,作為景區經營管理者,當務之急是采取有效可行改革策略,“重建”民族村寨,“復興”民族文化,發展符合九龍洞民族村寨現狀的“文化經濟”。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民族文化,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建立文化融于經濟,經濟發展依靠文化的戰略方針。

“旅游業是一種文化性很強的產業,旅游經營者生產文化、經營文化、銷售文化,旅游者購買文化、享受文化、消費文化,旅游的文化本質決定了旅游經濟實質是一種文化經濟”?!拔幕洕笔蔷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保鮮劑”,給景區賦予文化內涵是維持長遠發展的不二法門。

九龍洞村寨作為已喪失民族特色的民族村落,談論在開發中保護民族文化為時已晚。但是各民族的社會生活特性依然有跡可循?!皬团d”九龍洞民族村寨文化,并非易事,具體措施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其一,做好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宣傳工作。成功的宣傳不僅能讓更多人了解少數民族文化,還能提升少數民族同胞的民族自豪感;其二,鼓勵少數民族村民參與景區的經營管理。在飲食方面,開設各民族的特色飲食餐館;在住宿方面,以少數民族風格的旅店代替現代化的酒店;在娛樂方面,開展民族傳統表演藝術活動。體驗式消費在加深游客印象的同時即做好了民族文化的宣傳。其三,在景區布局帶有少數民族特色的標識。表現為在景區播放民族音樂;有文字標識的地方附帶少數民族語言、設置傳統手工藝展覽區。

四、結語

時至今日,民族村寨仍在持續減少。在民族村寨受到沖擊的當下,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到保護民族村寨特色文化的行列。民族村寨文化作為人類的文化遺產,之于少數民族重要,之于中華民族亦是如此。

注釋:

1.貴州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世居少數民族專欄http://www.gzmw.gov.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 d=56,2016-12-14。

2.碧江區政府,http://www.trgov.gov.cn/?Temp=ZjBiJConten&id=66655,2016-12-13。

3.羅永常.文化經濟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旅游開發,思想戰線,2006年第04期:98.

萬坤利,銅仁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本科生。

貴州省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打造地方特色立體旅游品牌:以銅仁九龍洞地區為例”(項目編號:201510665022)

蘭秋林(1989-),女,四川內江人,助教,本科。萬坤利(1992-),女,河北唐山人,本科。

猜你喜歡
民族特色九龍村寨
九龍口:超然江淮間,敢為天下“XIAN”
鄉村旅游開發中利益相關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為例
九龍璧之魂
遇見九龍口 遇見最美的自己
九龍九鳳冠:明代皇后的頂級配飾
鍋巴粥
別讓民族村寨毀于當代
凸顯民族特色 余熱傾情后生
民族特色是創意設計的靈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