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劍川白族洞經音樂的特點及保護

2017-07-12 13:58楊來玉云南大理州劍川縣文化館671300
大眾文藝 2017年3期
關鍵詞:劍川白族音樂

楊來玉 (云南大理州劍川縣文化館 671300)

淺談劍川白族洞經音樂的特點及保護

楊來玉 (云南大理州劍川縣文化館 671300)

劍川歷史悠久,民族民間音樂豐富多彩,素有“文獻名邦”之稱。2007年9月,云南省首屆“石寶山杯”洞經音樂邀請賽在茶馬古道重鎮劍川舉辦,風格獨特,格調優雅,底蘊深厚,清美含蓄的旋律裹挾著數百年歷史煙云,逶迤飄逸而來,把歷史文化蘊藏深厚的劍川浸染得更迷人。劍川代表隊不負眾望,在云南省首屆“石寶山杯”洞經音樂邀請賽中奪取了金獎。

劍川;白族;洞經非遺音樂

一、劍川洞經音樂的歷史沿革及特點

明代筆記體《三迤隨筆》載:“至元末(±1290年),邑人(大理)陳玄子又立三洞玄說,以樂授教,談演三洞,熾檀鈞音,以音教化?!薄把佑映酰?314年后)一代宗師陳玄亮演道立說,以五音傳道談演九玄三洞元始教化。士大夫爭習之。至此,新學萌源,名曰‘談經’?!薄罢劷洝币辉~為漢字記音,白語則稱“湯間”,“湯間”一詞已走進百姓心里幾百載矣。據文獻判斷,流傳在大理白族地區的洞經音樂歷史悠久。談演洞經,是云南最早的洞經會組織,后逐漸傳播至全省各地。這對劍川洞經音樂的產生發展起到深遠的影響和積極的推動作用。

劍川白族占總人口的91.80%,堪稱白族文化的聚寶盆。洞經音樂兼收并畜,即吸收了中原地區各種民間音樂形式,又與濃郁的白族音樂相融合,形成集吹、拉、彈、打、唱于一體的民間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地方民族特色:

1.優美動聽、古樸典雅的劍川洞經古樂可與江南絲竹樂媲美,深受專家、學者的喜愛。劍川洞經音樂目前尚存70多首,根據演奏先后順序經文可分上、中、下三卷。因祭拜、崇尚的內容不同,劍川洞經音樂有:孔洞、文昌洞、武帝洞、魁星洞、觀音洞、抱恩洞等,但有些曲調至今已失傳。

2.洞經音樂很顯然受到白族語言的影響。白語有六到八個聲(漢語僅有四個聲調),藝人在演唱、演奏時,音階調式、樂曲結構、節拍節奏、詞譜都受白語特點的影響,曲牌、曲調頗具民族性,獨具魅力。

3.對外來文化、各民族藝術形式兼收并蓄使洞經音樂內容較為豐富多彩。據考證,洞經音樂吸收了南詔大理國時期的宮廷音樂,富有古色古香的韻味;還吸收了白族吹打樂、嗩吶樂曲、民歌小調等音樂形式,大大增強了洞經音樂的表現力,如《義督古詞》,“義督”是南詔和元初時劍川的別稱,以“義督”為樂曲,顯然來自古老的南詔大理國音樂。

4.在云南省首屆“石寶山杯”洞經音樂邀請賽中,劍川洞經演奏出色,尤其是打擊樂方面得到此次邀請賽的評委、專家吳學源等的肯定。劍川洞經演奏樂器分文場和武場,文場樂器分大樂、細樂,大樂為嗩吶;細樂為竹笛、二胡、三弦、啞胡、蘆管、琵琶等;武場樂器又稱打擊樂器有鼓、鑼、鐃、鈸、木魚、鴛鴦鑼等。劍川打擊樂與經文奏、唱之間的配合,融洽得絲絲入扣,自成體系,自成風格,卻不同于滇戲、花燈、獅燈龍燈、川戲等的打擊樂。

二、洞經音樂的保護和發展

劍川交通較遍避閉塞,不少從中原傳入的洞經音樂在內地早已失傳,但在劍川卻長期保存下來而不失原汁原味,有些曲目堪稱中國古代音樂活化石。然這一“中華奇葩”在現代化大潮中日漸沉寂,面臨生存的危險,扭轉這一困境應亟待解決好保護、繼承的問題,應著手做好下面一些工作:

1.在搶救包括洞經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上政府應加強領導。在“弘揚中華文化,加強對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護,重視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政策背景下,洞經作為云南“非遺”中的一個重要項目,劍川縣委、政府應加大洞經音樂的建設力度。

2.文化部門要開展理論研究工作,長期不懈地開展收集、整理、普查工作,做好曲譜、唱詞、錄音、攝像、文字等工作,錄制出版高質量、高水準的光碟及文字著作,讓豐富多彩的洞經走入民眾、走向世界。

3.利用新聞媒體作好宣傳:(1)精心錄制洞經音樂專題片,以電視廣播作傳媒進行宣傳;(2)在互聯網上登錄劍川文化旅游窗口,特設洞經音樂專欄,系統、全面地介紹之。

4.舉辦洞經音樂傳習班、傳承育人。對縣內的洞經音樂愛好者、初具基礎者進行有計劃、有目的培訓,對結業者給予榮譽和物質獎勵,并要求和承諾如下:(1)積極宣傳,把所會的曲目傳授給喜愛洞經者;(2)以帶出弟子數量、質量而定,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使古樂的傳承、發展與市場經濟協調發展。

5.劍川石寶山風姿絢麗,景區內石鐘山石窟被譽為南天瑰寶;沙溪寺登街區域、世界雙絕工程千獅山已成為旅游新熱點。在景區內增設洞經古樂隊,游人觀景又欣賞古樂,提升旅游的文化含量。

三、結語

只有對劍川洞經音樂的歷史、現狀、特點及價值作深入調查、研究,堅持“搶救為主,保護第一”的方針,才能更好地繼承、發展和弘揚這一歷史文化瑰寶,讓其在社會建設大潮中,為人民群眾服務,為新農村文化建設服務。

羊雪芳.《白鄉奇葩——劍川民間傳統文化探索》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6月.

猜你喜歡
劍川白族音樂
千年繁華后的平淡劍川彌井村
中國白族文化的海外展演與傳播研究
云南省鶴慶縣白族本主廟及演劇活動考論
中國云南大理白族女子頭飾文化研究
劍川木雕千年絕技·律動時空
音樂
part04 劍川木雕的獨特之處
白族
極“左”年代劍川民間文人的詩創作——以趙慰蒼為中心
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