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化體驗的地域性文化產品的設計策略研究

2017-07-12 13:58趙芳華王增成河北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300401
大眾文藝 2017年3期
關鍵詞:內涵產品設計

趙芳華 王增成 (河北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 300401)

基于文化體驗的地域性文化產品的設計策略研究

趙芳華 王增成 (河北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 300401)

地域性文化產品對區域經濟發展和文化形象塑造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從文化體驗角度來研究地域文化產品的設計策略,通過文化內涵挖掘、文化形象推廣到文化體驗設計使地域性文化產品形成了全方位打造格局,樹立鮮明地域性特征,以吸引更多的消費群體。

地域性;文化產品;文化體驗設計

一、地域性文化產品的設計現狀

發展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而地域性是文化產業的一個重要特征,文化產業的發展也要體現地域性,形成品牌效應才能更好的為消費者接受和推廣。通過調研發現,目前地域性文化產品的體現形式多為手工藝產品、旅游紀念品、非物質形式傳統風俗等,其設計途徑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手工藝品的重復性制作,缺乏對傳統技藝的挖掘再體現;旅游紀念品設計形式單一,轉嫁設計缺乏對地域文化的理解;非物質傳統風俗傳播推廣欠缺,消費者缺乏體驗刺激。因此,地域性文化產品的設計創新還需突破。

二、文化體驗對文化產品設計的影響

維也納玻爾茲曼大學校長塞爾曼認為,后現代的人類主要想的將不再是職業,而是自己的自由時間。自由時間的消費途徑就是體驗式消費。人們會將更多的時間用于休閑、娛樂、旅游等一切可以使自己身心放松、感受不同文化體驗的過程中來。這樣的社會需要使得文化經濟在未來社會中的地位將越來越重要。

地域性文化的消費原始主體就是當地人口,多年傳統的浸潤和耳濡目染的感受使其習慣性接受,同時也會使其變成無感接受;地域性文化的消費潛力主體為非地域人口,有些消費者通過網絡、媒體、書籍、口口相傳等了解到某一區域文化并獲得較好的初識感受后會主動接受體驗。如果非區域性人口沒有先期了解或沒有教好的初識感受會成為被動接受者和被動體驗者。因此,文化體驗設計的市場順勢而生。隨著當今人們消費習慣的變化,文化體驗設計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追捧,是文化產品的風向標,是衡量文化產品設計良莠的重要指標。

三、地域性文化產品的設計策略

1.地域性文化產品的內涵挖掘

地域性性文化的形成都是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并在不同的自然、政治、人文、經濟等各種環境的滌蕩中留下的文化符號,當下多數消費者對這種文化歷史內涵的了解較為表面,因此地域性文化產品的設計研究應從追溯歷史、傳承文化、演繹內涵三個方面進行。

(1)追溯歷史

人民日報中寫道“廣大海外朋友迫切希望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內容,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币虼?,對地域性文化歷史的追溯是將地獄文化做大做強做明白的首要工作。挖掘歷史文化資源,追溯歷史,做大文化產業是發展文化產業的必要條件。追溯歷史應以科學研究的態度對待,將文化發展脈絡、不同時期的表現形式、重大性歷史事件、相關性人物等進行梳理,形成可設計并能傳播推廣的資料,并要對其進行不斷的補充豐富再研究,形成常態研究。

(2)傳承文化

傳承文化不同于重復、復制、復古,應用辯證思維的方式去做到古為今用,推出符合當前文化價值和文化消費取向的產品形象,舍去不符合當前消費理念的因素轉化繼承思想,“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地域性文化和文化產品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3)演繹內涵

地域性文化產品有悠久的歷史起源,有發展的故事,要傳達并演繹其中蘊含的豐富內涵。演繹文化內涵是為了將當地文化推向外界,推向全國并走向世界,使其能夠被更多的不同民族、文化、地域背景的消費者了解和接受,其生命力才會更強,以文化體驗為紐帶來鏈接內外并溝通世界。

2.地域性文化產品的形象推廣

近些年各地方都在積極打造屬于自己的城市名片,推出地域自然環境、旅游資源、工業資源等來塑造文化形象,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在文化形象塑造上重點從以下兩點著手:

(1)多形式再現

地域性文化產品的形象推廣首先要推出的是文化內涵,文化內涵載體可以是手工藝表演、工藝品、文創產品、文化家居、音樂、戲曲、習俗、書籍等。在進行文化形象推廣時應凝練精髓,多形式表現,對不同的目標用戶特征要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2)新技術手段

當前的新媒體技術、VR技術、以及互聯網+等新科技手段深入消費者的生活、工作、休閑、旅游等全領域,這些形式越來越深入人心,城市發展的趨勢也深刻收到了技術的引領。因此在進行文化產品設計和文化形象推廣中要積極引入科技力量,與城市發展的步伐項協調,使消費者通過不同科技手段體驗地域文化,體驗與文化產品的交互,開拓傳播途徑的新局面。

3.地域性文化產品的體驗設計

體驗設計是綜合人體感知系統進行的,具有多重特征和多維度感受綜合體驗的特點。在設計中考慮多重感知形式進行設計。

(1)觸覺體驗設計

觸覺體驗使消費者最常見的體驗設計途徑,文化產品通過手、嘴、皮膚等途徑感受文化產品材質、機理、溫度、工藝來體驗地域文化帶來的感受。對于不同形式的文化產品可以考慮加入觸覺因素進行體驗設計。如手工藝品可對不同材質及工藝進行研究設計;對于非物化形態的文化產品也可以考慮將其文化特征進行觸覺設計。

(2)視覺體驗設計

視覺體驗是消費者通過眼睛感受造型、色彩、動作等美學體驗的重要途徑。如將文化符號進行現代美學加工、抽象等方法,結合當前的審美趨勢進行創新設計,轉嫁到不同產品中。物化形式產品的欣賞和非物化形式的表演可以互相借鑒。視覺文化體驗設計是地域性文化產品設計中最普遍應用的,但難度也最大。目前市場中同類產品設計缺乏自己特色,實用性差,推廣性欠缺主要是因為視覺設計上相似性造成的。因此將產品設計的視覺文化體驗應作為重要一環來研究開發。

(3)聽覺體驗設計

人體的感知系統復雜,觸覺、視覺及聽覺是同時進行,人體在強化某一感受形式時會加強對其的體驗,從而指導設計的完善。聽覺體驗設計的載體主要表現有音樂、戲曲、方言等,因此可以對聽覺形式體驗進行精準化設計、提高聽覺文化體驗質量。同時,也可以將聽覺設計轉嫁到其他產品中如:文化家居產品、紀念品等。

[1]人民日報海外版[N].2016年03月01日.第10版.

[2]楊玲,李洋,陸冀寧.面向地域文化的系列化產品創意設計[J].包裝工程,2015,36(22):100-103.

[3]趙承華.基于文化體驗的鄉村旅游開發研究[J].社會科學輯刊,2011(3):116-119.

[4]曹陽,楊洋.基于工業設計的地域文化產業創新研究[J].包裝工程,2015(22):104-107.

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2016年度項目《河北地域性文化產品的創新與推廣策略研究》,項目編號:HB16YS018。

趙芳華(1980-),女,漢族,河北人,講師,碩士,研究領域:產品設計及理論,公共設施設計。

猜你喜歡
內涵產品設計
夏糧豐收:內涵豐富 意義重大
“新美育”的內涵與實踐路徑探索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瞞天過?!律O計萌到家
設計秀
內涵漫畫
有種設計叫而專
2015產品LOOKBOOK直擊
新產品
產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