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可穿戴產品交互設計的隱喻表達

2017-07-12 13:58謝一槐湖南第一師范學院410205
大眾文藝 2017年3期
關鍵詞:滿足用戶隱喻智能

謝一槐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410205)

王 薇 (湖南省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413000)

智能可穿戴產品交互設計的隱喻表達

謝一槐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410205)

王 薇 (湖南省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413000)

我國的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智能可穿戴產品逐漸走進了人們的生活。這種產品具有便捷、適應性強的特點,其受眾非常廣泛,得到了社會的關注。在設計智能可穿戴產品的過程中,交互性是一個重要環節,設計者只有把著眼點放在交互體驗上,才能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本文將從隱喻的視角出發,探討智能可穿戴產品交互設計的隱喻表達,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參考。

智能可穿戴產品;交互設計;隱喻表達

隱喻這一概念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泛,設計師將隱喻應用到產品的設計中,可以突出產品的功能,收獲良好的實用效果。隨著“顧客是上帝”觀念的不斷普及,設計師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越來越注重用戶的需求。以智能可穿戴產品為例,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應用隱喻的方式,可以把產品的外部特征和用戶的反應密切結合,體現產品的交互性。

一、交互設計與隱喻

1.類型

交互設計中的隱喻一般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靜態類型,另一種類型是動態類型。

首先是交互設計中的靜態隱喻類型,這種隱喻類型是指產品所附著的一些靜態信息,即客觀存在的一些信息,包括視覺方面、邏輯方面等組成要素。在視覺方面,隱喻表達具體體現為產品的外部要素,如視覺符號等,這些視覺符號具有隱喻的特征,集中表現了產品的功能,它們是從產品功能中抽象而來的意象形態。當視覺符號從具體中抽象出來時,就帶有了更深層次的內涵,這也就和隱喻的基本特征不謀而合1。大體來說,交互設計中的靜態隱喻表達通過色彩、材質等要素來達到設計目的。以色彩為例,紅色的隱喻表達帶給人積極昂揚的感受,綠色的隱喻表達帶給人安詳寧靜的感受,藍色的隱喻表達帶給人憂傷審美的感受。以材質來看,木質的產品給人以返璞歸真的感受,棉質的產品給人以舒適自然的感受,鐵質的產品給人以冰冷剛健的感受。

其次是交互設計中的動態隱喻類型,這種隱喻類型是產品與用戶發生交互關系,對用戶行為的一種指向,即產品中帶有引導性的一些信息,包括聽覺方面、行為方面等組成要素。一般來說,交互設計中的動態隱喻表達以聽覺、行為等方式出現,以聽覺為例,在設計交互性產品的過程中,當用戶違反規定操作,系統會出現警告的提示音。以行為為例,在交互性產品中,用戶動作的變化會導致產品出現一定的變化2。

2.原則

首先,交互設計中的隱喻表達要滿足用戶的需求。產品設計本身具有實用性的特征,設計師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必然要考慮到用戶的實際需求。在設計交互產品的過程中,設計師也要借用隱喻的形式來迎合用戶的心理。

其次,交互設計中的隱喻表達要考慮用戶的認知。人類在長期生活的過程中能夠形成定向性思維,在購買產品之后,相對固定的思維模式會讓不同的用戶產生同樣的行為,因此在設計產品時,應該綜合考量用戶的認知。

再次,交互設計中的隱喻表達要注重整體的性能。隱喻表達并不是一項單獨的工作,而是系統性的工作。從這個角度來看,在設計產品時必須注重產品的整體性能,否則就會出現混亂難懂的情況。

二、智能可穿戴產品交互設計的隱喻表達

1.設計

首先,隱喻視角下的智能可穿戴產品在進行交互設計時,應該劃定用戶的范圍。每件產品在設計之初,都要確定自己的潛在用戶,智能可穿戴產品也不例外。在設計智能可穿戴產品的過程中,應當明確這一類產品的特點3。智能可穿戴產品具有一定的技術集成性,對用戶的認知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年齡偏小或偏大的群體并不適用。智能可穿戴產品的價格并不低廉,因此生活條件較差的群體也并不適用。

其次,隱喻視角下的智能可穿戴產品在進行交互設計時,應該考查用戶的需求。用戶需求是設計產品的關鍵,產品的實用性功能主要是通過滿足用戶需求體現的,因此智能可穿戴產品在進行設計時應該把用戶的需求放在首位。智能可穿戴產品具有智能性的特征,但是其與移動設備應該有一定的差距。與移動通訊設備相比,智能可穿戴產品應該進一步優化外觀設計,提高自身的便捷程度,釋放用戶的行為壓力。

再次,隱喻視角下的智能可穿戴產品在進行交互設計時,應該了解用戶的行為。用戶的行為對產品設計有重要影響,具體來說,行為的主客體、外部環境等要素都會對產品設計產生影響。以行為的主體為例,智能可穿戴產品在設計的過程中要考查主體的年齡、職業、愛好等,以行為的外部環境為例,智能可穿戴產品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分析行為者的活動區域等。

2.模型

首先,在設計模型的過程中,應該把用戶需求放在中心位置。一些產品只有滿足用戶需求才能體現其實用性功能,因此在設計模型時,應該以用戶需求為基點,探討用戶的行為經驗。從用戶需求出發,可以延伸出影響用戶需求的要素,如職業、年齡、興趣等等,根據用戶差異,模型應該提供給用戶不同的穿戴方式,滿足多元用戶的多元化需求。

其次,在設計模型的過程中,應該注重產品的交互性。在突出產品的交互性時,應該把概念系統和行為系統相互聯結。所謂的概念系統,是指用戶由以往認知衍生出來的語境,所謂的行為系統,是指用戶長期處于某種環境養成的行為習慣。當兩個系統的范圍確定后,隱喻性表達應該提取系統中的有益成分,進行提煉和升華,最終將其上升為產品的行為表現4。

隨著我國的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智能可穿戴產品逐漸走進了人們的生活。智能可穿戴產品體現了交互性的特征,為了進一步突出產品的交互體驗、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設計者應該注重智能可穿戴產品交互設計的隱喻表達,以此體現智能可穿戴產品的實用價值。

注釋:

1.祝源.可穿戴式智能產品中的情感化交互設計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5(12):102-104.

2.梁雯竣.基于聲頻定向技術的可穿戴智能設備設計研究[D].北方工業大學,2016.

3.饒家瑋.基于自然交互方式的可穿戴產品設計研究[D].南昌大學,2015.

4.王晨.智能手機人機交互界面中的視覺傳達設計[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5.

謝一槐,1981.04,男,籍貫:湖南省益陽市,學歷:碩士研究生 現有職稱:講師 ;研究方向:產品創新設計。

王薇,1980.12,女,籍貫:湖南省長沙市,學歷:碩士研究生現有職稱:講師,研究方向:產品設計。

猜你喜歡
滿足用戶隱喻智能
長城火炮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活的隱喻》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快圖瀏覽
下文
超薄LED臺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