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聲樂作品中美聲唱法的運用

2017-07-12 13:58沈陽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110000
大眾文藝 2017年3期
關鍵詞:咬字美聲唱法聲樂

戴 新 (沈陽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 110000)

中國聲樂作品中美聲唱法的運用

戴 新 (沈陽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 110000)

聲樂教學是音樂專業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如何將美聲唱法運用到中國聲樂作品中,進一步提升聲樂課程的教學質量,是當前聲樂教學中面臨著一個重大的研究課題。本文通過對美聲科學發聲方法進行研究,分析當前聲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探討在聲樂教學中如何將美聲科學發聲方法運用到中國的聲樂作品中,提高聲樂教學的質量。

美聲唱法;聲樂教學;聲樂作品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孕育了出了獨具一格的中國藝術文明。其中音樂藝術也隨之產生在歷史的發展中愈發成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對外交流也日益增多,音樂之間的交流也借助對外開放的潮流,也在不斷加深交流的深度和廣度。我國在面對這些外來的優秀音樂藝術,以寬廣的胸襟積極容納,借鑒和吸收外國優秀的音樂藝術,加強與本土傳統民族音樂藝術的結合,不斷地創新,賦予我國傳統音樂新的藝術生命和藝術內涵。推動我國民族音樂的發展與進步。如何在中國聲樂作品中運用美聲唱法就是我國民族聲樂與西方美聲唱法融合的一個實踐過程。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如何在中國聲樂作品運用美聲唱法,主要從美聲唱法的科學發聲及其特點,從聲樂教學的角度出發對如何運用美聲科學發聲如何運用到聲樂作品中,這幾個方面來論述。

一、美聲唱法及其特點

美聲唱法是一種科學的發聲方法與其他的歌唱方法有著明顯的不同,它有著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美聲唱法就是利用其科學的發聲方法,產生具有穿透力、洪亮、柔和、靈活及其圓滑的音色,在發聲過程中,要求,音域寬廣聲音靈活,講究用氣歌唱,剛柔并濟音色明亮和柔和共存等等。所以,在聲樂教學中運用美聲唱法時,應當重點關注美聲唱法的科學發聲,對于美聲唱法的科學發聲中的一些基本的技能例如,呼吸,咬字,共鳴要熟練掌握,同時對美聲唱法的特點也應當掌握。特別是在熟練掌握美聲的唱法的特點的基礎上,學生應當根據自身的生理器官和發音基礎,在美聲唱法科學發生方法的指導下,將美聲唱法運用到聲樂作品演唱之中,唱出自己的聲音特色,實現聲樂作品與美聲唱法的完美結合。

二、我國聲樂作品中對美聲唱法科學方法的運用

1.在呼吸方面的借鑒和運用

美聲唱法最重要的科學發聲的方法就是呼吸的運用,在發聲中講究深呼吸,通過氣息的穩定讓聲音能夠更加的平穩,達到聲區的統一。所以聲樂教學在對美聲唱法的運用時應注意學生呼吸的訓練以及對氣息的運用技巧,讓學生在演唱過程中保持氣息的穩定,使語調更加的連貫,起伏性小??梢詮囊韵聝煞矫鎭磉M行呼吸的訓練。第一個方面就是要準確地把控氣息;美聲唱法是利用胸腔為支點,以腰腹的力量來進行深呼吸,它在演唱過程中可以使聲音保持一個平穩的狀態,對于音量大小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2.在咬字技術方面對美聲唱法的運用

美聲唱法的語言來源于意大利語,將美聲唱法運用到中國的聲樂作品時,國家之間語言的差異性,導致到中國的聲樂作品演唱時很難達到同時語言流暢并且咬字準確。當前我國聲樂教學和聲樂作品演唱中對于美聲唱法的咬字存在以下問題。(1)字頭不準確,在用美聲唱法來演唱中國聲樂作品時,通常是演唱家在演唱過程中出現了字頭咬字不清的現象,導致聽眾只能聽到演唱家的聲音,具體唱什么卻聽不清。(2)字尾歸韻不清.字尾指漢語里面韻尾的意思,對于字的準確意思的表達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用美聲唱法來演唱中國聲樂作品時,許多演唱家在演唱過程中經常出現字尾的歸韻模糊不清,導致聽眾對于歌詞的意思也模模糊糊,字與字之間也缺少統一連貫性,導致歌詞的美感也大打折扣。(3)聲調不正,聲調的準確不僅可以完整準確地表達出來歌詞的意思,同時還有傳遞歌詞情感的作用。在用美聲唱法演唱中國聲樂作品時演唱家在演唱過程中若是出現聲調不準的現象,則會導致歌曲的整體協調性出現偏差。對于咬字不清的問題,我們既要加強對漢語語言的學習和練習,對于漢語語言的語法結構要熟練掌握,并準確運用到實踐當中。同時還可以通過對國內外一些美聲唱法的著名演唱家的咬字經驗進行學習。例如,在聲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放這些演唱家的演唱視頻,結合視頻來對學生的咬字進行指導。另外學生也可以在課下多聽一些意大利美聲唱法的歌曲,培養對意大利語言的語感,在實際的演唱中可以和漢語有效地結合起來。

3.在使用共鳴方面對美聲唱法的運用

口腔共鳴技術是我國民間唱法中極其普遍的一種技術,它講究的是局部性共鳴。我們在聲樂教學中要將美聲唱法的混合共鳴技術運用到聲樂作品當中。歌唱者的音域一般分為三個“聲區”高聲區混聲區以及低聲區?!奥晠^”的劃分是標準是根據共鳴和聲帶振動的方式而鑒定的?;旌瞎缠Q技術就是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自身的每種共鳴腔體充分的利用起來,通過腔體大小的變化達到改變聲音的圓滑度和音色。并且在演唱過程中對于真聲和假聲的運用比例進行有效的調節。從而讓聲音更加具有穿透力。例如在演唱《中國大舞臺》及《沁園春·雪》這類具有磅礴氣勢的歌曲,就可以利用美聲唱法中的混合共鳴,讓歌聲充滿氣勢,具有感染力。但是在實際聲樂作品演唱時,應根據聲樂作品的具體風格特征對共鳴腔體進行調調整,使之適合該作品的風格特征,在演唱時將該作品的具體風格展現出來。

4.聲音和情感的結合。

美聲唱法中最核心的要求就是演唱過程中的情感投入,這與我國傳統聲樂教學中技巧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是大不相同的。所以在將美聲唱法運用到聲樂作品中時還應當注重聲音與情感的結合。唱歌本身就是利用聲音來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所以在歌唱的過程中要注重對聲音的把握以及在歌唱中投入適當的情感,可以增加歌曲的感染力,讓聽眾從歌聲中得到共鳴。因此出來運用美聲唱法的聲音技巧對于歌曲中情感的表達方式也應當運用到聲樂作品當做。

三、結語

美聲唱法進入中國之后,對中國的聲樂藝術文化的創作形式以及演唱技巧等方面產生巨大的影響。特別美聲唱法的科學發音方法對中國的聲樂作品的演唱有著很好的借鑒作用,將它運用到中國的聲樂作品中,不僅可以增加我國聲樂作品演唱的形式和演唱技巧,給聽眾帶來不一樣的聽覺享受,同時在音樂的表達上也更富有感情,讓歌聲更具有感染力。

[1]陳艷杰.淺析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結合與運用[J].成功,2011(3).

[2]施啟龍.淺談美聲唱法與當代民族唱法的融合[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9(1).

[3]張剛.民族聲樂教學對美聲唱法的借鑒與融合[J]戲劇之家,2015(9).

[4].張天慧,李巧偉.探究美聲唱法在中國聲樂作品教學與演唱中的咬字問題[J]音樂時空,2015(15).

猜你喜歡
咬字美聲唱法聲樂
演唱中國聲樂作品的責任與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聲樂活動考述
中國美聲唱法的發展及對民族聲樂的影響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問題剖析與正確運用
美聲唱法在我國藝術歌曲中的應用
美聲唱法與中國當代創作歌曲的演唱
美聲唱法在中國的發展趨勢
有關聲樂教學的咬字
聲樂診療室
聲樂診療室
聲樂診療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