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電影中的色彩看畫面語言的生成
——以張藝謀系列電影作品為例

2017-07-12 13:58華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510631
大眾文藝 2017年3期
關鍵詞:張藝謀色彩內容

金 夢 (華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510631)

從電影中的色彩看畫面語言的生成
——以張藝謀系列電影作品為例

金 夢 (華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510631)

本文在對張藝謀系列電影作品中的色彩運用研究中,重點分析并闡述了色彩在電影表現語言中具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它不僅是烘托畫面造型,增強畫面的視覺沖擊力有效手段,而且也是在電影中塑造更加具有鮮明特征的人物形象,表達個性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在作品中色彩語言的獨特運用,不僅增添電影畫面的視覺審美感染力,而且還引發觀者產生無限的聯想,為提升影片審美內涵和表達審美意識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張藝謀;電影色彩;畫面語言;語言生成

隨著時代的進步,電影業的不斷發展,電影逐步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文化娛樂活動。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不僅在內容上引人入勝、產生聯想,而且以其畫面良好的視覺效果感染觀眾,達到了內容與視覺的完美統一。

盡管色彩是繪畫、設計等造型藝術不可缺少的表現方式,同樣色彩也是電影塑造畫面角色和烘托環境氣氛不可忽視的重要手段。有了色彩,畫面可以給觀眾呈現出更多的信息,它不僅豐富了影視畫面造型的表現力,而且也是形成感染觀眾情緒重要的助推劑。

本文以選取中國第五代導演張藝謀所創作的系列電影作品為例,從他在電影畫面的色彩語言構成中進行分析研究,找出所表現出來強烈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電影創作的表達方式,為我們深入研究電影畫面的色彩語言的生成提供了經典資料。

一、色彩是烘托電影畫面造型的重要手段

色彩作為電影畫面造型的重要手段,在影片開拍之初就經過導演、攝影師、舞美師的反復商討制定了初步的色彩基調。當然,電影畫面中的色彩基調往往與內容及主題密切相關,它有利于電影創作者對影片的總體把握,為烘托畫面造型和增強畫面內容的感染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首先,色彩與影片內容的相互統一。影片最初以劇本的形式觸發電影創作者們的想象并對拍攝人物與場景進行相關的布置。在一部影片中,色彩對深化內容不僅僅是簡單的烘托畫面的效果,而且還對人物的心理狀態和特征產生積極的影響。

例如,張藝謀的《紅高粱》作品,講述了“我”爺爺與奶奶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整部影片大膽選用紅色和黃色作為基調,增強了故事內容對生命意志與民族特色的弘揚。紅衣、紅轎、紅蓋頭呈一片紅色在電影畫面中展開,在別具趣味的“顛轎”戲中,荒涼的環境與熱鬧的娶親場景,抬花轎顛簸的隊伍激起的大片黃沙與鮮艷的紅色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氣氛瞬時達到了高潮。張藝謀在電影創作中慣用大面積耀眼的紅色與灰暗的黃色對比,將充滿生命力的紅色置于暗淡的黃色之中,這似乎暗示了這場婚姻的不幸與整個故事的悲劇色彩。

當然,影片的結尾出現了日全食的遮擋,天空經過短暫的黑暗又逐漸變成暗紅,畫面色彩始于紅色又歸于紅色。不難看出,導演精準地把握內容與色彩之間的關系,達到了紅色的基調與影片所要表達的內容相互統一、相互協調的藝術效果??傊?,巧妙的運用色彩以增強畫面的視覺感染力,是構成本部影片藝術創作風格的重要基礎。

其次,色彩與影片主題相互和諧。在電影創作拍攝中,導演根據每部影片的內容確定好所要表現的主題。為了更好地與觀眾互動,電影創作者們往往借用多種電影藝術語言來突出主題,以此來感染觀眾,從而達到與主題產生共鳴的藝術效果。

當然,色彩屬于電影藝術表現的語言之一,其充分地加以利用則能夠更好地詮釋電影的主題。例如,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作品,其畫面色彩的充分運用,把整部影片給人熱烈張揚、狂放不羈的個性特征表現得淋漓盡致,畫面中的紅色更是將這部影片的主題完美的詮釋出來,紅色的嫁衣、轎子、高粱、酒無不暗示“紅色”的主題。

顯然,張藝謀的電影中想要運用“紅”與“黃”兩色的對比,進一步深化主題??傊?,色彩是為電影的主題而服務的,借用顏色表達電影深層涵義的方式,從而增加主題的感染力,引人深思。

此外,色彩與影片中的環境相互映襯。電影中的色彩除了依靠影片內容與主題來確定基本傾向之外,影響影片中的故事情節發展的地理環境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長期以來,由于中國國土遼闊,南北差異很大,每個地域都擁有自己獨特的自然風光,這些明顯的地域特征對電影藝術創作的影響是巨大的。譬如,在陜北一帶就適合拍攝渾厚黃色調的電影,在草原上適合拍攝清新綠色調的電影,而在江南水鄉則是比較適合拍攝溫婉藍色調的電影。因此,在確定了影片色彩基調以后,同樣還要充分考慮電影的題材與拍攝環境是否相互呼應、相互映襯并相得益彰。

張藝謀曾經在拍攝《黃土地》中曾說:“設色取濃烈,不取清淡,構圖取單純,不取繁復?!?因而,他將故事設定在陜北這個獨具特色的地理環境中,讓觀眾產生的第一印象便是一望無際的黃土,黃土高坡、奔騰的黃河、黃色的窯洞、皮膚……。在本部電影中,張藝謀有意用渾厚沉穩的黃色作為整部片子的色彩基調,可以認為是深化電影主題與環境相得益彰的重要代表作。

總之,色彩與影片的內容、主題、環境等因素息息相關,什么樣的主題和內容就需要什么樣的色彩作為電影的基調,同時也需要合適的拍攝環境為電影內容的表達作鋪墊,只有這樣才能夠與電影的主題、內容、環境相互和諧統一,在互為映襯的環境中表達出理想的視覺藝術效果。

二、色彩是塑造電影人物個性的最佳表達

色彩不僅是塑造畫面造型的重要手段,更是作者在創作中弘揚個性表達的一種方式。影片創作時,創作者會根據影片內容與主題,對人物形象的塑造、道具的使用、影片的象征意義進行構思。色彩的運用則能夠更好地突出人物形象、性格、情緒,充分表達角色們的個性,對豐富影片的內涵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色彩是塑造影片個性的一種方式。在彩色電影發展初期,色彩的功能只是再現自然物的表面特征,而缺乏對個性特征的塑造。隨著在長期的生產與生活實踐經驗的積累,人們對色彩認識逐漸增強,不僅學會運用色彩塑造形體,而且還充分利用色彩表達情感,因而色彩也逐漸被賦予了某種感情,不同的色彩代表了不同的象征意味,表現出一種除色彩之外無法用其它電影語言代替的藝術效果,詮釋不同故事情節中的不同含義。

在影片構成中,人是其中最為主要的視覺元素之一,人物的表演是連接影片與觀眾的重要橋梁。除演員自身外形與演技外,創作者往往借用外因來增強人物形象的塑造,突顯人物的情緒。這就需要利用色彩在渲染氣氛,以突出人物個性特征,增強電影畫面人物的藝術表現力。

例如,張藝謀在《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創作中,為了彰顯帝王和王后尊貴的地位與強大的氣場,在二者的服飾色彩設計上采用了象征中國傳統皇權意味的金黃色,這樣隆重的色彩運用,精準的突顯出帝后角色的尊貴與霸氣。在影片結尾部分,王后被逼無奈喝下大王的毒藥,在身著一襲紫衣,繡著高明度的金黃菊花的服飾的映襯下,恰如其分的反映出王后隱忍堅持的性格與情緒。

由此,不難看出色彩作為一種具有深度感染力的視覺因素,恰當的利用色彩的屬性,可以使影片中的人物個性更加突出,從而更好地彰顯人物的性格特征。

其次,色彩是營造電影畫面特色的有效語言。影片中每個道具都是精心制作出來的,不但講求它的實用價值,還具有一定的美學意義。道具上的顏色配合著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以達到營造畫面的整體氛圍為目的。貢布里希曾說:“牡蠣需要制造一顆完美的珍珠,需要一些物料,需要一顆砂礫或一塊小東西,以便圍繞著它形成珍珠?!?顯然,道具在影片中便扮演著“砂礫”的作用,而不同的道具便是形成了“珍珠”。當然,色彩在道具中的選用會更加能夠突出主題,從而更好的表達出影片的豐富內涵,以有效的表達語言營造出電影的畫面特色奠定了基礎。

例如,在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作品中,紅燈籠這個道具在原著小說中是沒有貫穿全文的,而在張藝謀的電影中卻運用燈籠這個道具貫穿了全劇,紅燈籠成了影片中重要的色彩符號。這個符號不僅僅指影片后面的背景,同時也暗示著女人們的命運。在點亮燈籠時,燈籠象征著紅似生命之火,寓意著女人燦爛的時光。在燈籠滅燈或封燈時所形成的暗藍色,則暗示著女人暗淡或者死亡。

顯然,電影工作者們在道具色彩中的巧妙構思,不僅對影片的內容發展往往具有一定的寓意性,而且還營造出別具一格的畫面視覺效果,豐富了整部影片表現語言。

此外,色彩對豐富影片中的人物心理具有重要作用。不同顏色的屬性具有不同象征意義,譬如紅色象征血、生命力、激情、肉欲,黃色象征煩惱、背叛,藍色象征寒冷、距離、高貴,黑色象征死亡、結束與不幸。導演們根據影片的內容來選取不同的顏色,充分利用色彩的屬性來豐富所構思的人、物、景等等,從而使影片不僅僅局限在敘事上的視覺效果,而且還賦予影片內容更深層的內涵。

例如,在張藝謀的《英雄》這部影片中,就用色彩來豐富故事內容。一方面在人物的服飾與背景中都以紅色為主,因為紅色象征了嫉妒、怒火與痛苦,用紅色來搭配人物的服飾和背景,以構成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另一方面是在影片中充分運用的藍色屬性,藍色的運用使畫面穩定下來;此外是運用綠色的屬性,綠色象征和平、生命等含義,綠色的使用為影片添加了一些祥和之色。顯然,張藝謀擅長使用不同顏色來豐富故事情節,以期創造出一種特殊的現實環境,一種與故事人物心理狀態相一致的虛擬現實世界。

總之,色彩不僅是塑造影片個性的一種方式,而且還是營造電影畫面特色的有效語言,為豐富影片中的人物心理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正如圣奧古斯丁所說:“除了它在感覺上留下印象外,還導致另外的東西進入心靈?!?顯然,張藝謀在電影創作中,對于色彩大膽的、反現實的運用,除了給觀眾在感覺上別具一格并散發著獨特的個人魅力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充分利用色彩特定的屬性,或分離、或構成色彩的不同趣味,不僅給人在感覺上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還充分將影片的創作特性引入觀者的心靈,完成了電影內容與觀眾心靈之間的互動。

三、色彩是電影審美意識的完美體現

電影藝術本身不僅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而且還是一種生產形態?!?色彩作為藝術的表現手段,既能夠通過對人的感官的刺激而產生一種視覺審美意識,同時又能夠創造出一種新的藝術形態。當我們在欣賞張藝謀所創作的系列電影作品時,不難發現他巧妙利用色彩的屬性,把社會意識形態與生產形態結合起來,在影片內容中引發了人們更多感官上的共鳴。

首先,色彩豐富了電影畫面的視覺審美感染力。在審美感受中人的感官并不是獨立的,而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它們之間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貫通、相互影響的。因而,當看到某種色彩時就會聯想其它的感受。譬如,看到絢麗的紅色機會聯想到響亮、充滿激情的音樂;聽到教堂的鐘聲機會聯想到橙色黃昏;黃色似厚重,綠色似和諧、藍色似憂郁的低鳴等等,無疑不是審美感官刺激后所形成的審美感受。

在張藝謀創作的電影《黃土地》作品中,土黃色成為畫面中的主色調,漫天飛舞的黃沙不僅在視覺上展現出陜北地質地貌的特點,而且還把陜北地區悠久的厚重的歷史文化呈現在觀眾面前。顯然,在對感官刺激下所產生的色彩聯想,使影片在自身內容之外多了弦外之音,在顏色這種無聲勝有聲的視覺語言中增強了視覺的審美效果。

其次,色彩讓觀者在欣賞電影畫面的內容中產生無窮的聯想。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們感官上的感受。由于生活經驗的積累,我們常常將生活中的顏色與視覺、聽覺以及味覺聯系在一起。譬如說在生活中即使我們沒有直接品嘗到某種食物,但經驗告訴我們當看到某種標志性顏色時,通常會聯想到它的味道。這就是說當看到明黃色會聯想到檸檬的酸味,看到鮮艷的紅色會想到辣椒的辣味等等,不同的顏色就會讓人不由自主地產生聯想。

例如,在電影《紅高粱》中,把高粱釀造的酒的顏色精心做成紅顏色。在祭酒時,把紅色的酒拋灑向天空,從暗紅色的顏色中觀眾似乎品嘗到了高粱酒的辛辣與凜冽,把作品的主題推向高潮。

又如,在電影《黃土地》中,翠巧一家和顧青在黃土坡上吃飯的場景,觀眾所看到的是一望無際的黃土和風沙,讓人們聯想到碗里的粥淡然無味與粗澀的口感,從而強化了農民貧瘠的生活感受。因此,色彩的充分利用所達到的藝術效果更真實,更能帶動觀眾的思緒引發出更多的遐想。

此外,色彩是提升影片審美內涵的重要標志。電影內容的畫面對接離不開蒙太奇的技巧,由此影響到觀者的心理。當然,在處理時空交錯感的畫面時,蒙太奇的技巧處理就顯得非常重要,由幾個不同時空貫穿起來,厘清整部影片的前因后果,很好地表達故事發展的情節。不過,在處理傳統意義上的時空關系時,用不同的色彩來表現不同的時空也是一種不同的表現技巧。譬如,用黑白顏色常常被用來表現已過的時空的畫面,對已經過去發生的事件的一種追憶,引發人們的深思;又如,在用彩色來表現電影的內容,則反映現在正在進行的時空畫面,是對現實生活的向往。顯然,不同的顏色的運用所表達的審美內涵是不一樣的。

例如,在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中,他一改已往拍攝的傳統,用黑白畫面表現父親死后暗淡無光、痛苦的現在時空,用彩色的畫面講述父親母親相遇相知的美好回憶。這樣的色彩運用,為觀眾帶來一種不一樣的時空交錯感,隨著人物生理、心理時空任意轉換,使觀眾清晰的了解過去與現在的分界線。因而,不同的顏色變化帶來一種獨具特色的審美感知,讓影片畫面更加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總之,在電影拍攝中不同色彩的運用所帶來時空交錯視覺效果,讓觀者在視覺、聽覺、味覺上產生聯想,不同的顏色變化不僅豐富了電影的表現語言,而且還為提升電影的審美內涵奠定了重要基礎。

綜上所述,色彩在電影視聽語言中具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它不僅是烘托畫面造型,增強畫面的視覺沖擊力有效手段,而且也是在電影中塑造更加具有鮮明特征的人物形象,表達個性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在作品中色彩語言的獨特運用,不僅增添電影畫面的視覺審美感染力,而且還引發觀者產生無限的聯想,為提升影片審美內涵和表達審美意識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注釋:

1.楊遠嬰.90年代的“第五代”[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93.

2.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M].北京:三聯書店,1997:594.

3.[古羅馬]奧古斯丁.論基督的教義.見論靈魂及其起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45.

4.王宏劍,袁寶林.美術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9.

[1]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M].三聯書店.1997.

[2][古羅馬]奧古斯丁.論基督的教義.見論靈魂及其起源[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3]王宏劍,袁寶林.美術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9.

[4]張會軍.風格創造—張藝謀電影創作論[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0.

[5]楊遠嬰.90年代的“第五代”[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93.

金夢(1994- ),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華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16級美術學專業新媒體藝術方向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體藝術創作與理論研究。

猜你喜歡
張藝謀色彩內容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70歲那年會在干什么
張藝謀:上合之光輝映“中國夢”與“世界夢
錯過了張藝謀,她沒有錯過愛情
神奇的色彩(上)
主要內容
春天的色彩
色彩當道 俘獲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