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話劇影視化
——以開心麻花作品《驢得水》為例

2017-07-12 13:58吳彥青浙江省文化館310006
大眾文藝 2017年3期
關鍵詞:驢得水麻花夏洛特

吳彥青 (浙江省文化館 310006 )

淺析話劇影視化
——以開心麻花作品《驢得水》為例

吳彥青 (浙江省文化館 310006 )

隨著電影《夏洛特煩惱》走紅,開心麻花開始進行話劇向影視化的進程。2016年伊始,電影版《驢得水》就開始上映,取得了非常不俗的口碑。相比話劇版《驢得水》電影版制作雖然沒有“零差評”,但是觀眾對這部電影基本是認可的,盡管對于該片的創編也不乏一些質疑的聲音,但是這部《驢得水》這部電影改編對于當前話劇向影視化發展還是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本文據此以開心麻花作品《驢得水》為例,對話劇影視化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話劇影視化 開心麻花作品 《驢得水》

一、話劇《驢得水》影視化發展的動因

話劇影視化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我國就開始話劇影視化的改編,觀眾耳熟能詳的佳作有《雷雨》、《茶館》等名篇,但是都不如時下具有這么高的關注度,這不僅有社會的原因,也和人們的思想發展的變遷有著巨大關系,話劇《驢得水》為什么可以收獲不錯的口碑,在影視化的發展上較為順利我認為有如下動因。

1.粉絲群體的支持

電影《驢得水》是開心麻花第二部影視作品,此前的《夏洛特煩惱》是開心麻花涉獵影視首秀,取得口碑與票房的雙豐收。打鐵還是要乘熱,在《夏洛特煩惱尚未淡化在人們的視野之外之際,開心麻花便順水推舟及時地推出了話劇改編的電影《驢得水》。該片一上映又是大賣,票房超過了《夏洛特的煩惱》。

之所以電影《驢得水》取得不錯的票房佳績,是和其超級粉絲群體的“擁護”是分不開的。事實上,話劇《驢得水》從2012年登臺以后,就在觀眾中享有“零差評”的美譽。而且也被何炅、賈玲、馬伯庸、鸚鵡史航等名人大V的強力推薦。

正是基于話劇《驢得水》有著超高的人氣,積累了不俗的口碑,為此這為同名電影的推出創造了,良好契機。話劇《驢得水》本身段子不爛,加之此之前《夏洛特的煩惱》改編成為電影以后,反響不錯,進一步擴大了開心麻花粉絲具規模,這為電影《驢得水》的成功奠定了一定基礎。

2.原創編導班底的延續

話劇《驢得水》從2012年登臺以后,就廣受好評,在這五、六年的舞臺演出中可以說感染了許多觀眾,有的觀眾看了一遍又一遍,此番開心麻花將這部深受觀眾喜愛的話劇搬上熒幕,作為制片人和導演方依舊堅持讓話劇《驢得水》的編劇導演周申、劉露進行編導。這種編導原創編導班底的延續,不僅使得電影《驢得水》在內容展現上可以秉承話劇版《驢得水》的“原汁原味”,更重要的的是原創編導對于故事的理解比旁觀人有著更為清晰的定位,話劇《驢得水》在這些年的演出中也不斷對劇情進行加工,以便更好地為觀眾呈現出優秀的作品,作為話劇舞臺本身具有一定局限性,而電影平臺的搭建可以使得原創編導班底的更好展開自己的思想構思,更為寬廣地展現向觀眾奉獻一個全新的《驢得水》,這也符合觀眾的期待要求。

3.話劇原班演員陣容

除了話劇導演開始涉足電影,話劇版的演員也借勢開始登上大熒幕。此前在春晚有不俗表現的馬麗就在《夏洛特煩惱》中飾演重要角色,此番在電影《驢得水》中任素汐也完成了話劇演員向電影演員角色轉化的過程。一般來說話劇演員的成本要比所謂電影明星的成本要低許多,最為關鍵的是開心麻花的演員也具有一定的名氣,而且通過多年話劇的演練,演技也是相當過硬。

電影《驢得水》的中的角色大多數出自同名話劇的演員,不僅因為這些演員在觀眾有一定的影響,更在于他們可以更為準確的領會人物精神,為此駕馭人物也較為記得心應手。無論是任素汐、大力、劉帥良還是裴魁山、阿如那、韓彥博、卜冠今、王堃一這些人可以說經過數百場的演出話劇《驢得水》對于該作品的每一細節、每一個包袱都有著深刻的認知,也有助于在其電影中更好地展現人物性格,人物關系,這為電影《驢得水》的拍攝于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話劇《驢得水》影視化發展中的不足

總體來說,電影《驢得水》的創編與拍攝都不錯,演員的演出也很到位,但是話劇創作畢竟和電視攝制還是有所區別,為此《話劇驢得水》在影視化發展中的尚存在一些不足

1.缺乏電影感

電影《驢得水》上映以后,爭議不斷。從我觀影的角度來看,該電影在立意上還是比較耐人尋味,影片具有一定的抗爭精神,但是對于這種“戰斗”精神的表現不是震耳欲聾的扯虎皮拉大旗的上綱上線,而且通過故事情節和人物關系的演繹來體現影片的內涵。有魔幻感十足的民國邊陲小鎮,有一群性格、三觀各異的不像老師的老師,一頭戲不多但存在感很強的驢,一個定時炸彈一樣的銅匠,還有一個能嚇哭小孩的大反派,可以任意組合,打出順子或者王炸。

但是影片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缺乏一種電影感。電影《驢得水》給人的感覺鏡頭運動不起來,在大小屏幕鏡頭的銜接上有些脫節,這有點像話劇幕與幕的銜接,這多少還是讓人感覺遺憾的不已。但客觀的說電影《驢得水》一些詩化的鏡頭上運用的比較到位,該影片極為強調極致的戲劇性,也注重通過鏡頭語言進行故事情節的延續和演員表演的釋放,但是人物情感演繹還是多了一些話劇演出的味道,在電影主題和人物內心情感抒發上還要缺電影的味道。

2.舞臺腔相對較濃

對于電影《驢得水》的風格,每個人處于不同立場有著不同認知。對于話劇版《驢得水》本人此前也觀看過幾次,為此覺得電影版《驢得水》舞臺腔有點濃,臺詞太密。例如“人之所有有些人成為了好人圣人,而有些人成為了小人粗人,就是因為有的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有些人沒有這個機會?!?,““死了,昨天被槍打死了。你知道子彈從臉上飛過去是什么感覺嗎?我以前不比你橫嗎佳佳,有用嗎?我告訴你,當你被人拿槍指著頭的時候,你就知道該怎么做人了?!边@些被觀眾叫好的臺詞,完全是源自話劇的版本的臺詞呀,其不可避免具有濃郁的舞臺腔調的味道。

對此編劇劉洪濤和周申一致認為,是觀眾先入為主的感覺,如果觀眾沒有看過話劇版《驢得水》就不會有著樣的認知。但是從本人觀看電影版《驢得水》的感受來看,覺得影片的語言還缺乏一種凝練,流暢的藝術化加工。畢竟舞臺劇和電影在文學創作和語言風格上還是有所差異,即便《驢得水》的段子好,老百姓愛看,但是其在創編上還是以話劇為版本的,雖然編導也注意到舞臺劇和電影語言區別,但是語言風格還需要更為影視化。

3.視覺缺乏邏輯化

話劇圈的人拍攝電影,其實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畢竟話劇尤其獨特的慣性思維,作為一名話劇導演其進入影視行業,就需要時刻提醒自己要用電影的方式來進行創作,要有點電影的氣質。對此作為《驢得水》的導演顯然也清晰的認識到這個問題,并且力圖使得電影版的《驢得水》畫面更好看一些,視覺的觀賞上更具有一定的邏輯。

要知道一部優秀的電影不僅需要豐富內涵,還要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但是舞臺劇在編創就需要一個事件緊挨著另一個事件,通過事件的拆分對包袱進行組合,要將一幕幕小品劇的構建在同一個主題之下,以便不斷促進劇情的發展。但是電影中對于包袱和笑料在同一主題的融合是靠人物角色的發揮,靠的演員在不同狀態下的一種發揮。

顯然電影《驢得水》通過人物狀態銜接故事主題還做的有些不到位,觀看該電影我們會爆笑,但是這種笑更多是源自事件銜接上包袱的設置,而并非是人物角色對電影環境的適應。該片從導演到編劇再到演員都沿用話劇原班人馬,講述了一個以戲謔的喜劇外殼包裝了一個悲傷、尖銳的故事:一只專職挑水的驢被謊報成了一個老師以領薪水,并被取名“驢得水”。在該事件被調查前夕,一個銅匠被迫假扮“驢得水”老師。各方為了自身利益矛盾四起,引發一系列爆笑故事。

實事求是地講《驢得水》編劇劉洪濤和周申在拍攝影片的時候也意識到這一點,為此根據媒介的變化,對于電影版劇情做了一些微調。如對于張一曼這個人物角色進行了更為深層次的定位。話劇一般是具有一定的假設性的,但是電影是非常寫實藝術,為此通過話劇表演的方式有時是不適合電影的表演。在話劇版中張一曼被打了一巴掌以后就瘋掉了,這個情節放到電影中可信度不太夠,而且難以呈現出一定的視覺邏輯效果,所以在電影《驢得水》中,就給張一曼尋找了一個更為強烈的刺激源,就是讓張一曼剪頭發,這不僅可以使得人物的形象更為的生動鮮明、可信,而且還可以她之前送銅匠頭發也是相呼應的。

三、話劇《驢得水》改編電影的思考

當代中國話劇盡管也十分重視語言的運用,但是在近年的發展中一些陳述性、敘事性的語言明顯減少。而且人物對話所產生的沖擊力也開始比較薄弱,這使得話劇在主題思想的渲染上有些缺乏力度,而且傳統話劇中的一些大量的潛臺詞也減少了許多,更強調是一種直比的藝術,話劇《驢得水》給人觀感是諷刺了帶著微笑,很好有直喻藝術。但是電影更多是運用的隱喻藝術”,其主要是通過蒙太奇手法的剪輯。話劇版的《驢得水》讓人叫好的主要原因就是語言魅力好,可以說語言具有一定的魔力,這種文學性的創作使得話劇《驢得水》在故事情節、人物性格、思想主題的呈現上可以打動人心。而電影《驢得水》由于缺乏“鏡頭感”,缺乏通過鏡頭展現的隱喻藝術,為此在內容諷刺的力度上稍顯薄弱,所以說如何將直喻藝術和電影隱喻藝術相互結合,是話劇影視化發展必須要注重的問題。

客觀地講話劇的傳播范圍也有限,而通過影視化可以對話劇進行更好的傳播,不僅可以對話劇進行推廣,也是對于電影事業的一種巨大的推動,從《夏洛特煩惱》到《驢得水》我們可以感知話劇在影視化的進程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正是話劇與電影在相互吸取對方精華,改善自身不足,才使得話劇的“影視化”成為一種理念,這種話劇的“影視化”不僅改變了話劇傳統僵化的表現形式和局限的表演方式,也是的話劇在新時代更具生機與活力。

四、結論

開心麻花作品《驢得水》在話劇影視化的發展上雖然尚有不足,但是我相信在編導的努力和社會的支持下,開心麻花話劇作品在影視化的發展會越來越好,中國話劇影視化的發展也必然進入一個更為科學、健康的發展軌道。

[1]王宇.電影《驢得水》:談的是喪失底線的后果[N].21世紀經濟報道.2016-11-07(019)

[2]王琦.“曲線救人”——評話劇《驢得水》[J].宜賓學院學報.2016(09)

吳彥青,女,漢族,1988年4月生,浙江杭州人,中央戲劇學院文學學士,上海戲劇學院藝術碩士,浙江省文化館館員,從事方向:舞臺劇創作。

猜你喜歡
驢得水麻花夏洛特
麻花
夏洛特煩惱
爺爺的麻花
麻花
《驢得水》首映 沈騰說看完后“藍瘦,香菇”
美媒評《驢得水》:有瑕疵的好故事
喜劇《驢得水》10·28強勢上映 把人“逗笑又惹哭”
看不見的橫桿
爆笑成語來襲,開心麻花請接招
Part 2 理財有道煩惱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