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拾傳統手工藝,發展低碳新藝術

2017-07-12 13:58顧石秋三江學院藝術學院講師工藝美術師210000
大眾文藝 2017年3期
關鍵詞:手作手工藝技藝

顧石秋 (三江學院藝術學院 講師/工藝美術師 210000)

邢小剛 (金陵科技學院 教授 210000)

重拾傳統手工藝,發展低碳新藝術

顧石秋 (三江學院藝術學院 講師/工藝美術師 210000)

邢小剛 (金陵科技學院 教授 210000)

在歷史轉型、技術更新的大背景下,課題組通過對傳統工美、現代藝術設計的價值觀與低碳藝術發展的探討。進一步分析“再生”傳統手工技藝與現代藝術設計“蛻變”,改變傳統手工藝的“保守”與“封閉”的認知觀念,挖掘傳統手工藝價值轉變因子,與現代藝術設計跨界交融的可能性。為傳統手工藝向低碳藝術發展的未來,為江蘇視覺傳達行業低碳藝術設計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傳統手工藝;低碳;手作;融合;視覺傳達

2015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項目名稱:江蘇視覺傳達行業低碳藝術設計的理念與實踐研究

項目批準號:2015SJD233

工業技術的發展,雖極大的創造了人類物質的基礎,但又帶來了自然與生態環境的破壞。不僅是生態的破壞,環境污染,能源枯竭,乃至整個地球都在遭受毀滅的危機。人們開始反思,社會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路線,當“低碳”環保、節能、再生的觀念進入公眾的視線,低碳也成為一種新時代的標志,低碳化社會、低碳化經濟、低碳化生產、低碳化城市、低碳化生活、低碳化藝術等。低碳已經進入生活與藝術的方方面面,江蘇視覺傳達行業“再生”傳統手工藝及現代藝術設計“蛻變”也成為低碳藝術革命中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如何在現代工藝中引入傳統工藝、文化內涵、現代設計元素及低碳藝術理念,對于后期的工藝、設計領域的發展尤為迫切。傳統手工藝以手工技藝為主,它集人類智慧的原生性,在發展、傳承中具有自身的獨特價值;它作為本民族的文化遺產,體現了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特有的思維狀態、價值觀、文化理念和民族精神。在當今低碳環保的主流思想的影響下,要發展低碳的藝術,我們需要把看似無關聯的幾者聯系在一起,這是藝術設計行業發展的需要,更是社會與時代的需要。一方面繼承“傳統”,保留傳統的手工技藝;一方面設計理念更新、作品創新創意;一方面響應低碳環保、設計再利用的原則,試圖將低碳的設計理念通過直觀的手作藝術展現出來?!爸厥皞鹘y手工藝,發展低碳新藝術”將傳統技藝、現代設計、低碳理念的跨界融合。

一、傳統工藝危機分析

中國傳統工藝它凝聚著中國各族人民的卓越創造力和寶貴的實踐經驗。但在時代的進程中,受到社會轉型與發展的影響,傳統工藝的衰落成為一個必須面對的現實,但對于一些經典的技藝,保護它、扶持它、鼓勵它,重振中華手工技藝的創作尤為重要。

從20世紀90年代的“烏拉圭回合”談判中,法國提出“文化例外”的原則。澳洲地區重視文化人類學的研究,反對外來文化的侵略。新加坡開展“華語運動”以維護東方文化。日本、韓國把傳統民間藝人視作國寶,稱為“文化財富”。我國臺灣則實施了“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劃”,將民間藝術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課程。由此可見,對傳統手工藝的保護體現了人類的一種文化自覺,保護了這種文化就保護了民族文化的尊嚴。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離不開本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根基。拋棄根基就會迷失方向,喪失民族精神支柱。1從多方案例表明,保護和發展民族民間文化已成為各個國家文化發展的重要課題。全球的傳統藝術都在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它們都在各自實行自我搶救與復興運動。對于復興、搶救已經遠遠不夠,我們必須行動起來,“再生—重生”手工藝。在工業化革命的背景下,我們已經失去了很多,能源消耗、環境污染、材料枯竭、生態破壞,傳統技藝也在消逝,一系列問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傳統技藝的藝人們。

二、重拾傳統手工藝

全球經濟的一體化使得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發展遭受著極大的影響和制約。東西方很多國家的政府、專家與學者,都在關心著對全球民族文化藝術的搶救與保護工作。因為傳統手工藝不僅是一種民族的文化,而且代表著一個民族的風貌與智慧。那么對于各國在保護什么和如何保護的問題上,文藝工作者正在做著看似不同卻又相同的工作。

重拾傳統手工藝,是一個從搶救到保護、從復興到再生的過程。傳統技藝不可丟,中華民族創造了優秀的傳統技藝和民間藝術,傳統手工藝是東方手工藝文化體系的典型代表,是民族的“根”和“魂”。它代表和反映著整個中華民族在歷史的每一個時期的文明程度,彰顯著人民的智慧和水平。這種樸素的美的觀念,正是現代設計所匱乏的。傳統手藝人追求對自然生活的模仿,情感賦予他們創作沖動與激情,作品中的情愫也是超越自然生活的一種更高層面的創造傾訴。以手工勞動進行制作的具有獨特藝術價值的傳統工美,這本應成為社會進步、民族振興的精神食糧??稍诮洕咚侔l展的路上,市場化的商業運作,各種流水線生產與機械化的生產讓傳統手工藝的堅守者倍感迷茫,傳統手工藝作品的價值正在受到嚴重的沖擊。在這樣處境中的年輕人又對傳統文化的保護逐漸淡化,傳統文化藝術正在面臨消失的境遇,不僅是中國乃至世界都在應對這樣的危機。從陶瓷工藝看,我們的陶瓷工藝與技術已經開始逐漸落后西方,從西方人學習中國工藝,到我們開始借鑒西方技術,技藝的丟失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此外本團隊在經過很多走訪與交流中發現,中國很多金典傳統工藝技藝正在消失(不僅是陶瓷工藝)。很多老藝人因無繼承人,他們又不能打破傳統的觀念,跟近時代、與時俱進,只停留在技藝的層面,就這樣可能很多家族的技藝正在失傳。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如何用自己的力量來保護瀕危的技藝,用自己的特長來有效的降低了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必須突破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設計的束縛,幫助更多的人改變保守的觀念,同時在圖案或工藝設計的層面上加以創新。

三、推動藝界聯盟

如今的視覺傳達設計也在一些形式的誤導下走著高消耗,高排放的發展模式,其實已經偏離了我們設計的根本,“設計”字面意思就是計劃、規劃、設想,通過視覺的形式將勞動改造,創意與創新的規劃傳達的一種過程。那么“設”,強調的是設想;“計”,或許說的是創新計劃。那么本意是通過我們的創意改變世界,讓社會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珊芏嘣O計已經開始偏離我們的本意,過度的設計已經不再適應我們的經濟發展,甚至成為我們低碳設計的一種約束。那么如何推動低碳環保的設計理念,同時又能更好的傳承我們祖先留下的傳統技藝,以成為當下一個重要的行動。

傳統手工業與現代工業設計,看似兩個對立的方面,其實它們有著內在的共性,在手工藝時代,并非所有的手工藝品都是單純的手工制作,藝人們會選用合適自己的工具,這與現代工業設計中所研發的器械也是一種聯系,不論傳統還是現代工藝都遵循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從傳統工藝與現代藝術設計看,它們密切聯系著生產、技術、經濟、文化等方面,它們都具有功能性與審美性,作為一種生活手段,它們以勞動的物化形態共同履行著為民服務的理念。那么將現代設計理念、低碳理念于傳統工藝巧妙結合,這種藝界的交融不僅能使設計產品顯現一種表象的美,同時也帶來了一種文化氣息,一種心理與精神的滿足,從而使人感受到設計的親切與魅力,讓人忘卻塵世、享受心靈的釋放。這種源于民間藝術又帶有時代氣息的視覺傳達工藝設計才能真正體現它的價值,這種價值也需要一種正能量的延續。

四、“手作”藝人的低碳藝術

“低碳”革命下的手作藝術也同樣強調走高科技、低消耗、污染少的新型節能環保道路。低碳手作藝術,提倡科學發展觀,不再停留保守、封閉、資源浪費的觀念,而是一種新的形態蛻變。既有傳統手工與現代設計觀念的結合,又有新型視覺藝術方式的重組和探索,同時借鑒新學科、新方法,新思維,走可持續的發展低碳路線。如現代陶藝、漆藝、木藝、布藝和雕刻藝術等,如何讓這些藝術形式定位于低碳理念下的視傳藝術,這就需要更多的藝人加入“手作”低碳設計的研究。

低碳“手作”新藝術的發展它不是一個短期課題,它是現代社會轉型、響應時代需求的產物,在改變一部分藝人傳統觀念的同時,推崇的一種新的藝術生活、低碳手作設計。它既有藝術的實用價值,滿足人的物質及精神生活需要的造物藝術,又孕育著藝術之美,讓藝術走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路線。

如果說傳統手工藝體現了人對人性的改造,體現著一種改變生活、實現自我的藝術的實踐表達。那么低碳手作藝術不僅保留了傳統手工的美和價值,又實現了一種新的藝術生活與品味。低碳概念的介入,也成為推進藝術潮流的新方式。低碳新藝術必將成為一種“精神需求、藝術需求”的新形式,它不會降低人們對傳統手工藝術的興趣,相反會使更多的人加入研究低碳新藝術的運動中來。低碳新藝術的研究與探索,或許在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發揮其特有的作用和優勢。既維護本土手工藝文化、充分利用地方人文資源、擴大就業渠道、豐富勞動形態和產品形式等價值的同時盡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做到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再利用的藝術發展方式?!笆肿鳌彼嚾说牡吞荚O計或許能解決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傳承精湛的手工藝技藝;又進一步的實現創新藝術,低碳藝術,讓藝術設計融入生活的重大決策。從傳統手工藝到現代“手作”低碳設計的開始,或許這就是我想宣傳的一種更科學的藝術發展觀。

在國外手作人并不陌生,這種職業不是新流行,而是一種藝術生活的方式。在他們眼中一切想到的想不到的東西都可能會被他們用做手作工藝的存在。他們傳承了傳統手工藝的高技藝,同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享受手作。在國內江蘇也同樣有一小部分群體,他們被“手作”吸引,開始了“手作”設計,他們有理想、有追求,有責任、感擔當,他們繼承了一些傳統的手工技藝,正在試圖開辟在傳統文化基礎上的再創作與新視角。這一撥小群體他們在喧囂的城市中尋找到了一個安靜的生活創作方式,他們用自己的手藝與設計,吸引著喜愛他們手藝的人群走進他們的藝術,聆聽他們的思想、情感,共同享受作品的精神和氣氛。

這一群體他們涉及了家具飾品、木刻、刺繡、大漆、金屬、織物、制酒、制包、制茶、制香、首飾、剪裁、紫砂、扎染、陶作、蠟染、舊物改造等百種工藝與材料的制作與創新,甚至你沒有想到的石子、沙子、毛發、皮質、舊物、廢物等材料在他們的手中瞬間成為藝術品。

他們嘗試再生設計,舊物改造,把一些你或許覺得沒有價值的舊衣服進行重新設計。在與顧客進行交流中,為其定制一個“獨一無二”的款式,把一些新的時尚元素推薦給顧客,加入配飾的裝點,通過精湛的手工技藝縫制。以前衛、張力的視覺效果給衣物一個重新的定位甚至給衣服賦予故事。這樣既展現了手作人的高超技藝與設計者的用心,又提倡了環保低碳的前沿觀念。不僅如此還有更多類似的案例都體現著手作藝人們的創新創意。

五、總結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在國家大力推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低碳革命的背景下,對于傳統手工藝想要“再生”務必抓住機遇,對傳統技藝進行有益的取舍與吸收,為我們的后人留下更多可貴的財富;對于現代藝術設計想要“蛻變”,必須在前進的道路上發現問題避其劣勢強化優勢,在思變中突破;對于國家的發展,要走科學地傳承和振興之路,讓傳統的民族精粹與現代的藝術設計都得到可持續發展,讓藝術真正的發揮它在社會進步中的價值。

注釋:

1.搜狐百科,傳統手工技藝http://baike.sogou.com/v10620822.htm

猜你喜歡
手作手工藝技藝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金屬抬鑿和鏨刻技藝綻放蘇州
傳統手工藝與博物館
琉璃燈工技藝的魅力與傳承
手作之美:術到極致 幾近于道
鄭慶章 把“弄虎”技藝傳回大陸
系列紀錄片《中國手作》第一季《木作》開播
淳度:泉州鹵煮的“匠”技藝
世界工藝文化之旅
手工藝·溫州發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