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高校舞蹈教學中瑤族長鼓舞的傳承路徑探索

2017-07-12 13:58陳東云賀州學院542800
大眾文藝 2017年3期
關鍵詞:瑤族舞蹈民族

陳東云 (賀州學院 542800)

地方高校舞蹈教學中瑤族長鼓舞的傳承路徑探索

陳東云 (賀州學院 542800)

舞蹈是極具審美價值的一門藝術。而瑤族長鼓舞來源于廣西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具有群眾性、民俗性、健身性、娛樂性、觀賞性和審美性等特征,其在中國傳統民族文化藝術中占據重要地位。為了將瑤族長鼓舞這種傳統舞蹈藝術傳承下去,高校應充分挖掘自身資源,通過深化舞蹈教學改革,增強民族舞蹈的教材建設,致力于瑤族長鼓舞的開發、保護與傳承。

地方高校;瑤族長鼓舞;傳承路徑

長鼓舞是瑤族人民在艱苦卓絕的生產活動和神秘虔誠的宗教祭祀活動中演化而來的,它再現著一個民族數千年的發展變遷,其一招一式都透露出不一樣的文化內涵,震撼著觀者的心靈。因此,地方高校必須加大對瑤族長鼓舞的傳承與保護,讓這一優秀文化遺產永遠流傳下去,在歷史的長河中大放光彩。

一、瑤族長鼓舞的引入之于高校舞蹈教學的意義

鑒于瑤族長鼓舞在我國舞蹈藝術中的獨特性、地域性和傳承性,通過在瑤族地區開展地域性的民間舞蹈課程來加強對產鼓舞的保護與傳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豐富舞蹈教學資源,提升高校教學實力?,幾彘L鼓舞作為一種獨特的民間舞種,是對國家統一舞蹈課程的有效補充,是豐富高校舞蹈教學內容、提升學校舞蹈教學實力的重要途徑。高校通過教改的方式引入瑤族長鼓舞,不僅能夠壯大民間舞蹈隊伍,營造熱愛傳統文化的氛圍,傳承我國民族精神,更能夠以開設瑤族長鼓舞課程的形式有效培養長鼓舞的后繼人才,為長鼓舞的保護和傳承提高強有力的保障。

第二,促進大學生對瑤族長鼓舞的了解,激發學生民族認同感。當瑤族長鼓舞被編入高校舞蹈課程后,大學生便會在了解長鼓舞的基礎上,進而了解瑤族傳統文化,增進其與瑤族人民的溝通交流,激發民族認同感,也能增加瑤族學生對本土文化自豪感,促進民族團結和民族友好,營造和諧積極向上的高校舞蹈氛圍。

二、地方高校在瑤族長鼓舞的傳承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保持民族文化藝術的獨立性非常重要,絕不能盲目地引入西方文化,而將我國本土文化棄置一旁。但是,我國地方高校在瑤族長鼓舞的傳承保護中卻存在諸多問題。

第一,忽視舞蹈課程建構,對長鼓舞的關注度不夠。目前,瑤族長鼓舞在我國各大高校的舞蹈課程建構中仍處于邊緣地位,其并沒有被納入普通高校的公共藝術教育內容。而且,部分地方高校只把長鼓舞作為舞蹈體系中的一絲點綴,對長鼓舞的教學缺乏系統性、深刻性和長期性,這都極其不利于瑤族長鼓舞的保護與傳承。

第二,長鼓舞教學建設缺乏科學性、理論性和系統性。目前,瑤族長鼓舞在地方高校的舞蹈建設中仍然處于薄弱環節,相較于其他物種,瑤族長鼓舞既沒有成熟的理論體系,也沒有獨立系統的學科特色。而且高校也缺乏相應的管理體系和教學評價體系。另外,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快速轉型,瑤族傳統的生活方式已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本民族的生活特色正在逐漸消失,這也是瑤族長鼓舞傳承和保護現狀堪憂的社會根源。

三、地方高校舞蹈教學中瑤族長鼓舞的傳承路徑探索

基于瑤族蘆笙長鼓舞的重要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我國地方高校必須加強探究瑤族長鼓舞的傳承和保護途徑。本文長鼓舞之于高校舞蹈教學的意義和地方高校在長鼓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瑤族蘆笙長鼓舞的傳承和保護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強教育政策引導,健全瑤族長鼓舞傳承保護的教學體制環境

近年來,我國一直強調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的五位一體建設。因此,作為豐富我國人民文化生活重要方式的舞蹈理應受到重視,尤其是對于類似瑤族長鼓舞這樣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當地政府更應該加大扶持力度,鼓勵地方高校盡快出臺和完善相關教育規章制度,制定有關教學條例,為瑤族長鼓舞在地方高校舞蹈體系中的長足發展提供良好的教學體制環境。同時地方高校應加大對瑤族長鼓舞財政支持,在設備、人員、服裝、道具、劇場建設等硬件方面給予幫助。只有有了良好的硬件做支撐,才能為瑤族長鼓舞的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采用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增強瑤族長鼓舞的傳播渠道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社會,當前,新媒體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大學生則是新媒體使用者的主要人群。地方高校利用新媒體進行教學,能夠為為瑤族長鼓舞的傳承與保護提供更加便利和長久的傳播方式。

首先,新媒體為瑤族長鼓舞的傳承提供了新渠道。當代大學生是新媒體工具的主要使用者,微信、微博、博客、論壇等等是他們經?!俺鋈搿钡钠脚_。高校教師要善于借助新媒體平臺,比如博客、微信朋友圈等,在更廣的范圍內對瑤族長鼓舞進行傳播和推廣,同時也能讓更多的學生了解這種藝術形式,進而對其產生學習的興趣,促進瑤族長鼓舞傳承的廣泛化和年輕化。

其次,新技術為瑤族長鼓舞的保護提供了新載體。以前,舞蹈的流傳和保護主要依靠教師的言傳身教,這種教授和保存方式特別容易造成古老藝術形式的失傳。因此,可以嘗試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創新瑤族長鼓舞相關影像資料的存儲載體。例如,相關部門可以購置服務器,專門存儲瑤族長鼓舞的珍貴資源,并可運用大數據技術來確保資源的安全性。同時,可以以此為依托建立起瑤族長鼓舞的教育資源數據庫,進而借助數據庫,通過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新興的教學方式運用瑤族長鼓舞教育資源開展地方高校的舞蹈教學。新技術可以實現對瑤族長鼓舞資源的有效保護,同時也使得其在地方高校中的應用,進而實現更好地傳承保護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基礎。

(三)引入民間藝人教學,加大瑤族長鼓舞的傳承力度

為了使瑤族長鼓舞得到更好地傳承與發展,必須把民間藝人引入高校的教學隊伍中,由民間藝人對學生進行手把手教學,提高學生的舞蹈技藝水平。例如,可以聘請瑤族長鼓舞的傳承藝人來校進行專題講座,并參與到地方高校舞蹈課程中相應專題課程的編排中。同時,應注重教學環節中,學生與瑤族長鼓舞藝人之間的交流,在激發學生對瑤族長鼓舞興趣的同時,為培育瑤族長鼓舞的下一代傳承人提供可能。此外,應注重民間藝人入校進行瑤族長鼓舞傳承的相關資料的記錄,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地方高?,幾彘L鼓舞教育資源庫,從而為瑤族長鼓舞教學的開展以及瑤族長鼓舞特色課程的完善奠定基礎。

四、結語

瑤族長鼓舞體現了瑤族人民生生不息、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而地方高校承擔著傳承與保護瑤族長鼓舞的重任。因此本文提出了加強教育政策引導、壯大民間藝人隊伍、采用先進教學技術等傳承與保護措施,希望對地方高校的瑤族長鼓舞教學建設有所幫助。

[1]劉濤.瑤族長鼓舞的文化背景及審美特征[J].文山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1).33-34.

[2]胡玲梅.瑤族“長鼓舞”的傳承與發展[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8).56-57.

[3]孫亮.廣西瑤族長鼓舞的起源與發展[J].大眾文藝.2006.192-193.

2015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15JGB396)“瑤族長鼓舞在民族地區高校特色舞蹈教學研究”

陳東云(1983—),男,漢族,廣西梧州岑溪市人,賀州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舞蹈教育、瑤族舞蹈。

猜你喜歡
瑤族舞蹈民族
瑤族織錦
《瑤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譯注》
云南瑤族銀飾探析與開發利用
學舞蹈的男孩子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舞蹈課
MINORITY REPORT
校園舞蹈 多姿多彩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金秀瑤族長鼓舞傳承的文化生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