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高校音樂教育的多元化實踐

2017-07-12 13:58余莉娟陜西省商洛學院726000
大眾文藝 2017年3期
關鍵詞:改革音樂專業

余莉娟 (陜西省商洛學院 726000)

地方高校音樂教育的多元化實踐

余莉娟 (陜西省商洛學院 726000)

專業是高校人才培養的不可或缺的載體,是基于社會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設置的。在過去的五年里,在我們地方高校成立了國家和省綜合改革項目,并以實踐過程為例,從培養目標、專業課程體系的建立,再到專業教學團隊的形成,最后形成實踐教學的發展。本文深入分析了改革的具體措施,總結了音樂教學教育的特點和創新措施,對地方高校音樂教育時間進一步深化改進,做更深入的思考,為音樂教育的建設提出建議,特別是給地方高校音樂教育的建設與改革提供了參考。

地方高校;音樂教育;多元化實踐

長期以來,幾乎所有的非專業音樂院校的音樂教育,在中國,以中央音樂學院等專業音樂院校部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方面的音樂技能訓練為模版,追求高性能人才培養的廣泛而深遠目標。但是許多地方高校音樂教育“中心”和“主流”目標往往不切實際,譬如最直接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當地音樂專業的學生,從大學畢業后就業率窄,畢業轉行率遠超70%。音樂教育難以適應當今社會發展,與社會發展實際需要脫離。而地方高校音樂教育要發展,就從社會現實,特別是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人才需求產學研結合,進行合作教育,對目標進行再培訓,對課程體系重構,進行教學內容體系探索。地方高校音樂教育發展的有效途徑迫在眉睫。

一、專業綜合改革實施的思考與定位

目前,中國的高校已經實現了從規模型擴張到內涵型建設的轉變,如何有效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我們地方高校音樂教育的歷史不長,且地處非中心城市,學校教育的發展受到諸多客觀因素的制約。例如:實踐積累少、缺乏政府投資等等,面對現實差距,如何突破瓶頸,實現更快的變化,不盲目跟風,避免同質化趨勢,真正的教學水平和特點都在大學教學里得以體現。雖然許多地方高校面向全國招生,教育始終作為學校人才培養的基礎,但是,音樂教育的綜合改革是需要國家政策傾向扶持的。在二十一世紀,地方高校音樂教育的多元化實踐對音樂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解決了音樂教育上的一些難題。音樂教育的綜合改革在改革的過程中,要牢牢把握“深水”瓶頸,掌控兩個核心關鍵“教什么”和“如何教”,也就是說,如何對辦學目標與方法進行定位。實施專業化改革,以達到戰略本土化目的,通過對社會產業的調查,確定人才培養目標,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為適應社會需要,量化制定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并實現學校培訓和企業需要無縫對接,準確把握專業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全面推進專業內涵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專業改革舉措:技術與能力

按照“技術+能力”雙軌并行人才培養模式,打破課程設置,基于提高社會音樂人才的就業能力的目標,從培養能力和能力素養出發,以應用為導向,以能力為目標,以創造“音樂表演”為核心,以“音樂”和“音樂實踐”為兩翼,建立相應的高校音樂教育本科教學體系。重視音樂基礎課,實現復合音樂人才培養。在音樂表演過程中,專業技能訓練是音樂實踐過程中的核心,在音樂藝術實踐的形式上,基于培養社會和人文情懷的基礎,施行大量的內部和外部的培訓計劃,這分布在三個學期的社會音樂培訓課程中。深化實踐教學需要,注重短期和長期的結合,在課程結束前,學生仍可根據自身需要申請多元化的實踐課程。

三、綜合改革的亮點與創新

(一)音樂專業學生的創新,學院立足于社會音樂產業和社會音樂人才的實際需要,音樂學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組織和策劃區域,音樂文化的能力從事演藝活動的文化機構、廣播影視、影視文化機構的出版管理,音樂評論和宣傳,音樂編輯和音樂合成,在區域研究和繼承事實上,社會音樂和文化工作者它與當地音樂文化的需求密切相關顛覆。

(二)重構“本土化”音樂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根據“本土化”理念培養音樂人才,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重新定位人才培養目標,摒棄傳統做法,回歸音樂的本質,精通音樂專業人才培養,人才培養模式貫穿于學生的專業技能和音樂社團的應用能力等各個方面,實現音樂基礎+音樂表演+音樂實踐,該系統內容豐富,操作靈活,實用性強,音樂理論課除了音樂訓練的實踐之外,還開設音樂實踐課程,開展音樂課程創新活動、職業教育與素質教育培養,我們將把各個地區的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融入“本土化、高質量”素質,應用“音樂專業人才培養。

四、深化和改進專業綜合改革的實施

(一)回歸原點,地方高校音樂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能堅持在一線工作崗位的人才,而且基層單位一般采用優質的音樂人才(特殊才能)?!案哔|量”不是一句空話,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加大專業教育力度,幫助學生優先“成人”;進一步健全健全人格和社會責任感教育,特別是在現代社會,迫切需要創新教育、創業教育和滲透全方位的人才培養和全過程,需要不斷的努力。

(二)機制保障,合作教育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社會需求,在社會音樂實踐中,要培養和發展這種能力,使得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實現。目前,行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措施相結合,搭建培訓平臺的能力至關重要,繼續在合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與政府、學校、實踐單位、多部門協同等效聯動,需要系統化協同教育系統安全。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地方高校音樂教學改革,要從實際出發,全方位考慮,改革創新必須貫徹落實培養目標,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及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創新與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逐步擺脫不適應于音樂教育模式,使之適應新的教育發展形勢。在音樂的學習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應用能力。作為音樂人才必須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樹立以實際需要為目的,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觀念,調動一切積極有效的教學手段,在創新與實踐中探索出一條適合音樂教育的實用之路。

[1]黃鷹.地方高校音樂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新思考[J].中國音樂,2010,02:262-264.

[2]李莉,黃劍敏.地方高校音樂教育對本土民間音樂的傳承與開發[J].民族藝術,2012,04:133-134.

[3]李莉.論地方高校音樂教育資源服務新農村音樂文化建設[J].大眾文藝(理論),2009,22:182.

[4]王明江,陳穎.地方高校音樂專業教育的現狀分析與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7,36:114-115.

猜你喜歡
改革音樂專業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部分專業介紹
改革之路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熱的專業
改革備忘
音樂
改革創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