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理工高校藝術教育現狀初探

2017-07-12 13:58李文博西藏農牧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860000
大眾文藝 2017年3期
關鍵詞:理工師資西藏

李文博 (西藏農牧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 860000)

郝文淵 (西藏農牧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 860000)

魯莉華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430072)

西藏理工高校藝術教育現狀初探

李文博 (西藏農牧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 860000)

郝文淵 (西藏農牧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 860000)

魯莉華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430072)

本文在結合西藏理工高校藝術教育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西藏理工高校藝術教育的長足發展提出了措施建議。

西藏;理工高校;藝術教育;初探

藝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其中的重要一個方面,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我們應該十分清楚的認識,藝術教育不能等同于音樂、繪畫、和舞蹈,而是通過藝術教育等人文知識培養形成的內在人格、氣質、修養,逐步形成一種穩定的品質和價值趨向。

一、藝術教育的意義

第一,國家戰略的需要。當今社會,日新月異,21世紀高素質人才怎樣培養?一直是教育界探討的熱點,教育一直普遍存在過分注重技能的訓練,強調技能的掌握,從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本質。社會的發展需要具有全面素質的和諧發展的人才1,既要有過硬的科學專業知識,又要具有很高的人文素養。

第二,自身發展的需要。藝術是人類的精神花園,具有凈化心靈、雕鑄靈魂、完善人格、開發智力、提高人的審美情趣的巨大作用2。目前高校主要授課對象為“90后”“00后”,針對他們本身處在豐富繁雜的外來媒介接觸狀態中,過分強調個性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們相對缺乏社會責任感、事業心和人生理想,精神空虛,心靈需要慰藉,在教學過程中既要讓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兼顧心理渴求和變化,藝術教育恰恰可以彌補這種缺失。

二、西藏理工高校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1.針對學生群體變化,教育手段單一

經調查發現,目前西藏理工高校中,藝術教育環節繼續沿用過去傳統教育形式。一是藝術活動主要由團委、學生社團組織舞蹈比賽、唱歌比賽等比賽形式,這種形式只會以點出現,沒有形成一個體系、一種機制,對于廣大學生來說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藝術教育。二是,針對個性突出的“90后”、“00后”,藝術教育手段創新能力不足,導致參與人數不佳、學生對藝術教育認知處于“可有可無”狀態。

2.教育認識不到位,偏重自然科學

在西藏理工科院校,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教職人員,其自身教育背景大多為理工科,對于藝術教育認識往往不夠全面,較少的考慮人文素養對學生帶來的實際影響,對藝術教育的教學場所及教學用具投入少。通過調查,73.2%的學生希望能在學校開展藝術素養課程、培訓依次豐富自身藝術素養。

3.學生學習觀念待轉變提高

西藏理工高校90%來自農牧民家庭,雖然很多民族學生自身很有天賦,能歌善舞,但是都沒經過系統的訓練,很難有進一步的提高。從家庭教育環節就藝術教育認識不到位,往往人文數理化專業才是“正課”,這種導向認知忽視了學生學習興趣,不利于藝術素養的培養乃至人文素養的建立。這樣背景下多數學生認為只要學好專業知識有一門專業技能就足矣,導致學生不愿意更進一步接觸藝術教育,參與藝術活動就更加不可能。

4.專業教師缺乏

無論是藝術類專業院校還是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教育師資力量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將藝術文化潛移默化融入到教學組織中,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傳統認識局限,西藏理工科高校相對在藝術類師資引進、培訓環節較滯后,對其人文素質提升方面產生消極影響。

三、措施及建議

1.針對學生群體變化,轉變傳統教學思維

教師與學生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兩大主體,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群體年齡變化制定出合理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要建立一套適合西藏理工科高校特色的機制,通過藝術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態度和學習興趣,傳統教學中好的教學方法能否繼續進行,在信息時代,新媒介、新思路的運用學生又能接受多少,都值得商榷。如慕課形式,目前在國內現在比較流行,能不能在西藏理工高校應用,如何應用,需要因地制宜,針對學生合理判斷。

2.以人文素質為載體,更新藝術教育培養理念

藝術教育是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藝術素質的培養不僅要有生動豐富的內容和形式,而且還要注重學生個人素養培養,理工科高校藝術教育規劃和管理方面應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3,以藝術教育促進學生的創新及動手能力,鼓勵學生參觀、參與畫展畫展、音樂會、攝影展等活動,多進行有關藝術創造活動。

3.加強藝術教育師資培養力度

西藏理工科高校藝術教育師資力量相對專業類教師嚴重缺乏,教學管理層面應充分考慮師資力量的配置是否合理,本著“走出去、引進來”的原則,不斷完善藝術類師資力量的引進制度。一是通過傳統引進師資模式,在內地高校引進優秀人才;二是通過援藏形式,補充師資力量;三是加大培訓力度,創造良好的業務深造機會,鼓勵在職教師不斷“充電”,提升業務能力;四是建立健全考核機制,因專業、崗位性質不同在職稱晉升、科研工作應區區別于自然科學類專業教師。

4.完善學校共公共選修課有關藝術課程設置

公共選修課是學生獲得專業知識以外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對于奠定自身綜合素養有重要的價值,雖然當今社會信息交流急速發展,但是這些信息都以碎片化的信息出現,沒有形成一種有效系統。在科技時代,我們很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但是這些問題是如何出現,答案是如何解答,這些背景知識都是空白,導致學生缺失發現問題的能力。根據學生需要,我們應開展相關藝術教育課程,如西藏民俗、藏式傳統建筑裝飾、藏式現代藝術形式等課程,加深學生對當代社會及西藏藝術現象的思考。

5.加強校園藝術文化軟件建設4

管理者和教育者根據學?!皯眯汀鞭k學定位,在學校硬件達到一定程度時,工作重心轉變到學校軟件建設上,要注重校園文化,提升學校層次。加強校園文化一是在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同時,我們應清楚的認識到軟件建設不能簡單釋為“校園活動”,自發地具有一定目標性、實踐性、創新性的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是在具有好的學風、教風前體之下;二是不能為建設而建設,校園文化軟件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個長期的過程,一定要把握好質和量的關系;三是對藝術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效果進行及時評價和改進,培養適應國家和社會迫切需求的合格的高等應用性人才。

注釋:

1.王興國,徐斌.當前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優化整合與發展[J].成都大學學報,2012,(1):122~123.

2.王建平.對高校藝術教育現狀與發展的思考[J].2012,(24):76~78.

3.李文博.西藏理工高校大學生藝術教育狀況分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3,(12):145~146.

4.羅偉崎.關于大學生藝術教育[J].高教高職研究,2010,(10):184-185.

西藏自治區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sk2015-36,sk2015-37)

李文博 (1981 - ),男,碩士,講師,甘肅武威人,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旅游生態。

魯莉華(1984—)女,湖北武漢,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015級研究生。

猜你喜歡
理工師資西藏
都是西藏的“錯”
重慶市鄉村體育師資配置現狀及培養路徑研究
決策權動態流轉:國民政府初期華僑教育師資政策考察及當代啟示
漳州理工職業學院作品
陳光中:理工男變身“披薩達人”
神奇瑰麗的西藏
“80后”理工男與油紙傘的不解之緣
一個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與虛無
幼教師資培訓班在京開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