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曲舞蹈在現代舞蹈教育中的傳承
——以閩劇為例

2017-07-12 13:58朱詩雅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350000
大眾文藝 2017年3期
關鍵詞:旦角漁歌語匯

朱詩雅 (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350000)

戲曲舞蹈在現代舞蹈教育中的傳承
——以閩劇為例

朱詩雅 (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350000)

在現代舞蹈教育中戲曲舞蹈已經成為藝術教育的重要成分,特別是在舞蹈技術領域中。中國古典舞訓練體系主體由芭蕾、傳統武術和戲曲舞蹈組成,而戲曲舞蹈則隨著地域的不同呈現多種樣態,閩劇樣態成為福建地方舞蹈教育中體現傳承與發展的內容。戲曲舞蹈的動作形態、經典身段、組合形式等方面體現著閩劇在福建地方舞蹈現代化教育傳承與發展的構件。

現代舞蹈教育;戲曲舞蹈;閩劇身段;傳承與發展

一、閩劇動作形態的藝術特征

閩劇是福建省主要戲曲劇種之一,流行于福州市及閩中、閩東、閩北等福州方言地區。它綜合“平講”、“江湖”、“儒林”等本省地方戲曲,并吸收弋陽腔,徽調和京劇的表演藝術,二十世紀初成為一個較完整的戲曲劇種,人們稱為福州戲,解放后定稱為閩劇。1閩劇的發展主要在近代,形成時期不僅吸納其他劇種的精華,還受到閩越、海洋、古中原三大文化的影響。閩劇中的旦角身段受到了宮廷舞蹈的影響,其形態趨于雅化,而其遵循了傳統旦角人體的造型及動作規律,講究“擰、傾、圓、曲”的基本形態和勢態,通過身體各部分的互相擰傾錯位,形成角度不同、層次分明、立體感強的造型,使動作柔和自然,沒有棱角,流動自如圓潤;身韻中動作軌跡多以劃圓形為主,人體的任何運動路線都應呈現出圓或圓弧的走向,強調以腰為軸的“平圓、立圓、八字圓”運動路線。2除此之外,欲前先后、欲左先右;點線結合;起于心、發于腰、行于體等戲曲舞蹈中的要素,也在旦角的形態中一一得以呈現??偟膩碚f閩劇身段素有“一指化十指,十指化百指”“一步化十步,十步化百步”和“一動化百動”之說。

二、閩劇經典身段的摘錄

閩劇作為南方劇種,更多體現的是南方人的婉約、柔和、含蓄。體現在動作語匯上也更加的細膩,動作幅度相對較小,更加收斂。從步伐上,閩劇多用細碎小步來體現大家閨秀的端莊持重,而上身的動率則以“圓”為主。閩劇中的“圓”則大多為小圓,胸前的繞圓、肩上的小圓或是手腕繞的小圈。而在閩劇中亦能看到福建民間舞的影子,如閩南舞中的“橫擺動律”,在閩劇中就有體現。

1.武戲《海上漁歌》

閩劇《海上漁歌》寫的是渝民父女海上智摘反革命分子的故事,整個戲都描寫了驚濤駭浪中漁民的捕魚生活和戰斗。3劇中漁民父女的身段體現了時代特征,作為一部現代戲,無論從服飾還是從身段上看都創新符合潮流。由于該劇表現的是海上搏斗的情景,所以在動作上更加瀟灑豪放,雖然手中沒有持漿,但在動律動態上皆呈現了漁船上的情景。理網、撒網、拉網等動作節奏明快,身段優美。在整部劇的高潮部分,漁女橄欖與壞人搏斗,浪打來之時,連續重復的幾個干凈利落的轉身,展現演員功力的同時也突出了正面人物的高大形象。

2.文戲《碧玉簪》

閩劇《碧玉簪》講述了大家閨秀李秀英受奸人陷害,被丈夫王玉林疑為不貞,另其原轎而歸,李秀英滿腹委屈無處傾訴。在該劇中,李秀英作為大家閨秀,步態輕盈持重,而其中水袖的運用較多,水袖為手臂的延伸,通過水袖的舞動,可以表達各種不同的感情與含義,如喜悅興奮、激情蕩漾、心慌意亂等。投袖表示整理衣服;拋袖表示憤怒;揮袖表示叫人離開;背袖表示人物下場或沉思;翻袖用于悲痛或情緒激動時;搭袖表示握手或擁抱;把水袖舉起,蓋在頭上,表示驚慌或悲傷等等。4該劇中水袖很好的結合了情緒,展現出李秀英欲語還羞,以及內心矛盾,悲傷地情緒。大量碎步走場的運用很好的體現了她焦躁,不知所措的情緒。而與漁女橄欖的形象比較則是一文一武,在《海上漁歌》中矯健的翻身,快步的行走,大幅度的上下,在這里皆是放緩且弱化。舉手投足皆含蓄,柔婉。

三、閩劇身段的組合形式

閩劇中經典動作語匯的提煉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現代人,服務于現代社會,并且將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以新穎的方式教授給學生,使現代人真正的喜愛。在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專業的排練課中便整理提煉了閩劇《百蝶香柴扇》中花園撲蝶的片段,運用于舞蹈教學中,就此孕育出女子群舞《百蝶香扇》。

舞蹈《百碟香扇》取材于閩劇《百蝶香柴扇》在改編的時候充分考慮了舞蹈善于抒情而拙于敘事的特點,并沒有將閩劇中的劇情照搬過來,而是挑選其中一個場景,著重講述少女春日里游園的場景,以此來抒發情懷。而動作語匯也是在認真分析、仔細選取之后從原作的舞蹈片段中提取而形成的。故無論是身法身段還是動率動態都保留著閩劇中獨有的特點。

在動作語匯上,以古典舞為主并融入閩劇元素,將閩劇中的手眼身法步的精華提煉、加工用于舞蹈中,形成新的獨特的舞蹈語匯。其主題動作多用立、傾、開、轉、探、跳等將撲蝶少女的靈動充分展現。大量的圓場、屈膝、勾腳、塌腰等形態又帶著濃濃的閩劇韻味。在舞蹈的開始,一排妙曼少女,塌腰撅胯,手腕上下輕挑,腳下邁著輕盈碎步后退出場,形態生動柔婉,既給人少女含蓄害羞之感又給人妙曼婉轉的感覺。接下來的一組主題動作,在小方塊上進行,通過繞、劃、撩、扇等動態展現了翩翩飛舞的彩蝶。又以大幅度的動作來展現撲蝶正是喜悅之時的情感,手部抖扇,腿部彎曲勾腳,上身前傾塌腰,步伐碎步圓場。既能看出閩劇身法中的韻味,又已將其轉化為舞蹈的語匯。慢板處,采用較為生活化的動作,鉆、看、瞄、躲都是取材于生活,展現了大家閨秀害羞,矜持的形象,節奏動作的處理靈動而又不輕挑,嫵媚卻又不輕浮。領舞的主題動作多以旋轉為動主并多為帶有閩劇風味的舞蹈動作,回眸、挑眉等眼神動作充分借鑒了戲曲中的神態,將小女兒的嬌俏、嫵媚、喜悅、害羞之情展現的惟妙惟肖。

四、結語

戲曲與舞蹈自古代便有著不可分割的血緣關系,而戲曲舞蹈在現代舞蹈教育中也具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筆者認為,戲曲舞蹈在傳承中要注意一下幾點,第一:注重傳統的保護,傳統的戲曲舞蹈經過歷代傳承被奉為經典,其中包含著典范性,值得后人深深探尋,細細琢磨。第二:注重與時代的同步,在保留精華的同時也不能停滯不前,藝術需要與時俱進,只有順應時代的潮流才能夠創造出真正受人民群眾喜愛的優秀作品。

本著對藝術的熱愛以及對福建文化的挖掘,許多藝術工作者皆在自己的領域中辛勤的創造著。閩劇作為福建的著名劇種,其中包含著福建近代文化的發展的內涵。戲曲舞蹈在現代舞蹈教育中體現著文化的傳承,是必要且精彩的。

注釋:

1.林慶熙《閩劇》.[J].人民戲劇.1978(10):96

2.張彩鳳《京劇旦角身段的美與韻》.[J].新世紀劇壇.2011(06): 44

3.徐健.《載歌載舞的閩劇<海上漁歌>》.[J].戲劇報.1958(15):18

4.張彩鳳.《京旦角身段的美與韻》.[J].新世紀劇壇.2011(06):44

[1]金浩.《戲曲舞蹈知識手冊》.[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09

[2]林慶熙《閩劇》.[J].人民戲劇.1978(10)

[3]張彩鳳《京劇旦角身段的美與韻》.[J].新世紀劇壇.2011(06).

[4]程薇《閩劇花彩旦的藝術特色及表演技巧》.[J].藝苑.2011(03)

[5]徐健.《載歌載舞的閩劇<海上漁歌>》.[J].戲劇報.1958(15).

朱詩雅(1991.04),女,本科,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教育訓練學與舞蹈史。

猜你喜歡
旦角漁歌語匯
探究戲曲旦角身段藝術特征
洞庭漁歌: 在八百里洞庭湖上 放聲高歌
呂錚錚美術作品
淺談汕尾漁歌在校園的傳承與創新
天籟之音海邊來
用歌劇語匯展示戲劇力量——解讀懸疑歌劇《馬克若普洛斯檔案》
《荊楚歲時記》飲食類語匯探析
向大師致敬
二人轉旦角表演藝術之我見
秦腔旦角表演中真假聲唱法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