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機制研究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2017-07-12 13:58鐘立生廣東財經大學藝術學院510320
大眾文藝 2017年3期
關鍵詞:創意設計藝術設計成果

鐘立生 (廣東財經大學 藝術學院 510320)

論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機制研究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鐘立生 (廣東財經大學 藝術學院 510320)

文章從揭示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領域存在“兩張皮”現象的原因----理論缺位和總結適應創意經濟發展和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需要的“機制”理論這兩方面來闡釋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從有助于引導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有利于促進高校師生科研課題的實施和有益于建構“理論模型”提供借鑒參考三個方面來論述課題研究的現實意義。

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機制;意義

“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機制研究”是針對現階段我國普通高校藝術設計教育領域成果轉化進行探討的課題,是對成果轉化“機制”構建進行的理論梳理和總結。本文從該課題研究對當前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展開探討。

“十二五”時期,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已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之一。2011年4月2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講話中特別強調,高校要在“積極提升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的同時“積極推動協同創新”。這些論述對我國高等教育教學內涵與教學模式的改革和深化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它推動普通高校藝術設計教育在轉型中探索采用開放式、實戰型的教學模式,并由此催生了大量創意設計類成果(指師生在教學和科研領域取得的原創性實踐型成果,包括作品、設計、技術、專利、產品等,為便于表述,統稱為“創意設計類成果”),其中不少成果具有轉化(也指“產品化”、“商品化”或“產業化”)潛力、市場前景和商業價值。但受各種因素的制約,特別是普通高??蒲谐晒D化的體制機制和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理論缺位的制約,使得許多有轉化價值的創意設計類成果被束之高閣,難以轉變為現實生產力。

一、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機制研究的理論意義

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機制研究的理論意義,是在揭示以往我國高校藝術設計教育在理論建設、學術研究和成果轉化機制構建方面存在的一些薄弱環節,并為指導當下成果轉化提供有參考價值之觀點的基礎上體現出來的。具體說有以下兩點:

1.揭示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領域存在“兩張皮”現象的原因——理論缺位

始于1999年的高校擴招,使我國高等藝術設計教育取得長足進展,不論是規模、質量還是效益等方面都有可喜的成績。但與此同時,快速發展也加劇暴露出不少的短板,即----隨著創意與設計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大量轉化的背后,有關成果轉化的理論梳理或總結工作明顯滯后,使該領域形成實踐活動很熱、理論研究很冷的“兩張皮”現象,特別是成果轉化“機制”的理論缺位尤為嚴重。作為高校,學術研究領域這種短板狀況是與藝術設計教育發展的趨勢不相適應的。

與基礎厚實的國內高??萍汲晒D化機制理論研究相比,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機制的理論研究顯得異常的薄弱。從以往經驗看,創意產業、藝術設計在推動經濟社會進步的貢獻方面,其成果轉化的軌跡總是實際運作先于理論研究,這跟我國創意產業理論研究起步較晚、藝術設計重轉化實踐輕理論梳理等因素的影響不無關系。2007年著名創意專家、學者賀壽昌教授曾指出:“由于創意與文化由來已久,在創意產業的推動過程中實際運作要先于理論研究,至今對于創意產業的發展尚沒有形成一套比較成熟的理論來支持?!?時至今日,這種大的格局仍未改變??梢?,權威專家一語道破了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理論缺位”的歷史根源和現實狀況。

作為一名普通高校從事美術與設計教育的教師、省部企業科技特派員,筆者近年在產學研實踐和推動廣東省教育部產學研結合科研項目成果轉化的實施過程中,親歷并驗證了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的理論缺位相當嚴重。雖然創意產業在我國被定位為朝陽產業,當前我國也正在朝著創意大國的行列邁進,從事創意設計的人數眾多,但迄今為止,未見官方、民間機構或研究人員發布我國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的統計數據。通過多種軟件和技術檢索顯示,針對“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的研究人員數量屈指可數;查閱“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機制研究”的文獻也猶如大海撈針。這種理論缺位狀況對我國該領域的學術研究和實踐操作都已經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學術研究上的影響體現在,一方面無法直接獲得科學、權威、準確的數據,并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推導出一般規律,造成該領域研究容易出現主觀判斷。另一方面研究工作只能借鑒科技成果或創意產業的數據、經驗、做法或一般規律來處理問題,容易遮蔽藝術設計成果及其轉化過程的特殊性。實踐操作上的影響體現在,國內高校許多有經濟價值的創意設計類成果難以在理論的指導下借助有效的機制實現轉化,從而進一步加劇“兩張皮”的局面。由此可見,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機制的理論建設刻不容緩。

2.總結適應創意經濟發展和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需要的“機制”理論

針對當前國內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機制的現狀,結合創意產業在全球不斷發展的趨勢,本文認為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機制理論的構建,不是創建,而是從大量優秀成果轉化的實踐案例中梳理、歸納和總結基礎上的構建。因此要遵循理論研究的一般規律,具有清晰的思路、科學的方法、完整的體系、明確的目標。

清晰的思路是指:鑒于此類研究尚屬起步階段,因此要以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為主軸,通過對國內外高??萍汲晒D化以及國外高校創意設計成果轉化機制生成機理的研究,借鑒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并結合我國藝術設計各專業自身的特點和成果轉化所處的環境開展研究。

科學的方法是指:研究方法能夠解決問題,要運用藝術學、設計藝術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學科理論,運用“藝術生產”理論、創意產業理論、系統原理,采用調查、歸納、演繹、系統分析、比較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將理論研究、實證研究與自建網站推廣成果轉化三位一體的研究方式進行探討。特別需要強調,對于大量已經成功轉化的創意設計類成果優秀范例,則要進行廣泛的調研,深入的走訪加以研究。

完整的體系是指:在內容上本課題要對成果轉化涉及的宏觀機制、微觀機制及其關系進行研究,也要對高校內部的成果、制度、管理、人才要素及其關系進行研究,要分析成果轉化的獨特路徑與運行模式,還要分析成果轉化對創新人才培養、創意產業及經濟增長的效應和作用等。將以上涉及成果轉化的若干內容按照一定的邏輯結構組成一個研究體系,透過這個體系的研究,將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的機制要素轉換成“經驗的事實”來加以把握,最終提出結論。

明確的目標是指:該理論的構建,首先要緊扣“機制”展開研究,因為就現階段而言,制約國內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的主要矛盾還是機制的問題。其次,“機制”的構建既要符合藝術設計和創意產業的特點,也要適應與我國經濟社會協同發展的需要,畢竟,想讓藝術、創意、設計成為真正的生產力就無法回避它與當代經濟、文化和社會的相互關系。正如世界創意產業之父,英國的賈斯汀·奧康諾所說“‘藝術’和‘創意產業’都不是一個簡單的術語,它們都涉及到一些當代經濟、文化和社會的根本性問題”。2再次,“機制”的構建要接地氣,要能解決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只有把握住以上幾個方面,才能構建適應創意經濟發展和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需要的“機制”理論。

二、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機制研究的現實意義

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機制研究探討的是如何更有效的釋放藝術的社會生產力潛能的問題。在“十三五”期間,其現實意義務必聚焦我國高等藝術設計教育亟待解決的迫切問題,并在未來一段時期發揮建設性作用。分別為以下三個方面:

1.有助于引導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

從當下看,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機制研究最突出的現實意義是引導藝術設計專業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從宏觀數據看,高校擴招后大學畢業生人數每年不斷攀升,據“中國教育在線”的數據,2001-2016的十五年間,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從114萬上升到765萬人3,其中,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生人數也呈現上升態勢。同歷年一樣,無論是國家及各省、市、縣政府機關,還是國家及各省、市、縣事業單位或大型國企、外企,吸納藝術設計畢業生的人數畢竟有限;近年,雖然部分創意設計行業、互聯網行業和中小微企業也消化了不少藝術設計畢業生,但仍有部分畢業生無法實現就業。在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背景下,可以肯定藝術設計畢業生供求的“結構性”矛盾同樣突出,“十三五”期間的就業形勢仍然嚴峻。

為解決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多年來黨和政府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13年以來,又推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戰略舉措,其政策和眾多有利的配套措施惠及了不少有創業夢想的大學畢業生。因藝術設計的創業專業性強,創業門檻不至于太高,這一舉措無疑也為創意設計行業眾多擁有一技之長的藝術設計專業學子提供了極佳的創業機會。繼上海、北京、深圳后,近年各地打造的“創意城市”、“創意平臺”不斷涌現,方興未艾的“朝陽產業”----創意產業為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提供了更多就業和創業的機會。因此,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當務之急是引導學生借助自己的技術優勢、自帶作品或專利、或通過轉讓技術等方式自主創業。而這項工作高校要未雨綢繆,首先在源頭上盡早培養起學生創業的意識、知識和技能;其次在教學科研中要培育出學生自己的有市場前景的高質量成果,借助產學研結合等模式進行成果轉化實踐;再次要構建一個有利于成果轉化的宏觀機制、微觀機制等有利條件,而這點正是本課題的主要目標。

通過實證分析形成的高校創意設計成果轉化機制理論,將有助于指導一批正在尋求成果轉化的大學生的創意設計項目,推動其創業計劃的實施。本課題透過宏觀機制和微觀機制對成果轉化的關系及其作用的分析,一方面幫助學生理解成果轉化“機制”涉及的法律、制度、成果、管理、人才、技術、資金、企業各要素的作用原理;另一方面具體指導學生進行自己的創意設計成果的轉化實踐,幫助其最終走向自主創業。從這一意義上說,本課題不僅能夠間接減緩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同時還為一批懷揣創業理想的藝術學子實現自身的“中國夢”搭橋鋪路。

2.有利于促進高校師生科研課題的實施

當前,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機制研究還有一項迫切任務----促進高校師生科研課題的實施。

“十二五”規劃提出,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國家教育部、各省教育廳、各地高校也同時推出了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大學生科研項目,如: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高校的年度科研項目等,并從財政預算中設立專項資金支持研究,旨在通過科研項目的實施提升在校大學生的“協同創新”能力。此外,還有政府界主導的“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政企聯合主辦面向學生的各類型創業項目大賽、青年創業計劃等,旨在著力提升大學生的創業技能。從2012年開始,筆者所在的省屬高校每年單是“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立項數大約有100項,這三類項目按國家級標準配備經費,創業實踐項目50000元/項、創業訓練項目8000元/項、創新訓練項目4000元/項,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政企聯合主辦的創業計劃項目經費則更高)。其中,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獲得立項的為數不少。但從目前項目實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看,高校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所發揮的作用還亟待加強。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能申請的課題和基金也不少,縱向課題有:國家、省、市社科基金,少量的自科基金,國家藝術科學、教育科學基金,省、市、校教研教改項目,創新強校工程項目,地方政府或其機構招標的項目等;橫向課題有:企業和民間機構委托的各種類型項目,可謂五花八門。據不完全統計,大部分高校教師有承擔這樣或那樣的項目。大量的科研項目培育出大量的科研成果,除部分委托項目轉化效果較好外,囿于目前高校成果轉化體制機制的束縛,確實有不少創意設計類成果被束之高閣。筆者所在高校創辦藝術設計專業已有十五年,教師、學生在教學科研中形成的創意設計類成果很多,但由校方主導促成轉化的尤為鮮見。

我國高??蒲械母咄度胄‘a出狀況,反映出高校在科研成果管理、轉化方面的職能缺位,凸顯了當前對體制機制改革的迫切性。加強針對體制機制其功能與作用的研究,可以發現其深層次的問題,找出體制機制存在的短板,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設方案,政府界、高校界、企業界“對癥下藥”協同創新,這樣就有可能突破機制這一“瓶頸”的制約,有助于促進高校師生的創意設計類成果在后期實施轉化,這將是本課題的另一現實意義。

3.有益于建構“理論模型”提供借鑒參考

從長遠看,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機制研究所建構的“理論模型”,能對我國普通高??蒲谐晒芾淼捏w制機制改革提供借鑒和參考,也有助于加快創意設計類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理論模型”的建構首先是一個梳理、歸納和總結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機制的理論研究目前處于零星、分散的狀態,基礎還很薄弱,因此,“理論模型”的建構,需要對以往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的歷史與現狀、方法與手段、代表案例與效益、作用與影響等方面進行深入的調研,以求摸清其轉化的一般規律與途徑,為理論界定提供參考。其次是圍繞機制的建構,將轉化效果好的成果分層分類梳理,點面結合研究?!皺C制”指作為一個有機體的構造、功能及其相互關系,在轉化不同類型的高校創意設計成果時,其發揮作用的機理與生成模式是不一樣的。這就要把政府主導、企業主導、高校主導、個人主導實現轉化的成果進行分層梳理;把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服裝設計、動漫與游戲設計、新媒體設計等各個專業的不同轉化模式和典型成果進行分類梳理。也要把行業中的一些代表,如:廣州美術學院所屬的廣東省集美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及其轉化成果----上海世博會國家館及其他代表性成果等,清華大學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北京清尚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及其轉化成果----人民大會堂、中國美術館等典型范例作深入研究,還要對推動高校創意設計成果轉化效益較好的長三角片區、珠三角片區、京津片區的主要成果轉化平臺作必要的研究,以判斷成果轉化的機理與生成模式。再次是“理論模型”的建構既要有普適性,又要有針對性,并能闡釋“變量”因素(如作者身份、轉化區域、品牌效應等)對成果轉化的影響。籍此,本課題將總結出反映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各要素在“機制”這一有機體中的作用機理,并闡釋不同專業特點、各種變量因素是如何影響創意設計類成果實現轉化的“理論模型”。

三、結語

毫無疑問,隨著“創意經濟”的全球化,我國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的力度將不斷加大,這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和作用將不斷顯現。在黨和政府大力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中,構建適應時代發展趨勢的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的有效機制,既是政府界、企業界、學術界的職責,也是高等教育界履行現代大學使命的義務之一。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借助機制的優化,釋放出藝術的社會生產力潛能,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注釋:

1.賀壽昌《創意,從知識到資本》,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2007年版,第23頁。

2.(英)賈斯汀·奧康諾《藝術與創意產業》,王斌,張良叢譯,中央編譯出版社,北京,2013年版,第175頁。

3.中國教育在線.http://www.eol.cn/html/c/2016gxbys/

本文是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5YJA760061),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研究和改革項目“高校創意設計類成果轉化機制研究----以廣東省普通高校為例”(項目編號:201518651),廣東財經大學2014年度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重點項目“創意設計課程實踐教學成果轉化機制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

鐘立生,廣東財經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廣東省教育部科技部省部企業科技特派員;研究方向:繪畫創作、美術與設計教育。

猜你喜歡
創意設計藝術設計成果
五糧液 國將·包裝容器創意設計
湖南師范大學作品
驗收成果
2020-2021私人影院創意設計大賽展望
2019-2020’私人影院創意設計大賽
數說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成果
山東大學作品欣賞
2018數博會4大成果
一張圖看懂“論壇成果清單”
河北師范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