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胃潰瘍伴胃穿孔的臨床效果觀察

2017-07-12 13:43李浩
河南醫學研究 2017年7期
關鍵詞:胃穿孔修補術胃潰瘍

李浩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 普外科 河南 鄭州 450000)

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胃潰瘍伴胃穿孔的臨床效果觀察

李浩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 普外科 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 觀察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胃潰瘍伴胃穿孔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收治的老年胃潰瘍伴胃穿孔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30例。給予對照組患者開腹手術,給予觀察組患者腹腔鏡手術,比較兩組治療后不同時間視覺疼痛模擬量表(VAS)評分及圍術期指標。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1、3、7 d VSA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腸鳴音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手術可有效治療老年胃潰瘍伴胃穿孔,患者術后疼痛輕、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恢復快。

胃潰瘍;胃穿孔;腹腔鏡;開腹手術

胃穿孔屬臨床常見的消化道危急癥之一,多與消化性潰瘍有關,部分屬鏡檢創傷或癌癥繼發癥[1]。我國胃穿孔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老年人群因身體機能減退、胃腸功能低下、抵抗力下降等原因,占該病患者的比例較大[2]。開腹穿孔修補術是臨床常用治療方式,但多數老年患者因多合并基礎疾病、身體素質較差等原因對該方式耐受較差,故無法取得預期效果[3-4]。本研究給予30例胃潰瘍伴胃穿孔患者腹腔鏡手術,以觀察其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收治的老年胃潰瘍伴胃穿孔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60~78歲,平均(65.34±3.36)歲。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61~76歲,平均(66.03±4.1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行常規術前檢查,取仰臥位,氣管插管全麻下對照組采用開腹胃穿孔修補術,觀察組采用腹腔鏡下胃穿孔修補術。①開腹手術:取上腹正中縱行切口,逐層切開,吸出胃內積氣積液,探查穿孔大小、部位及形狀,觀察穿孔邊緣情況并將少量穿孔邊緣組織行病理檢查,如判定非癌性穿孔則直視下使用4號線采取“8”字法縫合穿孔部位,牽拉大網膜以覆蓋縫合部,確認縫合完成后,使用生理鹽水清洗腹腔并放置引流管,最后逐層縫合。②腹腔鏡手術:于臍部下緣取弧形切口,大小約1 mm,插入氣腹針以建立CO2氣腹,維持壓力于1.07~1.60 kPa,探查穿孔情況后建立2~3個操作孔,其中主操作孔建立于胃穿孔部位。腹腔鏡輔助下吸出腹腔膿液,病理檢查判定非癌性后依據“8”字法使用0號或1號Dexon線距穿孔邊緣5~8 mm縫合1~2針,大網膜覆蓋后續行全層間斷性縫合。術后常規鹽水沖洗并留置引流管。

1.3 觀察指標 采用VAS量表測定兩組術后1、3、7 d疼痛水平,最高10分,疼痛與分數呈正相關;統計兩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

2 結果

2.1 VSA評分 觀察組治療后1、3、7 d VSA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不同時間VSA評分比較分)

2.2 圍術期指標 兩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腸鳴音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圍術期觀察指標比較

3 討論

胃穿孔屬胃潰瘍常見并發癥之一,患者如未能及時治療,其機體內的大量膽汁、十二指腸液、胃酸等胃內容物將沿穿孔流入腹腔內,8~12 h左右即可見大量細菌繁殖,引發敗血癥、細菌性腹膜炎甚至中毒性休克,病死率高[5]。因老年患者年齡較大、手術耐受性差、身體素質下降嚴重,因而給予其可靠、安全、痛苦少的手術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6]。

腹腔鏡手術是一種基于現代微創外科技術,應用微創理念的治療方式,本研究通過建立氣腹,可通過較小的穿刺放置腹腔鏡,準確、清晰的對穿孔部位、形態、大小等進行觀察。腹腔鏡下穿孔修補術的手術操作與傳統開腹術基本無異,因此在臨床醫師具有一定腹腔鏡操作技巧的情況下,其手術時間較傳統開腹術并無明顯增加。腹腔鏡手術還具有如下優點:能夠有效擴大術野,可探查范圍廣,從而一定程度上避免漏診、誤診及誤傷風險;手術切口小,術中基本不牽拉腹壁肌肉,因而患者術后疼痛程度較輕;術中腹腔臟器暴露時間短,不存在手套、紗布及器械等物品刺激,可最大程度降低腸梗阻、腹腔粘連等并發癥發生率,有利于術后腸胃功能的恢復;腸間、盆腔等隱匿部位積液清除效果優于直視下操作的傳統開腹手術,有助于降低積液殘留引發的感染及二次潰瘍發生率[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不同時間VSA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對于疼痛耐受程度不高的老年患者有重要應用價值。此外,臨床實踐證明,腹腔鏡術野易受膈下游離氣體及腹腔積液的影響,部分特殊部位穿孔、潰瘍穿孔較大患者穿孔處理具有一定難度,對手術醫師有一定的技術要求。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治療老年胃潰瘍伴胃穿孔較開腹手術具有術后疼痛輕、術中出血少、術后恢復快等優點,但對技術條件、醫師經驗有一定要求。

[1] 朱雅寧,慕超.非手術治療急性胃穿孔83例護理體會[J].陜西醫學雜志,2016,45(5):639-640.

[2] 黃志強,陸永秀.65歲以上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腸穿孔患者腹腔鏡手術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5,18(4):307-309.

[3] 姜正科,俞曉軍,朱順福,等.腹腔鏡胃穿孔修補術患者圍術期血清白介素、應激激素及氧化應激的變化研究[J].中國內鏡雜志,2014,20(5):522-525.

[4] 李菁.老年消化性潰瘍患者血清Ⅰ型膠原氨基端前肽、胃泌素水平及其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3):3230-3232.

[5] 戴繼平.單純胃穿孔修補術在胃穿孔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24):85-86,94.

[6] 阮士昌.老年胃潰瘍穿孔誤診為肝膿腫[J].臨床誤診誤治,2014,27(1):31-32.

[7] 何瑞龍,嚴江,黃堅雄,等.腹腔鏡胃高位潰瘍穿孔修補術11例報告[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6,16(8):763-765.

R 656.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028

2016-10-25)

猜你喜歡
胃穿孔修補術胃潰瘍
于腹股溝斜疝患者中分別應用有張力修補術、無張力修補術實施治療效果對比
Lichtenstein修補術并發癥的防治體會
辣椒素-預防胃潰瘍的發生
對比分析單純修補術和胃大部分切除術治療急性胃穿孔的療效
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與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的臨床應用效果比較
胃穿孔腹腔鏡修補術治療效果分析
單純修補術與胃大部分切除術治療急性胃穿孔臨床對比分析
中醫食療治療慢性胃潰瘍30例
奧美拉唑聯合黃連素治療胃潰瘍41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胃潰瘍46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