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時間與血小板檢驗的臨床價值

2017-07-12 13:43韓開武
河南醫學研究 2017年7期
關鍵詞:凝血酶原凝血因子肝硬化

韓開武

(杞縣人民醫院 檢驗科 河南 開封 475200)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時間與血小板檢驗的臨床價值

韓開武

(杞縣人民醫院 檢驗科 河南 開封 475200)

目的 探討凝血酶原時間與血小板檢驗在肝硬化患者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杞縣人民醫院收治的90例肝硬化患者為觀察組,同期體檢的100例健康者為對照組。檢驗兩組對象凝血酶原時間(PT)及血小板相關參數。結果 觀察組血小板計數(PLT)、血小板比積(PCT)低于對照組,PT、血小板分布寬度(PDW)、平均血小板體積(MPV)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PT及血小板相關參數檢驗能夠有效反應肝硬化患者出血情況,對肝硬化疾病的診斷及評估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肝硬化;凝血酶原時間;血小板;臨床價值

肝硬化是一種慢性肝病,早期多數患者并無明顯臨床癥狀,后期會逐漸出現肝功能減退表現,即出現造血系統受損癥狀如凝血因子、血小板合成減少以及凝血因子大量消耗等,這些均會使肝硬化患者出血[1]。有效預測肝硬化患者病情以及出血等情況對控制病情進展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2]。本研究通過檢驗凝血酶原時間(PT)及血小板相關參數以預測患者出血情況。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杞縣人民醫院收治的90例肝硬化患者為觀察組,同期體檢的100例健康者為對照組。排除肝、腎等臟器器質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系統疾病,2周內未服用影響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的藥物,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兩組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驗方法 清晨空腹給予真空管靜脈采血,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甲抗凝血2 ml以測血常規,充分搖勻;血凝試管采取患者靜脈血2~3 ml,并用濃度0.1 mol/L枸櫞酸鈉溶液0.2 ml置于血凝試管中,充分搖勻,嚴格遵循操作要求分離血漿[3-4]。檢測血小板參數如血小板計數(PLT)、血小板分布寬度(PDW)、平均血小板體積(MPV)、血小板比積(PCT),均使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以及配套試劑;檢測PT使用全自動血凝儀及配套試劑。標本均要求于采血后2 h內完成檢測,并詳細記錄檢測結果。

2 結果

觀察組PLT、PCT均低于對照組,PT、PDW、MPV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PT及PLT、PDW、MPV、PCT比較

3 討論

肝硬化是由多種因素反復或長期作用下發生的彌漫性肝臟損害,晚期易出現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等并發癥,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肝臟是體內凝血因子合成的主要場所,亦是合成、滅活抗纖溶物質和纖維蛋白溶解物的重要場所,在抗凝血與凝血系統的動態平衡中發揮著重要的調節作用。肝硬化時因肝細胞已發生大量變形、壞死,合成的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凝血因子功能降低,凝血因子Ⅱ、Ⅴ、Ⅶ的合成減少,導致PT延長;PT變化可準確反映肝臟功能受損的程度,其值越大,肝臟功能越差。本研究中肝硬化患者PT明顯高于健康體檢者,這表明隨著肝硬化病情發展,肝臟功能逐漸衰竭,凝血因子的合成逐漸減少而出現凝血功能障礙,引起出血。

血小板主要是由機體血液系統內的骨髓成熟巨核細胞所產生,其體積大小可充分反映巨核細胞產生血小板及其代謝增生的狀況。肝硬化患者多伴隨肝功能減退以及門靜脈高壓癥,出現脾功能亢進、脾大以及血小板減少,從而導致血小板發生功能障礙,肝硬化影響血小板功能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①可能和肝硬化患者體內的內毒素血癥或者免疫球蛋白濃度增加有關,不斷激活血小板,血小板內的各種活性物質不斷被釋放,從而使致密顆粒減少、體積縮小、儲備降低;而且內毒素會不斷損傷血小板,使血小板數量進一步降低,在血液中可以測到血小板抗體,加速了體內血小板的破壞。②因肝硬化患者伴隨脾體積增大和脾內的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過度激活,從而使血小板滯留和破壞過度增加。③肝炎病毒具有明顯抑制骨髓巨核細胞系統的作用,使其增生不良而產生血小板減少。④因肝細胞損失而致其分泌血小板生成素(TPO)減少,TPO水平與血小板數量成正相關,導致血小板數量降低,引發骨髓巨核細胞的代償性增生,血小板產生旺盛[5]。故外周血液中可見大量新生的血小板,且體積較大,細胞器成分豐富,導致MPV增高;體積增大的大量血小板導致其均一性下降,從而使PDW增高,但增高幅度小于血小板降低幅度,故血小板的總體積下降,表現出PCT降低。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PLT、PCT低于對照組,PDW、MPV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臨床上肝硬化患者應密切關注其血小板參數的變化,防止血小板異常而發生嚴重并發癥。

[1] 弓長麗,楊廣民.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時間及血小板的檢驗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7):21-22.

[2] 侯會香.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時間與血小板檢驗的臨床價值[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26):86-87.

[3] 謝佳.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時間及血小板的檢驗價值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52):160.

[4] 劉君.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時間和血小板的檢驗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3):219-220.

[5] 李世旺.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參數與凝血酶原時間的臨床檢驗價值[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30):123-124.

R 44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089

2016-09-13)

猜你喜歡
凝血酶原凝血因子肝硬化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溫下制備時長的臨床意義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時間及血小板檢驗的臨床價值
血清異常凝血酶原檢測對原發性肝癌診斷的臨床價值
少見凝血因子缺乏癥3例
1例凝血因子Ⅻ缺乏癥個案分析并文獻復習
冷沉淀凝血因子臨床應用調查分析
防治肝硬化中醫有方
藏醫對肝硬化的認識及治療研究
活血化瘀藥在肝硬化病的臨床應用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參數與凝血酶原時間的臨床檢驗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