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現狀與困境

2017-07-13 17:57云南廣播電視臺650500
大眾文藝 2017年12期
關鍵詞:傳統媒體融合時代

王 婕 (云南廣播電視臺 650500)

大數據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現狀與困境

王 婕 (云南廣播電視臺 650500)

當今,我們正處在一個海量數據、信息爆炸的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革,而對于和信息及數據最密切相關的新聞媒體來說更是如此。大數據給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帶來了一系列的沖突,這對雙方來說都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是否能調和沖突、互相融合、找準定位和良性發展?大數據時代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現狀與困境時什么?本文將對此問題進行初步的分析。

大數據;傳統媒體;新媒體

一、大數據概念及特點

大數據又稱巨量數據或是海量數據,它主要包括數量較大、結構繁瑣、種類繁多的數據。它是經過對數據進行匯總和共享,在云計算的基礎上實現數據處理及應用。大數據具有4V特點,即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價值)。所謂大數據的多樣性,是指數據不僅僅以文字的形式存在,還能以圖片、音頻、視頻及影像的形式存在。比如傳統媒體一般是通過紙質形式,所以一般是通過文字與圖像來承載內容,而新媒體能以音頻、視頻等多樣化的方式來承載新聞內容,是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電子新聞。大數據的速度性是指它能夠對大量的復雜的多樣的數據進行快速的處理。而大數據的大量性不言而喻,在大數據時代下,每一秒產生的數據我們都難以估計與想象。我們每一個人每天都在通過各種各樣的媒體進行發聲與傳播?!稊祿钪妗分兄赋觯侯A測在2020前,全球數據會以每年45%的速度不斷攀升,即每兩年數據就會翻一番,而根據統計,在2011年全球所包含的數據大約為1.8ZB,也就是說每個人平均創造了100GB的數據記錄,而現在的人均早就遠不止那么多。因此大數據時代的數量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而大數據的價值型也不言而喻,每個人創造的數據更承載著一種人文與精神,隨著時代變化,越來越多人在開始疑問和探究人死后,屬于他們的數據和各類賬號該由誰人繼承

二、大數據給媒體行業帶來的影響

大數據的提出,代表著計算機互聯網行業的技術革新,催生了一大批大數據互聯網行業,而大數據首先對商業模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眾多電子商務平臺開始出現精準營銷模式為主的新型的營銷方式,通過大數據來計算客戶需要的產品,主動推薦從而定制個性化推薦服務。在大數據時代下,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信息已經成為非常普遍的物質,在逐漸趨向成熟的大數據時代下,對我們的思想和理念有了比較高的要求,我們一定要以全新的理念與思想來應對大數據時代給我們帶來的全新的挑戰。

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之下,每個行業都在不斷挖掘數據所帶來的試劑價值,而與手機和傳播數據最息息相關的媒體行業更是如此。媒體行業在新聞的編排內容與格式等都進行了很大的改變。隨著智能手機的普遍程度越來越大與各種社交媒體的發展越來越快,時代已經由以前的主流媒體發聲到人人發聲的自媒體和全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新聞工作者,見證、記錄、撰寫、傳播新聞,新聞報道不再是記者或類似新聞工作者想有的特權。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全球的網名與電子設備是分散由連接的分散在全球各地,這切實地提高了新聞的時效性,新聞來源也由以前趕往現場的人變為了正處在現場的人。但大數據也給媒體行業帶來了一些挑戰,新聞媒體注重原創性、真實性、深度和正確的觀點,但在大數據時代下,每天都產生著海量的數據,如何讓有代表性與價值的新聞突破海量瑣碎的數據重圍,媒體如何收集有價值的數據與新聞,如何讓這些有價值的數據新聞送達廣大人群是媒體行業面臨和亟待解決的挑戰。這些都需要新聞編輯要懂得使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資源,要了解數據搜集、整理、分析方式,要掌握各種終端設備使用技巧,要對新聞具有高度的洞察力。

三、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現狀

傳統媒體具有權威性,但形式較為單一,而新媒體形式更加豐富,但缺乏一定的公信力且競爭較為激烈。大數據的發展,給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帶來一些沖突與競爭,兩者的融合不僅引發了學界、業界甚至政界的關注、爭論與探討。

而廣大受眾,作為媒體傳播效果的最終檢驗者,在享受現有媒體融合帶來的紅利的同時,也對媒體融合的未來及發展趨勢寄予了厚望。但由于融合理念的模糊和認知的局限,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一般僅局限于形式和內容的拼接。媒體融合的直接原因是大數據時代,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新媒體對傳統媒體在傳播內容與方式、現有媒體生態和受眾市場份額的沖突。媒體融合的最初形式是網絡媒體直接復制傳統媒體的內容。因為最初網絡媒體占據很好的傳播渠道,但缺乏制造新聞的人才和成熟規范的體制,而傳統媒體具有權威性和公信力,但需要借助網絡平臺挽留丟失受眾和開拓網絡受眾與市場。中國貿易報于1995年推出了網絡版,這標志著中國的媒體融合進入了嘗試階段。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既是傳播技術迅猛發展的結果,也是人們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推動從而引發社會結構變化的重要前提。因此如何創造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方式手段與途徑,如何改變其管理體制,如何培養公民有序參加公共事務管理和理性發聲,都是媒體融合發展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進入大數據時代后,網絡媒體依托強大的技術優勢而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這促使了媒體融合以進一步的深度和廣度向前邁進。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這些年來在不斷探索中,通過資源重新配置、逐步向實現資源共享從而實現雙贏共贏的目標前進。一些國家級重量新聞媒體紛紛創辦自己的網絡媒體,政府機構中電子政務的開通和運行,使得傳統媒體中諸如群眾來信的版面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公眾直接運用新媒體進行意見的表達。普通公眾紛紛創造了屬于自己的網絡平臺,并且通過這些平臺進行新聞傳播胡然發聲,不斷對公共事務決策和管理過程施加影響,即媒體融合已進入全媒體時期。

四、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困境

兩種不同形式的媒體融合過程中自然會遇到一定的困境。首先,目前來說,我們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的最終目標不甚明確,而目標不明確的原因主要在于新媒體技術發展的速度遠遠快于媒體業界的認知更新速度。認知的局限于滯后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阻礙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進行融合的理念與實踐。受限于媒體管理體制和融合理念的模糊,廣大受眾的映像還是處在傳統媒體專業化和新媒體粗制濫造中。

新媒體發展迅猛,而現有的媒體人員的業務素質不能適應媒體融合步伐是融合困境中的又一問題。媒體從業人員對于大數據時代數據需求的敏感度,大數據技術開發人員和新聞撰寫人員的專業分工差異,認知之后與局限都限制著融合的進程。除此之外,隨著媒體模式的改變,媒體管理體制并沒有適應這種融合改變。因此,從業務素質、管理體制、知識與認知更新等各層次都急需適應和跟上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傳統媒體不應簡單的復制內容到新媒體,新媒體也應規范新聞生產,制造更多有質量有深度的新聞,而不是急功近利地浮躁的去追求瀏覽量而生產粗糙的新聞,忘卻了新聞人的堅持。

五、總結

無論是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在這個大數據時代下都是最好的時代,他們掌握著強大的資源和話語權,而這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不創新不規范就會被淘汰。愿傳統媒體個新媒體互相融合、勇于創新、構建健康的媒體時代。

猜你喜歡
傳統媒體融合時代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傳統媒體創新發展方向
以資本運作紓解傳統媒體困局
傳統媒體商業模式坍塌的根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