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非線性編輯》課程的應用技術型教學設計

2017-07-13 17:57廖小茜賀州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542899
大眾文藝 2017年12期
關鍵詞:技術型影視藝術

廖小茜 (賀州學院 文化與傳媒學院 542899)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非線性編輯》課程的應用技術型教學設計

廖小茜 (賀州學院 文化與傳媒學院 542899)

《非線性編輯》是影視傳媒專業的核心課程,應用技術型本科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應結合人才需求變化,教學理念應從重理論輕實踐轉向理論與實踐齊頭并進,在課程的基本規劃要講究循序漸進的教學安排,可以采用競賽與項目推動“產學研”教學構建。

應用技術型本科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非線性編輯;教學設計

此文系2016年賀州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雙創教改課題立項項目,2016WCJG006,《新媒體語境下編導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創新模式建設》。

為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國務院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校轉型發展的要求。據了解,目前,全國共有23個省(市、區)啟動了本科高校轉型發展工作。

進入新世紀以來,非線性編輯課程是播音與主持藝術等傳媒專業培養目標的專業核心課。在強調“應用技術型”高校建設和人才培養的今天,越來越多院校的開設的《非線性編輯》課程已經不是單純的軟件操作課,而是將實踐創作融入其中,實現課堂知識向實際應用的轉化。

一、非線性編輯的普適性教育

《非線性編輯》是一門既強調理論,又強調實踐的課程。學生既要有攝影攝像、劇本創作的基礎,還要對視聽語言、畫面編輯審美規律的理解,除了認識、熟悉軟件操作之外,更要帶著導演意識和剪輯意識去完成一部影視作品的非線性編輯。

針對筆者所處的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特點,筆者認為,《非線性編輯》課程是銜接理論與實踐的重要課程,如果說影視藝術創作前期課程諸如《電視節目策劃》《電視出鏡記者》、攝影攝像》屬于輸入類課程,那么,《非線性編輯》則是影視藝術作品最終的輸出完成,因而意義重大。所以,處理好這門課程與其他課程的關系,特別是實踐教學與先修課程的銜接顯得尤為重要,構建一個科學化、體系化的實踐教學值得教師和教學團隊的思考。

二、課程的基本規劃

筆者所在學校的領導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在資金和實驗室建設、實習實訓教學基地建設等方面均予以大力支持推動了專業建設。此外,教學團隊利用暑假深入湘粵桂的電視臺、傳媒公司進行調研,了解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畢業生人才市場需求狀況,以及用人單位對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人才的能力和素質要求,問診如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人才等疑難問題。

(一)循序漸進的教學安排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2010-2020)》中指出,要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要切實強化學生的專業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1筆者認為,應用技術型高校的學科建設應該圍繞著人才市場需求進行,高校作為人才培養機構,培育的是適應時代需求適應用人單位需求適應崗位需求的人才,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應強化實踐教學的地位,深入理解實踐教學與其余課程的關聯,并加以規范化、體系化。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就職于廣播電視臺、影視傳媒公司、視覺藝術公司、廣告公司以及企事業單位的宣傳公關部門,具體從事的崗位包括電視播音員主持人、新聞節目出鏡記者、電視節目編導等?!斗蔷€性編輯》課程開設一學期,每周4個課時共64課時4個學分,安排在大二下學期開課。充分的分析了學生的知識積累和當前教學形勢后,基本確定了如下的教學階段安排:第一階段為軟件操作學習與熟練,第二階段為剪輯語言學習與熟練,第三階段為競賽與項目相結合的實習實訓,第四階段選拔優秀學生代表參與校企合作項目。這樣的教學安排一是銜接各門先修課程,二是為接下來的實踐教學平臺課程和認知實習、畢業實習打下基礎,是學生從影視創作前期課程順利過渡到后期制作課程,貫通影視創作的工作流程。這一教學安排是循循漸進的,符合絕大部分學生的接受能力。

(二)競賽與項目推動“產學研”教學構建

美國教學論專家Arends認為,教學的有效性只有在教師能夠使用大量的、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和策略時才能實現。2這種教學觀念實際上是指教學模式應該多元化,區別于傳統填鴨式的單一教學模式。換句話說,應用技術型高校的理論教學應該服務于實踐教學,而實踐教學則緊密圍繞著人才市場需求,因此,實踐教學不再是簡單的根據課程完成實驗操作,根據人才市場需求,設計一套合理有效的實踐教學體系才是重中之重。

筆者在《非線性編輯》的教學規劃中在第一階段軟件操作學習與熟練的教學中,用電視新聞節目中某種效果為導入,引發學生對剪輯效果的學習興趣,再介紹軟件功能與操作并指導學生熟練操作過程,這種課堂教學中培養實踐能力的方法,主要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習實際案例——提出疑難問題——探究操作要點”,啟發學生思維,從教師主導的“你要學”轉為學生主導的“我要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指導學生動手實踐。第二階段的剪輯語言學習與熟練教學中,依然以電視新聞作品案例作為導入,要求學生對制定電視新聞作品段落進行拉片分析,側重研究作品的聲畫組接規律,貫通先修課程,了解非線性編輯技術的藝術層面表達。第三階段競賽與項目相結合的實習實訓實際意義在于給學生營造一個真實的時間環境,學生通過參加學科競賽如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競賽等,將參加這些競賽作為課程考核的一個部分,鼓勵學生參加比賽。第四階段選拔優秀學生代表參與校企合作項目,這是構建產學研合作鏈條的重要環節,通過前面三個階段的學習,學生的實踐能力已得道提高,筆者所在單位成立的廣播電視節目制作中心擁有一定的影視藝術創作能力,與鳳凰衛視教育集團聯合辦學,企業提供一定的項目來源和資金支持,學校提供項目指導教師和技術過硬的學生參與項目合作,當然所選拔參與項目制作的學生以能力本位為主,企業給學校提供了前沿的行業信息和項目資源,而學校提供的優秀學生降低了企業的人員聘用成本,實現了雙贏的局面。

三、結語

高校應用技術型建設是宏觀發展方向之一,應用技術型教師的培養、教學方式的探索等是深化發展的必經之路。應用技術型本科建設背景下,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應結合人才需求變化,教學理念應從重理論輕實踐轉向理論與實踐齊頭并進,在課程的基本規劃要講究循序漸進的教學安排,可以采用競賽與項目推動“產學研”教學構建。

注釋:

1.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2010-1020)[Z] .新華網,2011,7.

廖小茜(1987- ),女,廣西賀州市人,賀州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戲劇與影視學、廣播電視語言傳播、播音主與主持藝術。

猜你喜歡
技術型影視藝術
文學轉化影視,你需要了解這幾件事
打造遼西技術型標桿案例 錦州城南新區7.2.4全景聲影院
紙的藝術
中國影視如何更好“走出去”
對中國影視獨特的愛
影視
獨立學院在城鄉規劃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中的創新分析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大型國有企業技術型員工激勵制度的建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