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數據分析促進基層征管方式轉變問題研究

2017-07-13 03:06薛鵬陜西省榆林市清澗縣國家稅務局
消費導刊 2017年19期
關鍵詞:稅源稅收管理征管

薛鵬 陜西省榆林市清澗縣國家稅務局

加強數據分析促進基層征管方式轉變問題研究

薛鵬 陜西省榆林市清澗縣國家稅務局

征管改革是深化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動力。本文通過介紹目前基層征管現狀,剖析征管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探析數據分析在征管方式轉變過程中的作用,從而提出加強數據分析促進征管方式轉變的對策及建議。

數據分析 征管 基層

信息管稅隨著金三系統的上線運營變得越來越重要,然而由于歷史和思想等因素,作為基層管理單位的各縣區局特別是業務量較少的縣局仍然以傳統的以人盯戶管理方式進行著稅收管理,隨著營改增推行后的業務量暴增,傳統管理方式越來越難以為繼,加強數據分析,轉變征管方式,推行前后臺管理勢在必行。加強數據分析促進基層稅收征管方式轉變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基層稅收征管現狀介紹

目前,基層的稅務征管現狀可以概括為“一個偏高,一個偏低,兩個滯后,兩個矛盾”?!捌摺敝傅氖嵌悇崭刹磕挲g偏高,干部隊伍老化嚴重?!捌汀敝傅氖歉刹克刭|普遍偏低,精通征管的稅務干部比例偏低?!皟蓚€滯后”指的是征管方式滯后,思想觀念滯后?!皟蓚€矛盾”具體來說:一是人事矛盾突出,人少事多的現狀沒有改變,基層干部工作壓力不斷加大;二是機構權責矛盾突出,部門之間業務量失衡,征收管理部門任務繁重,風險較大。

二、基層稅收征管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由于受多方因素的制約,基層稅收管理中存在著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在金稅三期工程上線以后的征收實踐中所隱含的征管脫節、管理缺位以及管理失控等現象。對此,我們必須認真的分析,正確看待目前的征管現狀。

一是對頻繁變化的稅收政策調整不夠適應。特別是全面營改增推行以后,部分基層稅收征管部門和人員還停留在以前的工作狀態中,對于變化頻繁的稅收政策學習不夠,在日常征管過程中,還存在“拍腦袋、憑經驗”的現象。

二是人少事多、崗多矛盾突出,征管力量有待重組。目前,基層分局往往一人兼任數崗數職,任務多、壓力大、責任重,隨著近年來問責力度進一步加大,出現“干多不如干少,干活不如不干”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發揮。以我局城區分局為例,城區分局共有干部15名,40歲以上干部占全體人員的80%。實際從事日常征管工作的只有3人,分別是局長、副局長、和一名干部。

面對著78戶一般納稅人,900多戶小規模納稅人,征管壓力十分巨大。

三是征管方式滯后,征管人員素質有待提高,稅收征管力量有待加強。在登記核查、納稅申報、日常檢查、定額調查、信息維護、日常統計、稅法宣傳、催報催繳等日常稅源管理事項還是采用傳統的“以人盯戶”、“稅收管理員”模式。以我局為例,我局目前的稅收管理員全部是退伍軍人,對于稅收政策的掌握不夠深入,對于信息系統的使用也不夠熟練,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日常管理的效果。同時,我局從事征管業務的人員非常有限,征管力量相對薄弱,容易出現漏征漏管和管理不到位的情況。

四是日常內勤事務繁多,基層大多數稅管員在金三系統中都有一崗以上職責,每天都需要在限期內審核完成有一定時限的工作。還要抽出時間上報各類報表。去年以來,我局稅收征管人員還要從事大量的黨建、精準扶貧等非稅收主業工作,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三、數據分析在征管方式轉變過程中的作用

征管數據分析就是利用金稅三期系統、防偽稅收系統、征管與稅收分析系統等提供的征管業務數據資源,通過分析比對,構建科學有效的數據分析利用模型,分析征管現狀,研究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規避管理風險,監控稅源動態,預測經濟與稅收發展的趨勢,加強行業稅負分析和企業納稅評估,逐步實現從經驗型管理向以客觀信息為基礎的數據型管理的轉變,較好的解決了傳統管理過程存在的人員不足、力量不夠、以人盯戶等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開展數據分析可以提升稅收征管質效

基層稅務機關利用金稅三期系統通過對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納稅人進行分類量化分析,尋找管理的內在規律性,形成詳盡的數據分析報告,并制定、實施有效的管理措施,并利用數據分析報告中對納稅人涉稅問題的詳細分析,逐戶逐條進行落實,大大增強稅收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進一步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同時有利于加大稅源分析的力度和深度。通過征管系統數據分析利用,基層稅務機關可將稅源基本情況、稅源變動情況與稅收預測相結合,實現稅源信息的對接和共享,隨時獲得稅源發展變化的信息;通過稅收預測與實際稅源的變動情況進行比對,全面掌握稅源的規模與分布狀況,結合稅源的分析數據,與重點企業的經營情況、納稅記錄開展綜合評定,從而為加強稅源監控,增強防范能力,堵塞稅收漏洞提供更好的管理平臺。比如:我局利用金稅三期風險管理系統的指標模型掃描出的涉稅企風險報告,開展風險管理,夯實管理基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開展數據分析可以強化執法風險防控

通過數據分析系統,征管流程的各個部門和人員均可隨時通過系統查詢、分析稅收執法過程中存在的不規范操作,如延期申報處理、所得稅征收方式確定、稅務登記違章處罰、發票用票情況等方面的問題,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原因,積極采取措施整改,有效地規范稅務人員的行政執法行為。

(三)有利于提高收入預測精度和管理決策的科學性

目前的金三系統支持查詢、報表、分析等需求,集成了稅務部門所需的各種分析方法和統計、運籌、知識發現等數學方法,從定量到定性實現對數據隨心所欲的挖掘,通過精確查詢、模糊查詢、組合查詢、導航查詢和關聯查詢等多種查詢功能向各級稅務部門全面地展現信息。為此,通過系統數據分析利用,不但能從宏觀上分析預測全年稅收狀況而且能縱深查詢各納稅人的明細信息,幫助基層稅務機關的領導及時高效地剖析大量日常稅收征管業務數據背后所隱含的信息和變化規律,大大提高了決策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如:我局通過金三系統深入挖掘全縣納稅人的稅收貢獻度數據,并對數據開展分析研究,為縣政府進一步支持企業發展提供決策支撐。

四、加強數據分析促進征管方式轉變的對策及建議

近年來,征管數據利用方式逐步由簡單的數據信息查詢發展到數據分析和應用,尤其是充分利用稅收征管系統數據以及有關宏觀經濟等第三方信息,進行稅收經濟分析和企業納稅評估,用于稅源監控,促進稅收征管,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為更好的加強數據分析促進征管方式轉變,特提出以下對策及建議:

(一)定位數據分析的目標和職責

數據分析是稅收征管方式轉變的“千里眼”和“助推器”。它不僅是稅收征管的有力工具,而且也代表著稅收征管的發展方向;通過分析利用,檢驗基層稅務機關落實國家稅收政策及稅收征管辦法、制度等的效果,它不僅是稅收管理效能實現的過程,同時也是落實稅收征管精細化與科學化的具體體現。其主要目標及職責是:監控執法過程,用數據描述現狀、預測趨勢,為決策服務,為管理服務,為基層服務。具體包括以下四點:

一是評價納稅行為。通過對納稅人納稅申報、辦理涉稅事項、發票使用等一系列征管數據實施監控,進行挖掘分析,建立稅源檢測數據模型,可以幫助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的納稅行為進行合理的評價。

二是檢測管理工作。通過征管數據分析應用,可以對各級稅務機關包括基層稅務所及時掌握、了解稅收管理情況,適時了解各級稅務機關收入任務完成進度,掌握實施崗位流程、文書流轉、減免稅管理等方面信息,大大增強監控管理能力,提高稅收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三是監控執法過程。金三上線后,稅收執法行為將實施全過程網絡監控,是對征管流程進行監控的數據基礎。通過梳理與整合,運用數據挖掘技術監控稅務部門的執法行為,監督管理流程,對稅收執法疑點,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監控,規范執法行為。

四是提供決策支持。征管數據分析不僅可發現稅收管理中的瑕疵,同時也為領導決策提供智能支持,通過數據的分類處理與分析,可全面分析宏觀稅負、行業稅負等指標,了解稅收收入總量增減的變化,科學判斷稅收收入增減的原因;可以得到一個地區或轄區內社會經濟發展、企業經營情況及稅收規模、增減的總體狀況等。

(二)建立征管數據分析利用指標體系

一是充分利用金稅三期風險管理系統,建立健全指標體系。目前,省局征科處牽頭建立了多項數據指標。還需要進一步分類細化??砂凑斩愒垂芾眍愔笜?、稅收執法類指標、征收管理類指標、征管數據管理類指標進行劃分建設,其中“稅源管理指標”主要體現納稅戶籍管理狀況及登記率;與工商、國稅等外部門登記信息的比對情況;稅源的行業分布狀況;“稅收執法類指標”主要反映按期申報率、當期申報稅款按期入庫率、查補稅款按期入庫率、滯納金加收率、罰款處罰率、罰款按期入庫率等;“征收管理類指標”主要從納稅申報、稅款的應征和入庫的角度分析稅收管理情況;從稅種角度分析政策執行及管理落實情況?!罢鞴軘祿芾眍愔笜恕绷私夂驼莆照鞴軘祿杉?、整理和錄入質量和時限要求。

(三)建立征管數據分析利用監督管理和保障機制

第一,建立工作機制。目前,金稅三期涉及征管數據來源多、入口多,處理環節多,需要有一個專門的管理機構,進行數據處理,開展數據分析。因此,建議各基層縣局成立“數據分析利用處理中心”,負責全縣征管數據分析和處理,研究和制定數據分析利用處理機制,統一業務流程和分析指標,建立數據分析利用考核體系,建立數據分析管理模板。同時,要抽調專人負責數據分析工作,縣局稅務分局、稅務所要做好征管數據采集、錄入工作,保障數據質量和時限要求,結合轄區實際,抓好納稅戶基本數據統計查詢和數據比對工作,提出一定的稅收管理性建議和措施。第二,保障數據質量。首先規范數據來源,建立和完善數據的采集途徑。數據采集途徑包括人工錄入、電子申報、數據交換、外部導入,注重推進與其他部門的數據交換,實現數據外部導入,進一步提高數據質量和采集效率。如:我局不定期采集土地、住建、醫保辦等外部單位數據,開展數據分析。其次,不定期維護更新數據。落實過錯責任追究制度,保證基礎數據維護的及時性、準確性、全面性。第三,整合信息資源。在金三系統上線后,全省國稅系統實現了數據大集中,要盡快啟用其他未使用的核心管理模塊,完善現有數據統計查詢功能,研究建立數據管理分析平臺。目前全省國稅系統使用的稅收征管系統如有金三系統、防偽稅控系統、征收管理與分析系統,出口退稅審核等系統都不在同一個平臺上,技術標準也不一致,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數據共享程度不高。因此,建議省局在全省搭建一個管理平臺,將各個分散獨立的稅收管理系統納入到同一個平臺上,整合各種資源,讓各系統采集的數據“活”起來,提高內部數據共享度。其次提高政府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度。稅務部門與個人、企業、其他政府部門有著緊密的聯系,稅務部門的信息化不僅僅是稅務部門系統內部的信息化,而是有著廣泛的外延性。這種外延性要求稅收信息化平臺要成為一體化的平臺,能夠與其他系統相互整合,實現信息共享與交換。

(四)注重人員培養

提升征管數據分析利用水平的關鍵在人,目前基層稅務機關尚且沒有數據分析利用專業人員隊伍,就拿我局來說,我局的數據分析工作主要靠轉型后的稽查局承擔。由于人員少,懂政策、會軟件的人員更少,數據分析效果還不是十分理想。為此,要加大綜合培訓力度,提高數據分析人員業務素質?;鶎佣悇諜C關要有針對性地培養本單位的數據分析專業人員隊伍,要定期組織對財經法律法規、稅收業務和計算機等方面知識的培訓學習,加強學習教育,拓展分析思路,改進工作方法,提高數據綜合分析能力。要勤于到其他部門和廣大納稅人中調查研究,拓展數據源,圍繞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情況開展專題分析,通過實戰分析演練,為提高稅收管理能力提供依據,進一步推進數據分析應用工作向深度發展,努力造就一支“能打仗、打勝仗”的數據分析應用隊伍。

[1]劉暢大數據背景下需改革稅收征管模式[J].華東科技大學管理學院,2016.

猜你喜歡
稅源稅收管理征管
“互聯網+”視域下大數據對稅收管理的影響
當前個人所得稅征管面臨的困境及對策建議
規范互聯網平臺企業的稅收管理——以某副省級城市平臺企業的稅收管理為例
區塊鏈技術在稅收管理中的應用研究——基于長沙市稅務系統房地產和新業態稅收管理的案例分析
涵養稅源
洞察全球數字稅征管體系
吉林省國家稅務局行政處罰黑名單
環境保護稅征管模式還需進一步完善——基于《環境保護稅(草案)》征管模式的思考
個人房屋租賃稅收征管的實踐與探索
稅源專業化管理若干問題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