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績效評價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

2017-07-13 03:06馬仲亮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三礦區
消費導刊 2017年19期
關鍵詞:績效評價薪酬人力

馬仲亮 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三礦區

淺析績效評價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

馬仲亮 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三礦區

闡述績效評價的相關理論、分析績效評價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目前企業在績效評價過程中常遇到的主要問題、針對性的提出績效評價有效性,優化人力資源管理的對策。

績效評價 人力資源管理

一、前言

績效評價作為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環節,是對員工進行有效管理的手段。通過對員工能力的發揮、業績貢獻度的評價,為員工在職位調升、崗位配置、教育培訓等方面的決策提供了科學的依據。通過績效評價,管理層可以掌握員工的整體的狀況,采取更加有效的激勵方法,為進一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改善企業盈利水平,提升企業的整體競爭力提供參考依據。

二、績效評價的相關概念

(一)績效評價的概念

績效評價又稱績效考核或績效評估,是企業以制定的標準為依據,對員工在工作崗位上的工作行為表現和工作結果方面的情況,進行收集、分析、評價和反饋,以便形成客觀公正的人事決策的過程。

績效評價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范疇,是我們目前在管理工作中大量使用的手段。它為人力資源管理的其他環節提供了確切的基礎信息,評價的結果可以為其他職能部門的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二)績效評價的主要內容

1.業績評價。業績評價是對員工履行崗位職責的觀察和評價,它是對組織成員貢獻度的衡量,是所有關系中最本質的評價,直接體現員工在企業中價值貢獻度的大小。2.能力評價。能力評價是對員工在工作中發揮出工作效率、判斷力、協調能力等的判斷。主要有四個方面:常識、專業知識和其它相關知識;技能、技術和技巧;工作經驗;體力。3.態度評價。評價員工在為某項工作而付出的努力程度。態度是工作能力向業績轉換的中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能力向業績的轉化。4.適用性評價。評價員工與工作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人際關系方面的相關關系。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依據員工的崗位、心理品質和特殊能力等因素對現有的人員進行合理的安排,一方面是檢驗人力資源使用是否合理,另一方面是檢驗員工自身的適應能力。

三、績效評價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

1.績效評價是員工任用的依據。人員任用的標準是德才兼備,人員任用的原則是因事用人,用人所長,容人之短。要想判斷員工適合哪一類職位,就必須要經過績效評價。對員工的政治思想素質、業務知識素質、能力和專長進行判斷、工作態度以及履行崗位職責的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從而判斷員工能否融入新的工作環境,能否在新的崗位上做出優良的績效,是否具備新的工作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質,都需要通過績效評價來進行分析。也就是說,績效評價是“知人”的主要手段,而“知人”是“用人”的主要前提和依據。2.績效評價是薪酬分配的依據。通過實施績效評價,能夠充分體現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工資分配機制,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職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沒有績效評價機制,薪酬分配就沒有依據。沒有以績效評價結果為依據的薪酬分配,就不能體現按勞分配的原則。也就提高不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充分發揮員工的潛能。3.績效評價是對員工進行激勵的手段。獎勵和懲罰是激勵的主要內容,獎懲分明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原則。要做到獎罰分明,就必須科學、嚴格、公正地進行績效評價,以績效評價結果為依據,決定獎或罰的對象以及獎或罰的等級。譬如:員工年度績效評價為良好及以上者,才能參加年度評先評優;年度績效評價不合格的員工,應該進行轉崗培訓。

四、績效評價中常遇到的主要問題

1.績效評價標準不清晰。目前主要的問題是存在績效評價的標準過于模糊,表述不清晰,標準不齊全、以主觀代替客觀等現象。不完善或是不相關的標準對員工進行評價,得到的結果也必然是不全面、缺乏客觀公正性,評價結果往往不會得到被考核者的認同的。2.各部門之間對績效評價對不夠重視。由于企業部門對績效評價的意識不到位,沒有實現全員參與績效評價機制。員工沒有參與到企業的績效評價管理中,對績效評價的目標不明確或不了解;在執行績效評價時可能由于溝通不夠,致使參與度不夠。3.績效評價方式單一。單向的績效評價也就是上司對下屬的審查式考核評價。由于在對某些問題存在偏見等許多非客觀的因素,將可能影響績效評價的結果,而且由于考核人員也有自己的職責分工,有的時候考核者也很難了解被考核者在領導不在場時的工作表現,這樣造成形成信息不全面,績效評價結果產生偏差。

五、提高績效評價的有效性,優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對策

1.在不斷變化的市場和組織環境中分配資源。為了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中生存,企業需要發掘高績效的員工或團隊,以便將更好的組織資源傾斜分配,才能獲得最大效益的產出。若是將資源平均分配,勢必造成資源浪費或低效益回報。2.激勵和獎勵員工??冃гu價的主要目標是激勵和獎勵員工。當資源是可見時,容易監控;人力資源及智力是不可控的,管理的難度增加,激勵變得尤其重要;只有通過評價,才有激勵和獎勵員工的依據,通過一個增強的環路回饋,使高績效員工保持高績效,令后進者向往和主動改善績效。3.培訓和發展員工。通過考核了解員工的“短板”所在,從而有針對性地設計實施培訓改善計劃,幫助員工的成長和發展。同時,通過考核,了解員工的潛質為儲備后備干部或人員配置建立庫源。發展多樣化晉升渠道,增大員工職位晉升的機會與空間,讓每一位員工充分意識到只要自己有能力,肯努力就有機會晉升,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與熱情,提高他們工作努力程度。4.改進薪酬福利政策。對于員工而言,薪酬福利政策是其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企業薪酬福利政策制定合理與否,直接關系著其對人才的吸納與員工積極性和能力的發揮程度。因而企業要想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提高員工績效管理,就必須制訂一套科學合理的薪酬福利政策。

[1]王杰.高敬.南兆旭.人力資源管理[M].人民日報出版社.2002年

[2]秦楊勇.平衡記分卡與績效管理[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年

馬仲亮(1974.09-),男,漢族,甘肅武威人,中級會計師職稱,本科學歷,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猜你喜歡
績效評價薪酬人力
人事檔案管理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資源管理促進企業績效提升
差異化薪酬管理和員工激勵探討
海外并購中的人力資源整合之道
為健康中國提供強大的人力支撐
基于BSC的KPI績效評價體系探析
非營利組織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
氣象部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初探
文科薪酬包攬倒數十名,該如何看?
績效評價及其政策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