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城鎮化與農民創業關系研究

2017-07-13 03:06晏曉波劉磊趙平高建勝
消費導刊 2017年19期
關鍵詞:農民工城鎮化城鄉

晏曉波 劉磊 趙平 高建勝

華北理工大學

新型城鎮化與農民創業關系研究

晏曉波 劉磊 趙平 高建勝

華北理工大學

在金融危機浪潮的沖擊下,大量在外務工的農民工被迫返鄉。在返鄉的同時,許多農民工也開始從創業中尋找出路。而農民工返鄉創業也給政府提供了一個引導農民工投入新農村建設,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機會。在此過程中,政府支持引導農民工創業走向正軌,縮短城鄉差距成了一項必要舉措。另外,近年來農村問題收到了社會各界普遍關注加上金融危機后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這對農民工返鄉創業都提供了便利。

新型城鎮化 農民創業 意義 策略

我國實現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推動人口在中小城鎮的聚集以及在人口向中小城鎮聚集的過程中實現城鄉的協調發展,農村轉移到城鎮的人口能安居樂業。在實現新型城鎮化的進程中,促進了城鎮人民和農村人民的融合,產業聚集和人口聚集更加同步,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了條件基礎,帶來了機遇。但是,創業維艱,農民工返鄉創業也面臨著自身和外部諸多因素的影響,如經濟,技術和市場觀念等方面的困難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農民工返鄉創業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力量,對幫助推動城鄉一體化和城鄉均衡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農民工返鄉創業離不開城鎮化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也不能忽略吸納農民工返鄉創業給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的活力和動力,也就是說這兩者之間存在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關系。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會削弱城鄉間物資文化流動的政策性障礙,縮小了農村和城市地區之間的生產生活條件差異,使城鎮資源能與農民共享,農民工返鄉就業也幫助城鎮化建設解決了就業轉型的難題,推進了農民市民化進程。

一、新型城鎮化與農民創業的意義

新型城鎮化不同于以往的城鎮化,它堅持“一個主體,兩個載體”的發展理念,以中心城市作為構建中心城區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的主體,推動農村向城鎮靠近,城市向農村延伸。它的基本特點是城鄉互促共進和城鄉互利,以帶動和促進農村發展為主要目標,著眼于城鄉共同繁榮,實現城鄉共同發展[1]。而農民工返鄉創業必然會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促進鄉村經濟發展,提升鄉鎮經濟產業文化,推動城鎮差距。因此,兩者互惠互利,互相促進。另外,推動農民工創業還可以全面提升我國農村經濟狀況,使農村生活更加富足,生活文化更加飽滿。政府有必要在結合城鎮化發展的基礎上頒布和實行更多優惠政策,促進農民工返鄉創業熱潮,使農村經濟追趕城鎮經濟,兩者差異越縮越小,最終達到全民小康的理想社會。

二、城鎮化發展為農民工返鄉創業帶來的機遇和策略

1.城鄉體制趨于一體化。一個地區想要真正的發展必定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城鎮化的發展恰恰提高了政府對農村經濟文化資本的重視,在政策上提供便于農村經濟發展的條例,促進城鎮資源和市場向農村轉移,削弱了城鄉差異,使農民工在農村創業的時候能得到和在城鎮相差無幾的條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農民工便可以因地制宜,利用當有的生產物資發展自己的企業。

2.返鄉創業的市場機遇。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沿海地區企業經營成本、要素成本上升,資源空間受到了限制,而中西部地區卻存在很多優勢和潛力,沿海的一些產業開始紛紛向內陸轉移。這一產業轉移為內陸農民工創業帶來了發達地區的市場觀念,技術和管理經驗,這就為農民工創業創造了良好有利的環境,也提供相對多的市場機遇。

3.農民工創業培訓的機會。農民工創業一個比較大的挑戰就是缺乏創業素質,沒有專業知識。老一輩農民工的工作就是外出打工,賺錢養家;新一輩農民工受大城市企業熏陶,文化影響,比老一輩更敢于創新,更會思考,但也缺少了務實精神,喜歡投機取巧,不愿吃苦耐勞。而且畢竟沒有受到過高等大學專業知識方面的教育,在創業路上存在許多軟實力方面的缺陷。因此,就需要政府幫助加強農民工的創業培訓工作,加大對培訓農民工方面的資金投入。農業產業調整,土地合理流轉,需要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帶頭人;統籌城鄉發展需要培養一批又重新擇業,創業能力的新型農民;經濟發展的多元化投入機制需要有創業型承載能力的農民來實施,這就需要政府在進行創業培訓時注重全方面調高農民整體素質,造就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并鍛煉其百折不撓的精神,提升涵養和接受新思想的能力。

4.加大國家財政、稅收扶持力度,提高農民創業積極性。農民工回鄉創業遇到的最大難題是資金不足,不少企業雖然產品和經濟效益不錯,發展潛力巨大,但由于缺乏資金,難以擴大生產規模;有的企業因資產抵押擔保,金融機構不予貸款,無奈之下只能借高利貸維持再生產。如果政府和銀行不給予大力度扶持,解決資金問題,那么農民工返鄉就業的積極性會大打折扣。政府在此方面的解決措施首先應該增加農村資金供給,對符合要求的農民工創業者從貸款額度、還貸時間上放寬限制,改善對農民工回鄉創業的融資服務;其次,對農民工創辦企業的信貸需求要納入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范圍。對符合條件的,銀行部門要簡化貸款手續,滿足其貸款需求[2]。各金融機構要全面制定適合返鄉農民工創辦企業特點的信用等級評估和授信制度,創新信貸產品和金融服務方式。最后要逐步放寬政策,開放融資渠道,允許民營金融機構進入民間融資領域,促進資金信貸的市場競爭,激活金融機構的信貸機制,是符合條件的民間金融機構浮出水面。另外要政府要對回鄉創業的農民工提供一定數額的創業補貼或啟動資金,安排資金投資農民工興辦的科技型、外向型、農產品加工型、勞動密集型創業項目。對于稅收方面,降低對農民工創辦企業的稅收比例或者征求國稅機關批準,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直接向農戶收購免稅農產品進行加工銷售的返鄉農民工所辦企業,按國稅機關批準使用的收購憑證依照規定抵扣進項稅額。對其進行收購、兼并、參股或租賃國有、集體企業,使其享受國有集體企業改革各項稅收優惠政策。

[1]溫敏.新形勢下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意義、問題及對策探析[J].農業考古,2014(2).

[2]呂曉飛.農民工返鄉創業與中西部城鄉一體化的互動[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0(03):55-59.

課題基金:河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課題(JRS-2017-1028)。

猜你喜歡
農民工城鎮化城鄉
2021年就地過年農民工達8 700多萬
以農民工欠薪案“兩清零”倒逼發案量下降
城鄉涌動創業潮
城鄉一體化要兩個下鄉
對農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驚小怪
一群農民工的除夕夜
縮小急救城鄉差距應入“法”
城鄉一體化走出的新路
堅持“三為主” 推進城鎮化
城鎮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