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彩創作中的技法研究

2017-07-17 09:51馬彬姀
大觀 2017年6期
關鍵詞:水彩畫起源技法

摘要:在水彩畫創作的過程中,我深入探索了水彩畫的技法,運用不同的技法達到不同的效果。在創作過程中我不斷查閱相關書籍,進行了網絡課程培訓,也咨詢了相關專業的老師等途徑了解水彩畫的基本技法。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我反復訓練所學習到的技法,也不斷嘗試新的實驗,最終有幾幅成功的作品,并在最終總結經驗。

關鍵詞:水彩畫;起源;技法

技法在藝術創作中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不僅我們要有造型能力,而且還需要掌握表現技法,這樣才能的心應手。水彩畫作為西方畫種的一個分支,與油畫媲美相當,既有中國畫的水性特征,也具備油畫的豐富色彩。水彩畫沒有固定的格式和技法,在創作中水彩畫的技法十分靈活,可以借鑒其他畫種的表現手法。

一、水彩畫的起源

早在古埃及的畫卷,波斯人異國風情的畫中,歐洲中世紀圣經的手抄本里,人們常用樹脂調和水,來記載他們生活中的點滴。水彩畫是用水彩顏料調和水,在紙張上作畫。在18、19世紀中期,水彩畫在英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也是英國是水彩畫的發源地,所以水彩畫被叫作“紳士的藝術”。這個時期,水彩畫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畫種真正登上了藝術的舞臺,在世界藝術殿堂里占有一席之地。

二、水彩畫創作背景

在創作一張水彩畫之前,我們一定會面臨畫什么,怎么畫的問題。其實在創作水彩畫之前,我們應該有一個收集材料的過程,而收集材料是有選擇性的。其實在生活當中,每是無處不在的,有時候我們只是缺少發現。藝術家就是借助對自然的理解、對生活的感悟、再加上選擇表達語言的不同,畫面的處理會有很大的不同,最終作品也是千姿百態。所以我們要在生活中學會發現美、認識美、創造美,使自己有一雙慧眼,把自然中的美用自己獨特的語言表達在畫紙上,呈現出獨具一格藝術作平品。當然,我們要是別人重復表現千萬次的事物中挖掘到與別人不同的美,創造出與別人不同的意境,需要我們有鮮明的個性,形成獨特的風格。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要更加細心的去觀察身邊的事與物,觀察體驗自然是進入創作狀態的前提,深層的挖掘內心的感觸,我自己的感情與事物聯系起來,賦予自然以精神內涵,也許就會得到不同結果,得到不同的美,得到一幅滿意的充滿故事的畫作。多走、多看、多感受、多觀察與思考,這就顯得尤其的重要,我們不能離開造化、疏遠自然,因為創作離開了本源就失去了生命力。

在我自己在旅行過程中收集素材時,我會偏重于鄉村景觀,我會用心體會,聆聽自己的心聲,我自己的主觀意識記錄下來,最后體現在藝術作品中,有時候我會刻意的夸大自己的主觀意識,做大膽的處理,將自己特有的思想感情經過藝術構想、選擇一種表達技巧最終成為特殊形式的畫作。

三、水彩畫創作技法

(一)干畫法和濕畫法

水量的控制決定著技法到底是濕畫法還是干畫法。濕畫法一般現是把紙打濕后進行著色,各種顏色在水中相互融合,這時要注意水和顏料的把控,干透后紙面會有薄薄一層,但是有一種多種顏色的融合的朦朧感,沒有線條勾勒的痕跡。通常在河流,天空等的畫作中運用到這個技法。而干畫法一般是在干性水彩紙上,直接用顏料調和水作畫,等其干后再繼續上第二層顏色,一次循環上色,這樣可以達到層層覆蓋的效果和相互銜接的效果。干畫法一般會用在畫樹枝、雜草等畫作上。

(二)撒鹽法

鹽是我們常見的食用鹽,在畫紙上用高濃度飽和色將其環境物畫好,而后趁其水分達到六分量的時候均勻的撒上食鹽,適量即可,無需過多。撒鹽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食鹽入水的那一刻,周圍的顏色會迅速吸入鹽粒中,造成紙上出留白。而當干透后,則會出現自然晶瑩雪花狀。這種方法可以讓畫面出現自然紋理,可以用于雪景制作,也可以發揮于茂密的叢林,頗有幾分韻味。

(三)撒發法

發就是人的頭發。某些生物體表由多根針狀物組成,若是用細筆一根根繪制,難免會顯得生硬且煩瑣,而頭發絲的巧妙運用會使得事半功倍。起初,我們在作畫處著色,根據需要控制色彩薄厚,在未干狀態分撒頭發,撒完后轉動畫面使其沿發線流淌,而后平放運用吹風機將畫面吹干。暗部可直接吹干或是自然干透,而亮白處則需一邊吹一邊用紙巾將其擦去,直至達到想要的效果。此方法多用于草叢枝葉、動物毛發等繪制中,輕松且表達自然,具有較強立體感。

(四)硬物刮痕法

有時我們在畫樹干時,其表面紋理很難用濕畫法所表達,因為濕畫法太容易色彩融合,這時,我們可以利用干畫法配合硬物刮痕法來刻畫樹干紋理。硬物最簡易的則是作畫時的筆桿,根據作畫需要,還可準備圓形、扁平狀類的硬物(木頭、塑料等)。當我們在繪畫大片樹木時,由近及遠,由實到虛,被忽略的部分我們不必刻畫其細部,只需用筆尖在水分干透前劃上幾筆則可代替樹干,近處樹干上的紋理也用同等方法勾勒,這樣既可互相襯托形成對比,亦不失作品內容。

(五)明礬法

明礬法則是用于繪畫高山巖石中,在水彩顏料中加入粗顆粒的水粉顏料熟赫與適當食用明礬并以水稀釋作畫于紙上,上下流淌后會形成巖石山塊的積淀紋理,沉重感與立體感極佳,氣勢磅礴。

以上是我在學習水彩畫創作過程中所學到的知識。當然,筆者也會繼續研究下去,孜孜不倦地探索水彩畫的奧秘,發現新的方法,把我所看見的生活之美用自己獨特的方法表達出,希望能呈現出一副與眾不同的作品,給研究生學習生涯里一份滿意的答卷。

【參考文獻】

[1]蔣躍.中國當代水彩畫研究[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2]吳永強.西方美術史[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6.

[3]梅利什.水彩工作室[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2009.

作者簡介:馬彬姀(1992—),女,回族,新疆烏魯木齊人,天津美術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設計形態形式語言研究。

猜你喜歡
水彩畫起源技法
手繪技法表現
作品一
萬物起源
萬物起源
萬物起源
郝林海的水彩畫與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畫與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畫與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畫與俳意
秀秀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