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讓孩子學會分享

2017-07-17 10:00鄧慧敏
大觀 2017年6期
關鍵詞:玩具幼兒園游戲

摘要:托爾斯泰說過:“神奇的愛,會使數學法則失去平衡。兩個人分擔一個痛苦,只有一個痛苦;兩個人分享一個幸福,卻可以擁有兩個幸福?!笔苤袊鴤鹘y的“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一觀念的影響,加上如今現代家庭中大多是只有一個孩子,兩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處于4:2:1(祖輩:父母:孩子)氛圍,這樣家庭里的孩子沒有兄弟姐妹和他分享,一切都是以他為中心。長輩的呵護使他們的自我意識觀念增強,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玩要玩高檔的玩具,家中一切必須以他的情緒變化和要求為中心,如果達不到要求,動則耍脾氣,家長一見家中的“小皇帝”發脾氣了,不管要求合理不合理,一切從孩子,這就是滋長兒童自私觀念的溫床。就這樣,孩子不知不覺地以家庭的“中心人物”“唯我獨享”“唯我獨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私的性格。

關鍵詞:分享;自私

曾經在我身邊發生了這一幕:夏天,在菜市場里有一個孩子在鬧情緒,鬧著要媽媽買西瓜給他吃,后來買到西瓜了,檔主幫忙切開了西瓜,媽媽就先嘗了一口,立即聽到一聲刺耳的童聲“誰叫你吃的,給我吐出來,”邊說邊用小手打媽媽的腿。媽媽嚇呆,見到了兩行熱淚水不停地流了下來。旁邊的人就指手畫腳地指罵孩子和這位母親。這就是很明顯的家長溺愛孩子而引發的不會分享物品行為。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社會領域中也指出:教育孩子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等。

一、樹立榜樣、營造分享氣氛、讓幼兒初步認識什么是分享

有句諺語:“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边@就深刻表明了培養幼兒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模仿是幼兒學習分享意識的一條重要途徑。因為榜樣具有激勵和導向的作用,幼兒又具有很強的觀察、模仿能力,當看到他人的分享行為時,幼兒會去模仿,學習。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為此,教師首先要規范自己的思想、行為,使自己的言行舉止成為幼兒學習的好榜樣。老師要有意識地將物品以分享形式來進行教育;多說“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玩具可以分些給我玩嗎?”

要培養幼兒的分享意識,首先應該營造和諧氣氛,讓幼兒喜歡老師,愿意親近老師,幼兒和老師之間互相信賴,彼此信任。從而使幼兒感受到家一樣溫暖。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我們應該無微不至地關愛孩子們,并且通過各種游戲貼近他們,從最簡單的手指游戲、到有目的戶外游戲,孩子們和老師從互相陌生到熟悉,直到互相合作,一起玩耍,逐漸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孩子們的心靈始終是純凈的,在老師的引導之下,他們相互親近,相互友愛,彼此信賴,開始逐漸形成關心他人、同情他人和幫助他人的意識。

二、通過一系列教育活動,幫助幼兒理解“分享”

(一)我們設計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動,如:“三八”“母親節”父親節“六一節”為他們制作一樣禮物,為長輩做一件事,平時關心幫助比自己小的幼兒,主動向老師了解“今天哪位小朋友為什么沒來等,從教育幼兒愛身邊最親密的人開始。

(二)還可以開展大型的家長開放日親子活動“我和父母共分享”把家長邀請到幼兒園和孩子一起游戲,讓幼兒剝提子、照顧長輩吃水果等使幼兒從感情上認識什么是分享,怎樣與別人分享,懂得只有和大家共同游戲,共同分享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三)定期開展“分享周”活動,在家長協助下,孩子可以從家里帶來最心愛的玩具、圖書、放在在班上共同分享。大三班開展了“寶貝拼圖齊分享”的活動,老師引導每位孩子介紹自己的拼圖由來,演示玩法,并以小組形式邀請幼兒一起玩,幼兒在這過程中,既能產生一種成就感,又會產生一種因分享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感。真正做到從“分享”中得到快樂。

(四)選擇多種內容手段,讓幼兒學會分享

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育內容。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安排相關的教學內容,如:社會性綜合活動《水果共分享》、語言活動《金色的房子》注重物質分享方面的培養,讓孩子們懂得“我把好東西分給你,你快樂,我也很快樂”的道理?!缎茇埳×恕纷尯⒆觽冎烙辛丝鞓犯嬖V大家,并且還讓孩子們知道分擔別人憂愁,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原來也是件快樂的事。在戶外活動中,可以讓幼兒自由選擇器械和好朋友一起進行鍛煉。

三、利用家庭教育、師幼共同互動中促進幼兒“分享”心

我們要扭轉孩子的自私心理,需要有“潤物細無聲”的教育藝術,需要有堅持不懈的教育精神,需要幼兒園、家庭教育的相互結合。

(一)家長轉變觀念的重要性,愛兒不溺兒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之類的話則又表明人性本自私。生活中,自私的孩子并不少見。自私雖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如果是一個什么都不愿與他人分享,獨占意識很強的人,是很難與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的。一個自私的人在社會上是不受歡迎的,即使孩子的智商再高、能力再大,也是難以施展的。當孩子有了新玩具不肯給別人玩時,家長要告訴幼兒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要學習《孔融讓梨》《玩具大家玩》故事里的小主人,在故事的情景中對孩子進行正面的引導和激發幼兒的反思。從而使他產生同情心而關心別人。

(二)教育一致原則,當家長要改正幼兒自私的行為時,要和長輩方法一樣,如果不一樣,幼兒就會鉆家長空子。

(三)家長可以利用每天空閑的時間,和幼兒一起分享一天之中快樂的事情、令人傷心的事情等。

懂得分享的人成功路上不會孤單,分享讓你我不再孤軍奮戰,凝結團隊的溫暖和力量,朝著夢想前進。分享,是心與心的交換;分享,是情與情的傳遞!分享,讓我們從此多了一個世界,讓我變成我們。

總之,分享活動是打開獨生子女個性弱點的突破口,并能用自己的語言和實際行動表達出來,使幼兒懂得將自己喜歡的東西與別人一起分享,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健康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簡介:鄧慧敏(1979-),女,漢族,廣東省東莞市人,幼兒園教導主任,幼兒園一級教師,本科,廣東省東莞市萬江中心幼兒園。研究方向:幼兒感恩教育的探究。

猜你喜歡
玩具幼兒園游戲
愛“上”幼兒園
平衡玩具
丟失的玩具
數獨游戲
瘋狂的游戲
小小玩具,大大樂趣
爆笑游戲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戲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