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物結合心理干預改善哮喘患者生活質量及焦慮抑郁癥狀的觀察

2017-07-24 17:20代文盛
寧夏醫學雜志 2017年6期
關鍵詞:哮喘情緒心理

余 靜, 代文盛, 梁 興

·經驗交流·

藥物結合心理干預改善哮喘患者生活質量及焦慮抑郁癥狀的觀察

余 靜, 代文盛, 梁 興

目的 探討藥物結合心理干預對哮喘患者精神狀況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對266例哮喘患者進行焦慮和抑郁情緒問卷調查,擇取有中度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的98例,隨機分為治療組50例和對照組48例。2組均使用常規藥物治療,治療組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6周的綜合心理治療,對2組患者進行治療前后焦慮量表和抑郁量表檢測。采用生活質量評定問卷,對2組患者進行治療前后的比較。結果 2組患者治療前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6周后, 治療組的抑郁分值指數和焦慮分值指數明顯低于對照組,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在治療后生活質量各維度及因子分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心理治療顯著緩解和消除了支氣管哮喘患者的精神焦慮、抑郁癥狀, 明顯改善了哮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了臨床治療效果和康復的總體療效。

綜合心理治療;支氣管哮喘;焦慮抑郁狀態;生活質量

哮喘發作是生物、精神心理和社會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目前,全球至少有3億哮喘患者,中國哮喘患者約3 500多萬[1]。我國哮喘患病率也逐年上升,2010年在我國8個省市進行的“全國支氣管哮喘患病情況及相關危險因素流行病調查”(CARE研究),采用多級隨機整群抽樣入戶問卷調查,共調查了近19萬14歲以上人群,結果顯示哮喘患病率為1.24%[2]。哮喘除藥物治療外,情緒管理、社會支持、良好的醫患關系等是控制或減少急性發作的重要環節。研究表明,支氣管哮喘進行藥物和心理綜合治療效果優于單純藥物治療[3],感染和過敏是哮喘發作的主要因素,其中人格傾向、心理因素、社會因素以及個體心理行為在支氣管哮喘的控制和發作中起著一定的作用。因此,研究哮喘患者藥物結合綜合心理干預治療非常有價值及臨床意義,現將臨床治療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呼吸科和寧夏武警總隊醫院呼吸科患者,門診和住院哮喘患者共計266例。診斷標準應用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制定的標準[4],采用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5]評估,選擇其中有中度焦慮、抑郁狀態的哮喘患者98例,分為治療組50例和對照組48例。98例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43例;年齡20~62歲,中位年齡41歲;病程16個月~20年。入選患者均無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和腎臟功能不全等,排除其他原因可引起喘息、胸悶、咳嗽的患者。治療組50例,男性17例,女性33例,年齡為20~62歲;對照組48例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齡為20~62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心理評估量表 :①使用焦慮自評測量表,測評哮喘患者的焦慮狀態;②使用抑郁測量表,用于評定哮喘患者抑郁狀態;③使用生活質量調查問卷(GQOLI-74),調查哮喘患者物質生活質量維度、精神狀態、經濟狀況以及心理緊張程度等等[6]。

1.2.2 測評方法:測評入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焦慮測量表和抑郁測量表分值,對治療前后2組患者生活質量調查問卷對比評分進行統計分析。

1.2.3 治療方法:治療組在常規藥物的治療期間,采用單獨的綜合心理干預,每周2~3次,每次1 h,持續6周。首診訪談2~3次,收集治療組患者的工作經歷、家庭狀況、生活質量、情緒、心境以及人格等心理特征,創造良好的醫療環境;指導患者認識心理因素在發病中的作用,包括人際關系、人格因素以及生活事件對哮喘發作的影響。采用導入合理情緒療法、森田心身健康療法以情勝情等綜合精神心理干預。實施綜合心理治療(3周),說明森田式心理健康法及森田門診治療過程,導入中醫以情治情法的自然辯證關系,目的是解讀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性格、情緒、生活方式等所導致的焦慮、抑郁情緒,促使患者理解不良情緒、生活習慣、應對方式等在哮喘發作中的控制作用。鞏固綜合心理治療(3周),目標是囑咐患者再認識并且實踐森田理論和情制情法的切入點,貫通中醫以情勝情的心身養護法則,加強患者心理健康行為。辯證應用情志療法,如反復地告誡、疏導患者,用社會化、人性化、群體化、健康、滿意、愉快、幸福感等言語娛之,用放棄、離別、逃避現實、個體化、等語詞激之,讓其大腦始終處于刺激狀態,最終達到意識水平。告知患者堅持心身同治的原則,放棄錯誤認知,調節精神應激狀況。不把生與死,喜與憂常掛在嘴邊,把精力、時間、感情投入到積極的建設性活動中,不要人為地精神對抗,順應自然,只有積極的行動才會轉變性格。不要經常訴說哮喘癥狀,與哮喘癥狀“和平共處”,以積極的心理行為、和諧的生活態度、認識了解哮喘疾病。

2 結果

2.1 2組患者治療前、治療6周后焦慮、抑郁分值比較:在治療前2組患者焦慮、抑郁分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6周后,焦慮、抑郁分值均減低,精神狀態都有明顯的好轉,但治療組療效顯著好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SAS、SDS評分的比較(分,

經6周治療后焦慮和抑郁分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精神狀況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生活質量各項指數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6周后2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綜合治療組患者在睡眠、精力、軀體不適感、活動與感覺、心理緊張、負性情感、認知功能、等項因子上顯著好轉,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GQOLI-74)各項指數評分的比較(分,

3 討論

臨床患者哮喘發作機理有諸多方面,其發病原因主要與機體免疫、精神、社會、生物因素等有關[7]。哮喘是一種較為痛苦的身心疾病,在防治過程中藥物結合心理治療引起了醫學各界的關注?;颊邆€體心理行為、體質差異、感染、過敏、工作、生活環境等諸多因素中,心理社會因素及合并癥是哮喘反復發作的重要因素。本資料對98例哮喘患者的治療顯示,哮喘有顯著的自主神經系統癥狀、肌肉緊張、運動性不安[8],對患者心理行為調查證實,哮喘患者對事物反應多疑、敏感、暗示性比較強、被動性順從、消極、依賴、對自己自信心不足、內心猶豫、精神萎靡不振、焦慮不安、抑郁等是誘發哮喘發作的重要因素。生物因素、從事的職業、居住環境、氣候變化、藥物因素、運動狀態、社會因素等在哮喘發作中相互轉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當患者的情緒、人格因素、社會支持等發生障礙時,會致使患者精神受到嚴重內傷而導致機體代謝失調和氣機紊亂,憂慮過度會傷及肝陽,導致臟腑協調功能失和,從而傷及肺陰,致使肺功能減弱,故而氣機不得速降,加重了患者胸悶、氣喘咳嗽等癥狀。研究充分證明精神內傷可嚴重損傷患者的肺氣,導致患者縱隔肌主動運動損害繼而加重患者肺活量下降,哮喘持續發作。

雖然哮喘疾病在目前尚不能有效根治,但合理有效地對患者進行管理,可以達到哮喘癥狀的良好控制??梢酝ㄟ^對哮喘患者情緒管理,重新構建哮喘患者的情緒、情感狀況,以維持正常的生活水平。對哮喘患者要用理解、勸導、安慰、解釋、激勵的語言暗示,強化精神創傷所破壞了的健康防御機制得以恢復。當情緒因素影響或作用于丘腦時,丘腦分泌的神經遞質出現異常,比如迷走神經過度興奮,分泌的乙酰膽堿可增強氣管平滑肌的張力,傳統的中醫以情勝情法和現代心理療法有機結合才能有效地調節患者由性格、情緒、社會因素誘發的神經遞質分泌失調,同時在藥物和心理治療的協同下促使失常的氣管張力得以恢復。

在藥物結合綜合心理干預治療當中,社會、工作單位、家庭、朋友的積極支持、真情關注是哮喘治療和管理的重要環節。應當避免不良的醫源性暗示,周圍人群語言及表情的表現,建立醫患之間的良好合作關系,向患者及其家人列舉綜合治療效果的真實案例,耐心解釋哮喘防治的科普知識,積極營造良好的治療氣氛,讓患者獲得社會各界、親人之間的友愛和關注。中醫認為心主神志,以志為喜,凡是精神方面的內傷都會通過精神因素、神經系統殃及有關臟腑繼而引發各種疾病[9]。由此可見,采用中醫以喜克憂法來調節患者心情和精神,積極改善惡劣心境、活化氣血,達到肺氣疏通、血脈調和的作用。肝以志為怒,肝陽上亢,可導致肺氣運行及疏降失常,喜法、怒法斟酌的使用可以使患者疏肝解郁、理氣散結、化滯通肺,使緊張、壓抑、痛苦的精神狀態得以宣泄。通過對比治療研究發現,治療組不僅在焦慮、抑郁情緒以及正性情感等項目上得到明顯改善的同時,在飲食、消化、睡眠、活動與感覺、心理行為、社會功能、生活方式以及對哮喘疾病的認知和理解等多項功能上也得到明顯改善,充分證明采取藥物結合傳統的中醫情志法和現代心理干預有機結合才能有效地消除哮喘患者的焦慮癥狀和抑郁情緒,從而使患者的心理行為和生活質量的得到改善,同時又體現了藥物治療的效果。

[1] Batemn ED,Hurd SS,Barnes PJ,et al.Global strategy fo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ntion:GINA executive summary[J].Eur Respir J,2008,31(1):143-178.

[2] 蘇南,林江濤,劉國梁,等.我國8省市支氣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內科雜志,2014,5(8):601-606.

[3] 梁興,劉英華,李佶儒.心理醫生對你說46個不可不知的典型案例[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88-191.

[4]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6,39(9):675-692.

[5] 張明園.精神科量表評定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35-38,137-141.

[6] 王希林,張蘇范,李喜梅.社區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調查[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16(6):390-391.

[7] 虞雪云,楊偉,宇文亞.焦慮癥中醫臨床診療指南在真實世界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醫雜志,2016,57:1371-1378.

[8] 郭念鋒,虞積生.心理咨詢師二級[M].第3版.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1-9.

[9] 歐陽利民,趙鶯.以情制情治療心身疾病[J].四川中醫,2003,21(5):13-14.

10.13621/j.1001-5949.2017.06.0535

寧夏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寧夏 銀川 750001

R562

B

2016-12-14 [責任編輯]王凱榮

猜你喜歡
哮喘情緒心理
了解并遠離支氣管哮喘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如何治療難治性哮喘(下)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情緒認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